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农田排水

农田排水

农田排水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91813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农村财务会计、科学与财富、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二届中国湖泊论坛、中国水利学会2011学术年会——大力推广节水节能技术 促进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第三届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暨广西地质学会第七届希望之星学术研讨会等;农田排水的相关文献由67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修贵、罗纨、温季等。

农田排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1813 占比:99.84%

总计:91959篇

农田排水—发文趋势图

农田排水

-研究学者

  • 王修贵
  • 罗纨
  • 温季
  • 焦平金
  • 贾忠华
  • 周明耀
  • 王友贞
  • 王少丽
  • 许迪
  • 于颖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志强; 王霞; 徐红梅; 李忠
    • 摘要: 水质适宜性是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的前提,为探究河套灌区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的可能性和模式,以河套灌区城关镇境内试验基地的农田排水为例,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排水水质适宜性进行评价,通过盐度、碱度、矿化度法以及综合危害系数法、灌溉系数法对模糊数学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河套灌区夏灌期农田排水水质对灌溉利用较适宜,但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土壤发生盐碱化。
    • 肖桐
    • 摘要: 乌梁素海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是河套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灌区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乌梁素海也是山洪水河套灌区退水的容泄区,接纳了河套地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经过多年的系统治理与综合施策,乌梁素海流域从污染防治到全流域、全要素综合治理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枳极迈进,形成引水、排水、调蓄、湖水退水入黄的完整水循环系统,在河套灌区自然灾害防御与维持区域乃至黄河上、中游水环境系统的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杨继伟; 张辉; 曹秀清; 汤广民; 袁宏伟
    • 摘要: 一、农田排水沟渠现状淮北平原区农田排水沟渠以明沟为主,沟道平直,边坡陡峭,且多为土质坡面。在雨水淋洗、水流冲刷和地下水渗流的综合作用下,排水沟边坡坍塌和沟道淤堵现象较为普遍。有条件的地区开始对农田沟渠进行硬化处理,基本以“两面光”或“三面光”的形式对沟坡和沟底进行护砌,常见形式有混凝土坡、石块或砖砌体坡。虽然能够解决边坡坍塌问题,但是却阻碍了土壤水向沟中的渗流和交换,使田间排水效果变差。同时沟内动植物生长受阻,农田排水中的氮磷难以截留和降解,直接进入下游河、湖等承泄区。这不仅造成水资源和土壤养分的流失,而且引起下游生态环境污染。
    • 杨继伟; 李如忠; 张辉; 曹秀清; 袁宏伟; 王矿
    • 摘要: 降雨径流是引起旱作物农田养分流失的关键因素,研究其排水中磷的流失规律对农业管理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天然降雨过程开展淮北地区农田原位排水试验,分析了降雨-产流机制、用地类型对磷流失的影响以及磷输出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前期土壤含水率和降雨强度是影响产流的主要因素,当砂姜黑土耕层土壤体积含水率达39%后,持续强降雨易发生超渗产流现象,且降雨强度越大径流强度越大;降雨径流是农田磷输出的载体和动力,不同用地类型磷的输出浓度和形态有所差异,其浓度大小为菜地>夏玉米>春花生>绿化地,农田的PP/TP值(58.94%)高于绿化地的PP/TP值(44.61%);不同时段径流排水中磷的浓度、形态和污染负荷差异较大,雨强越大输出浓度和负荷越高,TP的变化范围为0.52~1.14 mg/L,累计输出量为26.61 kg/hm^(2);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累计径流深与累计降雨量(R^(2)=0.9646)、磷累计输出负荷(R^(2)=0.9975)等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成果可为该地区降雨-产流机制研究、农田磷输出负荷估算和农田磷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张锦华; 李明思; 韩寒; 柳幸爽; 徐强; 蓝明菊
