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聚力模型

内聚力模型

内聚力模型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力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45600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材料工程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2014年火炸药及装药安全性与寿命评估技术研讨会等;内聚力模型的相关文献由71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长省、许进升、张军等。

内聚力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3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5600 占比:99.84%

总计:145840篇

内聚力模型—发文趋势图

内聚力模型

-研究学者

  • 周长省
  • 许进升
  • 张军
  • 陈雄
  • 任成祖
  • 周储伟
  • 封涛
  • 戚海洋
  • 肖夏
  • 许杨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学文; 谷永磊; 刘钰
    • 摘要: 层间界面性能良好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保持稳定的关键,工程中一般通过水平推板试验测得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切向内聚力参数,以衡量层间界面性能。开展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水平推板缩尺、实尺试验,得到层间界面切向力-位移关系曲线,进而得到内聚力模型参数。建立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三维渐进损伤分析模型,对水平推板试验进行全过程反演,并借助仿真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缩尺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轨道结构层间界面切向刚度越大,层间变形协调能力越弱,界面损伤的非均匀性越显著,越容易出现应力集中;断裂韧度越大,轨道结构层间界面越不容易出现离缝。
    • 周亮; 李晓雷; 陈文义
    • 摘要: 指数型、多项式、三线型及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广泛用于表征黏接结构的界面性能,建立不同模型形状参数间的关系,可以为界面问题研究中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首先,保持黏接界面的临界应力和断裂能相等,推导四4种模型形状参数之间的关系,任意2种模型的形状参数可相互表示。其次,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反演识别率相关的铝合金黏接界面4种模型的形状参数,以指数型模型为基准,多项式、三线型及双线性模型形状参数反演识别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76%、1.54%、3.13%。最后,根据各模型形状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定4种模型界面参数,对比分析有限元仿真结果,4种模型表征的界面性能相同,验证了推导结果的准确性。
    • 盛鹰; 贾彬; 王汝恒; 陈国平
    • 摘要: 在外载荷作用下,材料的破坏与失效问题是一个涵盖从微观到宏观、从时间到空间等多个尺度相互耦合与关联的系统性科学问题。本研究以α-Ti材料为例,首先运用微观观测实验手段分析了α-Ti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相结构,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微结构(晶粒大小、形状及分布)进行随机抽样处理,确定了其微结构的分布规律。通过与实验测得的材料强度做对比分析,并结合图像处理的方法获得微结构的定量化信息,探明了微结构对材料宏细观性能的影响,为微观尺度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然后建立了三组包含复合微观缺陷的α-Ti拉伸微观计算模型,分别获得了界面层粘结力与其上下表面的相对位移之间的定量关系(T-S曲线)。由于T-S曲线中包含了与裂纹尖端演化相关的微观信息(如位错发射和运动、裂尖钝化、裂纹偏折、孔洞成核和长大、孪晶等),再将T-S曲线与曲线中关键转折点所对应的原子构型相结合,从原子尺度观察并解释了α-Ti材料中不同复合微观缺陷扩展的现象、规律和机理。最后,采用基于原子模拟的内聚力模型对单调拉伸条件下CT试件的裂纹扩展做多尺度分析,研究了不同微观缺陷对材料宏观断裂参数的影响程度。
    • 张小飞; 田羽; 覃培; 肖天培; 吴健
    • 摘要: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研究方法,以畸形骨料(针状)的长宽比C k、畸形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占比Z b和畸形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处的级配J p 3个参数为变量,在细观层次上对二级配含畸形骨料混凝土的损伤和开裂过程开展单轴拉伸模拟研究,对含畸形骨料混凝土在单轴拉伸下的受力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 k越大、Z b越高、J p越大时,混凝土抗拉强度越低;含畸形骨料混凝土单轴受拉时,破碎骨料主要是畸形骨料,且畸形骨料占比越高,畸形骨料发生破碎的可能性就越大;C k、Z b、J p对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权重表现为C k>J p>Z b。
    • 马铢; 石长征; 伍鹤皋
