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可动流体

可动流体

可动流体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0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77214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等;可动流体的相关文献由485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卫、杨正明、郭和坤等。

可动流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7214 占比:99.94%

总计:177327篇

可动流体—发文趋势图

可动流体

-研究学者

  • 孙卫
  • 杨正明
  • 郭和坤
  • 任大忠
  • 陈世昌
  • 韩玉林
  • F·勒马内尔
  • F·勒马纳
  • 余荣侯
  • 张英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卢振东; 刘成林; 臧起彪; 吴育平; 杨熙雅; 阳宏; 曾晓祥; 李闻达
    • 摘要: 孔隙结构制约着油气在储层中的储集能力和流动能力,是研究致密砂岩储层的关键要素,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致密储层为例,结合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对储层孔隙结构、可动流体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①利用常规方法,线性最小二乘法将核磁共振T_(2)谱转换孔隙半径时,这种通过线性关系得到的结果精度较低,相关系数为(0.87~0.98)/0.92,通过分形理论,计算出压汞曲线对应的拐点,进行分段换算出对应的T_(2),以此为界限将核磁共振T_(2)谱分段转换,结果显示转化后曲线叠合程度高,相关系数(0.97~0.99)/0.98;②通过分析流体可动性的影响因素,岩石的物性具有直接的关系,其中孔隙度更适合表征储层的储集空间大小,相关性为0.9,和可动流体饱和度的相关性更好;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与可动流体参数相关性较好,致密的孔隙结构制约着流体的可动性。
    • 吴春燕; 王宁; 白薷; 吴琳; 马瑶
    • 摘要: 利用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等测试技术,对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新安边地区长7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赋存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并探究可动流体赋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储层发育残余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和微裂隙,以片状及弯片状喉道为主,孔喉匹配类型有粒间孔缩颈型喉道,粒间孔片状、弯片状喉道,溶蚀孔片状、弯片状喉道及晶间孔管束状喉道,具有微中孔隙、微细喉道的特征;目标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3种类型孔隙结构对应的孔隙空间和渗流能力逐渐变差,不同类型储层间的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中Ⅱ类储层是挖潜的主要方向。研究认为,储层物性、孔喉类型、孔隙结构是影响流体可动性的3大因素,不能单一用来评价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喉道半径大小、分布形态,孔喉半径比及分选系数是影响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主要因素。
    • 刘亮; 丁慧
    • 摘要: 研究背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测井领域的常规储层评价中,人们一般以孔隙度、渗透率作为储层物性的表征。而低渗储层的束缚流体存在于极微小的孔隙和较大孔隙的壁面附近,孔隙空间的这一部分流体受岩石骨架的作用力较大,为毛管力所束缚而难以流动;而在较大孔隙中间赋存的流体受岩石骨架的作用力相对较小,这一部分流体在一定的外加驱动力作用下流动性较好。关于可动流体的测试评价以及特低渗透岩心驱替实验表明,对于低渗透储层而言只以孔隙度、渗透率来判断储层物性的好差存在很大的欠缺,而孔隙结构是影响可动流体的重要因素,是与孔隙度同等重要的储层评价参数。在油田开发实践中也证明物性相同而孔隙结构有较大差异的低渗透储层实际开发效果也相差很大。如何通过连续深度表征储层孔隙结构,实现储层的有效评价,进而进一步高效合理的开发低渗透储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难题。
    • 钟红利; 张凤奇; 赵振宇; 魏驰; 刘阳
    • 摘要: 为分析致密砂岩储层多尺度微观孔喉分布对可动流体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和长8油层组为例,将高压压汞与核磁共振技术结合,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多尺度微观孔喉分布特征,将离心实验与核磁共振T2谱分析技术相结合,探讨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的分布特征,两者结合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孔喉分布对可动流体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宽,分布在0.6~3050.8 nm,主体分布在10~500 nm,表明该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发育微、纳米级孔喉,主体为纳米级孔喉;致密砂岩储层中可动流体饱和度为9.83%~25.64%,平均值为17.53%,普遍较低.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渗透率与可动流体孔隙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储层物性条件对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分布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大于50 nm孔喉占全部孔喉比率、大于100 nm孔喉占全部孔喉比率、最大孔喉半径、峰值孔喉半径等参数与储层可动流体孔隙度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储层中相对较大孔喉,尤其大于100 nm孔喉的分布对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含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孔喉的分选系数与可动流体含量表现为正相关,这主要与致密砂岩储层中孔喉半径分布较宽且分选好的致密砂岩主要以细小孔喉为主有关.
