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饱和土壤

非饱和土壤

非饱和土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87702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文、科技创新与生产力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4年学术年会暨2014年第十九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2013年湖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环境社会学研讨会等;非饱和土壤的相关文献由28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立、王康、李红星等。

非饱和土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7702 占比:99.89%

总计:87800篇

非饱和土壤—发文趋势图

非饱和土壤

-研究学者

  • 李立
  • 王康
  • 李红星
  • 樊贵盛
  • 王超
  • 邵爱军
  • 任理
  • 倪福佳
  • 李志新
  • 李益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梓豪; 陶子程
    • 摘要: 为深入探究土壤的非线性流变特性,以某省工业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制备重金属污染非饱和土壤样本,设计实验过程与施压方案后,利用伯格斯土流变模型表达蠕变性,通过力学试验研究受重金属污染后的非饱和土壤的蠕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非饱和土壤应力数值较低时,其蠕变形式表现为瞬时位移;水平加载的应力数值越高,重金属污染非饱和土壤的蠕变量逐渐增加,其蠕变形式由等速蠕变逐渐转向加速蠕变;重金属污染的非饱和土壤内含水率数值越高,土壤的蠕变数值越大;非饱和土壤内的重金属含量和种类与其蠕变率成正比例关系。
    • 李慕蓉; 卞建民; 聂思雨; 阮冬梅
    • 摘要: 季冻区普遍存在的积雪覆盖和冻融循环过程会导致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更加复杂。针对上述现象,设计并开展了积雪-冻融耦合作用下非饱和土壤原位观测试验和室内土柱观测试验,探究不同深度、不同积雪覆盖条件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定量计算融雪入渗量。结果表明:积雪覆盖下土壤水分运移受气象条件、积雪条件、土壤深度、土壤温度及盐分等因素综合影响;厚层、高密度积雪对土壤保温效果好,融化锋面更深、推移更快;雪层厚度增大2倍融雪入渗量是自然雪层入渗量的2倍,雪层密度增大2倍融雪入渗量是自然积雪入渗量的1.22倍。因此,合理改变积雪密度,可以影响季冻区融雪与冻融过程中包气带水分入渗补给,达到合理利用土壤水资源的目的。
    • 张锦华; 李明思; 韩寒; 柳幸爽; 徐强; 蓝明菊
    • 摘要: 【目的】分析非饱和土壤中大孔隙流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特点。【方法】在装有粉砂壤土的土槽中人工造出直径4 mm的通地表和不通地表的孔隙进行滴灌试验,设置3种灌水量:50、60、70 L;3种孔隙长度:50、60、70 cm;3种土壤初始含水率:5.7%、9.9%、13.3%。通过测定孔隙不同长度处的孔壁土壤含水率及相应长度处基质流区的含水率,并计算其相应的基质吸力,分析孔隙中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结果】土壤中出现大孔隙流的现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孔隙上部(0~30 cm)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在2.08%~7.14%之间,下部(40~70 cm)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在14.58%~19.05%之间,上部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小于下部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通地表孔隙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13.04%)小于不通地表孔隙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27.54%);3种影响因素对出现大孔隙流的影响程度为:孔隙长度最大,初始含水率次之,灌水量最小。【结论】非饱和土壤中,孔隙长度对出现大孔隙流的概率影响较大;大孔隙流现象通常出现在孔隙的下半部分。
    • 韩寒; 李明思; 张锦华; 柳幸爽; 徐强; 陈文娟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断面结构的暗管在非饱和土壤中的排水排盐效果。【方法】选用了4种断面结构的暗管在室内进行土柱滴灌排水试验;其中,T1为底部不透水的圆形暗管,T2为底部不透水的等边三角形暗管,T3为底部带不透水翼的圆形暗管,T4为底部带不透水翼的等边三角形暗管;各暗管均由金属丝网构成,外裹无聚酯长丝针刺无纺土工布作滤层。供试土壤为砂土,每个土柱灌水7 L,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利用MATLAB平台对4种暗管周围的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进行了模拟。【结果】T2处理的拦截面宽度大于T1处理,其对水分的吸持能力是T1处理的2倍;且对土壤水分绕流现象的抑制作用比T1处理的性能略好。T2处理的暗管出水时间比T1处理的提早7.45h;对暗管增加底翼后,可增强其抑制土壤水绕流的能力,提高其排水排盐效果;其中,T3、T4处理的暗管底部50cm处的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7.02%±0.37%和16.62%±0.77%,均小于T1、T2处理同位置处的土壤含水率;T3、T4处理的排水量分别比T1、T2处理的值增加119.8 mL和119.7 mL,排盐量增加16.76 g和18.83 g;T3、T4处理的暗管出水时间分别比T1、T2处理的出水时间提前9.79 h和3.47 h。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T2处理可以抑制绕流;暗管增加底翼后,可进一步提高其抑制绕流的能力。【结论】在非饱和土壤中,三角形断面暗管抑制土壤含水率绕流的作用好于圆形断面暗管的同类能力;暗管增加底翼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对绕流现象的抑制作用,提高其排水排盐能力。
