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混合层

混合层

混合层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60篇,主要集中在力学、海洋学、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386929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热带海洋学报、海洋学报(中文版)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空天防御体系与武器技术研讨会等;混合层的相关文献由765位作者贡献,包括林建忠、易仕和、赵玉新等。

混合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0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86929 占比:99.93%

总计:387197篇

混合层—发文趋势图

混合层

-研究学者

  • 林建忠
  • 易仕和
  • 赵玉新
  • 何霖
  • 余钊圣
  • 李潇
  • 田立丰
  • 陈斌
  • 张会强
  • 石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惠杰; 黄文峰; 张程; 李志军; 林战举
    • 摘要: 为探究寒旱区浅湖冰封期分层动态与其对湖泊新陈代谢速率的影响,于2016—2019年对乌梁素海气象与冰雪条件、冰下水体环境开展原位观测,分析水温和溶解氧变化特征、冰下混合层的出现与发展动态及其对代谢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观测期内乌梁素海整体水温较高(可接近10°C),冻结期水温结构主要由稳定的上部逆温层和下部弱逆温层构成,并可逐渐过渡为融化期的上部逆温层—下部混合层结构;溶解氧由上到下衰减,甚至在底部形成缺氧区域(<2 mg/L);受盐度影响,乌梁素海中下层水温升高至一定阈值(约6~8°C)后形成冰下混合层并随辐射增加快速发展;溶解氧动态由光合产氧与呼吸耗氧平衡决定,光合和呼吸速率的时间变化主要受冰雪条件、透射辐射、水温和混合过程影响;特别是,混合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光合产氧和呼吸耗氧速率,调控了水温与溶解氧结构动态.
    • 霍志丽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高空资料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等多源资料对2021年04月15—16日发生在内蒙古西中部地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沙尘过程,极地寒冷空气在新疆北部高压脊一侧偏北气流迫使下不断向南移动,冷平流的入侵对沙尘暴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700 hPa等温线密集,为大范围强沙尘暴天气提供了不稳定层结条件。高空槽与地面锋面之间水平距离较小,斜压作用不明显,使得内蒙古西中部地区在垂直方向上收到强烈的下沉运动与上升运动的作用,沙尘天气出现在冷锋附近。②沙尘暴发生过程中与逐时气压、逐时气温、逐时最大风速以及大气能见度具有明显的波动变化,逐时最大风速、气压与沙尘暴强度明显呈正相关,逐时气温、逐时大气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③沙尘暴发生时,大气层结为绝热状态,在500 hPa形成较为深厚的混合层,有利于促进对流的形成和发展。④700 hPa以下的上升运动有利于沙尘污染物在混合层内混合均匀,700 hPa以上的下沉运动不利于沙尘污染物向更高层扩散,两者结合,有利于沙尘过程的维持。
    • 黄诚; 吴能友; 吴晓; 刘时桥; 张经纬; 许丞; 刘亮; 董新柱; 陈靓
    • 摘要: 南海中沙群岛海域夏秋季水团实测温盐深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海水表层温度为30.0~31.2°C,最高温度位于中沙海台区域;表层盐度为33.6~34.1 PSU,最高盐度分布在西北部东岛海域附近;底层温度1~25°C,盐度34.1~35.2 PSU,最高盐度分布在工区东南角。总体上,研究区水团温盐结构表现为表层高温低盐、底层低温高盐的特征,混合层深度为20~90 m。研究区表、中、底层水体垂向流速各不相同,流速为0.01~0.22 m/s。根据FVCOM模型分析了调查区温度、盐度季节性变化特征,冬季,研究区南侧的海域海表温度明显高于北侧,南北温差显著;夏季,海表温盐分布受到台风作用较为明显,海表温度的空间分布趋于均一。数值模拟表明,研究区流场整体表现为冬夏季强、春秋季较弱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模拟结果显示,极端天气在短期内对研究区温盐结构产生显著影响,表现为海表温度降低、混合层深度增加,水体垂向混合作用增强。
    • 周磊; 刘宗宽; 袁成威; 张帆; 卫海桥
    • 摘要: 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方法,研究了低速机缸内热力学状态下甲烷/正庚烷混合物的着火及燃烧过程,分析了湍流状态下双燃料混合层中的着火特性及火焰发展过程.结果表明:第一阶段着火后,湍流作用下混合气偏浓区域生成冷焰;第二阶段着火后,甲烷/空气预混气侧生成多个高温膨胀核心.混合分数梯度平缓区域更易生成高温核心,而混合分数梯度较大时会增大标量耗散率、加强热量和活性基团的耗散,不利于燃烧反应的稳定发展.湍流作用下火焰前沿形成褶皱向两侧传播,热膨胀核心位置的火焰前沿传播较快.甲烷/空气预混气侧含氧量增加导致火焰前沿传播加快,前沿褶皱程度逐渐降低;正庚烷侧火焰前沿在传播下游存在冷焰反应区域,形成“双火焰”结构,随着反应进行,火焰前沿传播进入更浓的混合物中,双火焰面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
    • 马雪婷(综述); 吕长海; 刘波(审校)
    • 摘要: 随着口腔粘接技术的发展,牙本质粘接系统在简化操作的基础上,相关性能不断提高,临床运用越来越广泛,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牙本质粘接主要是基于混合层(Hybrid layer)和树脂突(Resin tag)的结构基础上,粘接剂能否有效渗入牙本质胶原纤维网中,并与残留的羟基磷灰石融合形成完全的聚合反应,稳定的混合层是实现高质量粘接的关键。本文对如何改善粘接剂渗透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粘接剂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格日乐; 哈斯塔木嘎
