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13-09-12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联合短程氯硝西泮(CZP)对儿童Rolandic癫痫(BECCT)睡眠中癫痫电持续状态(csws)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24小时便携式动态脑电(AEEG)或3小时视频脑电(VEEG)进行监测,以非快速动眼(NREM)睡眠期出现持续广泛性棘慢波发放占整个NREM期的85%以上作为CSWS的诊断标准,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共15例(男9例,女6例)诊断为CSWS的BECCT患儿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所有患儿均口服LEV(10-20mg/kg/day)联合两个月短程CZP(第1个月,睡前0.02-0.03mg/kg,qn第二个月,睡前0.02-0.03mg/kg,qod).患儿随访时间6~18月.结果:15例患儿中,5例早期仅给予LEV单药治疗,但复查EEG无改善,同时有癫痫发作,继而给予联合治疗(LEV+短程CZP);所有患儿治疗后第1、6月复查,14例EEG放电明显减少(仅单侧Rolandic区少量放电)或消失,发作完全控制,1例(男孩,11岁)随访过程中CSWS复发并癫痫发作2次,重复上述联合治疗方案后第1、6月复查,EEG正常范围,再次随访8月无发作.结论:LEV联合短程CZP对BECCT患儿睡眠中癫痫电持续状态(csws)的控制相对理想、副作用少.
  • 摘要:目的:前瞻性观察快速加用大剂量托吡酯和加用左乙拉西坦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癫痫专科门诊的32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既往未曾应用大剂量托吡酯及左乙拉西坦)按来诊顺序交叉分为两组:甲组和乙组,每组16例.给药方法甲组第一阶段应用大剂量托吡酯,方法:起始剂量2mg/kg/d,2天加量一次,加至维持剂量8-10mg/kg/d;乙组应用左乙拉西坦,方法:起始剂量10mg/kg/d,逐渐加量至维持剂量30mg/kg/d.维持剂量应用2个月后两组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第一阶段结束,有效的患儿继续原治疗方法,无效的患儿减停新加药物进行洗脱,洗脱期2个月,后第一阶段无效的患儿进入第二阶段治疗,方法是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交换(即原用大剂量托吡酯患儿改用左乙拉西坦,而原用左乙拉西坦的患儿改用大剂量托吡酯,应用方法及剂量同前).维持剂量治疗再进行2个月后再次评估疗效,第二阶段结束.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比较大剂量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患儿的疗效差异.结果:第一阶段甲组大剂量托吡酯疗法有效率50.0%,乙组左乙拉西坦疗法有效率12.5%;第二阶段甲组左乙拉西坦疗法有效率16.7%,乙组大剂量托吡酯疗法有效率35.7%;大剂量托吡酯总有效率43.3%,左乙拉西坦总有效率14.3%.两种疗法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58,P<0.05).结论:快速添加大剂量托吡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疗效明确,且其疗效优于左乙拉西坦,推荐临床试用.
  •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已建立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及经塞来昔布干预的SE大鼠脑组织中P-gp表达水平,探讨SE与P-gp表达的相关性;在大鼠反复严重惊厥P-gp表达显著增加的基础上观察塞来昔布对SE大鼠P-gp表达的影响,明确塞来昔布是否改善癫痫耐药,为SE寻找新的治疗途径.方法:随机将实验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及塞来昔布干预组(各16只);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注射法建立SE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gp在3组大鼠额叶皮质区及海马CA1区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3组大鼠额叶皮质区及海马中P-gp的表达水平.结果:组化结果提示3组大鼠的额叶皮质区及海马CA1区中均有P-gp表达;细胞定位于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胞浆中,神经元中也有少量表达。额叶皮质区P-gP在空白对照组、癫痈模型组、塞来昔布干预组的表达是:1.6250±0.2816,7.4250±1.0620,4.0500±0.6612癫痛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P-9P表达显著增强(P<0.01),塞来昔布干预组与癫痈模型组比P-gp表达显著降低(P<0.01);海马CA,区P-9P在空白对照组、癫痈模型组、塞来昔布干预组的表达是:1.3500±0.2450,7.7875±1.0881,4.0875±0.9509癫痈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P-gp表达显著增强(P<0.01),塞来昔布干预组与癫痈模型组比P-gP表达显著降低(P<0.01)。Western-blot结果示各组额叶皮质区和海马中均有P-gp表达。额叶皮质区P-gp在空白对照组、癫痛模型组、塞来昔布干预组的表达是:0.1950±0.0436,0.8150±0.0883,0.4188±0.0627癫痛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P-gp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塞来昔布干预组与癫痈模型组比P-g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海马中P-gp在空白对照组、癫痈模型组、塞来昔布干预组的表达是:0.1813±0.0436,0.7538±0.0566,0.4688±0.0455癫痈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P-gP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塞来昔布干预组与癫痈模型组比P-g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P-gp在SE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塞来昔布干预可使SE大鼠脑组织中P-9P表达水平下调。
  • 摘要: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LEV)治疗≤4岁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LEV单药治疗的112例癫痫患儿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随访研究,起始剂量10mg/(kg.d),每1周增加10mg/(kg.d),逐渐加量至最小有效剂量维持.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4例提前退出,98例随访时间≥1年,1年保留率为87.5%;75.0%(84/112)的患儿发作减少≥50%,其中43.8%(49/112)的患儿无发作;部分性发作的无发作率为46.8%(29/62),有效率为30.6%(19/62),全面性发作的无发作率41.3%(19/46),有效率为30.4%(14/46),部分性和全面性发作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嗜睡8例(7.1%)、行为异常5例(4.5%)、乏力5例(4.5%)、食欲不振2例(1.8%)、皮疹1例(0.9%)等,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治疗的1个月内,几乎都是轻微的,绝大部分在对症处理后逐渐消失.结论:LEV单药治疗≤4岁儿童癫痫的部分性发作及全身性发作,疗效肯定,安全性好,是婴幼儿癫痫治疗的理想选择.
  • 摘要: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阿立哌唑,泰必利与可乐定透皮贴片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符合DSM-IV慢性抽动障碍(CTD)及Tourette综合征(TS)临床诊断标准的5~14岁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2.5~10mg/d),泰必利(25~400mg/d)与可乐定透皮贴片(1~2mg/w)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表》对三组患儿进行评定,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后计算3个治疗组组的费用,并根据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费用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后,三组患儿的YGTS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立哌唑组有效率为91%(31/34);泰必利组有效率为84%(26/31);可乐定组有效率为60%(18/30).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06,P<0.01).阿立哌唑的起效早(P<0.05),可乐定对运动性抽动障碍的疗效不佳(P<0.05).三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三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88%、3.2%和56.7%,可乐定与另外两组差异显著(P<0.0125),但主要不良反应为局部皮肤过敏.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可乐定透皮贴片的成本效果比值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治疗组.结论:阿立哌唑、泰必利和可乐定透皮贴片治疗儿童TD均有确切疗效.综合疗效,安全性及药物经济学等数据,在临床治疗儿童TD时,对学龄期症状较严重,病程较长的患儿适用阿立哌唑.泰必利则是经济条件较差家庭的TD患儿最理想的选择.可乐定则可作为轻型,特别是年龄较小的以发声性抽动障碍为主的患者的首选药,或在TS的初始阶段或TD合并ADHD的患儿中使用.
  •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癫痫患儿家长特质应对方式特点,了解癫痫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地对癫痫患儿家长的的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25例癫痫患儿家长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测评,分析癫痫患儿家长的特质应对方式特点.结果:癫痫患儿家长的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分值在性别、不同工作压力上及既往诊断与新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pan><0.05).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儿家长在积极应对(PC)分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pan><0.05).结论:癫痫患儿家长特质应对方式有自己的特点,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临床上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
  • 摘要:目的:对6家系Lowe综合征OCRL1基因突变检测及分析.方法:以6例临床诊断Lowe综合征患儿及其相关家系成员为研究对象.提取研究对象外周血OCRL1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OCRL1基因全部24个外显子及其周围的部分内含子,应用正反向引物对PCR产物进行直接DNA序列测定及基因突变检测.10例尿检正常的汉族成年人为对照人群.结果:Lowe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是眼睛、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方面异常.6例患儿为男性,均表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减退,智力低下,腱反射消失,先天性白内障,其中先天性青光眼1例,双眼内斜视2例;肾脏表现范科尼综合征和肾小管酸中毒.其中佝偻病3例、头发稀少1例、隐睾症2例、左膝外翻畸形1例.家系1—5分别发现1个OCRL1基因突变依次为c.1528C>T、c.2187insG、c.1366C>T、c.1499G>A和c.2581G>A,其中c.2187insG和c.1366C>T为新发现的突变.家系1发现c.1528C>T为无义突变,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即p.Q510X,其母亲、哥哥中均未检出.家系2发现c.2187insG为插入突变,其母亲、外祖母均为携带者.家系3发现c.1366C>T为无义突变,母亲、妹妹中均未检出.家系4发现c.1499G>A为错义突变.家系5发现c.2581G>A为剪切突变,其母亲中未检出.以上5个突变在20条正常染色体中均未检出.家系6未发现OCRL1基因突变,尽管其临床特征符合Lowe综合征.结论:c.1528C>T、c.2187insG、c.1366C>T、c.1499G>A和c.2581G>A可能是这5例患儿的致病基因突变,证实了我国Lowe综合征患者存在OCRL1基因的突变,并增加了OCRL1基因突变数据库新的突变位点.
  • 摘要:目的:研究发育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谷氨酸转运体1(GLT-1)及GABA转运体1(GAT-1)表达的变化及石菖蒲提取物干预对两者表达的影响,探讨GLT-1与GAT-1在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石菖蒲提取物抗惊厥的可能机制.方法:生后7天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惊厥组及石菖蒲干预组,每组24只大鼠再随机分为三部分.利用三氟乙醚吸入制作发育期惊厥模型(连续6天,每天1次),分别于末次惊厥后1d,3d,7d断头取脑,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各时间点海马GLT-1与GAT-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海马区有GLT-1与GAT-1的表达,但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惊厥组各时间点海马GLT-1(反复惊厥后3d除外,反复惊厥后3d,GLT-1的表达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及GAT-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石菖蒲干预组与惊厥组比较,各时间点GLT-1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GAT-1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对照组海马区有GLT-1与GAT-1的表达,但GLT-1蛋白在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反复惊厥后7d GAT-1蛋白的表达较第1d、3d显著降低(P<0.05);惊厥组各时间点海马GLT-1及GAT-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石菖蒲干预后各时间点的GLT-1水平较惊厥组显著上升(P<0.01),而GAT-1蛋白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GLT-1与GAT-1参与了发育期惊厥性脑损,石菖蒲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脑内海马区GLT1和GAT1表达的失衡而实现抗惊厥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对精神发育迟滞治疗作用及对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确诊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33例,同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智力发育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气指标(pH、PCO2、BE、HCO3-)变化及针刺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精神发育迟滞组pH、PCO2、BE、HCO3-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轻度、中度、重度组间pH、PCO2、BE、HCO3-显著性差异(P均<0.05).针刺治疗3个月后,血气分析指标均较针刺前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内环境多为偏酸环境,且酸性环境程度与智力低下程度密切相关,通过选用特定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改变患儿体内的酸性环境,改善患儿智力水平.
  •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食物不耐受情况,忌食不耐受食物对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效果,为疾病的诊治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精神发育迟滞患儿78例,正常对照6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IgG浓度并加以比较,对结果阳性的患儿忌食不耐受食物.结果:实验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忌食不耐受食物后,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症状较治疗前好转,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测定,发现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食物不耐受,忌食不耐受食物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症状改善,为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新途径.
  • 摘要: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甲型流感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情况、患儿感染后的临床特点以及感染后发生重症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从2009年6月~2011年5月,收集因呼吸道感染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病房住院的患儿鼻咽抽吸物1074例.用RT-PCR技术检测标本中甲型流感病毒及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阳性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序列进行比较以确定,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分析软件使用SPSS17.0.结果:1.IVN S-OIVs检出率:总标本1074份,检出105例IVA阳性(包含S-OlVs阳性15例),阳性率9.8%,检出15例S-OIVs阳性,阳性率1.4%.2.IVA/S-OlVs感染人口学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105例IVA感染患儿,男72人,女33人,男:女=2.2:1;年龄1~135月,≤5岁阳性检出97例(92.4%),其中0~2岁阳性检出81例(77.1%),以春、夏季节感染为主.15例S-OIVs感染患儿中男12人,女3人,男:女=4:1;年龄为1~63月,≤5岁阳性检出13例(86.7%),其中0~2岁阳性检出12例(80%),以夏季感染为主.3.1VA/S-OIVs感染的临床特点:IVA/S-OlVs感染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其中肺炎排首位.IVN S-OlVs感染患儿均多有发热、咳嗽、咳痰症状,1/3伴有喘息,肺部体征以湿罗音居多.IVN S-OlVs感染后外周血WBC计数升高,淋巴细胞分类为主多见.IVA混合其余呼吸道常见病毒感染48份(45.7%);S-OlVs混合其余呼吸道常见病毒感染9份(60.0%);两者混合感染最常见的是PIV3(5例,55.6%).4.IVA/S-OIVs感染后发生重症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15例重症肺炎中,男9例,女6例.病毒混合感染(P=0.027;OR=3.939;OR95%Cl,1.164~13.329)、合并先天性心脏病(P=0.010;OR=8.533;OR95%Cl,1.658~43.929)或痰培养示肺炎克雷伯氏菌(+)(P=0.023;OR=7.250;OR95%Cl,1.311~40.098)是IVA感染后发展成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而S-OlVs感染(P=0.32)与重症肺炎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IVA感染率为9.8%,≤5岁儿童为易感人群.S-OIVs感染率为1.4%,s2岁儿童为易感人群.2.IVA/S-OIVs感染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IVA与常见病毒混合感染率为45.7%,S-OlVs与呼吸道常见病毒混合感染率为60.0%.PIV3为两者最常见混合感染病毒.3.混合呼吸道其他常见病毒感染、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痰培养示肺炎克雷伯氏菌(+)是IVA而不是S-OlVs感染引起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儿童下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流行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7月-2012年6月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住院的患儿共76518例,所有ALRTI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均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腺病毒等7种病毒的病原学测定.结果:76518例标本中腺病毒阳性479例,阳性率0.626%;男:女=2.24∶1;年龄中位数16月(1月~172月),年龄6月39例(8.14),~24月264例(55.11%),~36月66例(13.78%),~60月72例(15.03%),≥60月37例(7.72%).春季176例(36.74%),夏季124例(25.89%),秋季51例(10.65%),冬季128例(26.72%),冬、春、夏季发病率明显高于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冬、春、夏季节之间比较,差异无意义.从2007年-2011年春季ADV阳性患儿占同期所有ALRTI患儿的构成比分别为18.01%‰,5.73%‰,11.85%‰,6.35%‰,2.66‰,存在每2年一次的流行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浙江地区儿童腺病毒感染全年散发,以冬、春、夏季为主;春季可能存在每2年一次的小流行.6个月~24月为感染高峰年龄.
