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
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

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香港
  • 出版时间: 2013-11-01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复杂性肛瘘因其瘘管多、瘘管走形复杂,所致术后肛门失禁、术后复发,长期以来困扰着临床医师及广大患者。虽然,目前多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各种术式各有所长,但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要想提高复杂性肛瘘的疗效,首先应对肛瘘的病理、肛门部的解剖有充分的认识,只有遵循了病理、解剖知识,才可以根据具体的病例,设计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才可以在传统的治疗方法基础上,探索更好的治疗方式、方法。当然,面对单个病例,术前对复杂性肛瘘的准确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瘘管走形准确定位,治疗才可以有的放矢,所以必须重视复杂性肛瘘的术前诊断。对于各种手术方式、治疗方法,应充分理解各种方法的要点,理解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原则:①准确寻找并处理内口,彻底清除感染的肛窦、肛腺导管;②彻底清除主管、支管及死腔窦道;③保护肛门括约肌和肛门的生理功能,正确处理肛管直肠环和肛门括约肌切断的问题。总之,在总结过去的同时,应突破临床思维的局限,关注自然科学相关领域的发展,充分利用科学发展的成果,追求更简单、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 摘要: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全部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手术治疗,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手术简单易行,适合大多数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能否正确找到原发感染肛窦或内口。现已证明,肛腺感染是肛瘘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正确处理内口,彻底清除感染的肛窦、肛门腺及切开邻近的肛窦和肛腺导管也是重要一步,若感染源不能彻底清除,易反复感染。手术成败和防止复发的关键,除正确找到内口外,术后保持创面引流通畅和创面清洁。术后如引流不畅,污物不能顺利排出,会污染创面,刺激炎性肉芽组织的增生,使切口延期愈合。术后鼓励患者多运动是非常重要的,能增加病人身体的抵抗力并能充分引流不易感染,有利于伤口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换药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术后换药纱条一定要超过内口达到肛门内。挂线时橡皮筋不要过紧,一般于10天后脱落橡皮筋,伤口即可自行愈合。本术式的优点:不仅可以消除原发病灶,又可保持引流通畅,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使创面尽快修复。结扎的同时可避免术后出血,解除后顾之忧。术后注射复方罗哌美蓝长麻药,解决了挂线当中勒割组织产生的疼痛,达到了病人术后无痛正常的活动。本组45例,均1次手术治愈,避免了2次手术.缩短了治愈时间,无肛门失禁、变形等后遗症,笔者认为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 摘要:对近年来有关灌肠剂在治疗肛肠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概述,以期对中药灌肠剂在肛肠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制剂研发提供参考.药物保留灌肠是直肠给药的一种中药方式,是中医外治法的一个中药分支。灌肠可以使病灶局部含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快速有效的治疗作用,并且病灶局部作用浓度高,毒副反应小。中药内服与外用相结合,治疗上整体与局部相兼顾,对多种肛肠科疾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适宜于肛肠科疾病的治疗,且给药方法简便,无创伤,患者乐于接受,药源易得,价格低廉。总之,中药灌肠剂在肛肠科疾病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提倡推广。
  • 摘要:痔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肛门脉络系统及其支持组织病理改变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形成以肛门肿物脱出、便血为临床主要表现的综合症。rn 痔瘀毒学说综合了中西医古代及现代痔概念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医“肿物突出”、西医“便血”、肛垫学说、静脉曲张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概括为痔血瘀概念,并将中医“毒”的概念引入到痔的概念中,形成了包容目前各种痔发病学说的瘀毒致痔学说。
  • 摘要:为观察中药热性换药对肛肠病痔、瘘、裂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创面愈合速度,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20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中药组两组,每组10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碘伏、盐水清洁消毒、涂痔疮膏、纳痔疮栓,无菌敷料包扎固定.中药组则采用自拟中药"促愈煎1号",药液加热后直接清洁创面并热敷创口5~10分钟,之后涂膏、纳栓,无菌敷料包扎固定.观察两组患者,其术后极易出现的疼痛、水肿、出血、皮疹等并发症以及术后肉芽生长、创面愈合速度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中药组术后患者并发症大大减少,且愈合期明显缩短.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肛肠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660例70岁以上含有合并症的肛肠病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并存呼吸系统疾病231例(35.0%),心血管疾病386例(58.5%),糖尿病125例(18.9%),肝功、肾功能异常29例(4.4%),贫血、低蛋白血症33例(50%).结果: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老年患者术前合并症增加手术的风险,完善术前评估,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听和谐音乐对肛肠手术的良性效应.方法:将100例肛肠病病人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音乐组病人手术时播放病人喜欢的音乐,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方法手术,监测两组病人的心率、血压,焦虑程度、对手术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病人血压、心率、焦虑程度、对手术的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人喜欢的音乐可缓解其手术时的紧张状态,提高手术的满意度.
  • 摘要: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单盲试验,研究中西医结合外治法干预慢性肛门湿疹不同疗程症状及体征的对比情况.rn 方法:将纳入的249例慢性肛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及C组,依次给予2个月、4个月、6个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先用复方苦参汤熏洗共20分钟,擦干后局部涂抹熊珍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适量.早晚各治疗一次,连续用药一周后停药两周.进行观察比较:入组后6月以及12月各组肛周瘙痒、湿润、红斑、肥厚及苔藓化、丘疹及水疱、鳞屑等症状体征改善情况.rn 结果:在瘙痒症状的控制上,短期疗效三组差别不大,但在随访中C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入组6月及12月,C组在对湿润、红斑、丘疹及小水疱、肥厚及苔藓化、鳞屑症状的改善上与A组、B组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C组在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及体征方面疗效确切.rn 结论:采用复方苦参汤外用熏洗合熊珍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涂周期性用药6个月治疗慢性肛门湿疹,在改善慢性肛门湿疹症状及体征方面优势明显,是疗效确切、安全、不易复发的治疗方案.
  • 摘要:目的:为观察痔上黏膜环形错位套扎术式(EPH)的疗效,通过对以该EPH术式为治疗组,同时设置PPH对照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20例使用相应术式治疗后观察;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大出血例数、吻合口狭窄统计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经对比观察该新术式具有以下特征:1)无金属钉植入;2)减少吻合口出血;3)缩短手术时间;4)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 摘要:介绍一例患者诊断为:外伤性直肠瘘伴肛周脓肿。肛门、直肠损伤,常较为严重,处理相对复杂合并症多,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病率较高。直肠创伤,粪便污染严重,多分期手术,不做一期缝合,选择外置或引流。在冲洗清除肠腔内残留粪便后可做修补。污染严重者,会阴部或肛门周围的创口不应缝合,保证充分引流通畅。此患者为高处跌落骑跨性肛管直肠性损伤,拖延10天后到我院治疗,导致直肠后间隙感染及右侧坐骨直肠间隙的化脓性感染。在创伤后的10天里禁食,未得到良好的营养支持,患者极度虚弱。采取彻底清创,缝合瘘口,主要不是修补是否满意,而是粪便的转流通畅,骶前间隙充分引流。术后应用有效地抗菌素及良好的换药,正常饮食及排便,加快了患者伤口愈合的速度。本手术方法简单,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
  • 摘要:内痔为肛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方法繁多。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一次性自动套扎器手术方法应用广泛。该法是传统治疗内痔止血钳操作套扎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自动化,套扎器手术治疗内痔被研究证实是临床有效的器械治疗,是微创治疗手术方法。在微创治疗内痔吻合器切除时代相对经济条件一般的病人可作为治疗内痔的首选。套扎器治疗内痔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可单独一个人操作,耗时短,省时省力。套扎器相对吻合器价格便宜,病人易于接受,经济实用。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套扎器治疗内痔对于环形内痔可分次治疗,为后续治疗带来极大的便利,故可重复治疗。终上所述,套扎器套扎内痔手术治疗是目前创伤最小的治疗内痔的手术方法,熟练掌握套扎器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技巧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骶管麻醉成功后,碘伏手术部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消毒肛管及直肠下端,手指轻柔扩肛,插入肛窥器,显露内痔,判断内痔及痔上黏膜位置,选准套扎目标,确立套扎位置。用碘伏消毒手术区,套扎器连接电动负压吸引器,对准要套扎的内痔或痔上黏膜,与其黏膜面紧密接触,再开动电动吸引器,借助负压吸引将内痔或痔上黏膜吸入套扎器枪管内,然后扣动扳机击发,将胶圈推出套扎器枪管,将胶圈推人痔或痔上黏膜基底部,套于痔根部,松开负压释放开关,检查套扎组织是否牢固,退出肛门镜,手术结束。
  •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阴道瘘经肛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直肠阴道瘘经肛修补术患者42例的护理.结果:全部患者排便通畅,无阴道内溢粪现象,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认真术前准备,采用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及辩证施护的方法,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
  • 摘要:目的:观察Ⅰ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急性嵌顿性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已行手术治疗急性嵌顿痔患者的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式分为PPH组(20例)和MMH组(20例),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出血、肛缘水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后2组患者预后良好,无严重并发症,PPH组住院费用多于MMH组患者(P<0.01),但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的VAS评分、术后并发症(肛缘水肿)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方面PPH组优于MMH组(P<0.01).结论:PPH治疗急性嵌顿痔安全有效、可行的,且近期疗效优于MMH.
  • 摘要:对于高位肛瘘伴肛周脓肿术后体温在39度左右的患者,不要只考虑是否还有其它脓腔,还要多方面考虑是否还有其它引起高热的疾病,这样可以减少误诊,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患者肛瘘伴肛周脓性分泌物3个多月,其间有低热发生,术后有吸收热也属正常,但术后5天有高热应引起高度重视,一般情况下,在临床上脓肿术后再发生脓肿时有发生或手术时未处理好其它脓腔,但肛周应有临床症状,此例病人经多次检查未见再感染征象,其间血常规检验,白细胞升高,X线检查,诊断为肺炎。完善各项检查,椎管内麻醉成功后,于肛门后正中线距肛缘1.5CM以外作纵切口,用止血钳经切口向直肠后钝性分离,穿过肛尾韧带进入脓腔,横向张开止血钳,扩张肛尾韧带和脓腔,,使脓腔顺畅,该脓腔与左骨盆直肠间隙想通,并于3点位作一对口引流,置多孔橡皮管引流。病人于术后10天发烧,体温达38.5度,给于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并反复检查伤口有无脓腔,但持续1周体温不降,在查房时病人有少许咳嗽,无痰,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嘱病人拍X线检查,诊断为肺炎,给于抗生素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
  • 摘要: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是混合痔手术术式之一,其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因痔手术创面多为开放式创口,创口表面多为毛细血管出血渗血,难以结扎出血点,只能采用局部止血药物加压迫止血的方式止血,故术中出血量多,术中出血、肛门坠胀疼痛等并发症较多。使用:XNG-ZZ型肛肠治疗仪术中止血彻底,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不再用大量的敷料填塞创口进行压迫止血,使患者术后因大量填塞止血敷料而造成的肛门坠痛等不适感明显降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节约了手术成本,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摘要:为研究四联疗法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直肠周围间隙注射术加直肠黏膜点状结扎悬吊术及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采用四联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患者23例,均一次性临床治愈,随访六至十二个月,无症状复发,术后无出血、感染、糜烂、坏死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疗效.rn 使用双丝线绕肛管一周环缩术,利用丝线刺激肛周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形成环状瘢痕,从而加强肛们括约肌的作用,该方法简便易行,可较长时间保留,疗效确切。临床观察双丝线保留2年以上,无不良反应。使用本术式的前提是退吹的直肠得到纠正,否则肛门失禁虽然纠正了,但松弛的直肠黏膜堆积于肛内,易出现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症状。此术式使用双丝线收缩肛门较羊肠线、硅胶管、皮筋、铜丝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具有方便、简易、经济、无排异反应,可考虑终身携带,且疗效确切等优点。与肛门括约肌折叠修补成形术比较,后者除损伤较大、操作复杂,还需进行功能锻炼。前者的有点事可随时调节肛门大小及松紧度,必要时可撤除,且本术式目前基本上未见不良反应。
  • 摘要:目的:探讨熏洗坐浴器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的疗效.方法:观察对象为我科肛肠疾病术后患者1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熏洗坐浴器上中药坐浴,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常规温盐水局部清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切口疼痛,水肿,出血,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7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肠疾病术后应用熏洗坐浴器中药坐浴的各种临床疗效较好.
