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癌
十二指肠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036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综合临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8年中国国际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学术会议、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九届腹腔镜外科会议等;十二指肠癌的相关文献由34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弋、高明、刘岩等。
十二指肠癌
-研究学者
- 刘弋
- 高明
- 刘岩
- 卢传辉
- 周玲玲
- 姜敏
- 孙远杰
- 宋家琨
- 徐涛
- 李克华
- 李克爱
- 李红灵
- 梁景星
- 潘爱兰
- 王峰
- 王德增
- 王文奎
- 白平平
- 耿小平
- 葛丽娟
- 葛秀萍
- 董洪民
- 许林
- 许雪芬
- 赵海霞
- 邓跃华
- 陈丽华
- 鲍晓蕾
- 黄涛
- Ben-Arie A.
- Jamieson NB
- Lavie O.
- Metcalfe M
- Mich.F
- Pilip A.
- RCNWilliamson
- RobHutchins
- Solaini L
- 丁仕义
- 丁向萍
- 万进
- 于东风
- 于卫光
- 于杰
- 付越榕
- 任立场
- 伊莲花
- 何三光
- 何贵金
- 余小航
-
-
王丽丽;
吴晓燕;
张金业
-
-
摘要:
目的:研究一起十二指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状况。方法:通过形态学检查、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仪器鉴定,KB法等,研究此次霍乱弧菌临床感染特征和耐药情况。结果:血培养中检出霍乱弧菌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经莫西沙星和头孢米诺治疗后痊愈。结论:癌症患者非O1/O139引起的感染成功的治疗主要取决于早期诊断和及时使用抗生素。为临床提供实用的经验。
-
-
周爱梅;
沈红艳
-
-
摘要: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临床上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起病很隐匿,临床症状不具典型性,预后不佳,其发病率占整个消化道肿瘤的0.3%~0.5%,占小肠恶性肿瘤的25%~35%[1].十二指肠癌合并全小肠坏死病死率极高需要尽快实施胰十二指肠伴全小肠切除术的治疗,术后患者疼痛明显,需长期依赖胃肠外营养支持.术后给予科学的卧位、联合优质的舒适护理及合理的肠外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2020年2月24日我院收治1例十二指肠癌患者,顺利完成胰十二指肠伴全小肠切除术,经过术后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实现较为理想的患者舒适化护理体验,术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6%.
-
-
陈秀娜
-
-
摘要:
目的:探究一例十二指肠癌术后切口感染裂开、周围皮肤凹陷渗液致切口难以愈合的处理办法.方法:于切口感染裂开、周围皮肤凹陷处,使用伤口敷料超薄水胶体配合一件式凸面透明造口袋.结果:患者切口造口袋无出现渗漏现象,患者切口感染裂开、周围皮肤凹陷渗液致切口难以愈合得以改善,处理效果优良.结论:伤口敷料超薄水胶体配合一件式凸面透明造口袋在十二指肠癌术后切口感染裂开、周围皮肤凹陷渗液致切口难以愈合处理中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
-
-
摘要: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与十二指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关系及对生存状况的影响.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5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血清CEA为5 ng/mL作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升高组(n=55)和未升高组(n=103);分析血清CEA水平与十二指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引起血清CEA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比较血清CEA升高组与未升高组患者手术后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时的无病生存率.十二指肠癌患者的病变类型、TNM分期、N分期、血管侵犯、远处转移、神经侵犯、肿瘤数目、分化程度与血清CEA水平升高有密切相关性(P<0.05);远处转移和多发肿瘤数目为十二指肠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EA水平升高组患者12、24和36个月的无病生存率均低于未升高组(P<0.05).血清CEA水平升高与十二指肠癌患者多发肿瘤和远处转移有关,且患者生存率较低.
-
-
史颖晨1;
符号1;
赵红1
-
-
摘要: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一般随着带状疱疹的出现特异性抗体水平会迅速升高,因而复发性带状疱疹少见。但当免疫功能低下或合并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年幼或老年患者,恶性肿瘤等疾病常比一般正常患者容易并发复发性带状疱疹,本病例介绍我院1例十二指肠癌术后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其原因很可能与恶性肿瘤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
-
李胜兵;
刘海鸿;
丁向萍;
张锦华;
庄剑波
-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伴发病变及其癌的病理诊断结果资料分析,总结不同肿瘤的发病部位及分化程度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5月~2015年3月胃镜、病理诊断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变的病例资料.结果 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癌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P<0.05),胃癌诊断的男性年龄大于女性年龄(P=0.045).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伴发炎症比率最高,达55.3%,结直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伴管状腺瘤达57.3%.胃癌以低分化为主,贲门胃底癌最多发;结直肠癌以中分化为主,以直肠最多见,且高级别瘤变的比率明显升高.结论 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癌的发病与性别有关,男性多发.炎症是伴发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主要病变,胃癌女性的发病率低,但发病比较早.结直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伴发的主要病变是管状腺瘤.结直肠癌以中分化为主,提示结直肠癌预后好,以及胃癌与结直肠癌不同的预防机制.