  • 摘要: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住院患儿童腺病毒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及流行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4028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474例腺病毒阳性病例临床特征及流行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腺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1.18%(474/40289),男、女检出无差异;(2)2006~2012年腺病毒年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42%、0.82%、1.45%、1.54%、0.77%、1.63%、0.78%,(X2=49.609,P<0.001),7年间未监测到腺病毒的爆发流行;(3)腺病毒感染具有明显季节性,以春夏两季检出率较高(3月~8月);(4)腺病毒感染以2~7岁及7岁以上儿童阳性检出率较高;(5)住院患儿以普通肺炎为主、其次为普通感冒、扁桃体炎,下呼吸道感染在7岁以下儿童多见;(6)大部分患儿有高热、咳嗽表现,15.82%伴有喘息,23.63%有肺外系统受累;(7)45.99%患儿白细胞升高,CRP增高者(CRP>15mg/ml)占到47.33%,;(8)腺病毒感染后易混合其他病原感染:支原体混合感染率39.36%、细菌混合感染率49.10%,混合其他呼吸道常见病毒感染率为1.90%(9/474);(9)肺炎患儿胸片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多见(86.35%),大叶性肺炎占8.64%.结论:腺病毒是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并发其他病原感染,流行高峰在春夏季,未见爆发流行,对高热以及重症患儿应及时做腺病毒等多病原学联合检测以进行正确的干预治疗.
  •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lgE)阳性检出率的分布特征,为临床评估患儿过敏状态及指导变应原回避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曾经变应原初筛检测有2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的特应性皮炎患儿,其中男66例,女24例;年龄为0.3-16.1岁,平均年龄4岁1月.年龄分组为0~3岁组(48例)、4~7岁组(31例)和8~16岁组(11例).临床诊断单纯特应性皮炎患儿30例、合并哮喘或鼻炎的特应性皮炎患儿60例.应用UniCAP250变应原定量IgE检测系统测定29种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变应原slgE浓度.结果:各食物变应原阳性检出率为鸡蛋白55.6%、牛奶42.2%、蛋黄32.2%、虾12.2%、蟹11.1%,鸡肉7.8%、鱼4.4%、小麦54.4%、花生37.8%、大豆34.4%、西红柿33.3%、桃28.9%;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检出率为屋尘51.1%、链格抱45.6%、户尘蜗41.1%、粉尘蜗40%、狗毛屑33.3%,嶂螂28.9%、猫上皮27.8%、热带无爪蜗21.9%、豚草36.7%、美国白蜡34.4%、英国梧桐32.2%,北艾32.2%,疵皮桦31.1%、柳树27.8%、刺柏25.6%,律草25.6%,葵25.6%.0-3岁组患儿在鸡蛋白、牛奶和蛋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3%, 60.4%,52.1,均分别高于4 -7岁组和8-16岁组患儿在上述3种变应原中的阳性检出率,4-7岁组和8-16岁组患儿在上述变应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2.3%,29.0%,9.7%和9.1%,0,9.1%,均P<0.05;4-7岁患儿在链格抱的阳性检出率为64.5%,均高于0-3岁组和8-16岁组患儿在链格抱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3%和54.5%均P<0.05;8-16岁组患儿在户尘蜗、粉尘蜗、热带无爪蜡、猫上皮、刺柏、蓬草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8%,81.8%,36.4%,45.5%,45.5%,45.5%均分别高于0-3岁组和4-7岁组患儿在以上6种变应原中的阳性检出率,0-3岁组和4"7岁组患儿在上述变应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0%,22.9%,8.3%,33.3%,12.5%, 14.5%和45.2%,45.2%,29.0%,9.7%,38.7%,35.5%,均P<0.05。结论:多重致敏因素的特应性皮炎患儿以动物蛋白类食物变应原致敏为主,屋尘、蜻类和霉菌类吸入性变应原致敏也处于较高水平;0-3岁组特应性皮炎患儿以食物变应原致敏为主,8-16岁组特应性皮炎患儿以吸入性变应原致敏为主;特应性皮炎组患儿多存在食物变应原和动物毛屑致敏,合并哮喘或鼻炎组特应性皮炎患儿多存在吸入性变应原致敏。
  • 摘要:目的:蒽环类药物(ANT)对白血病、实体瘤疗效显著,但因其心脏毒性,严重影响患儿远期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评价二维超声(2DE)、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和血清生化指标早期监测ANT心脏毒性的价值.方法:70例接受ANT化疗患儿(ANT剂量124±73mg/m2,随访22±13月)进行2DE检测,包括常规指标(左室内径及室壁厚度、射血分数、E/A等)、心肌工作指数(MPI)、组织多普勒(TDl);同时行心电图检测:指标包括QTc、24小时心率变异分析(HRV),并采血检测血清肌钙蛋白(CTnl)、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含量.37例健康体检儿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2DE常规指标、CTnl、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左、右室MPI明显增大(0.24±0.06、0.17±0.05 vs 0.20±0.06、0.14±0.04,P<0.01).TDI示病例组左室侧基底段、中间段舒张晚期组织运动峰值速度(Am),室间隔侧基底段、中间段Am,右室侧基底段、中间段Am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左室侧中间段舒张早期组织运动峰值速度(Em)/Am,室间隔侧基底段、中间段Em/A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ANT治疗者需长期监测心功能;MPI,TDI,QTc,BRV可较传统2DE能更早期反映ANT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 摘要:目的:分析襄阳地区重型麻疹患儿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间140例住院麻疹患儿临床资料,从患儿性别、是否接种疫苗、年龄分布,实验室检查和主要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40例重型麻疹患儿中其中男84例,女56例,男女比为1.5∶1.年龄≤12个月70例,其中≤6个月为26例,1~3岁48例,>3岁42例.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56例.有明确麻疹接触史的84例.伴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4例,肾病综合征2例,脑瘫2例.160例重型麻疹患儿均合并有重症肺炎,喉炎90例,心力衰竭10例,出血性麻疹6例,伴腹泻及电解质紊乱56例.结论:肺部感染是重症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是降低重症麻疹肺部感染死亡率的关键.
  •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脑电图、MRI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动态演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儿均为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头痛、抽搐,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20患儿脑电图均有异常,脑电图改变的程度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随病情的好转而好转,12例MRI异常,脑脊液白细胞增高6例,蛋白轻度增高5例.与病情的轻重无相关.脑电图与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及预后相关。结论: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脑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6~2012.10儿科PICU入住的病毒性脑炎昏迷患儿共30例,采用高压氧加常规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观察组15例,并设常规治疗对照组15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疗法更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残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病毒性脑炎(VE)儿童的临床特点,以期指导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不同地区的VE,达到满意治疗目的.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出院确诊VE的589例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589例VE患儿年龄分布于7月~15岁以内,平均5.60±3.37岁,中位数年龄5.00岁,男女比例1.44∶1.2.重庆地区422人(71.6%),云贵川地区160人(27.2%),其它地区7人(1.2%).城镇患儿269人(45.7%),农村患儿320人(54.3%).3.本组病例全年均有发病,但在7月份左右有集中趋势(P<0.01).4.多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痛、意识障碍、咳嗽和惊厥.5.血清学病毒IgM抗体检测318例(54.0%)异常,CV感染率最高(58.5%),其次为HSV(32.4%)、AV(22.6%)、EBV(11.0%)、MEV(4.7%)、MV(4.1%)、RV(2.5%)、CMV(2.2%),脑脊液病毒IgM抗体检测143例(25.2%)异常,CV感染率最高(50.3%),其次为HSV(28.7%)、AV(28.7%)、EBV(11.2%)、MEV(7.7%)、MV(4.9%)、RV(3.5%)、CMV(2.1%).结论:本研究CV感染率(58.5%)最高;头痛多见于EVAE组,而共济失调和脑膜刺激征多见于OVAE组;血清学病毒IgM抗体检测较脑脊液检测阳性率高;头颅CT和MRI有助评价病情和病灶定位,MRI优于CT;脑电图检查异常率高,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监测病情变化;所有VE患儿出院后都应该随访至少6个月到1年。
  • 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病毒性脑膜脑炎引起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总结其临床经过及辅助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本院患儿为男,7岁2个月,因"发热、头痛五天",当地治疗无好转,转来我院.病程中无其它不适,既往体健,无特殊个人史及家族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尚可,咽部充血,颈部抵抗,布氏征、柯氏征阳性,余未见阳性体征.入院后第1天头颅CT正常,血钠127mmol/L,脑脊液白细胞480/μl,淋巴86%,单核14%,蛋白1.42g/L,糖、氯化物正常,予更昔洛韦、甘露醇、生理盐水、地塞米松治疗,住院第4天仍有发热、头痛,查脑电图正常,血EBV病毒(VCA)-IgG抗体阳性,头颅MRI胼胝体压部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Flair及DWI高信号.住院第5天体温降至正常,颈部抵抗及头痛消失,脑脊液培养阴性,住院第14天复查脑脊液WBC47/μl,淋巴93%,单核7%,蛋白0.17g/L,糖、氯化物正常,血钠136mmol/L,住院第15天复查头颅MRI未见异常,无阳性症状及体征,顺利出院.随访2个月无异常.结果:患儿表现为发热、头痛,血EB病毒(VCA)-IgG抗体阳性,血钠127mmol/L,脑脊液白细胞480/μL,淋巴86%,单核14%,蛋白1.42g/L,头颅磁共振提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经更昔洛韦抗病毒、甘露醇脱水、地塞米松抗炎等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头颅磁共振复查正常.复习文献发现其它引该综合征的原因有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抗癫痫药物停药、病毒感染、低血糖、高血钠等;部分病例除单纯累及胼胝体压部外,还可累及整个胼胝体及周围白质.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可以有多种病因,细胞毒性脑水肿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以头颅磁共振发现胼胝体压部存在可逆性病灶为特点,预后大多良好.
  • 摘要:目的:分析317例儿童化脓性脑膜炎(PM)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有效规范治疗、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方法:统计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诊断为PM的病例资料,总结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P<0.05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发病年龄<1岁最多,男:女=1.68∶1.发病地区以农村为主.发病前多有呼吸道前驱感染.(2)其中发热268例(84.5%),颅内高压227例(71.6%),惊厥174例(54.9%),意识障碍69例(21.8%),脑膜刺激征128例(40.4%).惊厥在婴儿中发生率高,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在年长儿中发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33.7%,以硬膜下积液居多(29.5%),其中23%并非由影像学诊断,而是通过硬膜下穿刺诊断,大部分硬膜下积液经硬膜下穿刺后体温在3-5天恢复正常.年龄、惊厥、高脑脊液蛋白、低脑脊液糖为并发症和后遗症影响因素.(3)脑脊液(CSF)检查61例(20%)白细胞>500×106/L,分类多以单核为主,105例(34.4%)微量蛋白≥1g/L,111例(36.2%)葡萄糖<2mmol/L,CSF糖与血糖比值65例(78.3%)≤0.6.CSF细菌培养阳性率13.7%,主要为肺炎链球菌(SP)(47.6%).血培养阳性率13.8%,主要为葡萄球菌(32%)、SP (23%)、大肠杆菌(20%).药敏显示致病菌对头孢三代、泰能及氯霉素敏感性高,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4)共234例完善脑电图检查,90例(38.5%)提示慢波或低电压,46例(19.7%)提示痫性放电.影像学能提示PM并发症如硬膜下积液、脑积水等.(5)部分出院时治愈或仅脑脊液异常的病例,出院后1-3月内出现延迟脑血管炎病变.结论:(1)本研究中临床表现符合一般PM特征.硬膜下穿刺对诊断有无硬膜下积液及治疗均有重要价值.年龄、惊厥、高CSF蛋白、低CSF糖为并发症和后遗症影响因素.(2)CSF糖与血糖比值可为辅助诊断重要指标.(3)经验治疗为头孢三代,氯霉素、万古霉素或碳青霉烯类为替代治疗.利福平可能为治疗效果不佳时另一选择.(4)PM患儿存在延迟血管炎病变可能,注意后期随访治疗.
  •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含量与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关系,探讨联合检测该5项指标对小儿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细菌性脑膜炎18例,病毒性脑炎22例,对照组21例的脑脊液及血清上述5项指标.3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细菌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中S100B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细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S100B蛋白含量和病脑性脑炎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血清S100B蛋白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2)细菌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β2-MG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细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β2-MG含量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血清β2-MG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3)脑脊液及血清中CRP水平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性.(4)细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C3含量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及对照组,P<0.05,病毒性脑炎组中C3含量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脑脊液C4含量比较,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血清C3、C4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结论:(1)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S100B蛋白、β2-MG,C3含量检测较血清学指标敏感,提示脑脊液S100B蛋白、β2-MG可以作为脑损伤的标志物。未提示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对病毒性脑炎和细菌性脑膜炎具有早期鉴别诊断意义。(2)脑脊液β2-MG可以作为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参考指标。(3)联合检测脑脊液β2-MG、补体C3,有助于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特别是能提高细菌性脑膜炎诊断的准确性。(4)血清S100B蛋白、β2-MG、补体C3、脑脊液及血清补体C4.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对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诊断的提示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CPTⅡ基因外显子突变对重症肠道病毒脑炎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从2010-2012年收集的362例肠道病毒脑炎中选取25例重症脑炎患儿进行CPTⅡq全基因外显子序列分析.2.实验方法(1).CPTⅡ基因外显子(编码区)测序.(2)外周血ATP生成水平分析.结果:1.CPTⅡ的5个外显子中,第4号外显子突变最多,仅有1个位点在5号外显子上,分析如下:(1)25例重症脑炎患儿中9例患儿F352C突变,3例为1055G/G纯合子突变、6例1055T>G杂合子突变,MAF为24.00%;4例1055T>G/F352C+1102G>A/Val368lle共同突变;同时测序的25例健康儿童3例1055T>G杂合子突变,MAF为6.00%(3/50),1例1055T>Y(Y=C or T)同义突变.(2)1102G>A/Val368lle,1例纯合子突变,10例杂合子突变,MAF为24.00%,其中4例与1055T>G/F352C共同突变;25例健康儿童发现5例纯合子突变,8例杂合子突变,MAF为36.00%.结论:1.第4外显子1055T>GIF352C和1055T>GIF352C+1102G>A勺al368ile突变为重症EV71脑炎患儿最常见的突变;2.第4外显子F352C突变导致的ATP产生减少加重、加速了脑损害的发生和其它器官功能障碍.
