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变异特征

变异特征

变异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7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63048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东疆学刊、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第十二届中国水论坛、SCEG2014研讨会(201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教育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变异特征的相关文献由464位作者贡献,包括罗绪强、张桂玲、王绍英等。

变异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3048 占比:99.79%

总计:63180篇

变异特征—发文趋势图

变异特征

-研究学者

  • 罗绪强
  • 张桂玲
  • 王绍英
  • 马浪
  • 丁晓雅
  • 刘兴
  • 刘璇
  • 李雪
  • 林昌虎
  • 涂成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俊磊; 代俊峰; 谢晓琳
    • 摘要: 为揭示漓江流域会仙湿地小流域土壤养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变异特征,同步连续监测了河道沉积物、消落带、耕地等区域中土壤的pH、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等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曼-惠特尼U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反距离插值法,研究土壤养分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河道沉积物、消落带和耕地土壤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河道沉积物、消落带、耕地土壤的全氮、有机质和硝态氮含量受季节影响较大,在不同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受年份的影响较小;河道沉积物土壤养分受河道河床变化、人类活动等影响,沿程变化呈现复杂性;河道沉积物、消落带、耕地土壤三者间的养分含量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受降雨的影响较大。
    • 王鑫阳; 姜涛
    • 摘要: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世界最常用的语体之一,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相对简易与个性的交际模式。作为虚拟世界中独特的语言变体,其变异特征可表现在语义变异、语法变异、词汇变异、语音变异中。语言因其内部的不平衡性而发生演变,也因社会、文化、语域及使用者等因素而产生变异。文章旨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网络流行语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未来网络流行语的研判及约束提供更为科学、宏观的视角。
    • 冯正江; 聂卫波; 余淼; 许坤鹏; 马孝义
    • 摘要: 土壤入渗特性的变异特征具有明显空间依赖性和尺度效应,其多尺度上的参数估值是农田灌溉设计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该研究以在关中平原进行的52组双环入渗试验为基础,通过比较不同方法计算的标定因子对Kostiakov公式的标定效果,结合小波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识别并量化分析标定因子和土壤特性参数(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初始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在多尺度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BP神经网络(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P-A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3种方法构建估算标定因子的土壤传递函数。结果表明,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定因子对Kostiakov公式的标定效果最优,所有测点标定后累积入渗量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偏差(Mean Bias Error, MBE)、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Mean Absolute Value of Relative Error, MARE)分别为1.83 cm、0.24 cm、21.2%;多尺度条件下,土壤容重、砂粒、黏粒和有机质含量组合是引起研究区域标定因子空间变化的主要变异源,其中标定因子与砂粒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总通径系数分别为0.78和0.65,与黏粒和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总通径系数分别为-0.74和-0.68;采用SVM法构建估算标定因子的土壤传递函数精度最高,其验证集所得入渗量估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间的RMSE、MBE和MARE分别为1.92 cm、0.05 cm和27.6%,说明SVM法可用于构建估算标定因子的土壤传递函数。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多尺度上土壤入渗特性的变异特征和解决入渗参数难以快速获取的问题。
    • 刘树苓
    • 摘要: 标题作为一种“语言特区”,可对语篇语言的常规语法规则产生一定的突破和变异。标题构式“从X看Y”从本质上看符合“参照点—目标”构式的特征,充当此类构式变项的通常是复杂的定中结构。从焦点类型上看,标题构式“从X看Y”属于整句焦点,而语篇中同类构式一般属于自然焦点或话题焦点;从信息量上看,该构式通过调节变项X与Y的形式和信息量以调整二者的语义关联度,论证二者语义关联的过程也正是文章的构建过程。“从X看Y”标题构式异于语篇中同类构式的根本动因是标题语言特区的属性,构式压制机制是产生变异的语义机制和形式机制,标题信息量的调控是变异的语用机制和内在机制,两种机制互相制衡,使得“从X看Y”构式适切于标题语域。
    • 张桂玲; 陆汉芝; 罗绪强; 谢洪敏; 李雪; 张文武; 丁晓雅
