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共时研究

共时研究

共时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学、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专利文献12025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等; 共时研究的相关文献由9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胜、乔全生、全薇等。

共时研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66%

专利文献>

论文:12025 占比:99.34%

总计:12105篇

共时研究—发文趋势图

共时研究

-研究学者

  • 周胜
  • 乔全生
  • 全薇
  • 冯丽妍
  • 刁晏斌
  • 周亮雨
  • 施爱东
  • 朱家钰
  • 石从斌
  • 郑侠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顾菲
    • 摘要: 由于近义词组在一定语境下可以互相替换,这对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使用造成一定影响。文章以“粪”和“屎”这组近义词为研究对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对“粪”和“屎”的词义演变机制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二者历史上是在语境吸收的语义演变机制下成为近义词组,发展到现代汉语时期,在语用功能的影响下又各自衍生出新的义项,由此这组近义词相互交叉,同时又相互区别。
    • 朱家钰
    • 摘要: 共时研究由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索绪尔认为,在语言研究中,价值关系只存在于同一时期共存的语言单位之间,而不同时期的语言单位只有演进关系,没有价值关系。由此,他将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对象分为"历时态"与"共时态"两种。共时研究就是对系统内部"共时态"存在的诸要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民间文学领域的故事形态学就是一种共时研究,其开创者为苏联学者普罗普。《故事法则》是施爱东在共时研究领域躬耕多年的成果集合。该书对民间文学共时研究的理论来源、前提预设、操作方法、研究目的等理论范式进行了详细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案研究,提供了一批可供模仿的研究范例。从这个意义上说,《故事法则》是一本具有双重范式价值的故事学论著。
    • 朱家钰
    • 摘要: 共时研究由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在探究语言价值系统时,索绪尔发现价值关系只存在于同一时期共存的语言单位之间,不同时期的语言单位之间只有演进关系。由此,他将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对象分为“历时态”与“共时态”两种。共时研究就是对系统内部“共时态”存在的诸要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民间文学领域的故事形态学;就是一种共时研究,其开创者为俄国学者普罗普。
    • 李颖琪
    • 摘要: 现代汉语中常用话语标记“好家伙”,由形容词“好”与名词“家伙”构成,并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高频共现,形成名词性偏正短语。通过演变,逐渐成为表达惊讶或感叹义的话语标记。本文通过对“好家伙”一词的历时研究,分析其形成过程;通过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以网络交流中具体的会话为例,对网络热词“好家伙”的语用功能进行补充。
    • 唐志强
    • 摘要: 入声为汉语方言学界讨论的焦点之一。文章对20世纪以来汉语入声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学界对入声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入声的性质;(2)入声的历时研究;(3)入声的共时研究;(4)入声的实验研究。入声的传统研究为实验研究指明了方向:加强基于数据的量化实证研究。
    • 施爱东
    • 摘要: 人文学科的系统研究往往被称作共时研究.共时研究不是单纯地排斥了时间作用和历时变迁的研究方法.共时研究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将民间故事视作一种结构稳定的功能组合、一棵生命树.故事一旦开始其生命进程,就会自己生长、自己愈合、自己开花、自己结果,也会随时空的改变而变异,随生命熵的增加而消亡.系统研究最重要的三个维度是:结构、要素、关系(功能).其中要素是研究基础,结构是研究平台,关系是研究重点.坚持系统研究法,本质上就是为了排除个体的、历史的、偶然的干扰项,让我们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具普遍性的结构问题和共性问题上.
    • 张爽; 罗晓杰
    • 摘要: 本研究从试题内容和试题设计两个维度对2020年7月高考英语卷8篇应用文写作试题进行共时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应用文写作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题材多样,贴近学生生活;2)内容真实,是考生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事件;3)交际性强,有实际的写作者、交际对象和明确的交际目的;4)开放性把握较好,注重考查创新性;5)个别试题提示信息的量与呈现方式有待改进。建议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试题应关注写作主题的真实性和时代性;关注写作任务设计的交际性和开放性。
    • 李建; 潘周胜
    • 摘要: 共时研究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和各省市自主命题的书面表达题的内容(体裁与主题)、呈现方式、真实性,发现:2020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在体裁方面,应用文、记叙文、议论文均有涉及;呈现方式以提纲式为主,文字式为辅;试题总体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且交际对象与交际目的比较明确,但同时,该题型中存在如应用文比例过高、试题呈现方式稍显单一等问题。建议适当增加非应用文题材,丰富试题的呈现方式,融入更具时代特点的素材等。
    • 江裕婷; 邓春琴
    • 摘要: "擦"类义场中有"擦""抹""揩""拭"四个主要表"擦拭"义的成员.如今,这四个成员分布在不同的方言区,使用情况各异.历史上,它们表"擦拭"义的起始时间、使用频次也各不相同,彼此存在竞争替换关系,成为不同时代表"擦拭"的常用词.文章试图对"擦"类义场中的这几个成员进行共时、历时比较研究,以期了解它们的演变情况和分布状况有无对应关系.
    • 周亮雨; 周胜
    • 摘要: 以董曼霞提出的完形填空题分析框架为研究基础,对8套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全国卷和各省市自主命题卷)选择型完形填空题进行分析发现,该题型具有偏重意义考点因素、语篇考点层次和实词设空考查的明显共同特征,具有较高水平的考点效度,但在考点因素与空格词类的设置方面存在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命题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