-
-
杨锦;
陈衍;
张红梅
-
-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十二指肠癌化疗方案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十二指肠癌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并对患者的化疗方案、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22例经化疗的患者中,2例失访,20例在访,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不良反发生率为95.0%.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2~48个月,平均(14.4±2.1)个月;总生存期2~50个月,平均(22.3±2.4)个月;随访期间,死亡4例,死亡率为20.0%.结论 十二指肠癌的化疗并无标准化的方案,相对而言,经FOLFOX方案治疗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生存期都比较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王薇;
温宁笑
-
-
摘要: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em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the GEMOX regimen)in the first 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duodenal carcinoma.Methods:23 patients,who were diagnosed as advanced duodenal carcinoma received GEMOX regimen.The regimen was designed as 3 weeks a cycle.Response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every 2 weeks until disease progression using contrast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CT).Results:A total of 1 1 9 cycles of therapy were performed.Out of the 23 patients,0 complete response (CR)was observed (0%),1 1 partial responses (PR)were observed (47.8%),6 patients (26.1%)demonstrated a stable disease (SD),While 6 patients (26.1%) were assessed as progression disease (PD).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was 73.8% and the response rate was 47.8%.The median progression-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time was 8.1 months and 12.8 months,respectively.The therapy was well tolerated,with grade 1/2 myelosuppression and neurologic toxicity as the main toxicity.Conclusion:Gem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GEMOX)are effective and well-tolerated as first-line therapy against advanced duodenal cancer.%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Gemox 方案)在十二指肠腺癌一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3例经病理诊断为晚期十二指肠癌的患者接受 Gemox 方案化疗,每2周期复查 CT 行疗效评价。结果:23例患者共完成119个周期化疗,完全缓解(CR)0例(0%),部分缓解(PR)11例(47.8%),稳定(SD)6例(26.1%),进展(PD)6例(26.1%),有效率(RR)47.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8.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12.8个月。主要毒性反应是1/2级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结论:Gemox 方案用于晚期十二指肠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
平措曲珍;
次仁央金;
旦增
-
-
摘要:
目的 分析西藏地区23年十二指肠疾病内镜检出率,探讨西藏地区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特点,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窥镜中心于1990~2013年胃镜检查资料,统计分析十二指肠疾病与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相关性.结果 西藏地区十二指肠球炎的检出率为5.60%,好发于少年、非藏汉族人群,其中十二指肠球炎粗糙型好发于藏族男性少年牧民人群;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好发于男性汉族、少年、工人人群,而十二指肠息肉、十二指肠癌症等重大疾病检出率极低.结论 西藏地区十二指肠多发为十二指肠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而十二指肠重大疾病检出率极低;而藏族仅易患十二指肠球炎粗糙型,不易罹患其它十二指肠疾病.
-
-
-
-
摘要: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相对不明显,经常导致癌细胞扩散到其他器官之后才被发现,开发早期胰腺癌检测方法非常重要。来自日本仙台东北大学的科学家们在血液中发现了一些蛋白能够加强对胰腺癌的检测。为了发现可以用于胰腺癌检测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决定对已经报道过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进行分析。
-
-
-
- 《2008年中国国际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胰十二指肠癌作为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尽管在认识、诊断、获得常规和新型的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重大的进展,其仍然有偏高的死亡牢和较低的生存率。治疗胰腺癌是依赖于完整的手术切除肿瘤。一个完整的手术切除又依赖于术前对肿瘤及其内部与重要结构的准确成像。由于胰十二指肠癌患者就诊时多属中晚期,往往难以得到根治切除。由于肠系膜根部的特殊解剖结构,肠系膜动、静脉的属支多,位置深,手术分离难度极大,常常因此而放弃手术治疗。如何能够在手术前就对其浸润情况和可切除性进行准确评估,安全而彻底根治切除浸润肠系膜根部的胰头、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已成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一个难题。为此,本研究将数字医学技术引入到胰腺及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现对其进行了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