    • 摘要: 为探讨退化喀斯特森林中不同植物遭遇季节性干旱的光合能力变异特征,以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沙湾监测研究区内的退化喀斯特森林为例,在季节性连续干旱背景下,分别对其中8种常见植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参数及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常见植物的叶片Pn日间主要在0.54~16.70μmol·m^(-2)·s^(-1)之间变化。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朴树(Celtis sinensis)、厚果崖豆藤(Millettia pachycarpa)、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的叶片光合能力日间变化均较显著。(2)研究区灌木的光合能力普遍高于藤本和乔木的光合能力。(3)下午1点、5点,植物叶片的光合能力在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4)在季节性干旱频繁的喀斯特地区,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具有较强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 张桂玲; 陆汉芝; 罗绪强; 谢洪敏; 李雪; 张文武; 丁晓雅
    • 摘要: 为探讨退化喀斯特森林中不同植物遭遇季节性干旱的光合能力变异特征,以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沙湾监测研究区内的退化喀斯特森林为例,在季节性连续干旱背景下,分别对其中8种常见植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参数及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常见植物的叶片Pn日间主要在0.54~16.70μmol·m-2·s-1之间变化.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朴树(Celtis sinensis)、厚果崖豆藤(Millettia pachycarpa)、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的叶片光合能力日间变化均较显著.(2)研究区灌木的光合能力普遍高于藤本和乔木的光合能力.(3)下午1点、5点,植物叶片的光合能力在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4)在季节性干旱频繁的喀斯特地区,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具有较强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 王绍英; 罗绪强; 张桂玲; 赵升; 马浪; 管海洋; 赵娜
    • 摘要: 为探讨校园绿化植物秋季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变异特征,以贵州师范学院校园为例,在校园绿化植物中选取7种灌木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于秋季时期分别对其叶片SPAD值进行逐月测定和分析.结果 表明:(1)秋季时期,贵州师范学院校园7种灌木绿化植物的叶片SPAD值主要分布在16.58 ~31.65之间,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冬青卫矛最高,樱桃李最低.(2)大部分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在不同月份间的差异均较显著,相同月份不同种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3)常绿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普遍高于落叶植物且差异均极显著.(4)冬青卫矛的叶绿素相对含量与空气温度显著正相关,而八角金盘的叶绿素相对含量与空气温度显著负相关.(5)贵州师范学院校园7种灌木绿化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在秋季受物种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极显著.
    • 付荷玲; 王琛瑶; 张晓龙; 罗乐
    • 摘要: 以云南省澄江市梁王山一带3个大花香水月季居群240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表型变异系数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大花香水月季的花、叶等16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花香水月季居群内和居群间均存在丰富的表型多样性,表型分化系数在-1.51%~26.18%之间,在较近的距离内,居群内多样性远高于居群间多样性.表型性状在居群内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3.62%,离散程度相对较低,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花梗长,最小的是花瓣长宽比.相关性分析发现,大多数花部性状间、叶部性状间相关性较强,但花部性状与叶部性状之间相关性较低甚至不相关.
    • 李雪; 张桂玲; 罗绪强; 袁忠秀; 王绍英; 赵文楷; 马浪
    • 摘要: 为探讨季节性干旱下喀斯特次生林不同树种绿色度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沙湾监测研究区次生林通量观测站内的喀斯特次生林为例,在连续干旱背景下分别对其中8种常见植物的绿色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灌木植物和常绿植物的绿色度普遍较高,藤本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绿色度普遍较低.常见植物绿色度的大小关系为马桑>厚果崖豆藤>石岩枫>梓树>构树>朴树>木通>铁线莲.②同种植物的绿色度日间变化差异显著,不同种植物在相同时点的绿色度无显著差异.③马桑、构树、梓树和厚果崖豆藤的绿色度与相对湿度均显著负相关,马桑的绿色度还与空气温度显著正相关.④研究区植物的绿色度受物种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不显著.⑤常绿灌木植物马桑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在季节性干旱频繁的喀斯特地区拥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资源竞争力.
    • 王雪; 闫晓俊; 范爱连; 贾林巧; 熊德成; 黄锦学; 陈光水; 姚晓东
    • 摘要: 为了解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一级根养分元素变化规律,基于根序法对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的89种树种一级根进行碳、氮浓度测定.结果表明,89种树种一级根的C、N质量浓度分别为433.9和13.7 mg/g,C:N为36.7,变异系数分别为6.4%、39.2%和39.9%;一级根C浓度在叶片习性和生长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N浓度和C:N在不同叶片习性和生长型间的差异不显著;6主要科[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山矾科(Symplocaceae)、五列木科(Pentaphylacaceae)和杜英科(Elaeocarpaceae)]树种间一级根C、N浓度和C:N均差异显著;一级根N浓度随物种系统发育由低级向高级呈现增加的趋势.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级根C浓度种间变异低于N浓度;一级根N浓度受系统发育的影响,而C浓度则受叶片习性和生长型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效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