  • 摘要:目的:观察痔瘘手术患者经护理后的情况.方法:以痔瘘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以及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观察每天切口出血、疼痛及尿潴留并做好相应预防措施,加强饮食调护,做好排便、中药坐浴、换药、微波照射,坚持肛门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经过细心的护理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痔瘘患者必须在积极配合医护治疗的同时对术后的护理及出院后的自我护理,引起足够的重视痔瘘痊愈及预防复发的问题.
  • 摘要: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疼痛是肛肠病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可使患者产生恐惧感,还可影响患者饮食、睡眠,最终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因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是非常重要的.我科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对260例肛肠手术后患者,采用耳穴压豆对因痔疮、肛瘘、肛裂以及肛周脓肿等术后疼痛进行了止痛观察,效果明显.rn 耳穴压豆的治疗机理要从耳与经络的关系来解释。早在《内经》就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耳与经络的关系非常密切。如《素问,缪刺论》载:手足少阴,太阴,阳明之络,此五者皆会于耳中。故按压耳穴,神门肛门直肠等止痛穴位,再配合大肠,小肠,以及肝肾等穴位能够在止痛的基础上,更好的调理机体的各种功能,有助于肛肠术后其他并发症的治疗。只要取穴准确,并嘱病人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一般都会有效,只是止痛的程度是因人而异的。rn 耳穴压豆治疗疼痛,取材方便,而且操作简单,比较容易让患者接受。从临床观察,耳穴压豆治疗肛肠术后疼痛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对于一些术后尿潴留,术后恶心等症状的患者采取对应的穴位进行耳穴压豆,效果极佳,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疗效好,便于推广应用。
  • 摘要: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罕见的潜在威胁生命的以软组织广泛性坏死为特点的进行性感染性疾病,此病发病急,进展凶险,全身重中毒症状重,常出现脓毒血症,甚至损害肝、肾、肺等重要脏器,若未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2012年8月日30,我科收治了一例坏死性筋膜炎合并中毒性休克的患者,通过及时的手术治疗、积极的术后换药、精心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创面的护理,疼痛的护理,高压氧的护理,血浆置换的护理,已痊愈出院。
  • 摘要:2010年6月-2012年10月临床观察病例460例.男性238例,女性222例;年龄17-71岁;病程1-25年;混合痔280例,肛裂93例,肛瘘87例.rn 治疗所用药物:(1)复方亚甲蓝长效麻醉剂组成:甲磺酸罗哌卡因、亚甲蓝、醋酸曲安奈德、肾上腺素配比而成.(2)同杜叮(双氯芬酸钠栓Ⅱ),剂型:栓剂规格:50mg(以双氯芬酸那计),生产企业:武汉同药药业有限公司.rn 治疗方法:手术结束使用以亚甲蓝为主的复方长效麻醉剂局部封闭,在创缘皮下浸润或注射于痔核结扎根部,常用量5-10ml.注射后按揉注射部位,使药液均匀浸润,以创面呈蓝色为宜.最后取同杜叮(双氯芬酸钠栓Ⅱ)栓一个沾盐水润滑推入肛内,常规包扎.rn 治疗结果:本组380例患者中有43例病情严重者术后当天需口服氯芬待因片40-80mg,337例患者除换药或大便时有可耐受之疼痛,静息状态下无明显疼痛,无尿潴留出现,未服用其他止痛药物.
  • 摘要:介绍一例患者,男,67岁,因肛门疼痛、憋胀不适5h入院,直肠指诊:肛周无异常,距肛缘2cm处可触及似球形、表面光滑、坚硬异物,且周围与直肠黏膜无明显缝隙.询问病史,患者5h前自慰寻求刺激,将老年健身球塞入肛门,自觉有欣快感,1h后肛门出现憋胀、坠痛不适,在当地就诊,未予治疗,为进一步治疗急诊入院,诊断:直肠异物.局麻下取患者蹲位,扩肛后,肛管内注入少许石蜡油,将左手食指伸入肛门内作引导,右手持持骨复位钳放入肛内并张开,固定球体,嘱患者应用腹压做排便动作,适量使用外力牵拉,取出肛门内异物为老年健身球,呈暗灰色、花斑样,直径约5cm,重约1kg,肛门镜检查见:直肠黏膜下段稍有充血水肿,留院观察4h,排便正常后出院.rn 肛门直肠异物是临床常见病,一般不难诊断,诊断时应详问病史,肛门指诊是首选方法。一旦确诊为直肠异物,就应该在充分麻醉下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该球体表面光滑,体积较大,肠腔扩张,活动范围大,不易固定.根据临床经验,使用骨科器械持骨复位钳,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造成误损伤,减轻患者痛苦。
  • 摘要:目的:通过对2684例离退休老干部肛肠疾病病谱分析,探讨某一地区特定老年人群肛肠疾病发病规律,分析并提出预防建议.rn 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式,将2009年~2013年在我院体检的离退休老干部肛肠疾病患者检出情况,进行分类归总,分析总发病率和病谱,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与肛肠疾病发病率的关系,并与同期体检的在职干部进行对比分析.rn 结果:老干部肛肠疾病发病率45.86%,共检出各类肛肠疾病18种;在职干部发病率25.23%,检出肛肠疾病12种;老干部与在职干部肛肠疾病病谱有一定差异.rn 结论:通过对离退休老干部对肛肠疾病病谱分析,能指导临床医生加深对不同人群肛肠疾病发生率的认识,对老年人群肛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随着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osound,TRUS)、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rIlaging,MRI)、CT等影像学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它们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引起临床医师和学者们的关注.而以治疗前精准的解剖学分期为基础,确定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子类型特点是提高直肠肛门疾病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并实施个体化治理的关键.rn 经直肠腔内超声可显示肿瘤轮廓,明确显示肿瘤的大小、侵犯的层次、范围、淋巴结肿大情况,可术前对肿瘤进行精确分期,评估淋巴结转移。因此术前检查可以明确制订手术方案,术中应用可以准确寻找病灶进行彻底切除,术后复查可以观察手术疗效。rn MRI软组织分辨力高,能行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成像,并且直肠相对固定,因此对直肠癌的显示效果较好。无辐射损伤,既可以发现肿瘤病灶及其是否有淋巴结和远处脏器转移,又可分析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和范围,特别是MRI用于对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术前肿瘤局部浸润程度及分期准确性最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指导新辅助化疗。MRI在评价术后复发与否时,优于CT与超声。尤其在鉴别复发与纤维瘢痕时具有优势。
  • 摘要:肛瘘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手术是肛瘘主要治疗手段。高位复杂性肛瘘,其瘘管位置较深,可有许多支管存在,且走形弯曲通连,内口难以探查,使其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大大增加。对肛瘘手术方式效果的评价,不仅仅要考虑到手术本身对病灶的去除是否彻底、手术是否成功,更应从患者角度考虑手术在远期生活质量方面对其造成的影响。常规切除瘘管,易致肛门括约肌及肛门周围组织损伤严重,容易引起肛门失禁、肛门畸形等诸多并发症。传统手术采用切开挂线术,可以较好地解决术中完全切断肛门括约肌引起的肛门失禁问题,但仍存在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久,切口过大,愈合时间较长,易肛门畸形等问题。rn 采用跳跃式开窗、主管改道外移、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其中跳跃式开窗可将一个较大切口转为多个小切口,减轻了疼痛程度,缩短了愈合时间,减少肛门畸形的发生机会,本组病例无肛门畸形发生。主管道改道外移,使较深位置的主瘘管转移至肛缘皮下,减少了粪便污染程度,有利于引流和观察病情,最终有利于愈合;人工主瘘管予胶片固定的目的,就是充分引流,使近内口处原主瘘管先行愈合,本组病例一次手术愈合率达90%。各小切口间的浮挂保证了引流的通畅,由于拔出时间在术后1周左右,不影响各切口的肉芽生长和愈合。各个开窗切口基本不损伤或极少损伤括约肌及肛管皮肤,只有内口部位切口才可能少许损伤括约肌,基本不损伤肛门功能,本组病例无肛门失禁的并发症发生。rn 总之,采用跳跃式开窗、主管改道外移、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治愈率高,术后疤痕小,疼痛轻,恢复快,不损伤肛门功能。
  • 摘要:目的:为探索肛裂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临床中为比较后正中内括约肌切括术、侧位内括约肌切括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肛裂的的临床治疗效果.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内括约肌切括术,治疗组采用侧位内括约肌切括术,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出血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侧位内括约肌切括术具有创面小、愈合快、术后疼痛轻、治愈率高.
