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 >著名肛肠病专家史兆岐教授学术思想简介

著名肛肠病专家史兆岐教授学术思想简介

摘要

史兆岐教授(1935年2月-2001年10月),原中国中医院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肛肠分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科国家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十四大党代表.其研究发明的"消痔灵"注射治疗晚期内痔,开创了非手术治疗的新方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高位肛瘘、直肠癌方面,亦取得可喜成果,为发展中医肛肠学科作出了突出贡献.rn 自史兆岐教授1963年7月到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工作后,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痔、肛瘘、肛裂、亘肠脱垂等肛肠疾病患者。他亲眼目睹许多患者,由于采取了西医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影响了肛门功能。特另0是晚期内痔的手术治疗,术后疼痛、大小便困难、感染、大出血、肛门狭窄或肛门松弛等合并症和后遗症,一直未能得到理想解决办法。史教授认为“痔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要求在治疗上必须寻找“简、易、便、效”的方法,并提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必须要注意到以下几点:(1)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满意、(2)治疗方法简易,疗程短,便于推广;(3)治疗无痛或基本无痛;(4)无大小便困难;(6)无出血及继发性大出血、(6)无感染;(7)无肛门狭窄和肛门松弛等后遗症。并强调指出:只有考虑到上述要求,才能对一种治疗方法作出正确的的评价。为痔疮病人解除痛苦的强烈责任心,驱使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设法寻求治疗痔瘘疾病的良方妙药。为此,史兆岐查阅了大量的中医文献,决心从伟大的传统医学宝库中获得启示。他发现,中医在治疗痔疾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两千年前,《内经》中就有了“筋脉横解,肠辟为痔”的记载,已经看到内痔发生与血管犷张、排便困难有关。同时,对内痔脱出、脱肛,提出了“下者举之”的非手术治则。根据中医药“酸可收敛、涩可固脱”的理论,不少医书介绍了有关的理法方药。北齐医学家徐三才提出的“涩可固脱”治则,唐代《本草拾遗》中记载的以五倍子等酸性药物治痔的经验,明代《世医得效方》和《本草纲目》中有关五倍子、明矾治痔的记述,都给史兆岐以启发。他决心研制以中药为主的硬化剂,采用注射方法治疗晚期内痔和混合痔,经过多次试验筛选出以五倍子、明矾为主要成份的消痔灵组方。他克服不少困难,终于研究出消痔灵注射内痔新疗法。有了理想的药物,还必须有合理的注射方法。史兆岐通过实验研究和大量临床观察,对晚期内痔和静脉曲张混合痔的治疗,提出了四步注射方法即对母痔以上正常黏膜下层的直肠上动脉区、痔的黏膜下层、黏膜固有层、齿线稍上方痔黏膜下层的洞状静脉区进行注射。从1977以来,广安医院以及全国各医院使用消痔灵注射内痔病例上千万计,临床治愈率达96 %,无一例无效者。一般一次注射4-7天后内痔即可消失,无坏死,无合并症和后遗症,具有无创、微痛、高效、远近期效果满意、经济便宜,为非手术治疗晚期内痔的理想方法,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