    • 冯动军; 肖开华
    • 摘要: 在深入分析恒速压汞法和核磁共振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岩心实验结果,分析川西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类型、孔喉特征、孔喉比特征及其与孔、渗相关关系,研究孔隙和喉道对毛细管曲线的影响,探讨孔喉特征对可动流体参数的影响.川西须四段为低孔、低—超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介于1.6%~10.9%,平均5.9%,渗透率介于(0.01~2.81)×10-3μm2,平均0.37×10-3μm2.发育粗喉大孔、粗喉小孔、细喉大孔和细喉小孔4类孔隙结构类型,孔隙半径介于8~180μm,平均112μm,以微孔—小孔为主;喉道半径介于0.100~1.008μm,平均0.484μm,以微喉为主.孔隙半径对低—超低渗储层的物性影响较小,喉道半径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好,其影响了毛细管曲线的变化,控制了低渗透储层的物性特征,是决定气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孔隙半径、喉道半径和最终进汞饱和度对可动流体参数影响较大,基于此三项参数提出孔隙结构指数,结合测井曲线开展了川西致密砂岩储层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效果吻合较好.
    • 章彤
    • 摘要: 准噶尔盆地三台油田头屯河组疏松砂岩油藏储集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流体分布差异大.为确定疏松砂岩油藏储集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通过测试典型岩心样品离心前后的核磁共振T2谱,定量评价疏松砂岩油藏储集层的T2截止值及可动流体饱和度.分析结果表明,头屯河组头二段储集层孔隙类型复杂,喉道细小,连通性差;根据T2谱计算,油藏的可动流体饱和度为80.42%~82.57%,平均为81.39%;可动流体孔隙度为13.91%~17.98%,平均为15.88%;T2截止值为1.86~4.64 ms,平均为3.06 ms.可动流体主要来自较大孔隙,束缚流体则主要分布于较小孔隙.疏松砂岩岩心样品的最佳离心力为1.02 MPa,较大孔隙发育程度较差的4号和7号样品,4次离心过程中较大孔隙和较小孔隙的可动流体饱和度差异明显;而较大孔隙发育程度较好的5号样品,离心力的增大能够使整体的可动流体饱和度显著上升,在离心力接近1.02 MPa,即最佳离心力时,不同孔隙对于可动流体参数的贡献几乎没有差异.
    • 贾孝盈; 张瑞超; 王学武; 刘伟娜; 时晟伦
    • 摘要: 致密储层地质条件差、渗透率低、束缚流体饱和度高,只有可流动流体部分才具有开采价值,研究储层岩石流体赋存状态及动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技术所能提供的T2分布及T2截止值,计算可动流体百分数和可动流体孔隙度,从而确定致密岩心的微观孔隙结构及其流体的可动用性.对油田现场18块不同岩心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确定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及可动流体赋存特征,为科学合理的开发超低渗油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 郝栋; 杨晨; 刘晓东; 王亮
    • 摘要: 为了研究白豹油田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结合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技术(NMR),并应用分形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致密砂岩储层以微米级孔喉为主,孔喉配置关系复杂,非均质性强,NMR孔喉分形维数具有两段式分布特征,细小孔喉分布较为均质,较大的可动流体的孔喉结构复杂.可动流体孔喉结构越复杂,渗透率、可动流体饱和度越低.孔喉结构复杂程度是影响储层渗流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石英和填隙物含量是形成不同孔喉结构的物质基础;孔喉尺寸越大,连通性越好,配置关系越好,则分形维数越小,结构更为均质,更有利于流体渗流.
    • 吕扬
    • 摘要: M区块为注水开发近40年的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多年,针对井网综合调整试验部署2口取心井.通过系统的孔渗检测,压汞、敏感性、润湿性实验等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潜在敏感性特点研究,认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揭示低渗透储层开发特征,增强对研究区块微观渗流机理的认识.水驱油核磁等实验分析研究储层束缚流体、可动流体等相关资料,结合驱油效率等相关资料,为下一步注水开发、措施改造等开发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 唐红娇; 梁宝兴; 刘伟洲; 刘欢; 时凤; 兰尚涛; 王启祥
    • 摘要: 以页岩油物性为基础,针对确定页岩储集层流动孔喉下限时缺乏足够理论和实验支持的问题,开展岩心核磁共振实验、离心实验、流动实验和高压压汞实验,依据架桥理论和边界层理论,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建立了页岩储集层流动孔喉下限的确定方法.明确了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储集层流动孔喉下限为50 nm,可动流体主要由半径为50~500 nm的孔喉贡献,半径大于500 nm的孔喉对可动流体的贡献不足10%.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