    • 李启阔
    • 摘要: 本文研究了植被对非饱和瞬态条件下浅层土壤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植被对边坡稳定性的两个主要积极影响。利用生态水文模型对根系分布进行了评价,预测了根系密度随当地气候条件的变化,得出结论土壤力学效应往往比雨季土壤水文效应更为相关,其深度可达平均根系深度的两倍。
    • 郭向红; 马娟娟; 肖娟; 周义仁; 曹玉涛; 雷涛; 郑利剑
    • 摘要: 土壤入渗是自然界水分转化的主要过程.文中在分析现有土壤入渗实验教学的不足的基础上,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建立了非饱和土壤入渗模型,采用MATLAB App Designer开发了非饱和土壤仿真软件.实现了不同条件下土壤入渗过程数值仿真,可有效补充室内试验的不足,使学生全面理解非饱和土壤入渗过程.
    • 许目瑶; 罗纨; 贾忠华; 唐双成; 许青; 尹玺
    • 摘要: 为更好地利用雨水花园蓄渗雨水径流补给地下水,缓解城市化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花园集中入渗雨水径流实验,监测雨水花园流量变化过程及地下水、土壤水的变化情况,研究集中入渗对非饱和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强度小、历时短的降雨,雨水径流先储存于非饱和土层,后被消耗,无法补给地下水;对于大雨和暴雨的径流,2.3 m深的非饱和区补给水量约为饱和区的7.3倍.地下水接受入渗补给具有滞后性,特别是地下水位埋深较大时,滞后现象更为明显.
    • 吴珺华; 林辉; 周晓宇; 邓一超; 杨松
    • 摘要: 为获得斥水性土壤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采用二甲基二氯硅烷(dimethyldichlorosilane,DMDCS)作为斥水剂,获得了不同斥水程度的改性砂土.在此基础上配制了不同斥水剂体质比和不同含水率的改性砂土及不同亲水黏土质量分数的改性混合土,并采用非饱和土直剪仪开展了不固结不排水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DMDCS体质比下的5种改性砂土斥水等级均为极度.改性混合土的斥水等级受DMDCS和黏土含量的共同影响.相同DMDCS体质比下,随着黏土含量的增加,改性混合土的斥水性能不断减弱;相同黏土含量下,随着DMDCS体质比的增加,改性混合土的斥水性能不断增大.2)不同DMDCS体质比、含水率及黏土含量下的改性土壤抗剪强度均可用摩尔-库仑强度准则描述.DMDCS体质比从0增至1%时,黏聚力从19.6陡降至10.4 kPa,随后缓慢降低,最终趋于稳定.内摩擦角则随着DMDCS体质比的增加缓慢减小,从0时的16.2o降至3%时的11.8o;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改性砂土黏聚力逐渐减小,而内摩擦角呈先升后降形态;随着黏土含量的增加,改性混合土黏聚力显著增大,内摩擦角表现为先升后降,变幅不大.纯改性砂土的黏聚力仅为9.3 kPa,而掺入5%的黏土时,其黏聚力骤升至27.2 kPa;当黏土质量分数为50%时,混合土黏聚力为55.1 kPa;内摩擦角最大值为16.2°(黏土质量分数15%),最小值为9.7°(黏土质量分数50%).该成果可为深入研究斥水性土壤力学性能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范严伟; 赵彤; 赵廷红
    • 摘要: 为进一步认识微润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进而指导微润灌工程设计,依据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建立了竖直微润灌土壤水分运动模型,并用SWMS-2D软件进行求解.通过室内试验,对单位长度微润管入渗量、土壤湿润锋运移值和土壤剖面含水率等指标的模拟值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一致性较好,所建模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竖直微润灌土壤水分运动的状况,利用SWMS-2D软件对竖直微润灌土壤水分运动进行模拟具有可行性.%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il water movement in moistube-irrigation can be guidanc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soil water movement in vertical moistube-irrigation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unsaturated soil water movement theory. The model was then solved by the SWMS-2D software. The simulated indexes, including the infiltration capacity per unit length,movement of the soil wetting front and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soil profiles were verified by indoor moistube-irrigation experiments. It shows that the simulated results agreed well with measured values,indicating that the model can truly reflect soil water movement during moistube-irrigation. It is feasible to simulate soil water movement for the vertical moistube-irrigation is proved by SWMS-2D.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