  •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婴幼儿化脑)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为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2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08例婴幼儿化脑住院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8例患儿中,男性78例,女性30例,男女比例2.6:1,其中~6月71例,~1岁20例,~3岁17例,平均年龄6.6月。(2)本组婴幼儿化脑患儿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惊厥、呕吐、精神差/萎靡、烦躁、哭吵/易激惹、前囟饱满/隆起/张力高、脑膜刺激征,其中以发热、惊厥、呕吐、前囟饱满/隆起/张力高最多见,分别占90.7%,69.4%,31.5%,33.3%.84.3%的病例在入院前使用了抗生素治疗.(3)全部患儿均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4×109/L者3例,4~10×109/L者29例(26.9%),>10×109/L者76例(70.4%),中性粒细胞比率>50%39例(36.1%).结论:(1)本组婴幼儿化脑脑脊液改变不典型,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低,应综合分析进行诊断,以免误诊。(2)本组资料显示年龄≤1岁和脑脊液糖<1.1mmol/L是化脑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年龄越小,脑脊液糖越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越高。(3)头颅及五官解剖结构异常及临近组织器官感染是本组患儿再发化脑的主要原因。
  • 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脑膜炎并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收集其临床资料及相关数据,根据是否发生硬膜下积液分成两组,利用logstic回归分析探讨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128例患儿,对照组64例,积液组64例.两组血沉、CRP(C-reactive protein)、白细胞计数等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蛋白(t=4.623,P=0.000)、脑脊液糖(t=2.166,P=0.033)、脑脊液白细胞(t=2.944,P=0.004)、PCT(procalcitonin)(t=2.591,P=0.012)等比较有极显著或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后PCT、脑脊液蛋白等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脊液白细胞(t=2.393,P=0.019)、脑脊液糖(t=4.179,P=0.000)等比较有极显著或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5).进一步logstic回归发现脑脊液蛋白(OR=5.778,P=0.002)、脑脊液白细胞(OR=2.308,P=0.027)、脑脊液糖(OR=0.266,P=0.004)、PCT(OR=3.022,P=0.014)、血白细胞白细胞计数(OR=0.282,P=0.034)等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细菌性脑膜炎并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为血白细胞计数过低、PCT高、脑脊液蛋白高、脑脊液白细胞高、脑脊液糖过低等.
  •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江西地区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防控儿童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发病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死亡患者52例,随机选取同期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痊愈患者89例,经知情同意后调查研究对象个人生活习惯及就诊信息,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死亡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散居儿童、初诊医院类型、就医时间延迟、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嗜睡、心律失常、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外周血白细胞计数、EV71感染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死亡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就医时间延迟、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嗜睡、心律失常、CRT、EV71感染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死亡有关,其中年龄大是保护因素(OR=0.323),就医时间延迟(OR=5.657)、最高体温(OR=2.734)、发热持续时间(OR=4.027)、嗜睡(OR=5.592)、心律失常(OR=1.270)、CRT(OR=1.958)、EV71感染(OR=4.367)为危险因素.结论:就医时间延迟、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嗜睡、心律失常、CRT、EV71感染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为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死亡的发生,应及时诊断并识别,及时推荐到手足口病重症定点收治医院进行科学规范救治.
  • 摘要:目的:清道夫受体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为EV71(enterovirus 71,EV71)受体,本研究通过对EV71感染小鼠后SCRAB2和PSGL-1在脑干细胞表达的实验研究,探讨:a.EV71在脑干细胞的感染量与SCARB2和PSGL-1在脑干细胞量的关系;b.EV71对脑干细胞的损害和嗜神经性是否与SCARB2和PSGL-1的表达有关系;c.通过EV71感染小数后SCARB2和PSGL-1的表达试阐明EV71与宿主细胞早期的相互作用机制和致病机制.方法:取SPF级ICR小鼠24窝(144-288只,每窝6-12只,为1日龄乳鼠),均分为12组,实验组6组,分别为1、3、5、7、10、14天组,对照组也相应分为1、3、5、7、10、14天组,每组2窝,实验组腹腔注射107.5~8.5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mLEV71 0.5mL,对照组腹腔注射RD细胞培养上清液0.5mL.实验组分别于新生鼠接种EV71后1天、3天、5天、7天、10天、14天安乐死,取出脑干组织;对照组的新生鼠也在相应的时间段进行安乐死取出脑干组织,进行EV71荧光定量PCR检测;脑干细胞组织SCARB2和PSGL-1的免疫组化学检测、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qRT-PCR)检测.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1.新生鼠感染EV71后出现生长缓慢、消瘦、弓背、瘫痪麻痹、爬行不稳、易摔倒、甚至抽蓄死亡,以第3天和5天感染的症状最明显.2.荧光定量-PCR显示脑干中的病毒载量在感染后3天和5天的达到高峰,实验组1mg脑干组织分别为(3.20±0.40)、(6.05±0.52)、(5.90±0.67)、(3.39±0.46)、(2.69±0.61)和(1.18±0.89)Ig拷贝,3天组、5天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感染后小鼠脑干细胞组织SCARB2和PSGL-1有特异性分布.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CARB2和PSGL-1在3天组和5天组较其他组表达明显增高.5.荧光定量-PCR结果示实验组脑干组织SCARB2分别为(0.14±0.06)、(1.63±0.30)、(1.85±1.73)、(0.19±0.12)、(0.17±0.07)和(0.12±0.14).3天组和5天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SGL-1分别为(0.45±0.28)、(12.62±15.07)、(9.54±10.76)、(0.31±0.16)、(0.71±0.80)和(0.38±0.29),3天组和5天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SCARB2和PSGL-1在EV71感染后在脑干细胞的表达增多,3天组和5天组的表达增高最明显,与新生鼠的感染症状和病毒感染量是相向的;作为EV71的受体,在EV71感染后第3天和5天表达量增多明显,可能与EV71的易损害脑干细胞和嗜神经性有关,在EV71致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儿童Toll样受体的表达及细胞免疫与病情程度变化.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西安市西京医院及西安市儿童医院门急诊及重症监护病房(PICU)治疗并确诊为EV71感染的患儿55例,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危重症组.进行Toll受体3、4、7mRNA的表达及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检测.结果:危重症患儿白细胞、血糖、中性粒细胞均较轻症患儿和重症患儿明显升高(P<0.05).EV71感染患儿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绝对计数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以危重症组为著,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EV71感染患儿(包括轻症组、重症组、危重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LR4、TLR7mRNA的表达出现增高,而三组间比较发现重症组TLR7mRNA的表达与轻症组、危重症组相比出现明显增高(P<0.05).危重症组患儿TLR3mRNA的表达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EV71感染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异常,及时检测细胞免疫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TLRs异常活化可能参与EV71的致病机制,是导致病情变化的因素之一.
  • 摘要:目的:比较242例重型手足口患儿肠道病毒COA16、EV71及其他肠道病毒三组不同病原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对重型手足口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重型手足口患儿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利用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COA16、EV71及其他肠道病毒;并严密观察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呼吸异常(频率)、循环障碍、肺出血及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等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三组不同病原所致手足口临床表现的特点及预后的不同.结果:(1)病原学分类:242例重型手足口患儿中,EV71感染58例(24.0%),COA16感染136例(56.2%),两者同时感染12例(5.0%),其他肠道病毒36例(14.9%).(2)三组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三组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表现有呼吸异常、血糖升高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而EV71感染组患儿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循环功能障碍及肺出血较COA16组及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组机率高.结论:EV71感染所致的重型手足口患儿易发生神经系统损害、循环功能障碍及肺出血,需提高警惕,早期治疗及干预.
  •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PD)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S.p)的耐药情况,以期为临床工作者诊断及治疗儿童IPD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4例IP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临床分离259株S.p的药敏结果,总结IP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分离S.p的耐药情况.结果:(1)本组IPD患儿中男女比为1.35∶1;2岁以内22例,2-5岁21例,5岁以上11例;春季起病15例,夏季4例,秋季19例,冬季16例;诊断为脓毒血症32例,脑膜炎20例,胸膜炎14例,骨髓炎2例;54例患儿临床上均有发热表现,中高热为主;44例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36例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42例出现C反应蛋白增高;使用率最高的抗生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次为万古霉素.(2)54株侵袭性S.p青霉素不敏感率达59.26%(耐药率为42.59%);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对阿莫西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P<0.01);205株非侵袭性S.p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达85.37%,明显高于侵袭性S.p(P<0.01).结论:IPD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秋冬春季发病率高,夏季发病率低;IPD患儿临床表现多样,脓毒血症最常见,其次为脑膜炎;重庆地区IPD患儿使用率最高的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次为万古霉素;侵袭性及非侵袭性S.p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很高,非侵袭性S.p明显高于侵袭性S.p(P<0.01).
  • 摘要:目的:总结3月以下婴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耐药性分析、抗生素治疗及预后的特点.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的35例患儿经过血培养、脑脊液、腹水、鞘膜积液证实为无乳链球菌感染,对这些侵袭性B族链球菌感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发病年龄、生产史(是否为顺产、羊水有无污染)、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影像学表现,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生化、脑脊液检验结果,抗生素治疗过程(选用抗生素种类及疗程)以及临床预后,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结果:生产方式:27例为顺产,8例为剖宫产,3例存在羊水污染.发病时年龄范围为1小时~3月,10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药敏实验方面,对四环素、氯洁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糖肽类100%敏感,抗生素使用方面,美罗培南11例,利奈唑胺8例,万古霉素3例,使用上述抗生素(包括美罗培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1种或两种者共14例(部分为合用),青霉素类抗生素18例,头孢类14例,因化脓性脑膜炎者因脑脊液改善不明显,升级抗生素至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但值得注意的是升级抗生素后脑脊液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预后方面,所有患儿病情均有好转(包括化脓性脑膜炎者)无一例死亡.结论:对于无乳链球菌败血症,以及合并脑膜炎的病例应按照药敏实验给予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不应盲目升级抗生素,本研究发现使用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等抗生素并未增加益处;预后方面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的预后均较好,无死亡及严重后遗症病例.
  • 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时机体的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收集50例RV肠炎患者急性及恢复期大便和血清标本,检测大便SlgA和血清细胞因子IL-1b、IL-6、TNF-a表达水平;同期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恢复期RV肠炎患儿大便中的SlgA水平较急性期显著增加,重度RV肠炎患儿SlgA明显减少,较轻中度患儿有显著差异(P<0.05);RV肠炎血清中IL-1、IL-6、TNF-α等细胞因子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时,肠道SlgA水平下降,细胞因子分泌失调,降低对RV感染的保护中和作用.
  • 摘要:目的:为探索小剂量短疗程氢化可的松对肺源性脓毒症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ICU和呼吸科因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的206例患儿纳入研究,根据中华医学会小儿急救学组"小儿感染性休克推荐方案"中是否存在SIRS甄别肺源性脓毒症,无SIRS表现的肺炎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将176例存在SIRS的肺源性脓毒症患儿分中剂量中疗程激素组、小剂量短疗程氢可组及脓毒症组,51例小剂量短疗程氢可组于入院次日接受常规治疗+琥珀酸氢化可的松3mg/kg.d×3d治疗,49例激素组于入院后次日接受常规治疗+甲泼尼松龙>6mg/kg.d,5-7d,77例脓毒症组接受常规治疗.结果:男,11例,女96例;年龄中位数为2.02岁;总体住院时间中位数,1d;发热时间中位数6.5d;中剂量中疗程激素组、小剂量短疗程氢可组、脓毒症组、肺炎组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4d,9d,11d,8d,小剂量短疗程氢可组显著低于中剂量中疗程激素组和脓毒症组(p<0.001 );中剂量中疗程激素组、小剂量短疗程氢可组、脓毒症组、肺炎组胸腔积液发生比例分别为9/49(18.37%)、4/51(7.84%)、7/76(9.21)及0/30<0.00%),小剂量短疗程氢可组显著低于中剂量中疗程激素组(p<0.05);中剂量中疗程激素组、小剂量短疗程氢可组、脓毒症组、肺炎组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比例分别为17/49(34.69%)、1/51(1.96%)、4/76(5.26%)及0/30(0.00%),小剂量短疗程氢可组显著低于中剂量中疗程激素组(p<0.001).结论:肺源性脓毒症儿童早期应用小剂量短疗程氢化可的松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胸腔积液、多器官障碍、医院内感染等并发症,减少机械通气、丙种球蛋白使用比例。
  •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本文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为3岁-14岁.对其临床症状、病情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下肢出现紫癜状皮疹且呈对称性,其中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25例,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患者9例,肾型过敏性紫癜患者6例.此外,部分患者还出现上、下呼吸道的感染.全部患者均接受改善血液流通、抗过敏等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予以阿奇霉素、小剂量地塞米松或丙种球蛋白治疗.40例患者均治愈,平均住院天数为(18.6±3.1)d.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过敏性紫癜,其临床症状有紫癜样皮疹,部分伴有上、下呼吸道感染,应予以常规抗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且治疗时间要充足,这对治愈过敏性紫癜、缩短住院时间、预防病情反复有着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lCAM-1)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探讨其与喘息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MP肺炎患儿46例,其中伴喘息者9例(1组),无喘息者37例(2组),非MP肺炎患儿32例(3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slCAM-1和IL-17A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结果:1、2组血清sl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3组;在MP肺炎患儿中,1组血清slCAM-1水平高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组IL-17A水平均高于3组,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2组及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组血清slCAM-1与总IgE具有相关性.结论:slCAM-1可能与MP肺炎患儿病程中喘息的发生机制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X线胸片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大科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收治的,X线胸片呈大叶性肺炎改变,并且临床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61例.随机分为A组(HS+治疗组)20例,B组(HS+沐舒坦治疗组)20例,以及C组(对照组)21例.C组患儿给予静点阿奇霉素联合头孢菌素、静点盐酸氨溴索治疗,辅以机械拍背,体位引流等物理疗法;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3%高渗盐水进行雾化吸入,B组联合3%高渗盐水及沐舒坦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比较雾化吸入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等临床指标以及胸部X线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在减慢呼吸频率、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改善胸部X线评分方面,HS治疗组以及HS+沐舒坦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以HS+沐舒坦治疗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1).在减慢心率方面,3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6).结论: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辅助治疗X线胸片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此种治疗方法费用低廉、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辅助治疗儿童肺结核与辅助T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0~14岁确诊肺结核患儿共136例.随机选取136个患儿中的68名患儿为治疗组,给以维生素D治疗,另外68名患儿为对照组,给以安慰剂口服,均进行抗结核治疗,维生素D辅助治疗8周前后,均行血沉、血清钙、维生素D含量、辅助T细胞数、肺CT检查、体温平均值的测定.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前,均有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平均值均低于正常值;经正规抗痨治疗后,各项指标如体重、血沉、血清钙、维生素D值、辅助T细胞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沉明显下降,血清钙、维生素D值、辅助T细胞明显增加.盗汗和咳嗽症状及肺部CT,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果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维生素D辅助治疗组,少数民族与汉族肺结核患儿两组间比较,血沉、血清钙、维生素D值、辅助T细胞、体重、平均体温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维生素D可以作为儿童肺结核的辅助药物应用,可明显改善患儿辅助T细胞数及临床症状.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黑热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特点,为减少误诊误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8-2012年收治的23例儿童黑热病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有流行区居住史;各月均有发病,以5~9月居多,占全年发病的72.9%(17/23);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13岁及以下发病较多,占发病数的80.85%(19/23);发病至确诊时间4个月内的占95.6%(22/23),病程长短与误诊时间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贫血和脾肿大,以白细胞为主的全血细胞减少及血浆球蛋白增高.骨髓涂片均检出利什曼原虫,锑剂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儿童黑热病受累脏器多,临床表现虽无特异性,但实验室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对黑热病的临床特征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极易误诊误治,特别是非疫区的输入病例.因此,了解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在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及时完善各项实验室的检查是降低其误诊率的关键.
