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致密油储层

致密油储层

致密油储层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437848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石油天然气学报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等;致密油储层的相关文献由65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胜来、孙中春、李璐璐等。

致密油储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37848 占比:99.97%

总计:437971篇

致密油储层—发文趋势图

致密油储层

-研究学者

  • 杨胜来
  • 孙中春
  • 李璐璐
  • 杨召
  • 王振林
  • 马铨峥
  • 代全齐
  • 张浩
  • 杨正明
  • 郭和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尚富; 刘文苹
    • 摘要: 为确定大庆油田龙西地区TA区块致密油储层有效厚度经济界限,解决薄层压裂选层取舍难题,采用投入产出比法和产量经济界限法综合确定了龙西地区TA区块致密油直井三类储层有效厚度经济界限,即致密油Ⅰ类、Ⅱ-1类、Ⅱ-2类油层有效厚度经济界限均可达0.2 m。该方法为大庆外围油田致密油直井压裂选层提供了依据和技术借鉴。
    • 秦子桢; 武富礼; 袁珍; 尹帅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Z区块长4+5发育陆相致密油储层,致密油藏有效储层下限参数评价对甜点预测及油藏注水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运用该区长4+5大量岩性、物性资料、测井资料、压汞等资料,建立了致密油储层有效孔隙度解释方法,确定了适用于Z区块长4+5油层评价的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下限标准。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其主要孔隙类型包括粒间孔、粒间溶孔、岩屑溶孔及长石溶孔,孔隙度集中分布在8%~14%,而渗透率则集中分布在0.04×10^(-3)~1×10^(-3)μm^(2)。岩心观察、实验分析及测井参数综合解释结果显示,本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岩性下限为细砂岩,对应油迹级含油级别下限;物性及电性参数下限分别为孔隙度9%、渗透率0.2×10^(-3)μm^(2)、含油饱和度40%、电阻率15Ω·m、声波时差226.4μs/m。此外,砂岩厚度与有效厚度呈一定正相关关系,有效厚度与孔隙度也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当储层物性较好以及砂层厚度较大,油层厚度较大;反之,当储层物性较差以及砂层厚度较小时,则主要发育差油层。
    • 吴春燕; 王宁; 白薷; 吴琳; 马瑶
    • 摘要: 利用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等测试技术,对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新安边地区长7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赋存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并探究可动流体赋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储层发育残余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和微裂隙,以片状及弯片状喉道为主,孔喉匹配类型有粒间孔缩颈型喉道,粒间孔片状、弯片状喉道,溶蚀孔片状、弯片状喉道及晶间孔管束状喉道,具有微中孔隙、微细喉道的特征;目标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3种类型孔隙结构对应的孔隙空间和渗流能力逐渐变差,不同类型储层间的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中Ⅱ类储层是挖潜的主要方向。研究认为,储层物性、孔喉类型、孔隙结构是影响流体可动性的3大因素,不能单一用来评价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喉道半径大小、分布形态,孔喉半径比及分选系数是影响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主要因素。
    • 谢芸雅; 刘显凤; 王健; 吴楠; 胡琮; 王永波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资源丰富,储层致密,为了查明湖盆致密砂岩储层发育机理,综合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测试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7段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长7段长石含量高,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长石粒内溶蚀孔隙和粒间溶蚀孔隙为主,同时晶间微孔和微裂缝较为发育。研究区长7段时期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沉积环境,水动力较弱,发育砂岩中泥质含量较高。中等强度压实作用及早期的方解石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消失殆尽,胶结作用进一步使孔隙减小。由于长石及黏土含量较高,其受溶蚀作用形成溶蚀孔隙,改善储层质量,同时也是研究区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 余海棠; 邓雄伟; 刘艳梅; 何亚斌
