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垂直应力

垂直应力

垂直应力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0484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煤、煤矿安全、煤炭工程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北京力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06年深部岩石工程与岩土灾害防治测试新技术与应用研讨会等;垂直应力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柴敬、许力、魏世明等。

垂直应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0484 占比:99.85%

总计:100636篇

垂直应力—发文趋势图

垂直应力

-研究学者

  • 柴敬
  • 许力
  • 魏世明
  • 何忠国
  • 何荣兴
  • 侯俊领
  • 冯晓巍
  • 刘欢
  • 吕创新
  • 周伟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增浩
    • 摘要: 马兰矿为解决坚硬顶板难垮落导致巷道稳定性差的问题,以该矿185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理论分析水力压裂卸压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力压裂切顶卸压对边界巷道、辅助巷道的稳定性影响进行研究,发现经过水力压裂切顶卸压后巷道的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较未经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时应力更加平稳,为矿井坚硬顶板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 李梓豪; 陶子程
    • 摘要: 为深入探究土壤的非线性流变特性,以某省工业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制备重金属污染非饱和土壤样本,设计实验过程与施压方案后,利用伯格斯土流变模型表达蠕变性,通过力学试验研究受重金属污染后的非饱和土壤的蠕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非饱和土壤应力数值较低时,其蠕变形式表现为瞬时位移;水平加载的应力数值越高,重金属污染非饱和土壤的蠕变量逐渐增加,其蠕变形式由等速蠕变逐渐转向加速蠕变;重金属污染的非饱和土壤内含水率数值越高,土壤的蠕变数值越大;非饱和土壤内的重金属含量和种类与其蠕变率成正比例关系。
    • 李剑
    • 摘要: 为了解决回采巷道变形严重、破坏大的问题,以正利煤业围岩为研究背景,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巷道布设位置下的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及垂直应力分布进行分析。为了提升数值模拟精度,利用先前试验数据对模型物理参数进行属性设定,通过模拟研究发现,当回采巷道沿着巷道底板进行掘进时,此时的巷道塑性变形、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围岩水平应力及充填体的破坏等均能满足巷道围岩控制要求,所以巷道位置布置在沿巷道地板进行掘进时位置为最佳。
    • 郭鹏宇
    • 摘要: 软岩巷道开采过程中,巷道的变形将不利于煤矿的安全开采,针对此情况,采用数值分析的形式对影响巷道变形的地应力及支护阻力的作用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垂直应力、侧压系数及支护阻力对巷道变形的影响规律,从而为软岩巷道开采掘进过程中的支护系统设计提供参考,提高支护系统的稳定性,保证煤矿的开采安全。
    • 殷勇
    • 摘要: 采用FLAC^(3D)软件,建立回坡底矿10-110综采工作面切顶卸压留巷模型,模拟得到在垂直顶板上方6 m、距留巷临空侧2 m、实体煤帮侧后方15 m处,工作面垂直应力下降幅度最大。结合公式计算和数值模拟确定工作面实际切缝高度6 m、切缝深度7 m、切缝角度15°,在对留巷采用合理支护的情况下,通过监测顶板下沉量可知,切顶卸压效果良好。
    • 许文林
    • 摘要: 为解决当前掘进效率与巷道开采效率不匹配从而制约整个煤矿生产力的问题,在对1017工作面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数值模拟手段对蛇形、回形和螺旋形切割路径对应的巷道变形量和顶板、两帮的平均垂直应力进行对比,得出蛇形切割路径的自下而上切割方式为最佳。根据掘进任务和当前临时支护设备的不足对临时支护设备进行改进,提升了支护效率,为提升巷道掘进效率奠定基础。
    • 肖帅军
    • 摘要: 煤矿采掘引起底板岩层变形破坏是矿井突水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特殊地质构造条件下巷道掘进过程中底板变形破坏特征,以裴沟煤矿31151回风巷底抽巷为工程背景,基于钻孔成像窥视监测技术和FLAC^(3D)软件平台下构建地质体Mohr-Coulomb本构数值模型,对比分析岩层结构变化情况确定底板受掘进影响的程度,发现底板变形破坏深度约3.9m,底板次生裂隙是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底板垂直应力在掘进6~10m位置时最大,应力值达到0.74~0.96MPa,竖直位移在掘进0~8m时随距离增加逐渐增加,掘进10m后底板垂直应力和竖直位移明显降低。
    • 赵慧鹏
    • 摘要: 为降低22212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宽度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煤柱宽度下煤柱垂直应力分布及煤柱内部塑性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大,煤柱内部垂直应力峰值及塑性区的面积均大幅度改善,当煤柱宽度为15 m时,此时煤柱垂直应力峰值及塑性区的面积均在许可范围内,此时的煤柱留设宽度较为合理,为厚煤层综放面合理煤柱宽度的留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 程巨文
    • 摘要: 为了解决煤柱留设宽度不合适造成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煤柱宽度下煤柱应力及位移变形量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煤柱宽度下煤柱内部应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煤柱宽度6 m以上时便于支护,同时在煤柱宽度小于6 m时煤柱左右端位移量下降趋势较大,而当煤柱宽度大于6 m时煤柱两端位移量下降趋势逐步降低,确定最佳煤柱宽度为6 m。并给出了相应的支护方案,为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一定的依据。
    • 李岩
    • 摘要: 对于巷道交叉口处跨度大幅增加、顶板控制困难等问题,以某矿巷道交叉口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建立巷道顶板力学模型,并结合数值模拟软件探究了巷道交叉口处围岩应力应变关系,得出大跨度巷道顶板最大应力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原支护方案下交叉口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480 mm,顶板破坏深度大、范围广。针对此,提出交叉巷道大跨度顶板减跨控制技术并开展工业性试验。技术应用结果表明,顶板最大下沉量为248 mm,交叉巷道顶板大变形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