  • 摘要:目的:调查新疆疏附县儿童肠滴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9例住院肠滴虫病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血常规,大便常规,病原学检查,生化检查及治疗与转归.结果:9例患儿大便镜检均见到滴虫(+/HP~+++/HP),8例患儿伴有大便性状的改变.8例经过常规药物处理后好转,1例加用灭滴灵治疗后好转.结论:本地区肠滴虫病的儿童多为5岁以下,临床症状较轻,治疗效果较好.
  • 摘要:目的:通过对重庆及周边地区肺吸虫病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肺吸虫病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肺吸虫病诊断准确率.方法:对近12年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诊断或确诊的681例肺吸虫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资料及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1例儿童肺吸虫病患儿中,男性占72.6%.有明确生吃或吃未煮熟的螃蟹史的占71.1%.58.8%的患儿亚急性起病,临床类型多样,最常受累的是胸肺,其次是皮下组织.71.6%的患儿血白细胞增高,92.5%的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93.6%的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440/681例(64.6%)的患儿有浆膜腔积液,其中多腔积液190/440例(43.2%),多为渗出液,86.4%以上浆膜腔积液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升高.82.0%的胸片、98.0%胸部CT异常.脑型中,43.3%的头颅CT、30.8%的头颅MRI提示颅内出血.89.4%的患儿免疫学检查阳性(肺吸虫抗体IgG、免疫电泳、肺吸虫皮试).43/257例包块、88例心包、12/135例脑组织、15例胸膜活检绝大部分具特异性,提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可见嗜酸性脓肿及坏死隧道形成.88.6%的患儿院外被误诊,易被误诊为结核.结论: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混合型为主,其中胸肺最常受累,其次是皮下包块、心包组织、脑组织和腹部;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需警惕肺吸虫感染;肺吸虫病易并发浆膜腔积液,大部分浆膜腔积液为渗出液表现;肺吸虫免疫学检查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如有条件,尽可能行病理检查;肺吸虫病极易误诊,需提高警惕.
  • 摘要:目的:本文拟探讨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Br细胞比例变化及其参与免疫调控的可能机制,旨在进一步探讨KD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急性期KD患儿28例,正常同年龄对照组15例,KD患儿分别于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直接取血备检,未加任何体外丝裂原刺激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r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比例及Br细胞IL-10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PD-L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培养上清IL-10蛋白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中Foxp3、CTLA-4和GITR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1)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r细胞比例及IL-10表达明显低于同年龄对照组(P<0.05),经IVIG治疗后显著上升(P+CD24hiCD38hi Br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PD-L1表达均明显低于同年龄对照组(P<0.05),经IVIG治疗后,CD80、CD86表达虽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同年龄对照组(PP>0.05).(3)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Tr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同年龄对照组(P<0.05),且与CD19+CD24hiCD38hi Br细胞数量呈正相关关系(r=0.62,P<0.05),经IVIG治疗后CD4+CD25+FOXP3+Tr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D4+CD25+FOXP3+Tr细胞相关分子表达,发现急性期KD患儿CD4+T细胞Foxp3、CTLA4和GITR基因转录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P<0.05).结论:Br细胞比例降低和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急性期KD患儿免疫功能异常活化的原因之一.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血清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敏感蛋白-1浓度、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川崎病患儿病程中的动态变化,进一步了解KD患儿病程中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状态变化规律,探讨TPO、TSP-1与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可能机制,为探讨KD患儿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我院住院治疗的32例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及30例同期住院治疗的对照组患儿血清TPO、TSP-1浓度,PLT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急性期KD患儿血清TPO、血清TSP-1、PLT、PCT、PDW、MPV及PLCR均升高(P<0.05);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TPO、血清TSP-1、PLT、PCT、PDW、MPV升高(P<0.05);恢复期KD患儿PLT、PCT仍然升高(P<0.05).(2)血清TPO急性期升高明显,进入亚急性期后迅速下降;急性期血清TSP-1浓度明显升高,随着病情变化,浓度逐渐降低;PLT急性期有升高趋势,亚急性期达到高峰;血小板活化程度于急性期最高,之后逐渐降低.与亚急性期比较,急性期KD患儿血清TPO、血清TSP-1、、PDW、PLCR升高,PLT及PCT降低(P<0.01);与恢复期比较,急性期KD患儿血清TPO、血清TSP-1、PDW、MPV、PLCR明显升高(P<0.01);与恢复期比较,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TSP-1、PLT、PCT、MPV升高(P<0.05).(3)血清TPO、血清TSP-1及PLT相关性分析:急性期及恢复期KD患儿血清TPO与血清TSP-1无相关性,亚急性期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8,P<0.05);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恢复期KD患儿血清TPO与PLT、血清TSP-1与PLT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1)TPO在KD患儿病程中可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物,其浓度除受到血小板数量调节外,还受到其它因素调控.(2)KD患儿亚急性期血小板数量明显升高,滞后于血清TPO高峰期,TPO在促进血小板数量增多中发挥主要作用.(3)血清TSP-1浓度与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变化趋势一致,可以作为评估血小板活化程度的一个指标,KD患儿急性期血小板活化最明显.
  • 摘要:目的:经导管介入封堵已成为室间隔缺损(VSD)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对经导管介入治疗、开胸修补术及镶嵌治疗三种方法的适应症、成功率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 1年12月期间在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及心脏外科住院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儿,将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患者设为介入组,开胸修补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外科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行镶嵌治疗的患者设为镶嵌组.介入组55例,男26例,女29例,平均年龄5.36±2.49岁;外科组105例,男66例,女39例,平均年龄4.30±3.37岁;镶嵌组107例,男66例,女41例,平均年龄4.54±3.76岁.对三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介入组患儿平均年龄(5.36±2.49)岁,外科组(4.30±3.37)岁,镶嵌组(4.54±3.76)岁,介入组患儿手术年龄大于外科组和镶嵌组(p均<0.05);2.介入组为静脉复合麻醉,无需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外科组及镶嵌组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术中需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3.外科组手术均需在体外循环辅助下进行,介入组及镶嵌组无需体外循环;4..介入组于腹股沟处取3mm小切口;外科组手术需纵劈胸骨,于胸骨正中取8~10cm切口;镶嵌组纵劈开胸骨下1/3,同时于剑突上取约5cm切口;5.外科组患儿VSD直径(8.48±3.73)mm,明显大于介入组(3.33±1.40)mm和镶嵌组(3.90±1.93)mm(p均<0.05),介入组和镶嵌组术中测定VSD大小及选择封堵器直径无差别(p>0.05);6.介入组无需输血,外科组输血率95.24%,平均输血量(3.14±0.57)U,镶嵌组输血率9.71%,平均输血量(1.6±0.92)U,外科组的输血率及输血量均明显大于镶嵌组(p<0.05);7.介入组封堵成功54例(98.18%),外科组全部修补成功(100%),镶嵌组103例封堵成功(96.26%),三组的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8.介入组手术并发近期心律失常16例,残余分流5例,三尖瓣轻度反流2例,均为轻度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41.82%;外科组死亡2例,发生胸腔积液2例,发热6例,残余分流5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二尖瓣反流1例,三尖瓣反流6例,其中轻度并发症17例,发生率15.23%,严重并发症6例,发生率5.71%;镶嵌组合并心律失常21例,残余分流11例,心包积液3例,气胸1例,发热2例,三尖瓣反流8例,其中轻度并发症45例,发生率43.70%,严重并发症1例,发生率0.97%.其中介入组和镶嵌组的并发的心律失常包括不完全左束支与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心动过速等,大多为一过性,对症处理后好转.轻度并发症发生率外科组低于介入组和镶嵌组(p均<0.05),介入组及镶嵌组无差别(p>0.05);介入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外科组大于镶嵌组(p<0.05);9.介入组术后无需ICU监护,外科组术后平均监护时间为(1.30±1.16)d,镶嵌组为(0.98±0.24)d,外科组ICU平均监护时间大于镶嵌组(p<0.05);10.外科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9±3.4)d,明显高于介入组(9.92±1.88)d及镶嵌组(9.63±2.7)d(p<0.05),介入组与镶嵌组无差异(p>0.05).结论:1.经导管介入治疗、外科开胸修补术及镶嵌治疗三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2.经导管介入治疗适用于膜周部及肌部室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多较轻,多为一过性,对于符合条件的患儿为首选的治疗方法;3.外科开胸修补术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室间隔缺损,适应症广,但需劈开胸骨,术中及术后需输血,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术后遗留瘢痕,可用于低龄、低体重或伴发其他心脏畸形等无法行介入治疗的患儿;4.镶嵌治疗适应证与介入治疗相同,除无X线辐射外,兼具开胸修补及介入治疗的风险,与介入治疗相比无优势.
  • 摘要:目的:检测儿童中TGFBR2基因多态性(rs1495592)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川崎病患儿35例,14例并发冠脉损害,25例正常同年龄对照.应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其TGFBR2基因多态性(rs1495592)进行研究.结合测序结果分析此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伤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中基因分布为:CC 45.7% CT+TT 54.3%;对照组中基因分布为:CC 32.0% CT+TT68.0%;两组间比较基因型(X2=0.566,p=0.452)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X2=0.216,P=0.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损害组基因分布为:CC21.4% CT+TT78.6%;非冠状动脉损害组基因分布为:CC 61.9% CT+TT 38.1%;两组间比较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6,p=0.019),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73,p=0.055).结论:儿童中TGFBR2基因多态性(rs1495592)可能与川崎病的发生无相关性但与川崎病患儿的冠脉损害发生相关.
  • 摘要:目的:探讨elF3p170、cdc2、Cyclin D1、cyclin B1在小鼠发育心肌细胞细胞周期中的表达及elF3p170与cdc2、Cyclin D1、cyclin B1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取不同时间点小鼠心肌细胞,应用RT-PCR检测elF3P170、cdc2、cyclin D1和cyclin B1mRNA的表达.结果:1)通过RT-PCR检测显示:elF3P170、cdc2、cyclin D1和cyclin B1 mRNA的表达在胚胎第13、15、18及生后第1、2、3、5天的表达均较强,在生后第5天表达达到最强(P5与各时间点比较P<0.05),而后表达逐渐减弱,在生后第30天的表达降至最弱(P30与各时间点比较P<0.05).2)通过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elF3P170与cdc2、cyclin D1和cyclin B1 mRNA表达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elF3P170、cdc2、cyclin D1和cyclin B1mRNA的表达在胚胎期及出生早期均较强,在生后第5天达到最强,之后逐渐下降.
  • 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血浆血小板反应蛋白(TSP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KD患儿51例,21例为其他无热或发热疾病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儿血浆TSP-1和TSP-2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肌酶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KD组患儿血浆TSP-1和TSP-2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KD患儿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血浆TSP-1和TSP-2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KD患儿急性期血浆TSP-1和TSP-2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SP-1和TSP-2可能参与KD急性期全身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
  • 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诊断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216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其中男129例,女87例,男:女为1.51:1;年龄6个月~9岁,其中1~3岁居多;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典型川崎病175例(81.25%),不完全川崎病41例(18.75%).216例患儿均有发热,确诊前发热时间5~7d,平均热程8d;口唇潮红、皲裂199例(91.67%);眼结膜充血179例(83.33%);四肢末端脱皮140例(64.58%);多形性红斑、皮疹162例(75.03%);颈部淋巴结肿大145例(66.67%);肛周脱皮171例(79.17%);出现呕吐、腹泻、血清转氨酶上升等消化系统表现67例(31.25%);出现咳嗽、肺部异常阴影等呼吸系统异常91例(41.67%).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109/L28例(12.50%),(10~20)×109/L183例(85.23%),均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血小板>300×109/L 198例(92.33%);贫血113例(52.08%);C反应蛋白阳性194例(89.58%);血沉增快194例(89.58%);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尿、血尿等泌尿系统异常28例(12.50%);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扩张82例(37.50%);心电图查:窦性心动过速90例(41.67%),T波与ST段改变45例(20.83%).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异常降低181例(84.2%),尿乳酸脱氢酶异常增高156例(71.9%),胸片有肺纹理增多,片状阴影56例(26.3%),心包积液4例(1.7%),肝功能示ALT、AST升高24例(10.5%).结果:川崎病患儿除表现发热≥5d,双侧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和口腔改变,多形性皮疹,四肢末端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辅助检查提示C反应蛋白增高,血沉增快,血白细胞数升高等变化.同时除冠脉外,心肌、肺、胆囊、肝脏等亦有损害.结论:川崎病诊断除有6项临床表现外还可能有其他少见症状和特征,出现上述表现需考虑川崎病,完善相关化验、检查,以免发生误诊.