  • 摘要:肛瘘尤其是高位肛瘘之所以难治,首先是因为它的变化性,内口不定,瘘管走形、分布与多少不定,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也不定,其次才是肛直环的问题。因此,其治疗就不能单纯用括约肌的保留与否来划分。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肛门直肠局部组织的损伤,保护正常肛门功能。临床上根据大量病例的观察将高位肛瘘分成四类,提出敞开主灶和瘘管引流通畅的治疗原则,选择切开、旷置、结扎和引流四个基本方法,根据不同病情,单独或组合使用,效果满意。rn 主灶不单纯是内口,是内口及与之相连的一段瘘管,如果是低位瘘,主灶就是内口加上与之相连的肛管段瘘管。如果是高位瘘,主灶就是内口加上全部高位瘘管。敞开也不单纯是切开,低位瘘可以一次切开,高位瘘可以通过挂线或结扎慢敞开。引流通畅对于肛瘘愈合十分重要,无论是直接切开,还是慢敞开和旷置,都需要借助切口的设计,乳胶条和乳胶管来使其引流通畅。做到这两点,治愈肛瘘就没有问题了。低位瘘管切开是国内外治疗肛瘘的普遍做法,但切开时应注意两点:(1)瘘管畅通可以沿探针切,瘘管不畅通就不要硬探,防止探出假道,切口偏离瘘管。这时一定要沿瘘管壁的瘢痕条索切或沿瘘管内坏死组织切。(2)如果多外口或瘘管弯曲,就不能全部切开,部分瘘管采取旷置,保护肛门不变形。旷置的瘘管两端必须通畅,形成对口引流,还可以置入乳胶条或乳胶管协助引流。但齿线上的高位瘘管尽量不要旷置,因为旷置对保护肛门功能不起作用,还有可能造成瘘管久不愈合。rn 高位瘘管的敞开方法以往都是采取挂线,挂线与直接切开其优势勿容置疑,但认为仍存在两方面缺陷。痛苦大,瘢痕沟宽。胶线对肌肉和管壁组织的持续勒割,造成肛门局部的持续疼痛和下坠,术后的二次、三次紧线也会造成剧烈疼痛。用丝线结扎代替胶线可以大大减轻这种痛苦,患者一般只是在术后1—2天之内有疼痛感。此外丝线的切割面较胶线小,所以术后瘢痕沟的宽度也相对较小。rn 引流在肛瘘治疗中的作用往往被忽视,很多肛瘘久治不愈的根源就在于没有解决好引流问题。高位瘘管,即使挂了线,也必须置入乳胶管,每天冲洗,这样才能实现边切割边生长。肛内一定要用乳胶管,而肛缘外旷置的瘘管就可以用乳胶条或乳胶线,这样可以减轻乳胶管对局部组织的刺激,减轻疼痛。rn 本方法在传统挂线法的基础上,辨瘘施治,多方法联合运用,互相取长补短,有效降低了复发率,减轻了对肛门的损伤,为高位肛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肛周脓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新生儿肛周脓肿的临床资料,采用肛周脓肿梭形切开,联合应用抗生素.结果:58例新生儿肛周脓肿病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12年,无肛门失禁和复发.结论:新生儿肛周脓肿梭形切开治疗效果可靠,且疗效高,疗程短,肛门功能无异常.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外科传统中药珍珠生肌膏治疗痔病的疗效和安全性.rn 方法:采用开放、非对照的研究方法,对1108例患者确诊为伴有疼痛的Ⅰ、Ⅱ度内痔或混合痔(其内痔为Ⅰ、Ⅱ度)后使用珍珠生肌膏治疗,分别在用药后第4、7天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rn 结果:用药30min后患者疼痛即明显缓解.治疗第4天患者的出血、水肿、局部疼痛不适、局部瘙痒等症状明显好转,有效率达42.2%(468/1108).治疗第7天有效率高达87.73%,进步983%,无效仅占2.43%.全组不良事件与药物有关10例,仅占0.98%,均未经特殊处理而自行缓解.rn 结论:珍珠生肌膏对于伴有疼痛的Ⅰ、Ⅱ度内痔或混合痔其内痔为Ⅰ、Ⅱ度者,有明确的疗效,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 摘要:目前中医的医疗服务体系仍然存在整体能力不强、专科发展目标不明确、专科学术水平不平衡等问题.开展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有利于引导中医医院把建设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以临床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主题的内涵建设上来,有利于树立行业品牌,展示行业发展成果,提高专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中医肛肠专业的国家级重点专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验积累。其目标为提高中医肛肠临床疗效,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探索建立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提高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要有“厚德包容,诲人不倦”的学术带头人,“谦虚谨慎,作风扎实”的学术继承人,“结构合理,合作紧密”的学术团队,“团结,紧密,严肃,活泼”的科室风气,“德、能、勤、廉,综合提高”的人员素质,“精益求精,引领前沿”的专业水平,“精雕细刻,勇攀高峰”的技术创新思维,“理解宽容,履职尽责”的医患关系,“综合服务,人文关怀”的服务意识,“严谨,有序,高效,快捷”的工作状态,“和谐合作,友好相处”的内外环境,“长期积累,积奠牢固”的基础建设。
  • 摘要:笔者对比了古人和今人对"肠痈"的颇多论述,认为"肠痈"不仅仅包括发生于肠道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如"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也应包括发生于肠道的非特异性(非感染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而且与"肠澼"、"下利"、"泄泻"、"痢疾"、"滞下"、"大瘕泄"等关键词。中医治疗疾病注重辨证治疗,根据不同证型施治。中医外科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治疗方面有着自己独特之处,其在辨证同时也强调辨病,高锦庭在《疡科心得集,疡证总论》中云:“凡治痈肿,先辨虚实阴阳。经曰:诸痛为实,诸痒为虚,诸痈为阳,诸疽为阴。又当辨其是疖、是痈、是疽、是发、是疔等证,任何施治,庶不致于差谬。”故辨病与辨证同等重要,从而在辨证、辨病的基础上确定治疗大法。依从中医外科内治治疗总则,根据肠痈的不同时期分别采用消、托、补法,外治上禀承传统疗法——灸法,从而完善了肠痈的因、症、治理论体系。而根据古代医籍关于肠痈的记载,分析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肠痈”范畴。
  • 摘要:目的:探讨白芍七物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小板和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进行造模.检测全血血小板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分析白芍七物颗粒对UC大鼠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LT和血清NO含量明显上升(P<0.05),MPV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芍七物颗粒组PLT和血清NO含量明显下降(P<0.05),MPV明显升高(P<0.05).结论:白芍七物颗粒可以降低UC大鼠血小板计数和血清NO的含量,提高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这可能是其治疗UC的机制之一.
  • 摘要:肛窦炎、溃疡性直结肠炎、晚期直结肠癌,在中医学上认为是肝失疏泄、脾运化功能障碍、清阳不升,浊阴下降、水津不布而为湿,水湿流溢于肠道为泄泻,湿邪日久不去则气血运行不畅而为瘀,故疏肝健脾化湿,和中理气化瘀,是治疗该病的关键,不论①湿热壅盛型证候、②瘀阻肠络型证候、③肝肾虚弱型证候、④肝郁脾虚型证候,都能以(远兴痔疮水)加以治疗。rn 溃疡性直肠、结肠炎是一种至今原因不明确的慢性肠黏膜炎或特发性大肠炎,西药在治疗过程中易生较强的抗药性及对肝脏的损伤,而中药能收标本兼治,对治疗本病有较大的优势。中成药灌肠剂「远兴痔疮水」以三七、九里香、两面针、五指毛桃、艾叶、栀子、山芝麻、鸡血藤等中药成份组成,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具有明显的抗炎、止血、止痛作用。其药效毒理试验表明该药可显著降低肠道黏膜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体内循环系统,消炎并修复肠道黏膜病变,从而促进肠道正常生理功能恢复,这亦是此痔疮水治疗肛肠炎症及肠细胞病变的独特之处。
  • 摘要:目的:对重度脱垂性痔的外剥内扎术与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确诊的162例重度脱垂性痔患者,随机分为PPH组和外剥内扎组,每组81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疗效以及术后7天患者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在便血、外痔突出、肛门或下腹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PPH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疗效明确,与外剥内扎术内扎硬注术比较在改善患者的某些症状体征如便血、外痔突出、肛缘水肿等方面更有优势.
  • 摘要:目的:观察搔刮祛腐法治疗高位后蹄铁形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rn 方法从2011年10月~2013年6月在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经入院诊断为高位后蹄铁形肛瘘并住院行高位后蹄铁形肛瘘切开挂线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搔刮祛腐法(治疗组)与传统换药法(对照组)治疗,每组各20例,以8周为总疗程,分别记录术后第7,14,21,35天创面面积及纵径的大小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临床总体疗效.应用统计软件SPASS18.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者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P值<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rn 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术后第7天创面面积、纵径减小率无显著性差异,总体疗效及术后第14,28,35天创面面积及纵径减小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rn 结论:搔刮祛腐法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在国际医学领域仍是一个难题,因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不易治愈,且愈后易复发,目前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难治性疾病名录.近年来,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在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预防溃疡复发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中医药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可以长期维持用药,同时副作用较少,因此深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机制,探索有效方药,预防复发,意义十分深远.rn 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病在血分,病机虚实夹杂。发作期气血壅滞,肠中有滞而不通,以邪实为主。缓解期脾肾亏虚,余邪未净,以正虚为主。瘀血内阻、积滞不通是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由于慢性久痢,夹虚夹瘀,病情复杂,唯益气活血之法,与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病机相一致,才是其正治。黄芪,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浓,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专补气。红花味辛、性温,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依据”药食同源”、“腑病以通为用”的中医理论,在临床应用具有益气活血功效的黄芪红花饮或黄芪红花茶、黄芪红花粥等给缓解期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用,已有10余年历史,对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前期临床工作证实有效,拆方实验进行方剂优化时也进一步验证了其有效性。rn 黄芪红花饮每个疗程取黄芪30g、红花10g,汤药常规煎煮,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每日一剂。连服一个月后停药一周;依病情缓解情况可再服下一个疗程,三个疗程为一个治疗阶段。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红花饭、黄芪红花粥,也很有益。黄芪红花粥具体做法:黄芪30g择净、润透,切为薄片;红花10g洗净,去杂质;水煎取汁,共煎两次,二液合并,分为两份,每取1份同大米50g煮粥,每日1剂,早晚服用。rn 黄芪性味甘、微温,红花味辛、性温,两者配伍本身没有副作用,只是体质偏热的人不宜常用久用。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长期服用后出现“上火”症状。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伍其他药物才能应用;如果疲乏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长期服用,最安全的方法是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rn 黄芪健脾益气,为补气圣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抗衰老、抗缺氧。红花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形成。中药黄芪、红花药源充足,价格便宜,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当归(Angtlica sinensis(Olin)Diel)系伞形科植物的干燥根,味甘,性辛、温.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近年来,该药的应用范围日渐扩大,笔者自1992~2012年运用四川雅安生产的10%当归注射液治疗小儿直肠脱垂,疗效满意.rn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骶骨曲尚未形成,直肠与骨盆几乎垂直,长期腹压增加时,削弱了盆底筋膜,直肠侧韧带、提肛肌复合体对直肠的固定作用,易引起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垂。祖国医学认为直肠脱垂属虚证。《难经》云:“病之虚实,入者为实,出者为虚。”小儿则与脏腑未充有关。清代《疡科心得集》曰:“老人气血已衰,小儿气血未旺,皆易脱肛。”当归味甘质润,味甘则能补,故具有补益、润泽的作用。张亦雷曰:“当归为血家气药,以幸升运竹为用,以温和燠煦为功,气血虚寒者得之,则血随气行而归其所归,此当归命名之取义也。”《本草正》曰:“当归,……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臧,强形体,益神志,凡有虚损之病,无所不宜。”长强穴乃督脉络穴,具有益气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提肛穴属经外奇穴,有加强肛门约束的能力。笔者使用当归注射液注射诸穴,确能起到升阳固脱的作用。经临床应用证实,效果甚佳。该方法使用方便,痛苦小,术后无尿潴留,无继发感染、发热等并发症,避免了强化剂注射后产生的硬结、溃疡坏死等后遗症,值得推广。
  • 摘要:肛瘘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约占肛肠病患者数的1.67%~3.6%.由于肛瘘发生原因和涉及的范围不同,临床治疗及效果也有较大的差异,到目前为止,高位复杂性肛瘘仍然是肛肠外科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复发率在10%左右.其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准确的找到和处理内口,或对肛瘘的管道走向、分枝、腔隙大小了解不足,鉴于此,笔者尝试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成像技术,检查44例肛瘘患者。对于肛瘘,肛肠外科医师迫切需要了解的是瘘管的内口具体的位置、瘘管的走形、分枝、瘘管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无论是X线造影还是平面CT成像、MRI或彩超,都不能显示立体的三维图像,它通常需要临床医师边看图像边想象,而由于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空间想象能力不同,那么对病变的理解就可能产生一些偏差和分岐,而CT三维重建可以客观逼真的反映瘘管的类似于树枝状的立体结构,其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提供目前为止术前最为全面的影像学资料供外科手术参考。通过直接扫描获得的断层CT图像可判断瘘道附近结构受侵犯的程度,通常用于判断炎症侵及的范围,在极特殊的情况下,也能判断慢性肛瘘是否有癌变,通过三维重建,可以清晰地显示瘘道形态、长度、边缘及走行,通过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软件提供的旋转技术,可以提供瘘道本身丰富的立体信息,在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中能提供给外科医师最直观的资料,它对临床制定手术计划、减少复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摘要:苗族是一个具有历史悠久而古老的民族,苗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中的一块瑰宝,疗效好,在民间广为流传应用,救治了很多黎民百姓.苗族医药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及无数代人的实践积累和潜心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理论体系较为完善的独立学科.在此,作者简单概述苗族医药的理论体系并就其对大肠癌的认识进行浅析,以利于苗族医药在对大肠癌的诊治、推广应用和现代化发展.大肠癌患者常表现为:腹部肿块、腹痛腹胀、大便变形或性状的改变:呈黏液状或脓血便,晚期转移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等恶病质状况。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归属于苗医的“龟症”,“红、白痢”,“气、血、水、火四大弱证”等范畴。苗医遣方用药比较灵活、简练,常“一方一病”,“一方一药”。在苗族民间流传有大量“简、便、廉、验”的单方,还有“三千苗药、八百单方”之说。苗医除善用单味药物治病外,对复杂的疾病,也进行科学的组方,但依然注重简要实用,一个经方,常不超过十位药物。苗医在组方时“严分主辅、主次分明”。一个组方中,常包含有主药、辅(副)药。苗医将主药称之为“母药”,苗语中称“阿奶嘎”、“阿朋”,是根据疾病的主要症状按照苗族医理所选用的,一般只有一味;方中的其他辅药被称之为“子药”,是根据疾病的次要症状按照苗族医理所选用的对疾病起到一定治疗作用或协助、增强主药发挥更大功效的药物,可以是一味或多味。
  • 摘要:由于网络信息泛滥,国民的健康教育实际上大部分是通过网络流传的消息来完成。很多私营医疗机构借此宣传错误科普知识,提高网民的就诊率,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国民的恐慌。因此,中国特色的健康教育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根据完善的制度,规范化的实施。rn 将健康教育与医疗保险报销挂钩,有利于引导国民通过学习达到养生防病、减少医疗费用的效果,而任何方案的实施都得益于相应的制度保障,学分制度将是能够量化的、行之可靠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制度。rn 提倡中国特色的健康教育——“养生防病”,是一件功在千秋社稷的大事,随着社会的发展必将兴起一波新的学习热潮。如果能够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养生防病,以全民健康为着手之处,从根源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就可以避免传统健康教育及预防医学针对个别特殊病种(如传染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做简单预防的局限性。因此,一旦通过普及、推广,使全民都具有充足的养生防病知识,必定能使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都达到质的飞跃,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治疗28例结肠瘫痪症患者.结果:28例病人中痊愈25例(89.3%),缓解3例(10.6%),出现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4例(14.3%).结论: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治疗结肠瘫痪症术式简化,术程缩短,安全有效,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部分病人术后出现轻度粪便返流引起的旷置结肠综合征,说明结肠瘫痪症病人结肠的蠕动和排空功能严重障碍,非手术治疗无效.
