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专利文献4912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法制与社会、科技信息、健康等;
厌恶疗法的相关文献由165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志国、楼南星、华彩霞等。
厌恶疗法
-研究学者
- 马志国
- 楼南星
- 华彩霞
- 周华琳
- 周雨生
- 宋冬玲
- 李先宾
- 李永志
- 汪辉
- 潘小娅
- 王梦欣
- 范明珍
- 袁浩龙
- 诺敏
- 谢琼芳
- 邓玮
- 黄晓霞
- 丁少楠
- 丛爱玲
- 乌力吉巴特尔
- 乔群喜
- 于宗富
- 亦凡
- 仲少华
- 何伦
- 侯振方
- 倪胜楼
- 关颖
- 冯强
- 刘祖松
- 刘素兰
- 刘艳骄
- 刘金凤
- 刘鹏
- 原所贤
- 史尚山
- 叶忠贵
- 吕锦旭
- 吴树靖
- 周瑞兰
- 周立发
- 周长来
- 唐宏宇
- 唐立岩
- 士心
- 孔令雪
- 孙安修
- 孙艳
- 安周颖
- 宋志文
-
-
丁少楠
-
-
摘要:
厌恶疗法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通过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条件联系,从而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1]。通过血液透析治疗肾衰,能够通过特有的方式,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大分子溶质、部分水,去除血液中的杂质,达到透析血液的目的。在急性肾损伤、急性中毒等重症疾病中应用广泛。但连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需要进行较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这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都产生了极大的挑战[2,3],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对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及时干预,减少患者液体摄入,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本次研究针对厌恶疗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
-
-
赵郡
-
-
摘要:
随着全民阅读的大力推广,以及高考改革中阅读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大,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比以往更加重视学生,的阅读。学校和家庭都很给力,书香校园、最美书屋、客厅阅读角、卧室图书架、云图书馆……在学生活跃着的每一个空间,几乎都能看到各种图书。当今时代,书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可是,在如此便捷的阅读环境下,人们读书的效果又如何呢?据每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人们的阅读量和阅读率的确有所增加。
-
-
牛洪艳;
刘金凤;
吕锦旭;
祝喜鹰;
李玲
-
-
摘要:
目的 探讨厌恶疗法在血液透析患者控制液体摄入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长期规律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所在病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厌恶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摄水心理渴求,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摄水心理渴求得分为(73.75±11.35)分,观察组为(61.75±16.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控水依从性好的患者48例(80.0%),对照组26例(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为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厌恶疗法,让患者想象厌恶刺激,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的心理渴求水平,提高控水依从性,降低低血压的发生.
-
-
郝琳;
龙本富;
陆艳
-
-
摘要:
自闭症儿童的过激行为是其一种消极社会行为,对其成长有不良影响。本研究以一名有过激行为的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尝试将延迟满足法和厌恶疗法结合对其过激行为实施干预。在干预过程中,收集相关数据并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自闭症儿童在延迟满足法和厌恶疗法结合干预后,过激行为次数逐渐变少,延迟满足等待的时间逐渐增长。该案例实验为自闭症儿童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为自闭症儿童治疗师和其家长提供实践操作上的指导。
-
-
-
-
王云一
-
-
摘要:
伯吉斯的小说《发条橙》中,为了改造暴力罪犯亚力克斯,监狱采用了"厌恶疗法",使得亚力克斯产生了类似强迫症的症状."厌恶疗法"是在人为制造强迫,是强迫的强迫.本文从"厌恶疗法"在小说中的运用、失效以及风险三个方面,探究了"厌恶疗法"对强迫症的模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