  • 摘要:目的:观察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l)在儿童川崎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川崎病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33例典型川崎病和10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分别检测其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NT-proBNP及CTnl,同时选取18例同期在儿科住院伴有发热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1.典型川崎病组与不完全川崎病组患儿急性期血液NT-proBNP和CTnl有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典型川崎病组与不完全川崎病组患儿急性期血液NT-proBNP和CTn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典型川崎病组与不完全川崎病组患儿急性期血液NT-proBNP和CTnl与恢复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急性期NT-proBNP和CTnl与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NT-proBNP及CTnl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有明显变化,并且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患儿急性期的早期诊断,但对预后的意义尚待进一步探讨.
  • 摘要: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NP)与川崎病(KD)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对K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所选病例分为KD组、iKD组及对照组3组,并分别于入院时、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后24h、72h、7天,动态检测血浆BNP、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数值,对比血BNP在3组中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寻找血BNP水平的变化规律以及是否与ESR和CRP存在线性相关.结果:KD组患儿BNP水平与iK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9.75,p<0.01);KD患儿血浆BNP水平在发热第2d即可升高,第5-6d达高峰[(213±151)pg/ml],然后逐渐下降,但发热12d内仍将维持较高水平,2周后降至正常,其变化曲线与ESR、CRP呈正相关;IVIG治疗后24h内BNP即明显下降(t=8.67,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95%置信区间为0.874-0.991),据ROC曲线选取血浆≥78pg/ml作为诊断界点时,诊断川崎病的特异度和敏感性最高,敏感度为敏感性95.2%,特异性为87.5%,准确率为90.9%.结论:BNP可为KD的诊断、治疗及冠状动脉病变等并发症的预测评估提供有效生物化学依据.
  • 摘要:目的:川崎病(KD)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儿童自身免疫性血管炎,也是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本研究系统评价了川崎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现的易感基因位点与川崎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在国内外数据库检索包括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等数据库中检索2013年3月以前公开发表的川崎病GWAS研究文献,获取基因组水平上与川崎病显著相关(P<5.0×10-8)的基因位点,并从每个基因位点中选择1个与川崎病显著相关性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然后在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川崎病的遗传学研究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包含上述SNP位点的病例-对照研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分别对这些SNP位点与川崎病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个基因位点在至少,个GWAS研究中被发现与川崎病相关性超过5.0×108,对FCGR2Ars1801274与川崎病相关性的8个病例一对照研究,BLKrs2254546与川崎病相关性的4个病例一对照研究,CD40rs4813003与川崎病相关性的6个病例一对照研究以及HLArs2857151与川崎病相关性的4个病例一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提示川崎病患者中这些SNP的风险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更高[rs1801274:P<0.001,OR=1.40,95% CI(1.30,1.51);rs2254546:P<0.001,OR=1.69,95%CI(1.52,1.88);rs4813003:P<0.001,OR=1.31,95%CI(1.22,1.41);rs2857151:P<0.001,OR=1.41,95% CI(1.27,1.57)]。统计分析未提示显著的发表偏倚。结论:上述4个GWAS连锁的基因位点与川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其中BLK与HLA基因与川崎病相关性在各研究人群中均被证实,提示进一步寻找这些基因的功能性SNP,研究其与川崎病继发冠状动脉损伤与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抗性的相关性,将有可能建立川崎病及其重要临床表型的易感遗传标记组合。
  • 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的血脂谱,尤其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川崎病心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性20例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住院患儿,急性期治疗前采取空腹血,以2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采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并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用公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使用二维超声测量冠状动脉和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脏功能呈负相关,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脏功能呈正相关.结论: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脏功能明显相关,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性更好,对心脏功能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在胚胎心脏发育早期,骨形态形成蛋白(BMP2)可诱导心脏转录因子的表达,然而其具体机制并不清楚.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调控心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BMP2对心脏核心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是否通过影响组蛋白H3的乙酰化实现的.方法:通过转染AdBMP2腺病毒构建BMP2高表达的H9c2心肌细胞模型,Real-time PCR检测BMP2、心脏转录因子MEF2C、GATA4和Tbx5及组蛋白乙酰化酶(HATs)亚型p300和GCN5的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总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检测MEF2C、GATA4和Tbx5启动子区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比色分析法检测细胞HATs活性.结果:AdBMP2转染组细胞BMP2、MEF2C、GATA4和p300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bx5和GCN5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AdBMP2转染组细胞总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及HATs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升高.AdBMP2转染组细胞MEF2C和GATA4启动子区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bx5启动子区则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BMP2对心脏转录因子MEF2C和GATA4的调控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的乙酰化实现的.HATs亚型p300在BMP2诱导的H9c2细胞组蛋白高乙酰化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再发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关系.方法:收集1994年1月-2012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7例再发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数据,并与其初发时的相应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对组间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我院收治的初发川崎病4875例中,再发77例,再发率为1.58%,再发1次74例,再发2次3例,男性多见,男:女约1.4∶1.再发间隔时间2月至7年,平均1.6年,1年以内再发占45.45%(35/77),再发年龄3岁以内占42.86%(33/77).再发病例病情较初发时相对较轻,再发组热程较其初发时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4±3.08)天vs(8.88±3.85)天,P<0.05],再发KD四肢末端改变者较初发时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改变、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其它四项主要临床表现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KD初发年龄小于3岁者再发率较高,且多在1年内再发。再发与初发临床表现相似但症状多不典型,或易并发其他系统症状而致病情复杂,热程较初发时缩短,四肢末端改变者较初发时减少。初发时合并CAL患儿,再发时CAL发生率会相对升高。但再发KD的CAL总发生率并未升高,可能与再发时KD确诊时间早、IVIG应用及时有关。
  • 摘要:目的:报道1例不典型川崎病并发肠穿孔,供同道诊治时借鉴.方法:通过诊治过程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患儿,男,2岁3个月,金华人.系阵发性腹痛伴发热5天入院.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腹痛",为阵发性隐痛,每次疼痛时间不长,疼痛停止后活动如常.体温波动于39.0℃左右,伴腹泻,每日34次,病初曾呕吐4次,第5天B超:见右下腹范围约5.1 *4.9*2.5cm不均质团,儿外科以急性阑尾炎伴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收住.查体:T36.5℃,自主体位,一般情况佳,心肺阴性,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未及肿块,肠鸣音正常,唯有下腹按压时哭吵(体检不合作),肝脾未及,神经系统检测阴性.心超提示左冠状动脉2.2mm,右冠状动脉2.0mm.结论:1.川崎病可以发热伴腹痛为首发症状起病,且可二次发病。2.有腹痛者腹部B超也有参考价值。3.从本例体温曲线的转归,提示符合川崎病异常免疫激活,是细菌、病毒毒素以超抗原介导机制引起的发病机理。
  • 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素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Ultimate AQ-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5:9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天麻素浓度在0.408~408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1.2%(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
  •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与临床剂量相匹配的抗癫痫药物短期应用对未成熟脑海马谷氨酸AMPA受体亚基GluR1,NMDA受体亚基NR2B表达的变化,了解抗癫痫药物(AEDs)短期应用后对未成熟脑的远期影响;应用17β-雌二醇进行干预,了解雌二醇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根据生后日龄分为PD3,PD7,PD14及PD21四组:每组根据用药情况分为抗癫痫药物作用组及17β-雌二醇干预组.抗癫痫药物组分为苯巴比妥、托吡酯及联合用药组(苯巴比妥+托吡酯),每组各8只大鼠.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标记海马CA1区谷氨酸受体(GluR1、NR2B),灰度分析了解受体表达情况.结果:1.同一年龄组中抗癫痫药物组较对照组的GluR1、NR2B受体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联合用药组(PB+TPM)降低最为显著(P<0.05),其次为PB组,TPM组影响最小;在单一用药组中,PB组较TPM组有更为明显的GluR1、NR2B受体表达降低(P<0.05).2.同一抗癫痫药物组不同年龄段的GluR1、NR2B受体表达有年龄依赖性,以PD3表达降低最为显著,其次为P7组、P14组,P21组影响最小;各组之间GluR1、NR2B受体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5).结论:短疗程应用临床剂量苯巴比妥(PB)、托毗醋(TPM)等抗癫痈药物,会对未成熟脑造成远期损伤。其中,传统抗癫痈药物苯巴比妥较新型抗癫痈药物托毗酷的损伤更为明显;苯巴比妥及托毗酷两药联用较单一用药损伤更为明显;不同日龄大鼠短疗程应用抗癫痈药物,其对未成熟脑的远期损伤以年龄低者更为显著;17β一雌二醇对抗癫痈药物造成的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抗癫痈药物使用时的神经保护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收集采取综合感染防治措施前后三个不同时期2006.2.1~2007.1.31(第一阶段)、2008.8.1~2009.7.31(第二阶段)及2010.1.1~2010.12.31(第三阶段)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使用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小时,并在新生儿病房住院时间≥5天患儿(共计491例)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比较采取综合措施防治院内感染前后三个阶段的VAP发病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3组数据间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3年内入选的患儿共计491人,总的VAP发生率27.3/1000呼吸机使用日;其中第一阶段VAP发生率为48.8/1000呼吸机使用日;采取综合感染防治措施后第二阶段VAP发生率为25.7/1000呼吸机使用日;第三阶段VAP发生率为18.5/1000呼吸机使用日(P<0.001).VAP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95.5%(63/66),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占65.2%(43/66);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占15.2%(10/66);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各占6.1%(4/66)结论:采用综合措施加强感染防治能有效并且持续的降低VAP的发生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VAP发生率仍较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防治策略.
  • 摘要:目的:将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护士在外周静脉维护的实践活动中证据应用的依从性,最终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临床审查地点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胸外科病区,46名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以及15名护士纳入为期3周的基线实践审查;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每一条审查标准应用存在的障碍、解决的办法以及可获得的资源,包括使用留置针评估清单、制作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识别卡、提供护士的培训、优化无菌物品管理等;证据应用后的审查采用和基线实践审查同样的样本量以及同样的审查时期。由审查小组中的固定成员采用现场观察法观察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护理行为,通过查阅护理病历收集相关数据;记录外周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该临床审查项目的实施,与基线实践审查相比,变革应用后的审查中显示护士对所有6条标准的临床实践依从性均显著提高。结论: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最佳证据的临床应用可改善护士维护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行为。护理管理思路的改变、优化外周静脉留置针评估及记录流程、提供充足的硬件设施和护理文书是提高护士循证护理依从性的关键原因;提供持续的教育培训是提高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保证。
  • 摘要:目的:探索床边便携式超声引导下儿童颈内静脉置管术技巧.方法:使用床边便携式超声机引导下,对50例PICU患儿行颈内静脉置管术.充分镇静镇痛,无菌消毒,超声定位右侧颈内静脉.超声实时引导下进针,见置管针进入血管后放开超声探头,常规塞尔丁格法完成深静脉置管.体会使用B超探头的方式方法,探索置管进针方法.观察置管一次成功率及置管位置正确率.结果:50例患儿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1岁(2个月到16岁).32例为重症肺炎,8例重症脑炎,3例急性肾损伤,3例复合创伤,2例急性次成功率为9中毒,2例复合外伤.一次置管成功46例(一2%),失败1例(2%),置管成功的49例事后床边胸片均证实置管位置正确.未发现有局部血肿、气胸、血气胸等不良反应.用一次性无菌手套套住超声探头配合无菌生理盐水的方法方便切实可靠.恰当的术前镇静镇痛对操作成功很重要.结论:床边便携式超声机引导下行儿童颈内静脉置管术安全可靠.
  •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鼻病毒作为病原体的重要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入住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的咽拭子标本570份,应用巢式RT-PCR对标本行鼻病毒VP2NP4及5'UTR基因扩增,同时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及细菌,并收集及分析相应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70份咽拭子标本中,病毒阳性325份(57.02%),其中鼻病毒170例(29.83%),包括A型80例(47.06%),B型9例(5,29%),C型47例(27.65%),34例未能成功分型(20.00%).C型鼻病毒组内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4%~99.2%,核苷酸变异率为3.4~32.3%.A、B、C型鼻病毒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率分别为27.5%、22.2%2、9.8%.而C型鼻病毒感染患儿中更为多见.结论:小儿重症感染中HRV有较高的检出率,A、B、C型鼻病毒感染后临床症状类似,C型鼻病毒更多引起患儿出现气促、喘息.
  • 摘要:目的:探讨通督醒神针刺法对脑瘫患儿神经发育及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100例)和康复训练对照组(100例),诊断标准符合2006年全国小儿脑瘫会议制定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年龄1~7岁;除外进行性倒退性疾病,不伴有失明、神经性耳聋.针刺治疗组100例,男69例、女31例,1~3岁66例,3+~7岁34例,痉挛型脑瘫78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10例,肌张力低下型8例,共济失调型4例.按GMFCS评定为轻度脑瘫28例,重度脑瘫72例.伴有智力低下者86例.治疗方法包括通督补肾针刺法:通督补肾组穴,督脉13针配伍肾俞、太溪、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小于3岁及体弱儿不留针.3岁以上患儿留针30分钟.疗程:每周针刺3次,每针10次,休息20天,针刺30次1个疗程.醒神头针疗法:取穴神庭透前顶,前顶透百会,百会透脑户、本神穴及四神聪,刺法:快速进针,留针4小时,留针期间,快速捻转(200转/分)3次,每次行针1~3分钟.疗程:隔日针1次,每针10次休息20天,针刺30次为一个疗程.如患儿并存癫痫发作时,慎用针刺疗,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对照组男83例,女17例,1~3岁72例,3+~7岁28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治疗后患儿神经发育商(DQ)和GMFM针刺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刺治疗组头颅CT/MRI检查有脑白质软化、脑白质发育不良和大脑额、颗叶皮质发育不良等病变者89例,治疗后恢复正常29例(其中脑室傍软化和脑白质发育不良12例和脑皮层发育不良者17例);好转24例;头颅CT/MRI脑神经修复率(53/89)59.55%,对照组头颅CT/MRI有脑白质软化、脑白质发育不良和大脑皮层发育不良等83例。治疗后6例脑发育不良者恢复正常;好转5例;头颅CT/MRI脑神经修复率(11/83)13.25,针刺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257 P<0.001。表明通督醒神针刺法可以促进脑瘫儿童脑神经的修复与神经功能重组。结论:通督醒神针刺法能促进脑瘫患儿脑神经修复和脑功能的重组。针刺在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同时对其认知发育有显著的效果。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 摘要:目的:观察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5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常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作业疗法、石蜡疗法、手功能训练、生物肌电治疗仪、推拿疗法);治疗组30例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加用梅花针循手阳明经叩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0d.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疗效、肌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合综合康复训练组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综合康复训练组.
  • 摘要:目的:调查孝感市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病室的建筑布局及基本设施,为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实际查看的方法调查孝感市15家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病室的建筑布局及基本设施.结果:绝大多数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病室的建筑布局及基本设施符合卫生部卫医政发(2009)123号文件《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结论:该市很重视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病室的建筑布局及基本设施的配置,但仍需进一步改善.