  • 摘要:肛周脓肿术后用药换药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根据患者术后伤口在愈合过程中要经历初、中、后三期的不同证型阶段,提出了"辨证分期,选药换药"原则进行换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修复处于中医学疮疡理论之“溃后期”修复,临床应根据肛周脓肿术后病程长短、创面中坏死组织多少、腐脱之难易,辨明肉芽组织的有无及虚实,以“祛腐生肌,煨脓长肉”理论指导具体用药。
  • 摘要:目前,终需手术治疗者仅占UC病例的10%-20%。对于其中某些UC病例的治疗,主张采取更为积极进取的态度。Von Flue等指出:UC通过结肠切除是可以治愈的。外科治疗是一种重要选择,这在治疗上应该及早考虑而不是作为一种后期的选择。对于伴严重并发症的UC,手术治疗已无争议。手术指证中有一项是内科治疗无效,如何理解掌握和应用“无效”这一指证则有一定困难。对于某些频繁复发或慢性活动的UC,药物治疗虽也有一定的效果,病人长期反复采用激素及SASP/5-ASA,但症状并未能彻底控制,生活质量差,承担了较重的医疗费用负担,历时多年后,结肠病变仍不断发展,终于不得不行手术治疗。这些病人也不能说治疗完全无效。他们症状不重,似可勉强坚持工作或学习,要及时做出采用手术治疗的决定,无论医生或病人都可能会感到困难和犹豫。“长期内科治疗效果差,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或许是这一指证较明确的含义。资料显示,现今可供选择的最佳手术是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即康复性直一结肠切除术(Restor-ative proctocolectomy)。但具体做法上尚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金标准手术力结直肠切除伴回肛贮袋吻合术(IPAA,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能消除本病及其肠外表现、消除肿瘤发生、并且重建患者控制大便的能力。贮袋指利用造口处的肠曲作一小袋样结构,具暂时贮存大便功能。有人则主张作末端回肠断端永久性回肠造口,其短期及长期的并发症均较IPAA少。经过一段时间后,大便可接近成形,特别是现有的肠造口袋已较前改进,使用方便,生活工作可以正常或接近正常。新近文献更倾向于IPAA,认为它是治疗UC的最佳选择,是过得硬的手术。IPAA虽然仍然有一些并发症,但总的评价是好的,它使病人消除了UC,提高了生活质量,90%的病人对IPAA的结果满意。Hahnloser等报道409例病人,术前及术后每年评估,直到术后巧年时,91%病人保持了同样的工作,另外,社交活动、运动、旅游、性生活,在术后均获改善。认为,对于药物不能彻底治愈,或癌变风险较大的UC,需要尽早通过外科手术彻底冶愈。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因延误手术时机引起的病情复杂化。特别是对于久治不愈,病情顽固的青少年患者,症状不重但病程较长、病理改变严重的老年患者,及时实施手术治疗,对预防癌变有重要意义。
  • 摘要:GRP78(分子伴侣,内质网驻留蛋白,是一类广泛表达于细菌和哺乳动物的"特殊蛋白质".异常增生的细胞及组织蛋白的成熟有赖于分子伴侣的协助,但迄今分子伴侣特别是内质网分子伴侣在直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应用ELISA法、高分辨电泳技术,研究了(对)直结肠癌、直结肠良性病变的灌洗液及癌组织研磨液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GRP78在直结肠(良性病变)的良性灌洗液中两种(检测)方法均呈现阴性反应,而(直结肠)癌组织随着病变的恶化程度,呈现持续增高.研究结果还表明GRP78蛋白在早期的直结肠癌灌洗液和组织研磨液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经显著性测定P<0.001,这些首次的实验结果提示GRP78与早期直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 摘要:便秘是混合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患者术中出血,阴血亏虚或术后害怕排便,进食减少,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阴亏血虚;或术后过度进补,伤津耗液,导致肠道津液不足,不能滋润大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失去对粪便的濡润滑利,糟粕停留肠道,引起气机郁滞,不能宣达,腑气通降失常,因而大便秘结。由于手术部位特殊,便秘时不宜服剧泻药物,以免肠道的水分损失过多,加重便秘病情。现代医学常采用润肠滑泻剂或刺激性泻剂,如酚酞片、液体石蜡等,甚至采用开塞露或灌肠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容易产生依赖性,而且无法解决其它术后的病症。随着患者对生命越来越重视,此类疗法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中药由于毒性低,副作用少,可以根据患者需求,辨证求因以治本,使患者更容易接受。rn 本法治疗术后便秘,具有养阴增液、润肠通便、顺气行滞等作用。方中玄参、麦冬、生地,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使肠燥得润,大便得下;麻子仁、肉苁蓉、杏仁能润肠通便、苦泄降气,枳实、厚朴行气导滞、消积除胀,当归、白芍补血润燥、养血滑肠,大黄通便清热、泻火解毒,牛膝苦泄下降、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便秘症状改善后,应注意调节饮食起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食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以软化大便,增加粪便量,同时刺激肠蠕动,使排便保持通畅。rn 本方采用养阴增液、润肠通便、顺气行滞的法则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避免过多地应用刺激性泻药,同时减少刺激性泻药对肠壁神经节细胞的损伤和所产生的负反馈导致的依赖性。因此,认为本方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但观察病例数较少及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摘要:本科近年收治肛窦炎40例,经中西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肛窦炎在肛肠病中,以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但不论是中医还是现代医学都是易诊断,而难治、易反复的病,许多最后采取手术疗法,极大地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医将其归为“脏毒”范畴,认为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辛辣刺激之品,有时又因正气不足,排便时染毒而成,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化湿为主,辅以活血消肿等。西医认为肛窦炎本身与生理解剖结构有关,又以机体功能失调,加之排便次数增多;如:痢疾、肠炎,或大便秘结等,以肛窦损伤、感染等有关。中医采用龙胆泻肝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予以清热解毒、利湿,辅以活血消肿止痛等。现在医学认为龙胆泻肝汤、仙方活命饮具有杀菌、消炎、及调节免役功能、促进组织正常生长等双向调节。加上应用碘酒、酒精、紫白膏蘸上利福平药粉等直接作用在病患处,增强了疾局部的杀菌、消炎、消肿及促进炎症的吸收等效果。因此该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明显、简单,值得一试。
  • 摘要:目的:肛门坠胀为肛肠科常见的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肛门症状,因病因复杂,病情缠绵难愈,有时候临床治疗颇觉棘手,笔者用中医长强穴封闭结合中药灌肠和口服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rn 肛门坠胀是肛肠科一种常遇到的疑难病症,因症状反反复复,时轻时重,病人觉肛门坠胀难忍,并有异物脱出感、里急后重、便意频频、登厕努挣无便,每天下午和晚间加重,轻则数周,重则数年,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工作和生活。据本组资料显示,女性较多见,患者偏向高龄,应与妊娠、分娩、盆底肌迟缓、手术、局部慢性炎症、排便异常或劳累等好多因素有关,笔者考虑,不管何种原因,从表现症状,都与肛门骶神经反射有关。“长强穴”是中医督脉与足少阳、足少阴经交合穴,在尾骨端与肛门之间,布由骶尾神经后枝与肛门神经,是治疗肛门直肠病的首选要穴。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和抑制双向作用。当归是补血理气、营养镇痛、调节神经的基本药物,两药相伍,直注穴内,使药物直达病所,局部经络之气通畅,血液循环改善,疼痛坠胀缓解,结合清热解毒之类中药灌肠,进一步消除局部病因,和对术后中气下陷盆底肌松弛等进行补益气血的调制,使中焦之气充盈,神经异常症状渐渐消失,而病症得愈。
  • 摘要:祖国医学在治疗肛肠疾病运用中医药已有千年的历史,中医药在治疗肛肠疾病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开展实施,国内肛肠界同仁归纳整理了一整套治疗肛肠疾病的方药,为更好落实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人通过临床实践结合现临床常用方药归纳整理了有关,痔、肛漏、肛裂、肛痈,直肠脱垂的有关方剂并附加了方解,使之在临床应用上有可循之处,也有望对西医运用中医药在治疗肛肠疾病上有所帮助.其中可能有不妥之处,望同道批评指正.
  •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肛肠外科用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17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77例肛肠疾病患者中,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Ellis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方法的辅助治疗下,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18%.结论:在肛肠外科的诊疗和预防过程中,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能够更快的使患者康复.
  • 摘要:目前,围手术期FT治疗在择期大肠手术中已逐步开展,它由一系列项目组成,其目的在于减轻患者术后的应激并增进其康复。换句话说FT治疗可以使机体的代谢、神经系统和其它器官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恢复加快、住院时间缩短。Kehlet等在择期大肠手术患者中实施一组FT治疗以期增进患者术后恢复并避免出现阻碍患者早期出院的因素,如对镇痛药及输液的依赖、延迟下床活动、发生并发症及缺少家庭关怀等。其主要项目包括深入详细的术前告知、无肠道准备、无麻醉前用药、无术前禁食、制订特定的麻醉方案(包括硬膜外及短效麻醉)、术中吸人高浓度氧、避免术中液体过多、缩小手术切口、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不常规留置引流管及鼻胃管、早期拔除尿管、使用缓泻药及肠道动力药以及术后早期进食和早期活动等。Kehlet对6份材料共512位择期结肠手术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实验分析,结果发现,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实施FT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而再入院率及死亡率没有明显增加。分析表明择期结肠手术实施FT计划是安全的,并且能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当然,FT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并减少并发症友生率,而不是单纯着眼于让患者早日出院,它的顺利实施依赖于有经验的临床医师进行。FT治疗的应用发展到现在时间并不长,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临床病例数不够多,其应用证据尚显缺乏,所以仍需要多中心随机实验加以进一步证实。
  • 摘要:目的:研究一次性刻度活检钳测量内镜下息肉大小的准确性,探讨提高内镜下息肉大小的估计方法;rn 方法:在传统一次性活检钳的基础上,在活检钳钢丝的起始部开始,以医用颜料刻画上间隔为1mm的刻度,作为在内镜下评估肿瘤大小的标尺,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肛肠医疗中心结肠镜操作年限在3年以上、完成肠镜下检查治疗2000例以上的4名内镜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直接估计、使用活检钳估计和息肉圈套切除后大小;rn 结果:共收治43例病人的58枚结直肠息肉纳入本研究,男性32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9.81±19.81岁(28-80)岁,切除后息肉实际测量的平均最大径为1.02±0.84cm(0.3-3.5cm),其中<1cm息肉36枚、1-2cm息肉15枚、>2cm息肉7枚,单纯在内镜下估计的平均值为1.29±1.07cm,与实际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使用内镜下活检钳估计,平均值为1.02±0.82cm,与实际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5);内镜下活检钳估计和单纯估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将常规估计和内镜下活检钳估计与实际测量值相比,常规估计与实际测量之比为1.29±0.31,而内镜下活检钳估计与实际测量相比1.02±0.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n 结论:在内镜下单纯凭经验进行"估计",测量的准确度较低,使用内镜下刻度活检钳作为"标尺",对息肉大小判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尽管对于超过2cm以上较大隆起性可能判断有一定误差,但是其差异值明显减小,对于选择治疗和随访模式不产生明显影响.
