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机场
双流机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6篇,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经济、航空、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0992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统一论坛、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中国民用航空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等;双流机场的相关文献由171位作者贡献,包括包力达、易世忠、岳炼等。
双流机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992篇
占比:98.25%
总计:11188篇
双流机场
-研究学者
- 包力达
- 易世忠
- 岳炼
- 李典南
- 段炼
- 沈宏彬
- 许东蓓
- 周继业
- 国永梅
- 夏梦莹
- 孙岩冰
- 孙立极
- 宋静
- 徐海
- 文丽娟
- 李伟
- 李跃春
- 杨晶轶
- 王振宇
- 竺维
- 简斌
- 袁振
- 郭忠立
- 顾仲阳
- 马丽
- 高庆龙
- 丁佳
- 万嘉
- 乔宜男
- 付晓凡
- 何子维1
- 何小竹
- 何明霞
- 何海洋
- 俞忠民
- 傅文伶
- 兰芳
- 冯汉中
- 刘子可
- 刘应华
- 刘晓达
- 刘纯
- 刘静
- 叶晓婷
- 吕萍
- 吴亮宏
- 吴欧
- 周天煜
- 周广军
- 唐佳莹1
-
-
无
-
-
摘要:
项目概况:成都市双流区空港育仁幼儿园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航空港成双大道,由原来双流机场的空港酒店改造而成,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一共两层楼,分为9个班。设计理念:该园以“科技·未来”为主题,主要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手法,通过对比、线面结合的方式,打破以往传统形式的幼儿园设计,希望通过原生态的材料和创新手法,融合园所理念和文化背景,营造出国际且富有科技特色的儿童乐园。
-
-
应雨辰;
蔺少龙
-
-
摘要:
将中国的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以及青藏高原中东部划分为西南地区,利用中国584个气象台站1961—2011年间的逐日降水资料中的秋季降水资料和双流国际机场1986—2011年气候降水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近50年来西南地区和双流国际机场秋季的降水强度和区域特征,并对西南地区和双流国际机场的秋季降水强度进行了一元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
-
-
郭忠立;
李伟;
郭艳芬
-
-
摘要: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航班量日益增多,而秋冬季的大雾天气日渐成为影响飞机航班正常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机场大雾天气的监测预报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航空气象部门一般靠人工资料分析、人工监测,持续跟踪来预报大雾以及其发展趋势,预报员需要分析多种观测资料来判断是否会起雾,这对预报员形成较大的预报压力。关于机场低能见度监测及预警系统的开发很有必要。系统利用数值预报资料建立低能见度预警模型,首先对出雾形势进行分析,在判断为易出雾的形势后,再结合气象要素特征(湿度、风向、风速、温度变化和前期降水等)来综合判断出雾概率。同时,基于葵花8号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高时空分辨率多通道数据,使用3.9 μm伪比辐射率法和3.9 μm与11.2 μm通道亮温差法进行雾区的监测和不同级别能见度的识别。
-
-
李典南;
徐海;
许东蓓
-
-
摘要:
利用双流国际机场2013—2018年的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interim逐6 h再分析资料、成都市气象局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双流机场雷暴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双流机场雷暴天气预报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二级逻辑回归法建立潜势预报模型(预报方程和消空方程),最后进行数据的回代检验.结果表明: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850 hPa比湿、850与500 hPa假相当位温差、回波顶高、1.5°仰角基本反射率、3.4°仰角基本反射率、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为雷暴天气的主要预报因子,据此建立的潜势预报模型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性,且综合来看在夏季的预报效果更好.
-
-
李典南;
徐海;
许东蓓
-
-
摘要:
利用双流国际机场2013—2018年的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interim逐6 h再分析资料、成都市气象局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双流机场雷暴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双流机场雷暴天气预报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二级逻辑回归法建立潜势预报模型(预报方程和消空方程),最后进行数据的回代检验。结果表明: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850 hPa比湿、850与500 hPa假相当位温差、回波顶高、1.5°仰角基本反射率、3.4°仰角基本反射率、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为雷暴天气的主要预报因子,据此建立的潜势预报模型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性,且综合来看在夏季的预报效果更好。
-
-
张亚雯;
无
-
-
摘要:
6月30日上午11:58,厦航MF8402航班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起飞,并于14:17平稳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标志着厦航圆满完成天府国际机场首航。6月29日晚,厦航在双流机场最后一个航班离地飞往长沙,双流机场塔台温情送别,至此厦航在双流机场23年的安全运行完美收官。作为首批一次性转场天府机场的航空公司之一.
-
-
李典南;
许东蓓
-
-
摘要:
利用双流机场2013-2018年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气象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资料,从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时空特征和分类特征两方面,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双流机场发生的雷暴有77.03%伴有降水,夏季发生的雷暴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50%以上,并具有“夜雷多、日雷少”特征。持续时间在3 h以内的雷暴占比82.7%。雷暴在机场的偏东方向发展最为活跃。依据雷暴所处环境场的斜压锋生作用和热力条件的差异,将双流机场的雷暴天气分为冷平流强迫类、暖平流强迫类、斜压锋生类和弱平流类。冷平流强迫类雷暴是高空西北冷空气起主导作用。雷暴发生时双流机场多位于500 hPa槽后,对流层中上层风向随高度逆转,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较强,形成的雷暴常伴有大风、冰雹或局地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积状云和层状云混合性降水回波。暖平流强迫类雷暴是强盛的偏南暖湿气流起主导作用。雷暴发生时双流机场多位于500 hPa槽前,对流层中低层风向随高度顺转。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相对较弱,但大气层结整体湿润,易出现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以层状云为主的降水回波。斜压锋生类雷暴发生于中低层冷暖空气强烈交汇的背景下,锋生作用显著。雷暴发生时大气斜压性较强,动力条件较好,易形成多种天气现象相混合的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图上本场附近有由多个雷暴单体侧向排列、呈东北-西南向的弓形回波带。弱平流类雷暴发生于大气斜压性弱的背景下。雷暴发生时大气近似准正压状态,锋生函数小、温度平流不明显。大气水汽的水平分布较均匀,近地面为高温高湿,低层有不稳定能量积累,当配合适当的触发机制,可克服对流抑制形成伴有雷阵雨、阵性大风的雷暴天气。雷达回波图上本场周围分散着许多范围小、强度弱的回波,典型特征不明显。
-
-
-
段炼;
岳炼
-
-
摘要:
能见度是气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产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对航空运输尤为重要.因此,研究能见度变化特征对保障飞行安全意义深远.利用双流机场2007—2017年期间的历史观测资料,运用等级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其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月变化、日变化等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双流机场大气能见度11年均值上升了近2 km;冬季平均能见度最低为4985.87 m,夏季平均能见度最高为7381.6 m,能见度呈现出春夏较好、秋冬较差和四季分明的特点;日变化特征主要是日出后逐渐上升,日落后开始下降,在14:00最佳,凌晨00:00最差;各级低能见度出现的日数和比例逐年下降,大气能见度逐年改善,并在2015年后超过前几年的总体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