  • 摘要: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对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Ⅰ型(collagen Ⅰ,CollaⅠ)和Ⅲ型胶原(Colla Ⅲ)合成的影响,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在UⅡ诱导大鼠PASMCs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以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PASMCs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两部分:①采用Real-time PCR测定不同浓度(10-10mol/L~10-7mol/L)U Ⅱ对大鼠PASMCs colla Ⅰ、colla Ⅲ及EGR-1 mRNA表达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ollaⅠ及colla Ⅲ蛋白表达水平;②以Real-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测定Urantide及PD98059对培养大鼠PASMCs colla Ⅰ和colla Ⅲ 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并以Real-time PCR法检测EGR-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UⅡ在一定浓度范围(10-9moi/L~10-7mol/L)浓度依赖性地促进colla Ⅰ,colla Ⅲ的合成(P<0.01,P<0.001),并且能增加EGR-1 mRNA的表达(P<0.01);②Urantide及PD98059可拮抗UⅡ的上述作用(P<0.01).结论:EGR-1可能通过激活ERK1/2途径参与了U Ⅱ诱导培养大鼠PASMCs colla Ⅰ和colla Ⅲ的合成过程.
  •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急性缺氧对电鱼小脑浦肯野细胞(Pc)之间、γ-氨基丁酸(GABA)能突触传递的影响,阐明缺氧耐受动物抑制性突触活动的缺氧反应特征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配对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法,观察急性缺氧对电鱼小脑Pc在其靶细胞(另一个PC)上诱发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的影响,同时观察GABAA受体拮抗剂和谷氨酸AMPA受体拮抗剂对Pc IPSC缺氧反应的影响.结果:(1)短暂缺氧使Pc-Pc的IPSC的幅值显著增大,并表现为长时程增强(LTP);(2)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ine可完全逆转Pc-Pc IPSC缺氧性LTP的发生;(3)谷氨酸AMPA受体拮抗剂可阻断Pc-Pc IPSC的缺氧性LTP.结论:急性缺氧使缺氧耐受动物电鱼小脑Pc之间的GABA能突触活动长时程增强,这种长时程增强需要抑制性氨基酸GABAA受体和兴奋性氨基酸AMPA受体的共同介导.本研究结果强烈提示:维持GABA能突触活动和谷氨酸能突触活动的适度平衡可能是电鱼以及其他缺氧耐受动物缺氧保护反应的关键机制.
  • 摘要:目的:观察CVB3感染Hela细胞后Bim、Bax等mRAN和蛋白的表达.方法:将Hela细胞分为未予以CVB3感染的对照组和CVB3感染的病毒组,取3h、6h、9h、12h、24h等5个时间点,采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im、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Bim和Bax mRNA在对照组和病毒组Hela细胞中均有表达,在病毒组和对照组中两基因的表达在各自组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在24h时间点病毒组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Bim和Bax蛋白表达在对照组中各时间点均有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ax蛋白在24h时间点表达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病毒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病毒组中,Bim蛋白表达随感染时间延长而表达下降(P<0.05),9h、12h、24h等时间点表达病毒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VB3感染Hela细胞后Bim、Bax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随感染时间延长而表达下降.
  • 摘要:目的: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被认为是双歧杆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本研究目的是了解双歧杆菌WPG对OVA过敏小鼠有无治疗作用.方法:从两歧双歧杆菌(Bifid bacterium bifidum)细胞壁中提取和鉴定双歧杆菌WPG,冷冻干燥后4℃保存.选择24只清洁级健康雌性4-6周龄Balb/c小鼠,体重18~20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取其中2组建立食物过敏模型,分别为OVA致敏小鼠组(OVA组)和双歧杆菌WPG治疗组(T组);另外设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从实验第20日起至第42日给T组按照小鼠不同体质量灌喂相应的双歧杆菌WPG(10mg/kg);同时给OVA组及C组小鼠灌喂等量生理盐水.通过观察小鼠临床表现、小肠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测定血清OVA特异性IgE,判断治疗作用.结果:(1)灌喂WPG的治疗组小鼠急性发作症状明显减轻;平均体重增长为4.57±0.71g,较食物过敏的OVA组小鼠(2.84±0.64g)明显增高(P<0.05);较生理盐水对照组(4.94±1.06g)无明显差别(P>0.05);(2)WPG治疗组小鼠仅1只(1/8)出现腹泻现象,且腹泻较食物过敏OVA组轻;(3)T组小鼠小肠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炎症明显改善,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小肠上皮脱落及坏死减少;(4)WPG治疗组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E水平为0.65±0.03,较OVA组食物过敏小鼠(0.81±0.05)明显降低(P<0.05);而较对照组(0.61±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可以缓解OVA过敏小鼠急性期症状,减轻肠道炎症发应,降低OVA特异性IgE水平,减少OVA致敏小鼠腹泻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本研究比较三种不同培养条件扩增CD4+CD25+Treg的效果并鉴定其免疫抑制功能.方法: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小鼠脾细胞中分选出CD4+T细胞、CD4+CD25+Treg细胞和CD4+CD25-T细胞,负载CD3/CD28单抗MACSiBead联合IL-2共同刺激,分别对CD4+T细胞、CD4+CD25+Treg细胞和CD4+CD25-T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扩增后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及Foxp3基因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CD4+CD25+Treg对CD4+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结果:经过2周培养,三组细胞均有明显的扩增.CD4+T细胞组扩增倍数为(77.8±5.32)倍,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由(6.61±1.00)%增加到(15.33±1.31)%.CD4+CD25-F细胞组扩增迅速,倍数为(95.20±7.67)倍,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由培养前(0.37±0.13)%增加到(9.84±0.98)%.磁珠分选后的CD4+CD25+Treg细胞的扩增倍数为(41.20±6.92)倍,细胞纯度由(86.75±1.25)%下降到(85.32±1.62)%,Foxp3表达由(76.92±1.13)%下降到(75.33±2.11)%,扩增前后的细胞纯度和Foxp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抑制实验显示体外扩增的CD4+CD25+Treg细胞对CD4+CD25-T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效应性T细胞增殖的抑制效能与其细胞数成正相关.结论:在体外成功扩增了小鼠CD4+CD25+Treg细胞,并且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其中CD4+CD25+Treg细胞组扩增的CD4+CD25+Treg细胞数量多,细胞纯度高.
  • 摘要:目的:本文目的是观察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儿透析过程中血糖变化的影响,以探讨含糖透析液在儿童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体重小于20kg,和(或)心脏中重度扩大者除外.将患儿使用的透析液随机分为含糖透析液和无糖透析液,均透析4小时,对患儿透析开始、透析2小时、透析4小时(透析结束)时的血糖进行快速血糖检测.比较两组患儿不同透析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同时记录患儿透析过程中患儿的心率、血压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儿8例,均为非糖尿病患儿,维持血液透析时间5个月~3年.血液透析为碳酸氢盐透析,血流量为3-5ml/min.kg,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每次透析治疗时间为4小时.共进行81例次血液透析治疗,其中含糖透析液组39例次,无糖透析液组42例次.两组间透析开始及透析2小时的血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但透析结束时无糖透析液组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含糖透析液组(4.73±0.89vs4.20±0.79,P=0.009).且透析结束时无糖透析液组中血糖水平小于3.9mmol/L的比例明显多于含糖透析液组,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O.000).两组患儿均无低血糖症状发生,但者含糖透析液组没有无症状低血糖(血糖<2.8mmol/L)的发生,而无糖透析液组则有2例次发生了无症状低血糖,血糖最低至2.3mmol/L.两组患儿均无高血糖发生,含糖透析液与无糖透析液患儿最高血糖水平为7.2mmol/L和6.8mmol/L.结论:含糖透析液在非糖尿病维持性透析患儿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是安全的,不会导致高血糖发生,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透析后血糖水平偏低或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可以有效稳定患儿的血糖水平.
  •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细菌感染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PICU 2009年10月~2012年9月所有住院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不同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3年来我院PICU共送检培养标本4897份,检出病原菌785株,阳性率16.0%.药敏结果显示大部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高达9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敏感.常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耐药率高达80%,对多种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而对含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结论:PICU病房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73.6%),其中前三位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及血行感染;大部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敏感.常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多种头孢菌素耐药率均较高,而对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
  • 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系统化宣教体系在儿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以寻找更为适合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方法:对我院十四病室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的入院患儿设为实验组,予以实施系统化宣教,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入院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比较家属对住院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医护患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病人对住院相关知识的掌握,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医、护、患满意度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宣教模式能有利于患儿家属对住院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医护患满意度,并且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加强对年轻医务人员的带教.
  • 摘要:目的:对本院现行3-12岁儿童术后疼痛评估状况进行临床质量审查,并探索将最佳护理循证标准实践于临床的方案.方法: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对本院小儿普外科3-12岁行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分阶段研究.循证标准源于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中心(JBI),共7条,包括:(1)术前责任护士与患儿及其照护者交流术后疼痛评估采用的工具和方式;(2)患儿术后即采用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进行疼痛评估,包括自我主诉疼痛;(3)对开展儿童疼痛评估的工作人员进行儿童疼痛评估相关培训,包括关于评估工具的培训;(4)儿童疼痛评估的结果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5)止痛措施都是在疼痛评估的基础上给予的;(6)止痛措施给予后需要进行再评估;(7)出院宣教时护士给予照护者术后疼痛管理相关指导.应用临床实证应用系统(PACES),首先对小儿外科30例手术治疗患儿术后疼痛评估现状进行基线质量审查,然后根据JBI疼痛评估循证标准制定因地制宜的实践方案,如建立实证应用团队、规范护理流程、建立护理书写标准页、邀请麻醉医生对工作人员知识培训、制作疼痛尺及健康教育小册子等.之后,对另外的30例手术治疗患儿进行干预后的质量审查.结果:实施3-12岁儿童疼痛评估护理循证实践方案后,在JBI护理质量审查的7条标准中,7条标准的完成率均得到极大提高(0vs97%,20%vs100%,41%vs100%,7%vs100%,20%vs100%,0vs100%,0vs100%).干预后3-12岁儿童术后疼痛从容易被忽视,改进为中度疼痛能够得到及早评估和管理.结论:JBI儿童术后疼痛评估循证标准应用于3-12岁患儿术后疼痛管理,通过适宜的实践方案,能提高工作人员疼痛评估和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儿童手术疼痛管理质量,但仍需落实持续改进.
  •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新生儿专科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的内容、模式及方法,从而提高临床实施护理专科技术的准确性、科学性、灵活性,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方法:通过对新生儿不同疾病的危重病例、普通病例进行可能使用的操作延伸调查以及新生儿科临床一线不同层次岗位的护士临床调查以确定新生儿专科技术操作的内容,保证基本涵盖新生儿临床护理可能涉及的技术操作.首先进行规范操作流程,结合卫生部各种规范、指南、相关文献等,以新生儿为操作对象制定各种操作流程.其次,确定操作培训的方式,主要采取操作演示、视频教学、情景演练等方法进行,在培训时将每个操作的几个关键点点出,引导护士掌握中心点,强调安全实施,以适应临床各种不同情景下的处理,并将操作培训的理论要点共享于我科护士QQ群中,便于及时查阅、讨论、征集意见及建议,不断完善.制定操作培训计划,陆续按操作实施的重要性、普遍性等安排培训顺序,在操作培训后及时进行考核,强化掌握要点,考核方式采用设置场景操作、临床实施时环节考核等,增加实际应用中的应急处理,提高新生儿护士的临床思维.结果:我科共规范了79项与新生儿相关的护理专科技术操作,可操作强。经调查,护士认为对临床操作涵盖临床的全面性达到99%,保证了临床的实用性。2012年7月一2012年12月培训的操作项目考核的成绩由2012年1-6月的94.22分升至97.56分。结论:规范的新生儿护理操作流程为临床实施操作及考核提供了理论保障,灵活的培训方式提高了技术操作的掌握准确度及灵活性,多样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对新生儿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保证危重新生儿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优质护理。
  •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方法的改进入文关怀,疼痛护理,提高股静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血标本合格率,减少局部瘀斑,血肿,使婴儿采血的疼苦降到最低程度.方法:将220例股静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股静脉穿刺法,观察组采用股静脉体表投影定位的基础上,用左手食指尖在定位处触摸到股静脉凹窝,使定位更明确,操作者不是盲目进针.行一次性采血针斜角穿刺法.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和血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局部瘀斑、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在采血前后给婴儿抚触,实行缓解疼痛护理,人文关怀.结论:改进后的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采血前后的人文关怀和疼痛护理,有利于新生儿的心理和生长发育.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软技能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儿科病房中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儿科病房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指定护士对患儿从入院至出院进行全程服务.结果:观察组患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软技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和减少医疗纠纷.
  • 摘要:目的: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术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积极处理,持续心电监测及氧气吸入,在控制缺氧发作,纠正心功能,观察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同时备好各种抢救用物,按医嘱做好紧急手术的各项准备工作.手术均在深低温体外循环直视下进行,术后密切监测并维持循环稳定,预防低心排;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及时处理心律失常;通过充分镇静、镇痛,积极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其通畅以及调整有效的呼吸机通气模式来积极防治肺高压危象;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严格控制液体进出平衡,预防左心衰的发生;加强机体营养支持防止感染等治疗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例混合型TAPVC行急诊手术;1例术后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出现房室传导阻滞,2例出现室性早搏,针对原因积极对症治疗后均予以纠正;本组手术死亡2例,其余均顺利出院,多次电话随访目前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异常.结论:通过精心护理,合理制定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患儿术前术后护理效果满意,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儿家长负担.
  • 摘要:目的:对国内外沙盘游戏疗法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2001-04/2013-04关于沙盘游戏疗法的理论与应用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沙盘游戏疗法"或"Sandplay therap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沙盘游戏疗法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结果与结论:沙盘游戏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影响广泛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现在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清洁级BALB/c小鼠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并给予三联疗法及布拉氏酵母菌干预,检测小鼠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17(IL-17)表达,探索布拉氏酵母菌与三联疗法对机体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6周龄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44只(新鲜HP菌悬液灌胃,1x109CFU/mL),对照组6只(生理盐水灌胃),1次/日,连续7天.取材证实造模成功后予实验组三联疗法、益生菌及联合应用三联疗法及益生菌干预2周,末次治疗后4周取材.胃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炎症改变,Giemsa染色观察幽门螺杆菌定植情况.应用免疫组化及ELISA方法检测IFN-y及IL-17的表达.实验结果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水准α=0.05,P<0.05即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小鼠胃黏膜HE染色可见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等改变,干预治疗后炎症性细胞浸润减少,黏膜完整连续.IFN-y及IL-17表达:模型组两种因子表达强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用药组及益生菌组表达均弱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明显弱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IFN-y及IL-17表达明显增强,提示两者可能协同参加了幽门螺杆菌诱导的机体炎症反应,并造成黏膜炎症损伤,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应用三联疗法及益生菌干预后,两者表达明显降低,提示药物可能通过抑制两种炎症因子反应达到降低炎症反应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联合应用三联疗法及益生菌干预治疗可能通过抑制两种炎症因子表达而对机体清除幽门螺杆菌、减轻炎症反应及减少不良反应有更好疗效.