    • 摘要: 2021年3月14日夜间至15日,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出现2021年首场大范围沙尘暴天气。此次过程较为复杂,伴随沙尘暴还出现了全盟范围内的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分析了此次天气过程的实况和天气形势,发现蒙古气旋和冷锋是此次沙尘暴天气的触发系统。沙尘暴出现前,地面加热形成深厚的混合层,有利于沙尘天气形成的层结形态。此次沙尘暴过程沙源来自蒙古国西部和南部沙漠地区沙尘。
    • 刘凯; 高山; 侯颖琳; 赵军; 王凡
    • 摘要: 亚南极模态水(sub-Antarctic mode water,SAMW)的潜沉过程与全球变暖减缓现象密切相关。为了增进对亚南极模态水长期变化特征的认识,使用一个高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海洋模式数据对SAMW的潜沉率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显示,在1958~2016年间,SAMW的潜沉量在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在长时间段上存在着相反的趋势变化,即在南太平洋增大,在南印度洋减少,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符。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SAMW潜沉量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南印度洋,其北部潜沉区的潜沉率仅有很微弱的上升趋势,而位于南部潜沉区的潜沉率则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在南太平洋中,其西部潜沉区的潜沉率趋势非常小,而东部潜沉区的水的潜沉有明显上升的长期趋势。总体而言,密度较大的SAMW潜沉水团比密度较小的潜沉水团表现出更显著的长期变化的趋势。南部变化趋势明显的潜沉水量大概占总潜沉水量的60%,由此可知SAMW的总体趋势更多地来自其南部密度更大的潜沉区的贡献。进一步的分析表明,SAMW潜沉区的混合层的长期变化趋势与潜沉率的长期变化趋势之间存在较为一致的空间分布。其中,在南太平洋,东侧潜沉区的混合层的长期增大趋势,主要由于风应力增大的作用,而西侧潜沉区的混合层的长期减小趋势,则主要因为海表浮力强迫的控制;在南印度洋,南侧潜沉区的潜沉率长期减小趋势更多的是受到浮力强迫的影响,而西北部的潜沉率长期增加趋势则主要由风应力增强导致的。
    • 陈亚栋; 罗巧洁; 舒畅; 李晓军; 李晓东
    • 摘要: 目的:通过卡托普利抑制金属基质蛋白酶的活性以提高粘接界面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乙醇溶液和卡托普利乙醇/水溶液对人离体牙牙本质表面进行预处理,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卡托普利预处理对牙本质表面形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两种自酸蚀粘接剂对牙本质进行粘接,表征即刻粘接强度,并通过老化处理,评价卡托普利预处理对粘接持久性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提示,卡托普利溶液可以部分去除沾污层并暴露牙本质胶原.基于扫描电镜结果,选择0.15 g/mL卡托普利乙醇溶液(50%乙醇)处理30 s作为预处理条件,通过可乐丽菲露SE BOND进行牙本质粘接,即刻微拉伸强度从(30.80±4.70)MPa提升至(37.48±3.20)MPa(P<0.05);老化处理1年后,对照组微拉伸强度显著下降[(22.90±6.82)MPa,P<0.05],而实验组微拉伸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36.56±5.10)MPa,P>0.05].用可乐丽菲露S3BOND进行牙本质粘接,对照组的即刻微拉伸强度为(31.33±4.11)MPa,与实验组(34.70±4.07)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化处理1年后,实验组的微拉伸强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36±3.58)MPa和(21.43±6.27)MPa,P<0.05].结论:卡托普利预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自酸蚀粘接的即刻粘接强度,而且改善了粘接的持久性.
    • 邢博阳; 蔡彬; 杨波; 张斌
    • 摘要: 针对不同流速比混合层流场气动光学效应问题,首先采用大涡模拟数值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其次用光线追迹方法进行了气动光学效应仿真,最后对混合层的气动光学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混合层流场涡结构与光程差极小值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并且其流速比低的混合层气动光学效应更加严重。同时,研究了不同光学参数对斯特列尔比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规律。
    • 贺沅平; 张云伟; 顾兆林
    • 摘要: 总结特强沙尘暴天气的研究进展,梳理分析特强沙尘暴天气的基本特征以及动力学触发机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问题,以期加深对特强沙尘暴天气过程机理的认识.分析结果表明特强沙尘暴天气事件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显著,春季居多,且多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段,其典型特征为突发性、局地性,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对局地的大气环境质量短时产生重大影响.旺盛的地面混合层热对流胞运动和中尺度(反)气旋性涡旋过境是特强沙尘暴天气出现的必要条件.在沙尘源区,由于午后近地层温度升高,热对流加剧,近地层热层结极不稳定,易形成地面混合层热对流胞运动;沙尘源区的热对流胞与混合层上部的中尺度(反)气旋性涡旋耦合作用,涡量通过热对流胞下传促使近地层层结内的热对流胞发展成群发性旋转对流胞,特强沙尘暴天气出现.进一步理解特强沙尘暴的风沙流特征及能量快速耗散机制,提高预测预警能力,需要加强特沙尘暴的气象观测数据积累和多尺度数值模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