  • 摘要:肛门会阴部位血管神经丰富,手术后疼痛明显,尤其是第一次排大便时,疼痛更加明显,是肛肠科医生最头疼、也最难解决的问题,我科通过10余年来的临床观察与实践,认为该方对减少肛肠科术后患者局部疼痛、促进创口愈合,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方法简单,经济实用,适宜临床推广应用。方解分析如下:草乌、川乌消肿止痛为君药;五倍子收敛止血、解毒,地榆凉血止血、泻火敛疮,薄荷疏风清热,解毒透疹,共为臣药;芒硝润燥软坚、消肿,红花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大黄泻热行瘀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消肿止痛、凉血止血、敛疮收口之功,以达到缓解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
  • 摘要:Peutz-Jeghers综合征(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曾称为黑斑性息肉,简称PJS),于1863年由Hutchinson首先报道,是一种家族性非肿瘤性胃肠息肉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现为伴有黏膜、皮肤色素沉着的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疾病.我院自2004年至2012年7例患者采用内镜下息肉电切术,治疗效果满意。rn 少数患者色素沉着不明显,无明显家族史,诊断较困难,其中1例肠套叠行小肠息肉切除术后病理报告才得以确诊。电镜下电凝切除术可有效地防止短肠综合征的发生。息肉易术后复发,应每半年至1年复查内窥镜,并行息肉再切除、活检,在随访期间若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提示有肠道梗阻的可能,应及早诊治,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治疗。该综合征癌变率为2%~5%,癌变以小肠部位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癌变率逐渐增加,有报道年龄在55岁以上癌变率为100%,故应长期随访,防止癌变。如果息肉超过100枚,建议尽早行全结肠切除。rn影响美容的色素斑可行激光、CO2冷冻等皮肤科常规治疗。rn 目前对PJS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近年发现染色体19p13.3上编码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STK11是PJS的易感基因,能否行转基因治疗尚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不同原因导致的二例肛周皮肤缺损的病例,以及其诊治要点和手术经验,通过采用皮瓣推移移植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rn 皮肤移植是现代外科学关于创伤外科的重要章节,是烧伤、创伤、整形等外科治疗常用方法,用以修复大片皮肤缺损以及矫正瘢痕挛缩所致畸形,从而修复创面,改善功能及外观。皮肤移植分为游离植皮和皮瓣植皮2种,后者又可分为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移植。本文中因感染、手术、药物性损伤导致的肛周和会阴部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11缶床少见,我科较多见的是肛门尖锐湿疣皮损严重的患者,需行肛门尖锐湿疣切除带蒂移行植皮术。本文的局部推移移植术就是带蒂皮瓣移植术的一种,推移后皮瓣血供丰富,易于存活。患者杜某于术后23天出院,术口恢复达临床治愈;年某术后一周自动出院,一月后随访有少部分术口撕裂处未愈,嘱患者自用康复新涂擦,一月后术口完全愈合。治疗注意事项有:①创面肉芽生长鲜活,分泌物减少才是移植时机;②针对皮损情况,灵活设计皮瓣移植;③皮瓣游离充分,减少张力;④在行周边游离时,如本文的“V”形皮瓣,要保留中间的蒂,不可完全游离,这叫带蒂游离;⑤手术初期控制饮食、活动和排便,减少缝合口撕裂。⑥术中注意止血彻底,皮瓣修剪对齐缝合;⑦肥胖者和会阴、肛周部位更应该关注张力、摩擦、血供、感染等因素。皮瓣推移移植术适用于因肛周感染、手术、药物损伤、尖锐湿疣、外伤等引起的皮肤缺损,也是年轻的肛肠科医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手术。
  • 摘要:中医药治疗肛肠病,主要痔瘘方面,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在药物治疗上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内治法基本上与内科相同,即从整体观念出发,遵循审证求因,辩证施治的法则.根据肛肠疾病其致病因素多为风、热、燥、湿等.内治法可以归纳为消法,托法,补法三大法则.但由于发病的原因不同,病情变化不一,所以在临床具体运用上,又以上述三大法则,但衍变成多种多样。外治法的运用与内治法一样,也要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辩证施治,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外治法分为外敷法,熏洗坐浴法,塞药法。外治法在肠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可以配合内治法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而且许多病可以专用外治法收效。
  • 摘要:"直肠指诊"可以指供疾病的寒、热、虚、实、燥、湿等信息,从而指导辨证与治疗.因而,直肠指诊可作为中医四诊法之一的"切诊"法的补充和发展,而成为"直肠切诊".作者初步总结了"直肠切诊"的正常征象和热、凉、湿滑、燥、涩、硬、厚、包块、宽、窄、松弛、挤压、前突、敏感、迟钝、疼痛、残便等征象及其辨证意义.认为"直肠切诊"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需要得到认识和重视,值得进一步推广.
  • 摘要:目的:了解聚桂醇原液(Lauromacrogol Injection)在组织中的病理变化过程和硬化剂的病理机制.rn 方法:取标准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在兔胃壁组织中分别注入1%、3%聚桂醇原液0.5ml,根据试验设定的时间,在标注的胃壁组织上取出注射过的全层胃壁组织,经固定、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其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的变化,找到组织纤维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过程.rn 结果:F组在第5天开始可见浆膜有炎症反应并有着色较深的成纤维细胞增生;成纤维细胞数量第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同时纤维细胞逐渐增多,胶原纤维也逐渐增多;第12天大量形成胶原纤维.H组在第3天黏膜下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到第4天达最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同时胶原纤维逐渐增多;第8天以后,成纤维细胞逐渐减少,变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平稳增加.rn 结论:聚桂醇液在兔胃壁组织中可以产生明显的炎性反应过程,并最终产生大量的胶原物质,形成组织纤维化;这个过程与药物浓度无关;药物浓度与在组织中产生成纤维细胞的时间有关.
  • 摘要:《医心方》荟萃了中国唐代以前有关肛肠病的治法的精华,反映了公元九世纪以前中医治疗肛肠病的进步和成果.本文对其中治疗痔病、脱肛、肛门湿疹、直肠炎、便秘便血等肛肠病的思路和具体治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rn 《医心方》有关肛肠病治法的载述,主要集中在卷第七治脱肛方第九、治谷道痒痛方第十、治谷道赤痛方第十一、治谷道生疮方第十二、治湿蛪方第十三、治疳蛪方第十四、治诸痔方第十五,以及卷第十二治大便下血方第十六、治大便难方第十八,卷二十一治妇人脱肛方第十八,卷二十五治小儿脱肛方第八十四、治小儿谷道痒方第八十五、治小儿谷道疮方第八十六、治小儿疳湿方第八十七等篇章。
  • 摘要:目的:肛肠病手术因肛门常合并有几个病变体征的同时存在,决定了其常常是需要见招拆招及变招来施行手术治疗,因此容易创新出一些新的手术方式,因而它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而现有的肛肠病(尤其是肛门病)手术名称的编码制却严重阻碍了新术式价值的体现和它们的推广运用,因此,笔者建言,重新建立起一套新的肛肠病手术名称的编码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因肛肠病手术常需要随症变招,故它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手术领域。因此,笔者建议对肛肠病手术疗法名称编码,可先制定出一个有包容性的分门别类的顶层设计方案(结合书法中学楷书用的方格、“田”字格、“回宫”格等各自法度要求的优缺点及所谓“标准行书的管格体”的“米”字格之弊端的例子来说明此问题)。
  • 摘要:为观察肛门直肠疾病术后大出血的救治效果,回顾性分析我科20例术后大出血的救治资料.结果显示,肛门直肠疾病术后大出血抢救成功率100%,无身体重要器官功能严重伤害.结果表明,肛门直肠疾病术出血抢救只要发现及时,抢救措施得当,抢救成功率高,极大地减少医患纠纷.
  • 摘要:目的:观察银芷肛肠熏洗剂对大鼠痔相近模型iNOS、VEGF、CD68的影响.rn 方法:采用肛门外周注射冰醋酸法制作大鼠痔相近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银芷肛肠熏洗剂高、中、低剂量组,马应龙金玄痔科熏洗散对照组和空白组,连续给药7天,于第8天处死动物,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观察药物对动物模型iNOS、VEGF、CD68的影响.rn 结果:给药后银芷肛肠熏洗剂高、中剂量组抑制iNOS表达的作用均优于空白组及金玄痔科熏洗散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的作用不具有可比性(P>0.05),但均优于空白组(P<0.01);银芷肛肠熏洗剂高、中剂量组抑制VEGF表达的作用均优于空白组及金玄痔科熏洗散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的作用不具有可比性(P>0.05),但均优于空白组(P<0.01/0.05);银芷肛肠熏洗剂高、中、低剂量组抑制CD68表达的作用均优于空白组及金玄痔科熏洗散对照组(P<0.01/0.05).rn 结论:银芷肛肠熏洗剂能明显抑制动物模型的iNOS、VEGF、CD68表达,其对痔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iNOS、VEGF、CD68有关.
  • 摘要:为观察地奥司明片联合痔乐康栓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疗效,本研究将采用结扎术治疗的104例混合痔患者分为试验组(58例),对照组(46例),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地奥司明及痔乐康栓,对照组给予紫草油纱条换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第7天临床疗效及创面疼痛、水肿、出血等症状。结果显示环状混合痔术后应用地奥司明及痔乐康栓可改善术后肛门局部微循环,促进痔静脉回流,有利于预防、减轻痔术后创面疼痛、水肿、出血等并发症。
  • 摘要:目的:观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给予消炎止痛液坐浴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2010年04月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混合痔需要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消炎止痛液熏洗坐浴,对照组给予温水坐浴.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的疗效.结果:实验组在减轻切口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及肛缘水肿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炎止痛液能减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疗效.
  • 摘要:目的:研究补托方并微波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补托方并微波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微波治疗,均治疗4周,随访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排便主要症状征积分变化、中医症侯积分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排粪造影复常率分别为45.2%(14/31)、26.7%(8/3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63.3%,结论:补托方并微波治疗对本组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改善临床症候、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悬吊术在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痔病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悬吊术;选取同期入院进行传统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近期复发率分别为87%、10%和87%、7%,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天数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以出血、脱出性内痔为主的痔病时,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悬吊术与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相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时间短等优点.