  • 摘要:目的:降低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脱管率.方法:对我科室于1年内施行关于如何降低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脱管率的品管圈活动.包括前期学习、组圈、主题选定、计划制定、现状分析、目标设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标准化流程、效果确认与总结,运用各种图表显示、制作问卷调查、统计学分析等.结果:品管圈主题问题完成值(18.5%)>目标值(10.4%)改进成果达到目标值,并采用SPSS软件对爱心圈活动前、后两组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脱管率数据进行X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并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一项,获得有形和无形双重成果.结论:深刻的品管圈理解、创新的精神、正确的立题、详细的制定活动步骤以及大量的实践和反思,是品管圈活动在病房护理工作中成功运用的关键.
  • 摘要:目的:探讨广西地区非缺失型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综合征(nd-HPFH)的基因突变和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Hb分析;应用DNA测序方法分析g珠蛋白基因突变;用反向斑点杂交和Gap-PCR方法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结果:在胎儿血红蛋白(Hb F)增高的病例中检测出6例Ag-158C→T突变杂合子,其中有5例合并Gg-158C→T突变,1例同时伴有杂合子b地中海贫血CD 41/42突变,1例伴有-α3.7缺失型a地中海贫血.血常规检测显示6例病例的Hb为108~129g/L,MCV 66.4~85.4fL,MCH为23.4~30.7pg.血红蛋白分析结果显示Hb F均升高,为4%~18%.5例Hb A2正常,1例复合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的HbA2为5.7%.结论:首次在中国人群中检出Ag-158C→T突变导致非缺失型HPFH,其杂合子无临床症状,HbF升高,血常规正常或MCV、MCH降低.当合并杂合子b地中海贫血或a地中海贫血时,MCV,MCH降低.
  • 摘要:目的: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院前急救工作状况,为探讨适合本区域的院前急救模式、提高河南省重症患儿的急救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郑州市儿童医院院前急救(120)全年出车记录资料,对每例任务的来源、终止任务的主要原因、重症患儿的转运半径、每月工作量、主要病种等进行分析.统计时将0~28天以内的患儿疾病种类统一归为新生儿组疾病.结果:1、郑州市儿童医院全年共接到现场急救指令与网络内转运病人的任务2181例.由郑州市120指挥中心发出的现场急救指令83例,占3.80%,接受院际间转运重症病人任务2098例,占96.20%.完成急救与转运任务并安全接回病人2031例,占所有任务量的93.12%.2、空车原因:共有150例次空车返回,空车率为6.88%.其中120中心指令的空车率25.30%,主要原因为家长呼叫120后又自行到医院就医,占空车原因的61.90%.网络内转运重症患儿129例空车返回,空车率为6.15%,主要原因为家长反复商议后不同意转院、病情危重不适合长途转运、中途退车,分别占空车原因的44.19%、15.50%和13.95%.3、转运半径分布:25km以内281例,占13.84%,25km~200km的1131例,占55.69%,其中200km以上619例,占30.48%,以中长距离转运为主.4、月工作量分布:1、10、11、12月份工作量较大,分别为197、206、206、225例次急救和转运,与秋冬季河南省重症患儿病例增多相吻合.5、主要病种:新生儿组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分别占急救和转运病种的55.49%、18.07%和7.39%;新生儿组位列前三的疾病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外科相关的疾病,分别占转运新生儿的30.79%、10.65%和9.85%.结论:依托专科医院的技术优势,在保证完成120指挥中心任务的前提下,构建和发展区域性儿童转运中心,不仅可以显著扩大儿童专科医院院前急救业务量,也可以满足其它医院重症患儿到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诊治疗的需要.明确本地区院前急救工作特点,制定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模式与工作方案,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和转运重症患儿的水平.
  • 摘要:目的:婴儿痉挛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遗传机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是否参与了婴儿痉挛的遗传机制,研究尚少.方法:共39例婴儿痉挛核心家系样本耐入研究,建立了详细的临床资料库及预后分析,利用Alligent180K平台,进行全染色体微阵列核型分析(CMA),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阳性样本进行验证来源.结果:研究发现5例致病的CNV变异,其中1例为已知的17q缺失,包括己知的致病基因LIS1,其余为4例为1q44缺失综合征,10q重复突变,6q22重复突变,及17p12缺失突变.结论:拷贝数变异导致基因功能障碍,参与了部分婴儿痉挛的发病.
  •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营养不良现患率;调查能量及蛋白质供应充分性及干扰肠内营养(EN)支持的相关因素;分析营养状况与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了解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主要微量元素(铜、铁、锌)水平变化;以期为优化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单中心研究.以2012年11月到2013年4月期间入住北京儿童医院PICU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Z值评分法评价患儿的营养清况;对其中符合危重症标准且于PICU内接受EN或肠外营养(PN)治疗≥≥3天的患儿,则记录每日营养处方、实际营养摄入情况及EN干扰因素,计算每日实际摄入能量和蛋白质充分性及达到理想营养支持所需时间;同时记录患儿原发病及器官功能衰竭数目,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等预后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营养情况与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患儿入院时末梢血铜、铁、锌水平.结果:共纳入患儿78例,中位月龄,3月(QR:6.9,39),男52例(66.7%),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分别为58!20例,PCIS评分80.719.2分,出院病死率及28天死亡率分别为6.4%和10.3%。营养不良现患率38.5%(3088例),肥胖患儿9例(11.5%)。营养不良组患儿合并基础疾病比例较营养正常组高;出院病死率及28天死亡率尽管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调查了其中62例符合危重症诊断标准,且 EN或PN>_3天患儿的营养支持情况,EN,PN,混合营养分别为55.2及5例;60例EN或混合营养患儿中鼻胃管喂养52例(86.7%),口饲8例(13.3%);起始EN时间2.59h(QR:1.53-3.67h)。62名患儿肠内能量l总能量充分性分别为0.84±0.38和0.92±0.30;肠内蛋白充分性/总蛋白充分性分别为0.94±0.46和0.99±0.40;实现充分肠内能量、总能量、肠内蛋白、总蛋白供给例数分别为25,27,29及30例,中位达标时间均为2天。患儿平均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充分性于PICU第2天起即可达到80%以上;近80%患儿在PICU住院期间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充分性达到70%以上。结论:PICU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营养不良(不包括肥胖)现患率高于一般危重症患儿。营养不良组基础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营养正常组,而病死率尽管高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绝大多数患儿实现了早期EN,尽管部分患儿多次因喂养不耐受导致EN中断,但未观察到出现误吸或者胃肠并发症。北京儿童医院PICU对危重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的营养支持治疗意识较强,45%的患儿可在PICU住院期间实现充分能量/蛋白质供应,而将近80%的患儿PICU住院期间能量和蛋白质充分性可达到70%以上,高于国外相关报道。能量供应不足可能更易发生于大年龄大体重患儿,患儿病情可能更为严重,且增加患儿对有创呼吸支持的依赖性及住院费用。研究推测能量供应不足患儿可能存在更高的病死率,但未能得到统计学支持,下一步的研究将深入探讨。蛋白摄入不充分更易发生于大体重患儿,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数目增加,而肠内蛋白摄入不充分患儿尚可能存在更高的严重脓毒症比例。本研究中纤支镜检查是导致EN中断的首要原因,EN无中断组肠内能量和蛋白质充分性均略高于中断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患儿存在末梢血铁、锌水平的降低,铜水平正常,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无明显差异。
  •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12例CBAS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的类型谱,旨在对此类患儿做到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从而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5月,因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确诊CBAS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生化指标、尿液特殊胆汁酸种类和相应的基因突变的类型,随访1个月至30个月.结果:12例CBAS患儿,均在生后1月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生化检查发现高结合胆红素血症、转氨酶明显升高、γ谷氨酰转肽酶正常、总胆汁酸正常、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胆固醇降低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尿液胆汁酸质谱分析发现5例提示HSD3B7基因缺陷,5例提示AKR1D1基因缺陷,2例提示CYP7B基因缺陷,相应基因检测发现13种突变,包括2种无义突变,7种错义突变,4种缺失突变.7例患儿采用鹅去氧胆酸和/或熊去氧胆酸治疗后,黄疸均已消退,生化检查结果已恢复正常,尿液胆汁酸谱异常胆汁酸小时;3例采用胆酸钠和/或熊去氧胆酸治疗无明显效果,1周岁内死亡;1例治疗开始时已发生肝功能衰竭,预后不好;1例家长放弃治疗后失访.结论:低V谷胺酰转肽酶和低总胆汁酸是CBAS导致的新生儿胆汁淤积症的主要特点,中国CBAS以1型与2型为主,3型较少.口服补充鹅去氧胆酸和/或熊去氧胆酸,1型和2型预后好.3型因病例少、病情发展快、诊断时已发生肝功能衰竭、治疗不及时等原因预后不好.
  • 摘要:目的:测定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前及液体复苏后各时间段血乳酸值和乳酸清除率,探讨和比较两者在脓毒性休克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脓毒性休克的56例患儿进行液体复苏,同时测定液体复苏前及液体复苏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乳酸值,并计算出相应的乳酸清除率,分析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与患儿性别、年龄、器官功能衰竭数目、住PICU时间、机械通气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液体复苏前血乳酸水平在男女性别组、机械通气和未通气组、死亡各存活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年龄、住PICU时间无相关性,但与器官功能衰竭数目有相关性.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液体复苏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乳酸低于死亡组(P<0.05),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评估液体复苏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乳酸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70%)较乳酸(曲线下面积<70%)高,其诊断界点分别为29.9%、55.0%、66.3%.机械通气和未通气组比较,液体复苏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乳酸和乳酸清除率未见统计学差异.住PICU时间与液体复苏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乳酸值及乳酸清除率无相关性.器官功能障碍数目与液体复苏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有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预后与液体复苏前血乳酸水平无明显关系,与液体复苏后各时间段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有关.液体复苏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乳酸清除率较血乳酸水平能更好的预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预后.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变化较单纯测定一次乳酸值更能预测脓毒性休克严重程度、评估液体效果和预后.
  • 摘要:目的:采用左乙拉西坦(LEV)对反复热性惊厥(FS)的小儿进行预防治疗,并随访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8-11月份在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63例反复FS的患儿按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体温在38.5℃以上时给予退热治疗,高低剂量组患儿体温超过37.5℃时分别口服LEV 30mg/(kg次)和15mg/(kg次)维持1周后,第8-12d减为10mg/(kg次),第13-15d继减为5mg/(kg次),第16停药,均为每日2次,同时体温超过38.5℃时口服退热药.三组均随访观察1年,每3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发热次数、惊厥复发次数、用药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三组复发例数分别为11例、4例、3例,复发率分别为52.38%、19.05%、14.29%;平均复发次数分别为0.76±1.00次、0.19±0.40次、0.14±0.36次,对照组复发次数高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2=0.017,P13=0.041),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3=0.951).(2)低剂量组仅2例FS患儿出现轻度嗜睡症状,高剂量组仅1例FS患儿出现轻度兴奋、冲动及暴燥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和4.76%,且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1.000).结论:LEV可有效预防反复FS的患儿复发,且小剂量即可达到大剂量预防相同效果,同时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良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评价安定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4月到2011年2月收治的141例惊厥患儿的资料,其中有72例患儿为安定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其余69例患儿为安定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5.36%,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在治疗后的总复发率为13.89%,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后的总复发率为40.58%,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定联合苯巴比妥在小儿惊厥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降低近中期复发率.
  •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药源性肌张力不全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2001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住院的82例小儿急性药源性肌张力不全的原发病、致病药物 、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病上呼吸道感染45例,急性胃肠炎21例,支气管炎4例,支气管肺炎3例,多发性抽动9例.导致小儿急性药源性肌张力不全发生较多的药物依次为甲氧氯普胺55例(67.07%)、小儿感冒药13例(15.85%)、氟哌啶醇9例(10.98%)、异丙嗪5例(6.10%)等.症状出现时间在首次用药后20min~2d,症状为发作性,每次持续5~30min,临床表现为头后仰72例(87.80%),双眼凝视60例(73.17%)、四肢强直37例(45.12%)、痉挛性斜颈33例(40.24%)、躯干扭曲23例(28.05%)、角弓反张21例(25.61%)、面肌抽动8例,强直性张口7例,伸舌困难5例,站立不稳3例,语言不清2例,震颤、流涎2例.结论:急性药源性肌张力不全在小儿较多见,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对有呕吐的患儿应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尽量避免使用甲氧氯普胺;对小儿感冒应慎重选药,且剂量不宜过大;氟哌啶醇应在神经专科医师指导下应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至控制症状.一旦出现肌张力不全的症状,应立即停药,并作相应处理.