    • 摘要: 基于三峡水电站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实际工程和大比尺模型试验参数,建立了管道斜直段局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模拟管道外包及坝体混凝土,并在钢筋与混凝土界面插入内聚单元来模拟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特性。钢筋分别采用埋入式和分离式两种模型,系统地研究了考虑黏结滑移以及黏结强度大小对管道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黏结滑移以后,钢筋的应变和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应力峰值减小,结构变形增大,使得钢衬应力稍有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超过10%。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强度越大,管道上半周裂缝条数越多,平均裂缝间距减小,使得平均裂缝宽度越小。钢筋与混凝土的相对滑移量随着黏结强度的降低而增加,但均未超过规范允许值,表明钢筋与混凝土仍能保持良好的黏结而未发生黏结破坏。虽然考虑黏结滑移后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更为接近,但黏结滑移对管道结构整体承载安全性影响并不大,并且黏结滑移模型所需的计算工作量较大。因此,对钢衬钢筋混凝土管道这种环状封闭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时,在设计中忽略其影响以简化计算,仍能够满足计算分析和工程设计复核的要求。
    • 高晔; 姜卓钰; 周怡然; 吕晓旭; 宋伟; 焦健
    • 摘要: 铺层方式是影响预浸料铺贴工艺制备SiC_(f)/SiC复合材料抗热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的SiC_(f)/SiC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内聚力模型,对不同正交铺层方式的方形试样开展1200°C高温水淬实验及有限元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水淬过程中试样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芯部与表面存在较大温差,顶角与芯部温差最高可达1077°C,导致复合材料的主要失效模式为层间开裂和基体开裂,且试样层间开裂位置与铺层方式有关。由模拟结果可知,由于正交铺层方式的不同,试样的层间开裂位移也存在显著差异:[0/90]与[0/90/0]两种铺层方式层间主裂纹开裂位移约为0.61 mm,而[0/0/90/90]铺层主开裂位移仅为0.04 mm。此外,随着水淬时间的增加,层间主裂纹开裂位移逐渐增大,而次裂纹在开裂后逐渐发生闭合现象。
    • 王鹏博; 郑健; 许进升; 周长省
    • 摘要: 为了研究适用于描述固体火箭发动机粘接界面的界面力学模型及其修正方法,分别采用虚拟裂纹闭合技术(VCCT)、内聚力模型(CZM)和扩展有限元法(XFEM),模拟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衬层界面的I型脱粘试验。其中,自编译了多项式型和指数型内聚力模型,采用XFEM-CZM耦合的方法解决了XFEM无法在界面边界扩展的问题,并对比分析了各个模型加载点处的载荷-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的吻合度,发现利用VCCT、CZM和XFEM方法构建的界面模型可以较好地预估裂纹的扩展过程,能够反映粘接界面的力学特性。同时,为探索模型优化所需研究的参数,通过调整各个模型相关的界面参数值,分析了界面参数对数值仿真曲线的影响,并采用了基于Hooke-Jevees算法的反演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力学参数对界面模型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Hooke-Jevees算法的反演识别能够实现对三种模型相关参数的修正。
    • 李云虎; 熊诚; 潘诚
    • 摘要: 关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与普通混凝土(NC)黏结界面的试验研究较多,但如何在有限元软件中进行有效地模拟并进行相关参数分析的研究仍较少.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采用黏聚力单元以模拟UHPC与NC黏结界面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修改黏聚力模型参数分析不同界面粗糙程度下UHPC-NC界面的黏结性能.建立直接剪切、斜剪试验有限元模型,且利用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反推界面摩擦系数.结果表明,通过黏聚力单元模拟UHPC-NC界面能很好地反应实际的受力性能.
    • 何振鹏; 邓殿凯; 刘国峰; 孙爱俊; 钱俊泽; 黎柏春; 胡艺馨; 杨帆
    • 摘要: 在内聚力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三维零厚度内聚力单元的数值计算方法,结合有限单元理论推导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和基于势能的内聚力模型的有限元格式,通过运用ABAQUS-UEL用户单元子程序模块开发了一种三维八节点的内聚力单元,与实际的复合材料分层试验结果和有限元软件中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证明其能较准确地模拟含裂纹的复合材料分层损伤问题。并将数值程序应用在复合材料分层损伤机理的研究中,对比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和基于势能的PPR内聚力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势能的PPR损伤准则用于计算分层损伤具有计算成本低、收敛性高、准确度高的优点,进一步阐明了峰值强度、内聚区长度、复合材料的铺层角度对内聚力模型数值收敛性和计算精确度的影响规律。
    • 谢浩; 孙晓彤; 门燕青; 黄永亮; 曹玉鑫
    • 摘要: 基于内聚力模型理论探讨钢筋混凝土梁在外荷载作用下断裂破坏的力学机制,对比分析钢筋混凝土梁原型实验与数值计算结果,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在不同配筋率和螺旋箍筋倾角条件下,梁体裂纹的分布、扩展规律和破坏形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内聚力模型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断裂破坏优势显著,能够再现梁体裂纹萌生、扩展和断裂破坏过程;②少量和超量配筋均会使钢筋混凝土梁表现出脆性破坏的特征,而配筋率适中则能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梁的延性特征,更加易于梁体承载;③螺旋箍筋倾角为80°时,梁体的正截面承载能力与斜截面承载能力均达到最大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