  • 摘要:目的:为探讨痔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方法,将60例痔术后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苦参汤熏洗、甲硝唑保留灌肠、西瓜霜散剂外用等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液熏洗、甲硝唑纱条伤口换药等常规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周期、治疗效果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观察折叠结扎留桥法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应用折叠结扎留桥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0天,术后无一例创缘和皮桥水肿,无皮赘形成,肛管无狭窄,皮桥无回缩现象,肛门外形平整.结论:折叠结扎留桥法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作为保留皮桥的一种方法效果确切,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全程虚挂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全程虚挂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病例资料;结果全组病例一次治愈67例,治愈率98.5%,术后复发1例.全部病例术后未形成肛瘘、肛门狭窄、肛门失禁,住院时间为16~27d,平均19d,1年随访,67例治愈无复发.结论:全程虚挂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能较好地保护患者肛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 摘要:肛瘘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因病因病理复杂,诊断治疗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高位复杂性肛瘘诊治难度更大,术后易复发.临床上把术后半年内复发或者肛瘘根本未愈而再次手术者称复发性肛瘘,有人统计高位复发性肛瘘手术复发率高达50%,再次手术失败率仍有10%[1].我院肛肠外科从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肛瘘术后复发病例31例,行再次手术,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加中药熏洗坐浴等,结果全部临床治愈,其中25例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 摘要:目的:为探讨运用指法扩肛结合分段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回顾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资料240例,其中运用指法扩肛结合分段外剥内扎治疗140例(治疗组),另一部分病例单纯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10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rn 结果:显示治疗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狭窄、黏膜外翻、肠液外溢、痔核及赘皮残留、术后疼痛、肛门失禁等并发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出血、尿潴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运用指法扩肛结合分段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可以缩短疗程、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传统外剥内扎术的改良.
  • 摘要:为提高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后遗症的发生.采用切开对口引流挂线术加术后中药熏洗、外敷,治疗100例复杂性肛瘘.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愈合时间短,切口瘢痕小、保持肛门功能及外形等优点.高位复杂性肛瘘,由于病变位置高管道多而弯曲,走行复杂,且手术是治愈的唯一办法。若处理不当,可致久治不愈,甚至造成肛门失禁、肛门畸形等后遗症。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到真正的内口,并正确处理;彻底清除瘘管管壁及深部死腔。对于开窗对口引流不能切开的瘘管管腔,要搔扒干净硬化组织,并掌握好撤浮条的时机。对通过内口的挂线要把握好紧线的时机,过快的紧线,使提早脱落,在勒割的括约肌与周围组织未充分纤维粘连时,切记不可割断,以防因损伤括约肌而影响肛门功能。另外对有两个深部内口的肛瘘,注意不可同时切断两处,要根据内口的深浅,先使稍浅的内口挂线脱落,再让较深的内口挂线脱落。以通过挂线的慢性勒割、引流作用,使括约肌断端与周围组织充分粘连,以保证最大限度的保护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避免肛门失禁和变形。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减少创损,加快创面愈合速度,避免肛门失禁、肛门畸形等后遗症,是临床治疗的关键。通过手术后配合中药坐浴以取得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祛毒消肿的功效,进而减轻疼痛水肿、缩小创口瘢痕,减小了复发率,避免肛门功能受损。生肌纱条(生肌玉红膏)换药可起到去腐生新、生肌敛口的作用,从而加速创口愈合、缩短疗程、保护肛门外形及功能。临床观察表明,加中药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25.10±2.43天明显小于对照组31.35+1.97天,痊愈率由83%提高到99%,复发率由7%减少到1%,由肛门功能有损伤提高到无肛门功能损伤。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我院通过临床观察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减少后遗症和复发率,同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进而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治疗费用,临床上取得较佳疗效。
  • 摘要:介绍一例患者,男性,42岁,因"臀部外口反复流脓水1年半"入院,无明确的外伤史,3个月前曾于外院以"粉瘤感染"手术治疗,术后创面不愈合.专科检查见结石位右坐骨结节区有一开放性外口,外口下隐约可及条索状物呈后蹄形通向肛内6点处,美蓝探查内口位于6点肛隐窝处.CT检查:肛门括约肌偏右侧向臀部皮下软组织内延伸见条形密度增高影,边缘毛糙,密度均匀,CT值约为5-34Hu,长度约为25cm,周围软组织密度增高,余未见明显异常改变.骨盆X线检查:骨盆形状正常,各部骨质未见破坏和增生,骨盆未见异常.结核菌素试验:阴性.rn 美蓝探道,分段,骶尾方向开口与坐骨结节区外口旷置引流,用刮匙彻底清除管道腔内腐坏组织,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虚挂皮筋引流,骶尾方向开口与6点肛隐窝内口切开挂线(实挂),修剪创面,使引流通畅,彻底止血,创面置碘伏纱条引流,外敷敷料,包扎固定,术毕。术后抗炎,支持及对症治疗,便后以复方荆芥薰洗剂熏洗坐浴,专科换药。术后7天开始实挂线紧线,10天拆除虚挂引流皮筋,术后40天创面痊愈。rn 该例患者外口距离内口有14厘米远,如若彻底切开管道部分,肯定是创面大、痛苦大,并且容易导致肛门直肠畸形,对肛门及臀部外形影响大,愈合后瘢痕也大。而采用切开挂线结合旷置引流术治疗,既保护了括约肌功能,维护了肛门主体结构,又彻底地清除了病灶,达到了根治的目的。其优点是保留了足够的正常组织结构,有效的减少了臀部重要神经、血管的损伤,使肛门直肠的功能和外形免受更大的破坏,手术后患者痛苦相对较小,恢复较快,愈后瘢痕少,缩短了痊愈的时间。
  • 摘要: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疾病,其病变部位特殊,术后创面不易清洁干燥,创面又多为开放性,故病程较长.我院肛肠科自制"熏洗1号"洗剂,已在科内使用20余年,尤其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有明显作用。熏洗1号是由虎杖、金钱草、黄柏、明矾、冰片、赤石脂等水煎后,并过滤、消毒、防腐制作而成。虎杖性寒、味苦,具有清热利湿、收敛生肌、活血定痛之效,据研究虎杖煎剂对烫伤创面有收敛、防止感染和消炎的作用,又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金钱草性平、味甘,具有利水除湿、解毒消肿生肌功效,现代研究认为它对动物急性炎症渗出与慢性炎症反应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有镇痛作用。黄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敛创功效,其有效成分小檗碱,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破伤风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粉剂外敷可治疗烧伤、下肢溃疡等开放性有菌创面。明矾性寒、味酸,具有解毒燥湿、收敛止血功效。冰片清热止痛并可生肌;赤石脂以甘温敛疮为主,兼能化湿生肌。诸药合用,收敛生肌而不留邪、活血止痛兼防出血。熏洗1号的促愈作用,中医主要表现在它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敛创、活血止痛三个方面的功效,而正好分别对应了现代医学的炎症期、肉芽组织增生期和疤痕形成期三个阶段。清热解毒即抗炎作用,适于炎症期;燥湿敛创即生肌收口作用,促进肉芽组织增生;活血止痛又可促进疤痕形成、减少疤痕面积、减轻疤痕疼痛。综合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证实,熏洗1号的抗炎、活血作用能清除肛门创面污染细菌,并解除肛门直肠的血管及内括约肌的痉挛,扩张肛门直肠小血管,从而改善肛门直肠的血流量,还能对血小板起凝聚作用,促进血栓的溶解,使增生性病灶软化和吸收,从而促进了肛门创面的愈合。通过临床研究和对比,熏洗1号在控制感染、缓解平滑肌痉挛、改善肛门微循环方面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相比单纯抗炎作用的高锰酸钾洗液具有明显的促进肛瘘创面愈合作用,并能减轻创面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摘要:PPH术后出血是此术式最主要的并发症.其出血方式分为显性出血、隐性出血(直肠黏膜下血肿)两种,以前者居多,后者少见但却凶险.术中预防、术后早期发现、及时制止是最佳防治措施.rn 手术过程中,最易造成黏膜下血肿形成是在进行荷包缝合的时候和切割吻合过程中。当发现吻合口上方有血肿时,在距吻合口上方1-2 cm处血肿形成的位置,与吻合口平行缝扎黏膜连带黏膜下浅肌层1针,缝扎的宽窄视血肿的宽度而定,如血肿向上方延伸较高,还可以在第一针的上方1cm处再如此缝扎一针。这样可起到压迫血肿和阻断血管出血的作用,防止血肿扩大。rn 早期发现: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变化。有相当一部分PPH手术的患者,术后诉小腹胀痛不适或疼痛感,但正常情况下这种症状在术后0.5-1小时后逐渐缓解,且无压痛和反跳痛。而本案第一例唐姓男患者,术后呈进行性加重的腹痛,强迫右侧卧位,稍后有压痛和反跳痛,后期血压和血色素不断下降,由此可判断有失血现象,晚期则出现休克危象。第二例黄姓女患者,主要表现为频繁的便意感而排解不出,小腹坠胀,矢气不通,且口服泻药或开塞露纳肛无效,由此可判断非大便储留引起的肠梗阻现象。rn 早期诊断:直肠指诊是最简单和直接的诊断方法,通过指诊可直接扪到血肿,明确诊断,便于早期采取措施。腹部B超也可协助诊断,但早期灵敏度不是太高。CT扫描是较准确的诊断依据,可判断血肿的位置和大小。血压和血常规变化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rn 治疗:只要做到了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治疗就相对容易一些,即行血肿切开淤血清除引流术。术后视情况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血常规变化。局部换药注意腔内清洁和引流情况,肠壁不能遗留感染死腔,否则后果也堪严重。出院后随访1-3个月左右。
  • 摘要: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治疗痔病的临床效果.rn 方法:将492例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TST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治愈率,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尿潴留、出血、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rn 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尿潴留、出血、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肛门水肿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TST术治疗Ⅲ~Ⅳ度痔病的疗效与PPH术相似,但TST术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手术安全、有效、微创,是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治疗痔病的新技术.
  • 摘要:总结李华山辨治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经验和用药特点,强调以调畅气机,升清降浊;健运中焦,以补为通;滋阴润燥,增液行舟;泻下攻积,缓泻通便;用药轻灵,以药滑之;科学饮食,重视调养六大方面为主要治疗原则,详审病机及病症特点,整体调理,标本兼顾.
  • 摘要:便秘是一种较常见的病症,我国中老年人中约35%患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国外报道为40~50%.直肠前突是引起中老年便秘的主要原因.在以前的教科书和肛肠外科专著中均少提及本病.近年来,随着排粪造影、结肠传输功能检查、肛门肌电图检查、肛肠动力学检查等新技术的应用,直肠前突得以早期发现和明确诊断.祖国医学认为:便秘一症虽在大肠,但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皆有密切关系,是人体阴阳、脏腑、气血、情志失调的一种局部表现,中老年便秘以虚秘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前突(即采用"直肠内闭式荷包缝合术"和中药"补肾益气,健脾润肠"法)46例,痊愈40例,治愈率86.9%;显效6例,占33.1%;有效率100%,且无后遗症,并发症,远期效果好.