  • 摘要:目的:探讨未成熟大鼠反复惊厥发作后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受体)亚单位α1和y2表达及其远期脑损伤的影响,以了解该受体亚单位在未成熟脑癫痫发作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三氟乙醚诱导新生期反复惊厥动物模型,并通过悬崖回避、负趋地性、旷场实验、平衡木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等观察其神经行为学改变;同时,于末次惊厥后1d及25d、60d取大脑海马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m blot)及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海马GABAA受体亚单位α1和y2的表达.结果:反复惊厥大鼠悬崖回避、负趋地性所需时间较对照验中央格停留时间较对照明显组延长(P<0.0组明显延长(P<0.05);反复惊厥大鼠旷场试5)、且平衡木试验平均评分明显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检测检测中,反复惊厥组寻找平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60s内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检测,末次惊厥后1d(即10日龄),惊厥组大鼠GABAA受体α1亚单位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GABAA体y2亚单位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末次惊厥后25d(即35日龄)与60d(即70日龄),惊厥组大鼠GABAA受体α1和y2亚单位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三氟乙醚诱导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发作致使大鼠生长发育落后,神经反射延迟,并产生成年期新环境适应能力下降,以及远期学习、记忆能力损害。新生未成熟大鼠反复惊厥后短期内即明显影响海马GABAA受体a1和Y2亚单位相关基因转录,且该影响长期存在,并影响蛋白表达,这可能对脑发育期神经元功能产生长期影响;未成熟鼠反复惊厥发作导致远期神经行为学改变及认知损害,也改变了成年期GABAA受体亚单位a1和Y2亚单位表达,该亚单位表达长期改变参与到成年大鼠学习、记忆损伤的发生过程中,对脑功能产生远期影响。
  •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并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儿全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肺炎并心力衰竭15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18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12例,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衰组及对照组各20例,应用金标法快速测定各组全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室射血分数.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单纯先天性心脏病组比较,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比较,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组比较,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血氨基末端脑钠肤前体水平可以反映心功能状态及心室负荷情况,是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指标,动态监测氨基末端脑钠肤前体水平有利于心衰的早期诊断。
  • 摘要:目的:探讨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PDA(hsPDA)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观察布洛芬关闭hsPDA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NICU于2011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5例出生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通过超声心动图证实合并hsPDA.PDA内径≥1.5mm,ILA/AO(左心房内径/主动脉根部)≥1.4,合并左向右分流.研究方法(1)Echo监测PDA各项指标:自生后第1天起每日监测DA的直径大小、LA/AO、分流情况直至DA关闭.(2)Uscom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自生后第1天起动态监测患儿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直至DA关闭.(3)临床观察指标:hsPDA相关的临床症状:心率增快>170次/分、心脏杂音明显、血压偏低、脉压差大、呼吸困难加重、喂养不耐受等.(4)出现典型hsPDA相关症状者予布洛芬口服关闭PDA治疗,口服疗程(首剂10mg/kg,24小时、48小时使用第2剂、第3剂,每剂5mg/kg).结果:(1)基本资料:5例早产儿,男3例,女2例,胎龄中位数30+4周(27+6周-32周),体重中位数1.3Kg(750g-1500g)。(2)Echo检查:hsPDA大小为2.2±0.3mm,LA/AO为1.74,合并左向右分流。在生后72h内,均无出现hsPDA的相关临床症状,于5-7天左右开始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心率增快170次/分、血压偏低、脉压差增大、呼吸困难加重、喂养不耐受等。5例患儿均予布洛芬口服关闭hsPDA,于10-12天复查EchoS例hsPDA均关闭。(3)hsPDA关闭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5例患儿在生后72h内,均无出现hsPDA的相关临床症状,于5-7天左右开始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患儿的左室CO,SV,CI,HR及SM II均出现显著上升(p<0.01),SVRI、平均压出现明显的下降(p<0.01)。使用布洛芬关闭hsPDA后,在10-12天左右患儿的总LVCO,SV,CI,HR及SM II回落至接近生后早期水平(p<0.01),SVRI、平均压上升(p<0.01)。结论:合并hsPDA给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血流动力学造成显著影响,左室心输出量、每搏量、心脏指数、肌力指数等指标明显上升,外周阻力指数下降、心率增快。经口服布洛芬关闭hsPDA治疗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正常。
  • 摘要:目的:分析接受换血疗法治疗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1年1月~2011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病理性)并接受了换血疗法的足月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黄疸病因、急性胆红素脑病(ABE)发生情况、转归、换血不良反应等.结果:611例患儿,男340例,女271例,共换血633人次,其中2次换血16例,3次换血3例.ABO溶血病(69.1%)是最常见的换血病因,16.4%病因不详.361例(59.1%)发生ABE,轻度204例(3.4%),中度87例(14.3%),重度70例(11.5%),换血前TSB(血清胆红素)呈逐年上升趋势,而TSB换出率维持在(48.70~58.46)%,ABE发生率波动于(46.7~72.2)%,而中重度ABE发生率略有降低;病重放弃+死亡44例(7.2%).换血不良反应有血小板减少症(60.6%)、高血糖(43.2%)、低钾血症(31.9%)、代谢性酸中毒(30.9%)、低钙血症(19.1%)、低镁血症(14.2%%)、低钠血症(8.7%)等血液学指标异常,以及高血压(9.0%)、呼吸暂停和低血压(3.3%)、窦性心动过速(2.0%)、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3%)、心力衰竭(1.1%)、呼吸衰竭(1.0%)等严重不良反应;换血疗法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ABO溶血病是因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的足月儿最常见的黄疸病因,ABO溶血病应及早诊治,注意监测胆红素,及时光疗,避免或减轻ABE发生,减少换血.换血不良反应尤其严重不良反应并不罕见,因此,换血前需做好应对措施,换血后严密监护,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新生儿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临床特点、菌株耐药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疾病转归.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产ESBLs大肠埃希菌病例共68例.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合患儿入院出生体质量、胎龄、分娩方式、感染部位和疾病转归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早晚期新生儿感染部位分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治疗转归.选取同期上报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中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病例共81例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新生儿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危险因素.结果:68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痰液样本的分离率最高(49/68,72.1%),其次为血液(7/68,10.3%)和尿液(6/68,8.8%).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在60%以上,对庆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40%左右,对头霉素类的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也仅为10.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极低,分别为4.4%和2.9%,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0.晚期新生儿以呼吸道感染为主(84.3%)明显高于早期新生儿呼吸道感染(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2.87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Exp(B)=0.352,95%Cl:0.134~0.929)、分娩方式(Exp(B)=0.488,95%Cl:0.243-0.984)、侵入性操作(Exp(B)=0.363,95%Cl:0.142~0.927)、母亲产前一周使用激素和/或抗菌药物(Exp(B)=0.325,95%Cl:0.127~0.833)是新生儿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新生儿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感染菌株耐药性强,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掌握剖宫产以及产前使用激素和抗菌药物指征可减少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Resistin)、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分组和剔除标准,最终63例患儿纳入研究,一般感染组34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9例,其中有感染存在(即为脓毒症)的16例,无感染存在的1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2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抵抗素、sTREM-1的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感染组CRP、PCT、ESR、抵抗素、sTREM-1的值均较SIRS组低(P<0.05);一般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WBC、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炎症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SIRS组的WBC、NR、CRP、PCT、ESR、抵抗素、sTREM-1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2、SIRS组中,有16例(55%)患儿的微生物学检查阳性,被证实存在脓毒症,其中细菌培养阳性12例,真菌感染2例,混合感染2例,余13例未找到感染原,两组比较,性别、年龄、体重、WBC、NR、ES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患者血清抵抗素和sTREM-1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SIRS患者(P<0.05),血清CRP和PCT的水平也有同样的趋势(分别为P=0.012,P<0.001).3、在鉴别脓毒症和非感染SIRS时,血清sTREM-1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1,其次为血清抵抗素水平,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之后依次为PCT 0.947,CRP0.769,提示sTREM-1的水平对鉴别脓毒症和非感染SIRS方面的准确性较高.4、抵抗素和sTREM-1在脓毒症组和非感染SIRS组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565(P=0.022)和r=0.365(P=0.034),在一般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抵抗素和sTREM-1的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1、血清抵抗素和sTREM-1可以作为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指标;2、血清抵抗素和sTREM-1有助于鉴别脓毒症和非感染SIRS,优于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价早产儿母乳喂养强化起始时机和方法对早产儿住院期间生长、营养状况的影响,从而探讨早产儿母乳喂养强化起始的最佳时机和方法,以保证早产儿生长正常,减少宫外生长迟缓.方法:研究对象选择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京沪两地四家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量大于总喂养量的50%.根据开始添加母乳强化剂的时间分为早强化组(奶量<90ml/kg.d时开始强化)和晚强化组(奶量≥90ml/kg·d开始强化),再根据从开始添加母乳强化剂至足量强化天数分为快强化组(1~3天完成足量强化)和慢强化组(≥4天完成足量强化).对合并症、肠内营养情况、生长速度、血生化指标以及出生时和出院时生长落后(SGA)比例进行比较.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67例.早强化组32例,晚强化组35例,两组开始强化时奶量分别为67.17±20.26ml/kg和127.00±37.03ml/kg,P<0.001;两组基本情况、合并症、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出院时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尿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母乳喂养晚强化或慢强化均加剧宫外生长迟缓.建议在早产儿母乳喂养量达90ml/kg.d之前开始添加强化剂;在早产儿能够耐受的情况下,足量强化应在3天内完成.
  • 摘要:目的:评价24小时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监测联合PH监测技术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19例临床考虑有胃食管反流的早产儿.其中男13例,女6例,平均胎龄29.1±1.8周(范围26~32周),平均出生体重1238.4±234.1克(范围850~1700克),行该项检查时平均日龄37.6±15天(范围14~65天).行24h阻抗及PH监测,数据被保存在便携式记录器的储存卡内用专业软件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检验.结果:19例早产儿中,pH值检测GER检出率为73.7%,阻抗联合pH值法检出率为89.5%,优于pH值检测法.14例酸性GER组患儿的合计反流时间、长反流周期数、最长反流与无反流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1).5例PH值监测无病理性酸反流,但阻抗监测提示弱酸反流较酸性GER组增加(P<0.01).19例患儿24h总反流事件的中位数为68.4次,其中弱酸反流占所有反流事件的69.6%.结论:此技术应用于早产儿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可发现弱酸反流及液体、气体反流,为更好地解释GER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提供了可能.然而本研究病例数较少,早产儿食道阻抗正常值仍不明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输血后DNA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预测早产儿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危险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科的需输注红细胞的20例早产儿,分别在该患儿第一次输血前后采集患儿血液标本,输血后采集时间分别为输血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抽取患儿静脉血1-2ml EDTA管保存;同时留取所输注非辐射少白红细胞2ml EDTA管保存,保存于-20℃冰箱中备测.对留取的血液标本进行DNA提取,选取三个微卫星位点(D6S89、TCFIID、D11 S534),分别进行PCR、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①比较20例患儿D6S89、TCFIID两个微卫星位点基因型输血前后无改变.D11S534微卫星位点输血前后比较,20例早产儿中一共有3例早产儿输血后基因型发生改变,同供血者的基因型相同.A早产儿,受血者为纯合子,供血者为杂合子,受血者相同的等位基因与受血者的等位基因之一相同,输血后第5天时受血者基因型无明显改变,输血后第10天及输血后第15天基因型改变,与供血者的基因型相同的杂合予.B早产儿,受血者为纯合子,供血者为杂合子,受血者相同的等位基因与受血者的等位基因之一相同,输血后第5天、第10天及输血后第15天基因型改变,与供血者的基因型相同的杂合子.C早产儿,受血者为杂合子,供血者为纯合子,其相同的等位基因与受血者的等位基因之一相同,输血后第5天时受血者基因型无明显改变,输血后第10天及输血后第15天基因型改变,与供血者的基因型相同的纯合子.②比较不同胎龄(≤32周组和>32周组)、不同体重(≤1500g组和>1500g组)及输注非辐照血后第一次采血前输血量不同的两组(10ml/kg组和20ml/kg组)早产儿发生D11S534多态性改变的发生率,统计学分析显示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早产儿输注未辐照的少白红细胞后存在暂时性的DNA微嵌合状态,有发生TA-GVHD的风险性.②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输注同一供血者的输血量越大发生TA-GVHD的风险越高.提倡早产儿输注辐照红细胞预防TA-GVHD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2月~1岁早产儿贫血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7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160例2月~1岁发生贫血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贫血发生的类型、病因及相关因素.结果:160例早产儿中,IDA检出率86.15%(56/65),其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47例,单纯小细胞性贫血3例,单纯低色素性贫血5例,正细胞性贫血1例.地中海贫血检出率28.57%(6/21).33.75%(54/160)的早产儿贫血与感染相关.相同年龄段内早产儿贫血程度随其胎龄、出生体重的增加而减轻,来自城市早产儿贫血程度较来自农村者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月~1岁早产儿贫血主要由缺铁引起,若不纠正,程度随年龄增大而加重;合并感染可使贫血加重.所有贫血早产儿均应行血清铁生化检查.本地区内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早产儿应常规行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贫血程度越重.加强对早产儿贫血的认识,及早发现及干预发病因素是防治早产儿贫血的重要措施.
  •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近三年内<32周极早产儿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为NICU改进治疗和护理措施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0-2012年本院NICU收治的<32周极早产儿共1,838例,按照胎龄分为7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年的各胎龄组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变化.结果:我院NICU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收治<32周极早产儿分别为501例、572例和765例,分别占当年早产儿总数的18.9%、21.0%和24.0%,呈明显的增多趋势(X2=22.533,p<0.001).胎龄<32周极早产儿2010、2011和2012年的病死率逐年下降,分别为6.8%、4.0%和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269,p<0.01);各胎龄组病死率三年比较除28周胎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它各胎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三年分别为20.8%、18.4%和15.5%,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36,p<0.05);各胎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虽然也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发症中,中至重度BPD、Ⅲ度或ⅣV度IVH、严重NEC、败血症和Ⅲ期以上ROP的发生率三年比较也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胎龄<32周极早产儿的病死率或存活但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但<28周超早产儿发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NICU还需要进一步依靠提高技术和并发症的管理水平来改善这类患儿的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研究旨在分析早产儿高磷血症可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干预高磷血症的发生提供基础.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的孕周<37周的早产儿血电解质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采血时间分为早期早产儿组(采血时间<3天)、中期早产儿组(采血时间≥3天但≤7天)及晚期早产儿组(采血时间>7天).所有患儿在入院后24小时内均进行电解质及肝肾功能检查,在出院前每周复查肝肾功及电解质,定期进行头颅B超筛查,所有患儿均未接受外源性含磷制剂治疗.收集这些患儿的孕周、性别、出生体重、血磷、血钙、血镁、肾功、是否合并窒息、是否合并感染、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孕母产前是否存在电解质异常等情况,使用SPSS 19.0依照分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期早产儿组有61名患儿,共38名患儿发生高磷血症,高磷血症的发生率为62.3%;血钙、血镁、性别、孕周、出生体重与高磷血症的发生相关.中期早产儿组有30名患儿,共9名患儿发生高磷血症,高磷血症的发生率为30%;在这组患儿中,尚不能认为高磷血症的发生与血钙、血镁、肾功、出生体重、有无合并感染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晚期早产儿组有76名患儿,共19名患儿发生高磷血症,高磷血症的发生率为25%;仅性别与高磷血症的发生相关,尚不能确认其他危险因素如是否合并颅内出血、是否合并感染等与高磷血症发生的相关性.结论:早期早产儿组患儿高磷血症的发生可能与血钙、血镁、性别、孕周、出生体重等相关,尚不能确认中期和晚期采血组早产儿高磷血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分析.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