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初始扰动

初始扰动

初始扰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武器工业、大气科学(气象学)、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3409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报、大气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等;初始扰动的相关文献由285位作者贡献,包括毕世华、陈阵、张立凤等。

初始扰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0.68%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3409 占比:99.20%

总计:13517篇

初始扰动—发文趋势图

初始扰动

-研究学者

  • 毕世华
  • 陈阵
  • 张立凤
  • 闵锦忠
  • 马旭林
  • 于存贵
  • 于永锋
  • 刘馨心
  • 李翔
  • 王世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瑜; 时洋; 周勃旸; 马旭林
    • 摘要: 初始扰动结构和振幅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集合预报的质量和整体性能,合理的初始扰动结构是确保集合预报扰动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数据、我国T639全球集合预报系统以及GRAPES区域集合预报系统的预报场,针对模式初值不确定性,主要研究了风场初始扰动结构及其集合离散度、扰动能量等结构和演变特征,分析了集合预报风场初始扰动的空间物理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为集合预报初始扰动的合理构造提供客观依据。结果表明:绝大部分风场初始扰动位于主要天气系统附近,并且具有显著的流依赖特征;集合离散度与扰动能量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都呈现出合理发展的状态,对流层低层以扰动内能为主,高层扰动动能占主要成分,且扰动动能在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离散度结构的演变与天气形势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从另一种角度体现了扰动结构随流型依赖的特性。研究结果验证了区域集合预报比全球集合预报能捕获更丰富的中小尺度扰动信息,全球集合预报系统中ECMWF的中大尺度扰动结构更为合理,但我国T639集合预报系统更适用于中国地区;相对于ECMWF的全球集合预报,我国的集合预报系统一般存在高层离散度不足的问题。
    • 郭海龙; 王宁; 刘宇迪; 崔新东
    • 摘要: 本文从描述非静态、可压缩、等温干大气静力适应过程的线性模型出发,利用均匀介质中的波动理论,研究了初始扰动对静力适应过程中物理量场适应方向的影响;从能量分配和转换的角度探讨了静力平衡破坏后大气运动的物理本质.理论结果显示,当大气静力平衡被破坏后,垂直气压梯度场和密度场、垂直气压梯度场和水平流场u分量之间相互适应的因果关系受波动螺旋结构、水平基流及初始扰动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初始扰动性质决定了声重力波各分支在静力适应过程中的贡献大小,从而影响各物理量场随时间的演变.在水平基流为西风急流的条件下,中尺度系统对初始扰动性质较敏感,初始速度扰动和密度扰动破坏静力平衡的前20分钟内,有垂直气压梯度场向浮力场适应,初始气压扰动破坏静力平衡的前期和后期,有浮力场向垂直气压梯度场适应,而中期,适应方向相反;垂直气压梯度场和水平流场u分量之间的适应关系对初始扰动性质不敏感但对扰动尺度较敏感;实验表明,当静力平衡被破坏后,在微尺度系统中,垂直气压梯度场是大气运动的因,而在中尺度系统中,水平流场u分量是大气运动的因.同时,初始扰动的性质影响适应过程中扰动能量的分配比例和扰动能量之间的转换情况,不同性质的初始扰动,引起大气运动的物理本质不同.
    • 卜亚楼; 杨燕初; 蔡榕; 赵荣; 张向强
    • 摘要: 稳定性研究是南瓜型超压气球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南瓜球非线性屈曲过程,对含初始缺陷南瓜球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首先,对南瓜球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得到前8阶屈曲模态及线性屈曲临界载荷。然后,基于特征值分析的模态构型给出初始缺陷分布,进一步利用非线性有限元中的弧长法分别计算临界缺陷模态和组合缺陷模态下对应的屈曲临界载荷。结果表明,南瓜球对初始缺陷较敏感,缺陷的幅值和分布形式对承压能力和失稳形态均有影响,承压能力随缺陷幅值增大而降低,说明提高南瓜球稳定性需要提高气球的加工精度。同时,对已失稳南瓜球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失稳状态下南瓜球高应力区的应力水平远高于相同载荷下未失稳南瓜球的应力水平。可见,失稳现象极大降低了气球的承压能力。
    • 姚建均; 王枭; 刘宁; 梅宇; 吴杨; 余歌扬
    • 摘要: 针对导弹发射装置动力学建模困难的问题,本文采用多体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发射装置结构拓扑图和元件间传递方程,以推导系统的总传递方程。为研究初始扰动因素对导弹发射精度的影响,本文利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和刚柔耦合理论,对发射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并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和Creo设计了多刚体和刚柔耦合仿真系统。结果表明:刚柔耦合系统具有吸收振动的功能;导弹的发射间隔越大、闭锁力越小,导弹的初始扰动越小,发射精度越高;添加燃气流力的模型更能准确地反映导弹实际发射过程。
    • 杨炳辉; 江丙友; 苏明清; 王培龙; 洪汉; 李静静; 姚祺