    • 摘要: 【目的】分析非饱和土壤中大孔隙流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特点。【方法】在装有粉砂壤土的土槽中人工造出直径4 mm的通地表和不通地表的孔隙进行滴灌试验,设置3种灌水量:50、60、70 L;3种孔隙长度:50、60、70 cm;3种土壤初始含水率:5.7%、9.9%、13.3%。通过测定孔隙不同长度处的孔壁土壤含水率及相应长度处基质流区的含水率,并计算其相应的基质吸力,分析孔隙中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结果】土壤中出现大孔隙流的现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孔隙上部(0~30 cm)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在2.08%~7.14%之间,下部(40~70 cm)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在14.58%~19.05%之间,上部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小于下部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通地表孔隙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13.04%)小于不通地表孔隙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27.54%);3种影响因素对出现大孔隙流的影响程度为:孔隙长度最大,初始含水率次之,灌水量最小。【结论】非饱和土壤中,孔隙长度对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影响较大;大孔隙流现象通常出现在孔隙的下半部分。
    • 蒙华月; 吴雨箫; 钱龙; 罗云英; 陈诚; 许敏; 邓靖瑶
    • 摘要: 【目的】揭示湖北省棉花生育期内涝渍、高温以及涝热耦合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棉田科学排水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61—2020年湖北省26个国家气象站逐日的降水及气温数据分析了棉花不同生育期内的涝渍次数、高温次数、涝热耦合次数以及涝渍转化为涝热耦合的比率(涝热耦合转化率),并分析了各项指标的时间线性趋势、突变规律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湖北省棉花各生育期内涝渍次数较多,而高温和涝热耦合事件则主要发生在蕾期和花铃期。近60年,涝渍次数在蕾期出现了显著上升,涝热耦合次数在花铃期和全生育期均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涝热耦合转化率在全生育期内显著上升。就年代分布规律而言,高温与涝热耦合事件相似,均在2000s达到峰值;2010s各类涝渍高温事件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所有涝渍高温事件指标在全生育期均出现过显著突变,且大部分为正向突变。涝热耦合灾害事件在花铃期的发生次数最多且涝热耦合转化率最高,尤其是在鄂西南恩施、鄂西北襄阳和鄂中南钟祥的涝热耦合转化率均已超过30%。鄂东北黄冈是涝渍和涝热耦合的高倾向交叠区,涝渍倾向低但涝热耦合倾向高的地区包括鄂西北襄阳、鄂中南钟祥和荆州。【结论】湖北棉花近年来面临较为严重的涝热耦合灾害,亟需重视花铃期高温天气条件下的棉田排水,尤其需关注鄂中南、鄂西北襄阳和鄂东北黄冈等地区的涝热灾情。
    • 窦旭; 史海滨; 李瑞平; 苗庆丰; 闫建文; 田峰
    • 摘要: 为探讨河套灌区在农田排水过程中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和环境污染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河套灌区乌拉特灌域暗管排水综合试验区选择典型支渠灌溉控制区,针对作物各灌溉时期的水文过程、污染物的转化、迁移和汇集过程开展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DRAINMOD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农田排水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RE)为4.12%~13.44%、相关系数(R)为0.80~0.92、效率系数(NS)为0.82~0.90,均在误差范围内。利用马斯京根法对斗沟和支沟排水过程进行了演算,并在此基础上对NH_(4)^(+)、NO_(3)^(-)、还原性物质、盐分的迁移、转化和汇集过程进行了分析,排水过程和NH_(4)^(+)、NO_(3)^(-)、还原性物质、盐分浓度模拟结果与实测值较为一致,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宏观上描述灌区不同排水组成所形成的环境污染过程。试验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还原性物质、NO_(3)^(-)、NH_(4)^(+),分别为349.47~363.10 kg、80.56~87.79 kg、6.79~7.18 kg。经过2年灌溉淋洗后,土壤脱盐率在土体中自上而下降低。暗管排水试验区0~20 cm土壤脱盐率为67.56%,较20~40 cm和40~100 cm分别高5.12、16.84个百分点;明沟排水试验区0~20 cm土壤脱盐率为34.54%,较20~40 cm和40~100 cm分别高12.90、15.58个百分点。淋洗之后土壤盐分由表聚型向均匀型变化,暗管排水和明沟排水在2020秋浇之后土壤电导率(EC)分别在2.20~2.63 dS/m、0.61~0.65 dS/m之间。试验区中度盐渍化土壤和盐土类型面积均有所下降,中度盐渍化土壤面积下降2.94个百分点,盐土面积下降29.42个百分点,非盐渍化土壤、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土壤分别增加2.94、8.83、20.59个百分点。盐土对试验区土壤脱盐率贡献最大,为126.78%。