    • 摘要: 针对致密油储层压裂后长时间注水开发效果逐渐变差,注入常规化学药剂难以有效提高采收率的问题,以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FS-3、助溶剂ZR-1和C11—C13直链烷烃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适合致密油储层渗吸驱油用的纳米流体Nan-FS,室内评价了其综合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流体Nan-FS的粒径范围在10~100 nm,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纳米流体Nan-FS溶液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润湿反转性能,当其质量分数为0.5%时,油水界面张力值降低至10-2 mN/m数量级,并且能使亲油石英片表面的接触角降低至64.5°。纳米流体Nan-FS溶液还具有良好的渗吸驱油效果,使用质量分数为0.5%的纳米流体作为渗吸液,可使天然岩心静态渗吸150 h后的采收率达到15%以上,而岩心水驱稳定后继续注入0.4 PV纳米流体溶液,可使岩心动态渗吸采收率继续提升25百分点。现场试验结果表明,M区块内5口采油井采取注纳米流体Nan-FS渗吸驱油措施后,平均日产油量明显提升,平均含水率明显降低,达到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 付小东; 张天付; 吴健平; 王小芳; 周进高; 江涛; 李彬; 李长新
    • 摘要: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格尔组一段下亚段广泛发育一套与火山活动相关的"特殊岩性"致密储层,是致密油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基于岩石薄片观察和储层物性系统分析,结合扫描电镜、压汞、CT扫描和核磁共振等分析,对该层段不同岩性致密储层特征和"甜点"发育主控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腾一下亚段主要发育凝灰质岩、砂岩、白云岩和泥岩四大岩类,凝灰质岩和砂岩是致密油储层发育的有利岩性.储层中主要发育溶蚀孔、晶间微孔、残余粒间孔、泄水孔和微裂缝等5类储集空间,其中凝灰岩中以脱玻化晶间孔和溶蚀孔占主导,砂岩中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最有利.储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3类4亚类,薄层凝灰岩和溶孔发育的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较好,沉凝灰岩与白云岩孔隙结构较差.不同类型储层含油非均质性强,含油量受储层岩性、孔渗条件和孔隙结构控制.凝灰质岩致密储层"甜点"发育主要受火山碎屑沉积方式、脱玻化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砂岩类储层"甜点"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岩石结构和溶蚀作用共同控制.
    • 于春勇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层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复杂,孔隙结构作为致密砂岩储层研究的关键内容,对致密砂岩油气藏勘探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CT、压汞、核磁共振及薄片等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化评价了富县地区长8层段致密砂岩在致密过程中孔隙结构的演化特征,并揭示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致密储层孔隙类型以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为主,孔隙和喉道平均半径分别为1.2μm和0.1μm,为细孔-微细喉型储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3类,分别是Ⅰ类(残余粒间孔与粒间溶孔)、Ⅱ类(长石粒内溶孔)和Ⅲ类(微米孔-纳米孔);储层致密过程受成岩作用控制明显,成岩综合系数2.75%,压实孔隙损失率62.35%,胶结孔隙损失率23.84%,溶蚀增孔率6.56%。其中压实作用是影响孔隙结构的主控因素,碎屑含量、颗粒粒度以及胶结物成分和产状是影响孔隙结构形成的次要因素;搭桥状伊利石、叶片状绿泥石、点状胶结方解石、钠长石伴生的自生石英晶体以及黑云母和泥质杂基为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岩石组分。
    • 解彬
    • 摘要: 大庆长垣南部的敖南地区扶余油层为典型的致密油储层,储层砂体横向变化快、错叠连片、砂体薄,砂体与单一地震属性之间关系复杂,用常规方法预测该类储层不适用.研究针对该类储层的特点,进行扶余油层细分化构造建模,将马尔科夫链地震反演与建模相结合,模拟砂岩模型,结合单井物性,建立储层物性模型.研究结果从3D角度展现河道砂体的展布及规模,确定储层含油性,提供储层地质建模支撑.应用该成果,部署AP6井取得很好效果,实钻构造深度-1684.6m,模型预测AP6构造深度为-1682.9m,绝对误差为1.7m,相对构造误差1.1‰.砂岩钻遇率为74.28%,油层钻遇率64.4%,证实井震结合三维储层建模可以应用到勘探区块井位部署中,能够提高水平井入靶准确度,能够有效预测致密油储层砂体分布,对油田井位部署增产扩储有重要意义.
    • 于春勇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层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复杂,孔隙结构作为致密砂岩储层研究的关键内容,对致密砂岩油气藏勘探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CT、压汞、核磁共振及薄片等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化评价了富县地区长8层段致密砂岩在致密过程中孔隙结构的演化特征,并揭示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致密储层孔隙类型以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为主,孔隙和喉道平均半径分别为1.2μm和0.1μm,为细孔-微细喉型储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3类,分别是Ⅰ类(残余粒间孔与粒间溶孔)、Ⅱ类(长石粒内溶孔)和Ⅲ类(微米孔-纳米孔);储层致密过程受成岩作用控制明显,成岩综合系数2.75%,压实孔隙损失率62.35%,胶结孔隙损失率23.84%,溶蚀增孔率6.56%.其中压实作用是影响孔隙结构的主控因素,碎屑含量、颗粒粒度以及胶结物成分和产状是影响孔隙结构形成的次要因素;搭桥状伊利石、叶片状绿泥石、点状胶结方解石、钠长石伴生的自生石英晶体以及黑云母和泥质杂基为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岩石组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