    • 摘要: 为了预防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利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通过改变粉尘仓充压压力产生不同的扰动,研究9.5%CH_(4)浓度下不同扰动条件对CO_(2)抑爆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所得参数进行分析,得到CO_(2)抑爆特性与初始扰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均匀静置状态,初始扰动的存在均能提高CH_(4)的爆炸强度,当引发初始扰动的粉尘仓压力为1.5 MPa时,最大爆炸压力达到0.78 MPa;随CO_(2)浓度增大,爆炸强度整体下降,呈二次下降趋势、最大爆炸压力时间呈上升趋势,且各初始扰动压力间爆炸强度均大于均匀静置状态、最大爆炸压力时间小于均匀静置状态;同时利用CHEMKIN软件得到绝热平衡压力,计算热损失参数发现,同一气体混合比例工况下,初始扰动状态的热损失及热损失分数明显低于均匀静置状态的,且当CO_(2)浓度为15%时,差距最大,不同初始扰动间热损失及热损失分数最小值分别为0.01319 kJ/m^(2),17.9%,远小于静置状态下0.03629 kJ/m^(2),46.4%,说明初始扰动对于CO_(2)抑爆效果存在削弱作用。
    • 刘瀚超; 王学智; 李敏; 刘强
    • 摘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某型导弹发射装置托架轻量化,结合多体动力学并基于SIMP法的拓扑优化理论,运用OptiStruct平台对托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根据导弹发射精度要求,建立了优化约束条件,得到了典型射击工况下托架的最佳材料分布和传力路径.考虑工程应用实际情况,得到了托架优化模型.参考比刚度结构效能,建立了结构刚度评价标准,对优化前后托架模态、发射动态响应以及导弹初始扰动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初始模型相比,优化后的托架比刚度效能增加了27.8%,质量减小了28.6%;该方法提高了托架一阶模态频率,降低了托架与发射筒的共振效应对导弹初始精度的影响.
    • 孙志群; 李强; 刘朋展; 许桎樟; 李先进
    • 摘要: 武器系统发射时的初始扰动对于射击精度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研究火箭炮发射时土壤硬度对于发射初始扰动的影响规律,提高火箭炮射击精度,利用多刚体动力学、多柔体动力学理论及土壤本构模型,建立刚柔耦合火箭炮发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土壤刚度、粘聚力及内摩擦角等关键参数对于火箭炮振动特性的响应影响,由刚柔耦合模型计算了燃气流冲击下火箭炮支腿的受力特性及炮口响应,并进行实验验证,最终研究了几种不同硬度土壤对火箭炮初始扰动的影响规律.该计算方法为土基发射武器的动力学计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马旭林; 何佩仪; 周勃旸; 和杰
    • 摘要: 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ensemble transform Kalman filter,ETKF)是一种有效的集合预报初始扰动构造方案.但是,有限的集合样本、相同的集合成员设置以及预报模式误差等可能会使两个距离较远的状态变量产生虚假相关,从而影响ETKF集合扰动的质量.为了有效解决远距离虚假相关问题,将局地化思想引入ETKF方案.本文针对GRAPES区域集合预报系统(GRAPES REPS),对ETKF初值扰动局地化方案的效果进行了试验分析,为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局地化方案(LETKF方案)提供依据.通过一周的连续试验,从暴雨个例、集合预报多种评分检验等方面分析了 LETKF初始扰动方案所产生的集合预报质量.结果表明,区域集合预报中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初始扰动的局地化方案能够更加合理地捕捉到快速增长的分析误差的物理结构,更准确地再现数值模式预报误差的线性与非线性传播和演变特征.该局地化方案可以较好地改进预报质量,提高降水预报的准确率,尤其是针对小雨、中雨、暴雨量级的预报.相对于现有区域集合预报的业务系统GRAPES REPS,基于局地化ETKF初始扰动方案的区域集合预报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总体来看,LETKF初始扰动方案可更好地改善区域集合预报的质量.
    • 奚蔚; 郑晓玲; 汤家力; 王春寿; 林德志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初始扰动的蜂窝夹芯板压缩屈曲载荷分析方法.首先进行线性屈曲特征值分析;然后将分析得到的正则化节点位移乘以壁板厚度的5%作为初始扰动施加到各节点上,通过引入初始扰动来考虑构件初弯曲、载荷初偏心、截面形状不均匀或材料性质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对带扰动结构进行几何非线性静力分析,以内外面板应变变化趋势发生背离时的载荷作为屈曲载荷,对不同几何尺寸蜂窝夹芯板进行压缩试验,并用该方法进行屈曲载荷分析,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预测精度较稳定,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 吴俊全; 王军辉; 杨森
    • 摘要: 对箱装导弹顺序离轨的3个阶段进行了受力分析,通过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某导弹出箱离轨过程的运动姿态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导弹在飞行试验中出箱时刻俯仰方向离轨扰动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导弹离轨时弹体的初始扰动结果可信,为导弹飞行性能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