  • 摘要:阐述了中医体质决定了慢性便秘的易罹性、表现和预后转归,中医体质是慢性便秘发病及其证侯产生的内在基础,分析了中医体质与慢性便秘发病的相关性,提出了应把体质学说引入到慢性便秘的防治研究体系中.目前对便秘的治疗仍主要以辩证施治为主。便秘证型众多,临床症状变化较多。随着病情演变及药物治疗干预,症状不断变化,证型也不断变化,使的临床分型意见不一。相对证型来说体质更稳定也更简化,各种易变的证型相当于一个点或片段,而相对稳定的体质却贯穿始终。体质因素决定着便秘的发生和证型,决定证候的转归和预后。鉴于体质因素在便秘中的关键作用和体质的可调性特点,在便秘临床辩证时,应充分考虑体质特征,并针对体质特征而采取有针对性地治疗措施。积极地改善、修正其体质,从根本上纠正便秘患者脏腑的偏盛偏衰,从而找到治愈和阻断其病情发展的切入点。因此,根据便秘患者不同体质特征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充分体现中医个性化诊疗的思想,符合当今医学模式发展的趋势。鉴于便秘与体质的密切相关性及其可调性特点,体质调控就是临床对便秘患者在体质分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体质类型进行相应的调养、治疗,通过后天因素来逐步改善患者体质,以达到调整脏腑阴阳气血的偏颇状态,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其进一步演变,这种“既病防变”的思路就是对《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很好诠释。如对抑郁质的慢性便秘患者,除了解决患者的便秘症状,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帮助和指导病人分析认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正确面对各种困难和心理压力,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必要时可以让患者到精神科就诊。对于气虚质的慢性便秘患者,应逐步将导泻通便药物撤除,给予补养气血、润肠通便之剂。对于属于血瘀质和痰湿质慢性顽固性便秘患者,治疗的关键是从痰、瘀着手,二者密切相关。凡为血瘀质的便秘患者,治疗以活血化瘀祛痰、养血润肠通便为主,如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加减;痰湿质的便秘患者,治疗予以健脾燥湿化痰、活血温阳之剂,如二陈汤、温胆汤加减。
  • 摘要:目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由于病因病机复杂,临床症状顽固难愈,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探索和研究.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祖国医学治疗本病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临床应用广泛.查阅了近8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STC的相关文献,总结出中医药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当进一步研究、总结和推广.近年有学者认为,血虚血瘀是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的关键病机,在五脏中与肺关系最为密切。祖国医学主张凡治病必求于本。本在于疾病的病机,根据不同病机随证治之。李东垣在《兰室秘藏》日:“结燥之病不一,有热燥。有风燥,有阳结,有阴结,又有年老气虚津液不足而结燥者。治法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结者散之,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阳结者散之,阴结者温之。
  • 摘要:目的:明确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疗效.rn 方法:对41例符合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每次60mm,每周1次,4次一个疗程,对完成10次以上生物反馈治疗者进行疗效评估.rn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生物反馈治疗10次以上,平均14次.其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34-78岁(平均56岁),病程11月-32年(中位病程13年).41例患者治疗前后相比肛管、直肠静息压,直肠最大收缩压,初始排便感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排便Cleveland便秘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41例患者中治愈21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3.17%.rn 结论: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地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型便秘.
  • 摘要:目的:评价温肾化瘀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20例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温肾化瘀水煎液连续4周;对照组口服通便灵胶囊4周.4周后通过临床症状积分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30例,有效4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21例.便秘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化瘀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观察宣肺通便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宣肺通便方(黄芪、白术、条参、枳壳、桔梗、苏子、莱菔子、炒柴胡、刺蒺藜、当归、草决明、槟榔、甘草)治疗;对照组口服麻仁软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排便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0%、26.7%(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P<0.05).结论:宣肺通便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 摘要:食物经口而入,经过胃、小肠营养成分的吸收,形成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在大肠中的运行时间可达10小时以上,在这一过程中,食物残渣中大部分水分被大肠黏膜吸收,同时经过大肠内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形成粪便.粪便除含有食物残渣,还包括脱落的肠上皮、粪胆色素、大量的坏死细菌及一些重金属.正常人直肠内没有粪便,只有当肠的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刺激直肠壁内的机械感受器,经神经传入到低级中枢,再传到大脑皮层,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通过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舒张,使粪便排出体外,完成一次排便.在排便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差错,导致排便机制障碍,使粪便在结肠内通过或直肠的排出延迟达3天以上的状态就称为便秘.所以说,便秘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名称,而是对排便困难及排便次数减少状态的概括.便秘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含义,其中包括(1)大便量太少、太硬、排除困难;(2)排便困难合并一些特殊症状群,如长期用力排便、直肠胀感、下坠感、便不尽或需用手帮助排便;(3)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便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是目前国际上难治症之一,绝大部分以慢性功能性便秘为主,通过非手术疗法可以解决问题。手术疗法为辅,疗效显著。结肠性便秘手术谨慎,直肠型便秘手术有时不是单一手术方式,通过辅助检查和临床表现,确定造成直肠型便秘的确切病症,如直肠前突合并直肠豁膜内脱垂、直肠前突合并直肠豁膜内脱垂及耻骨直肠综合症,这种情况下,就要用联合手术方式解决问题。在治疗便秘方面,祖国医学也有独到之处,虚实并举,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摘要:慢性传输型便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内容物传输延迟."慢性"是指便秘症状持续1年以上,以大便次数减少、便意消失、伴腹胀和排便时间延长等为主要表现.慢性传输型便秘治疗方法很多,效果多不理想而长期应用刺激性泻药可以引起结肠黑变病可能增加结肠癌的发病率,结肠全切或次全切除术虽然增加了排便次数,但远期也存在粘连性肠梗阻、腹泻、肛门失禁等3方面问题,所以通过增加活动,饮食调节等改善慢性传输型便秘是最安全的方法。多食粗粮,最好食用麦子面(内含麦麸)制作的食品,也可以去超市买全麦饼干、面包,麦麸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种可以长期服用而用没有副作用的通便药物.多饮水,建议每天饮水在1500ml以上,大口快喝,白开水或蜂蜜水,晨起空腹喝一大杯水,刺激排便反射最强烈,禁止喝茶水、咖啡饮、可口可乐类饮品.多食蔬菜水果,香蕉越熟越好,未成熟的香蕉可导致便秘,还可多食烤红薯。增加易产气食物,多食易产气食物,促进肠蠕动加快,有利排便如洋葱、萝卜、蒜苗等禁止长期连续服用刺激些泻药如番泻叶、大黄、芦荟胶囊、果导片、三黄片、排毒养颜胶囊等。晨、晚间逆时针按摩腹部10分钟,适当增加活动,保持生活、饮食、起居规律。供给足量的B族维生素及叶酸,含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和促进肠管蠕动,有利于排便。
  • 摘要: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手术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了我院行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2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21例,对照组135例,给予对照组一般术前、术后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而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肛肠手术患者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令患者满意的疗效,为我科的护理质量赢得良好的评价和患者的肯定,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摘要:临床路径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具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临床服务计划。临床路径对护理人员预见性和主动性开展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对患者自觉参与和主动配合疾病的护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提高医疗护理水平。rn 肛肠疾病围手术期疼痛一直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不但可引起排便困难、尿潴留等诸多并发症,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使患者情绪紧张,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严重的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直接影响到手术质量。rn 分析肛肠疾病围手术期的疼痛特点发现,治疗过程中的疼痛通常是可以预见的,容易形成标准的管理模式,同时治疗中的变异容易被发现。这是临床路径管理制定与实施的先决条件。通过对疼痛的细化,形成一个框架式规范条理的管理路径,关注到每一个痛点,并根据疼痛产生的诱因、疼痛特点分别采取处理措施,使疼痛管理过程流程化、标准化,顺畅医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详细的疼痛管理路径设计,可以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避免医疗处置失当,提高镇痛效果。
  • 摘要:本文以"魄门亦为五脏使"作为理论指导,从五脏与魄门的相互影响探讨肛门坠胀的分脏论治,希望能为肛门坠胀的中医临床辨治提供一种新思路.rn 魄门为大肠之末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的传导排泄,肺主治节,有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气机通畅,则魄门开阖有度。若肺失肃降,肺气郁逆则大肠腑气壅滞,终致气血凝滞,就会出现咳喘,肛门坠胀,便秘等症,故要宣降肺气以调肛门气机,临床以肺热下迫型亦多见,当清肺降火,通畅气机,可选葶苈泻肺汤加减。rn 魄门与脾(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脾气宜升清,则能保持内脏恒定固托,不致下垂。若脾虚失养,中气亏虚,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垂,则会出现肛门坠胀、脱肛、腹泻、腹胀、便秘等症。针对此型,可用补中益气汤或益气升阳降气汤加减。辨为此型的患者坚持提肛运动也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脾失健运,水湿内生,湿蕴化热,湿热下注,亦可有肛门坠胀、灼热疼痛,故可通过清热利湿,健脾升清来治疗此类原因引起的肛门坠胀,方可选三仁汤加减。若为痰湿互结,可选苦参汤加减。rn 肝主疏泄,调达气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能使全身气机生发条达,不致过亢或内陷,有利于肛门舒闭有度。同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胃的健运,脾胃升降有度,亦有利于肛门舒闭。肝失疏泄,气机不利,肛门坠胀,疼痛,排便过程不能一气呵成;肝郁气滞,气不利则血不行,日久而成瘀血,亦可致肛门坠痛,故要疏肝理气以疗肛门坠胀。临床多见肝郁气滞型,选柴胡疏肝散加减。同时,此类患者与心胆气虚型患者类似,亦应注意情志的调理,保持心情愉悦。另外还可见肝胆湿热型,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rn 肾主精,久劳致肾精亏虚,亦可致气血虚损,如此脏器失荣,无力托举,自然会有肛门坠胀之感。肾司二便,主开合,肾气固摄,开合协调,则魄门启闭有序,排泄正常。若肾阳亏虚,命门火衰,温煦无权,肾失固摄,魄门之气血运行失司,日久气滞血瘀而见肛门坠胀、便秘、形寒怕冷、小便清长、手足不温、腰膝无力、腰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故可通过固肾以治肛门坠胀。临床多见肾气亏虚型,可选用金匮肾气丸。阳虚明显的,可改用右归丸。
  •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秦艽苍术汤配合微波治疗肛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加味秦艽苍术汤口服配合微波治疗肛窦炎94例,治疗1~2个疗程,每疗程6天.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5.11%,治愈38例,好转42例,无效14例,随访3月无复发.结论:加味秦艽苍术汤配合微波治疗肛窦炎具有安全、痛苦小、无损伤、疗效显著及复发率低等优点.