    • 袁成福; 肖敏; 张颖; 熊芳金
    • 摘要: SWAP(Soil-Water-Atmosphere-Plant)模型是近几年发展迅速、在农田水利与土壤科学等领域应用较广泛的农业水文模型,主要用于对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与评价、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变化的预测、土壤溶质(盐分、化肥、农药)运移预测、作物生长与产量预测等。本文对SWAP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总结了SWAP模型在田间尺度上模拟土壤水盐运移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农田排水量、作物生长过程及水分生产力等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以及SWAP模型与其他模型耦合联用,使模型能够由田间尺度向区域尺度扩展,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提出了模型在应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建议,使SWAP模型变得更加完善。
    • 郝贝贝; 王楠; 吴昊平; 周智鑫; 张思毅; 贺斌
    • 摘要: 探讨不同类型生态沟渠在实际应用中的径流氮磷拦截效应,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增城生态农业基地内生态化改造后的4条沟渠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构造类型和植物配置方式对稻田排水截留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降雨事件影响,生态沟渠不同监测断面的水质变化特征在降雨前后发生显著变化。沟渠不同断面水体NH_(4)^(+)和NO_(3)^(−)含量,在降雨发生期间沿水流方向略有增加;而降雨结束后沿水流方向呈现降低趋势,表现出一定的污染物削减效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构造类型和植物配置方式不同的4条生态沟渠对径流水体NH_(4)^(+)和DO的净化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选择植物配置方式相同但构造类型不同的两种生态沟渠(素土生态沟渠和多孔砖生态沟渠),深入比较其对氮、磷和COD等面源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发现:由入口到出口断面,素土生态沟渠和多孔砖生态沟渠水体氮、磷和COD含量均呈逐步下降趋势,多孔砖生态沟渠对水体NH_(4)^(+)、NO_(3)^(−)、TN、TP和COD的平均削减率(28%、50%、30%、54%和41%)均高于素土生态沟渠(26%、25%、23%、33%和27%)。综上,相比素土生态沟渠而言,该研究中多孔砖生态沟渠对面源污染物净化效果更佳。因此在进行农田沟渠生态化改造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生态沟渠类型,可有效提高其对面源径流污染物的拦截净化效果。
    • 赵志毅; 秦弋丰; 陈明晟; 吴仁铭; 刘书畅; 罗丽洁; 李旭东
    • 摘要: 采用软性纤维生物绳(聚烯烃聚酰胺复合材料)、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细叶莎草(Cyperus rotundus L.)3种载体,分别构建了载体型菌藻共生系统,研究其净化低碳高氮农田排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以纤维绳为载体,填充密度在10%~30%范围时,系统内藻类浓度随填充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对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4)^(+)-N)的去除效果提升明显。其中,30%纤维绳系统效果最好,在水力停留时间(HRT)2 d,平均气温25°C,进水化学需氧量(COD)、TN、TP、NH_(4)^(+)-N平均浓度分别为73.69、15.45、0.73、6.32 mg·L^(-1)的条件下,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9.17、1.76、0.14、1.48 mg·L^(-1),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水质标准。细叶莎草系统对COD的处理效果较好,去除率可达77%,苦草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一般。此外,系统中叶绿素浓度与出水NH_(4)^(+)-N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载体的引入会使系统内世代周期长的硝化细菌增殖。研究表明,采用纤维绳为载体,填充密度30%时,最有利于提升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农田排水的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