  • 摘要:诊疗方案、临床路径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方案、路径、指南)的制定或修订,是医学发展不同阶段的必然产物.制定一个有着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医疗、护理照顾计划,以及规范化诊疗指导,是流程管理方法在单病种诊疗中的体现,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疗效的作用,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新的管理模式.rn 我院在肛瘘长期临床诊治中取得了一系列经验和心得:rn 术前所有肛瘘患者均采用指诊、肛门镜及腔内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对症状、体征不明确及难以鉴别的病例需增加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瘘道造影及电子结肠镜检查以协助诊断。对疑难病例进行专家会诊,拟定治疗方案。rn 针对不同类型的肛瘘选择不同术式,低位单纯肛瘘一般选用肛瘘切除术;低位复杂肛瘘选用肛瘘切开加对口引流术;高位单纯肛瘘选用切开挂线术;高位复杂肛瘘选用切开挂线及对口引流术。术中在保证引流通畅的基础上,尽量缩小切口,对复杂肛瘘采用主管切开或挂线,支管对口引流,在彻底清除内口及病变组织的基础上,有效保留了皮肤的完整性,减少了瘢痕形成。rn 换药及时,密切观察创面变化情况,同时注重整体观念,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口服及中药熏洗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取得显著疗效。
  • 摘要:直肠阴道瘘是直肠和阴道之间由上皮组织构成的病理性通道,病因复杂,医源性因素占很大比重,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文章总结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22例医源性直肠阴道瘘经验,对该病的成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得出措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rn 直肠阴道瘘是相对少见的疾病,但近年来其发病有上升的趋势,明确直肠阴道瘘的复杂病因十分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临床对策选择。近年来,在直肠阴道瘘多方面病因中,医源性因素占了绝大部分,任何医源性损伤破坏直肠阴道隔结构导致直肠和阴道相通均可形成直肠阴道瘘。因此,提高手术技巧,避免医源性损伤是减少RVF的重要途径。rn 在治疗上,手术修补是直肠阴道瘘惟一的治愈手段,多数学者提倡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依赖于病因学、解剖和生理学基础,不同术式直肠阴道瘘的成功率和复发率不同。治疗直肠阴道瘘的手术方式不外乎两类:一是经会阴入路,一是经腹入路。经会阴入路包括经肛门,经阴道和经会阴。一般低位瘘选择会阴途径,高位瘘选择经腹途径。临床应根据RVF的诱因和分类,肛门括约肌受累情况等选择不同术式。其中,会阴人路因其对会阴部位损伤不应作为首选。rn 好的肠道准备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是手术最基本的要求,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直肠会阴部有明显充血、水肿或炎症性病变者,应该待炎症被控制,充血、水肿完全消退后才考虑手术。对于先天性RVF患者,过早的手术常常造成手术失败,一般瘘孔<1cm,如果为单纯性不伴肛门闭锁,手术应该在患者月经初潮后进行,以免手术致阴道瘢痕性缩窄。如瘘口较大,排出粪便通畅,到3—5岁时手术较好,。rn 对于RVF修补术后的处理目前仍存在争议,不推荐超出围手术期范围的抗生素使用,术后前4周可每周复查1次以除外感染并了解愈合情况。除了修补失败之外,常见的并发症有局部血肿、感染等,可对症处理并行局部治疗。rn 手术的复发问题一直是治疗的难点,对于复发瘘、复杂瘘,彻底切除瘘管及瘘管四周的瘢痕组织,并且能够分别将直肠阴道壁的缺损部分在无张力状态下缝合修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rn 总之,RVF尤其是医源性RVF的预防和治疗应引起广大相关学科临床医师的重视,手术的积极治疗可以使症状消失,炎症控制,性生活恢复正常,由此引起的心理障碍消除,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对于各种术式的适应症,操作标准,疗效和复发率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 摘要:史兆岐教授(1935年2月-2001年10月),原中国中医院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肛肠分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科国家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十四大党代表.其研究发明的"消痔灵"注射治疗晚期内痔,开创了非手术治疗的新方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高位肛瘘、直肠癌方面,亦取得可喜成果,为发展中医肛肠学科作出了突出贡献.rn 自史兆岐教授1963年7月到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工作后,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痔、肛瘘、肛裂、亘肠脱垂等肛肠疾病患者。他亲眼目睹许多患者,由于采取了西医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影响了肛门功能。特另0是晚期内痔的手术治疗,术后疼痛、大小便困难、感染、大出血、肛门狭窄或肛门松弛等合并症和后遗症,一直未能得到理想解决办法。史教授认为“痔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要求在治疗上必须寻找“简、易、便、效”的方法,并提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必须要注意到以下几点:(1)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满意、(2)治疗方法简易,疗程短,便于推广;(3)治疗无痛或基本无痛;(4)无大小便困难;(6)无出血及继发性大出血、(6)无感染;(7)无肛门狭窄和肛门松弛等后遗症。并强调指出:只有考虑到上述要求,才能对一种治疗方法作出正确的的评价。为痔疮病人解除痛苦的强烈责任心,驱使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设法寻求治疗痔瘘疾病的良方妙药。为此,史兆岐查阅了大量的中医文献,决心从伟大的传统医学宝库中获得启示。他发现,中医在治疗痔疾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两千年前,《内经》中就有了“筋脉横解,肠辟为痔”的记载,已经看到内痔发生与血管犷张、排便困难有关。同时,对内痔脱出、脱肛,提出了“下者举之”的非手术治则。根据中医药“酸可收敛、涩可固脱”的理论,不少医书介绍了有关的理法方药。北齐医学家徐三才提出的“涩可固脱”治则,唐代《本草拾遗》中记载的以五倍子等酸性药物治痔的经验,明代《世医得效方》和《本草纲目》中有关五倍子、明矾治痔的记述,都给史兆岐以启发。他决心研制以中药为主的硬化剂,采用注射方法治疗晚期内痔和混合痔,经过多次试验筛选出以五倍子、明矾为主要成份的消痔灵组方。他克服不少困难,终于研究出消痔灵注射内痔新疗法。有了理想的药物,还必须有合理的注射方法。史兆岐通过实验研究和大量临床观察,对晚期内痔和静脉曲张混合痔的治疗,提出了四步注射方法即对母痔以上正常黏膜下层的直肠上动脉区、痔的黏膜下层、黏膜固有层、齿线稍上方痔黏膜下层的洞状静脉区进行注射。从1977以来,广安医院以及全国各医院使用消痔灵注射内痔病例上千万计,临床治愈率达96 %,无一例无效者。一般一次注射4-7天后内痔即可消失,无坏死,无合并症和后遗症,具有无创、微痛、高效、远近期效果满意、经济便宜,为非手术治疗晚期内痔的理想方法,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摘要:挂线疗法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法,是治疗肛瘘较为成熟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治疗高位肛瘘一种必须的方法,其原理是以线代刀,慢性勒割,损伤小,引流好,已成为国内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经典术式,以线代刀,缓慢切割,切开与愈合同时进行,避免了手术瞬间同时切断肛管全层所造成的肛门失禁,并起到良好的引流作用。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主要体征是排便时耻骨直肠肌不松弛反而收缩,括约肌功能长度明显延长。本疗法依据“紧者松之”之理论,结合当前耻骨直肠肌部分松解技术,改良设计出“挂线疗法”用于治疗耻肌直肠肌综合征所致慢性便秘,机理是依靠挂线的勒割作用,使被挂线的组织因缺血而逐渐坏死、勒开,避免了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或切断术所带来的切口感染、肌肉突然断开、肛管自控能力减弱,甚至肛门失禁等不良后果。挂线后既保持了肛管的完整性,又切断了痉挛肥大的肌组织,并经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患者术后肛管功能长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肛管静息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时又保证了良好的肛门功能。挂线疗法尽管能迅速有效地使痉挛肥厚的耻骨直肠肌得到松解,解决排便之急。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橡皮筋异物刺激长强穴有关,在长强穴处挂线既达到疏导气血、调畅气机、缓解痉挛,又能切开、松解肛管。因长强穴属督脉经,位于脊骶端,《甲乙经中国针灸大辞典》载长强穴主治便秘、便血、痔疮、尾骶部疼痛。
  • 摘要:目的:通过对肛周囊性肿块的误诊误治分析,探讨肛周囊性肿块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69例肛周囊性肿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2例诊断为囊性畸胎瘤,42例误诊为肛周脓肿及肛瘘,2例表皮样囊肿误诊为皮样囊肿,2例脊索瘤误诊为皮样囊肿,1例中肾管囊肿误诊为皮样囊肿.结论:肛周囊性肿块临床容易误诊,超声、CT、MRI无特异性,需病理确诊,且术后容易复发,手术中应尽量完整切除肿瘤及囊壁.
  •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rn 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1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试验组)和B组(对照组),分别采用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外剥内扎术,并在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一周及术后三个月对便血的情况、肛门疼痛、肛门或会阴坠胀、肛门不适、肿物突出、肛门潮湿、肛门瘙痒根据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rn 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上明显好于B组,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日时肛门疼痛、肛门潮湿、肿物突出、大便情况、便血情况指标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日时肛门瘙痒、肛门不适、肛门坠胀指标评分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日时肛门疼痛、肛门潮湿、肿物突出、便血情况指标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日时大便情况、肛门不适、肛门瘙痒、肛门坠胀指标评分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时肛门疼痛、肛门潮湿、肿物突出、便血情况、肛门不适、肛门坠胀指标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时大便情况、肛门瘙痒指标评分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月时肿物突出、便血情况指标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月时肛门疼痛、肛门潮湿、大便情况、肛门不适、肛门瘙痒、肛门坠胀等指标评分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月复发率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肛门功能损伤小,疼痛轻微,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方法简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和推广等明显优点.
  • 摘要:田振国教授是我国著名肛肠病专家,从事中医肛肠病临床与科研工作三十余载,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继承中医传统疗法,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对肛瘘的治疗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田振国教授认为湿热蕴结、气血凝滞是本病的病机,采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排脓等方法进行辨症论治,中药口服外敷与手术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患者情况灵活掌握,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为“休息痢”,已被WHO确定为世界难治性疾病,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脾气虚弱为其基本病机,湿热之邪是其主要致病因素,瘀血阻滞是久病不愈的重要原因。导师王长洪教授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的治疗方法与此观点不谋而合。拆方实验显示,导师王长洪教授的临床经验方中健脾益气组药物中,黄芪、白术、苍术三味药物作用最强;清热解毒组药物中,青黛、白头翁、败酱草三味药物作用最强;化瘀通络组药物中,红花的作用最强。三组药物有协同作用,健脾益气药必不可少。新的优化处方应为黄芪、白术、苍术、青黛、白头翁、败酱草、红花七味药物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的功效。
  • 摘要: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治疗血栓性外痔的疗效.方法:480例患者常规消毒后,取10%当归注射液4ml+利多卡因2ml,局部注射,1次/d,连续注射3d为1疗程.结果:480例患者中治愈400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340例,两个疗程治愈60例,好转70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97.5%.结论:当归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镇痛的作用,治疗血栓性外痔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探讨内括约肌重建术对先天性无肛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8年3月行内括约肌重建术的16例先天性无肛术后大便失禁的病历.结果:随访的16例患儿,排便功能优8例,良6例,差2例.结论:内括约肌重建术对减少先天性无肛术后并发症,改善排便功能有积极意义.
  • 摘要:补法在现代医疗环境中的广泛推行,是时代的大趋势,是促进今时之人从亚健康走向健康的必行之路。不论医疗还是养生,补而不滞、补而不燥、补而不峻的药剂,都是符合大众需要的最优选择。阴阳双补,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非药物之堆砌,实乃方以中和之法,补以和之耳。《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方中用红参、三七相配合,益元气、补血、活血、止血,免除如鹿茸、鹿鞭、海马、仙茅之类大剂量补阳药的活血、动血之弊。而大剂量的补阳药,又使鳖甲、龟版、枸杞子、女贞子之类的纯阴药,不至于滋腻助湿,冰伏而作邪气,有碍脾胃运化。山茱萸、金樱子在益精的同时固涩肾精,不同于补而兼通的六味地黄丸,此类用法的方义在于减少本方补益功效的耗散,从而使少量的补益剂达到更强的功效。血肉有情之品在的使用,是本方的另一大特点,龟版、鳖甲、鹿茸、鹿鞭、海马之类,因其血肉有情,各从其类,补益效果较草木类药物更强,两类药物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正顺应了机体阴阳的相互转化,相互依存,使补阳、补阴的作用均衡有力。补法的使用,是每个医者都在研究的问题,如黄老泡酒所用养生方这样的巧妙配伍,在注重阴阳的平衡与转化的基础上,令疗效持久而稳定,的确是我辈医者学习养生用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计算机数据库(Access数据库)技术对中医肛肠方药相关临床信息进行规范化研究,发现古代医学典籍对肛肠方药相关临床信息的记载存在较多问题,给计算机的识别和利用造成困难,制约了中医肛肠的现代化进程.笔者参考大量原始文献,按照统一标准对500余首中医肛肠古方进行了系统、规范化处理,为今后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rn 目前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内科学如消渴病、肾病类方研究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如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将该技术运用于研究中医肛肠方药临床信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然而,要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中医药临床信息的分析研究,对中医药临床数据的规范化预处理,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上述例子仅仅是本研究大量繁杂规范工作中的一小部分)。数据预处理的结果,要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原始数据的信息,并使得处理后数据能够被计算机准确识别,才能得到最接近于本质的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所牵涉的数据预处理,即对病、证、症状、药物、方剂名的规范处理,规范不合理将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精确性。目前尚需寻求一种合理且最能反映中医特色、原貌的数据规范方法,这涉及到中医学各个方面的规范化研究问题,也是当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