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六言诗

六言诗

六言诗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0年内共计6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专利文献40999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党课、社科纵横、天津社会科学等; 六言诗的相关文献由6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蓉、卫绍生、徐月蓉等。

六言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40999 占比:99.84%

总计:41066篇

六言诗—发文趋势图

六言诗

-研究学者

  • 李蓉
  • 卫绍生
  • 徐月蓉
  • 王树人
  • 甘太平
  • 余时
  • 傅国平
  • 叶一苇
  • 叶当前
  • 吾三省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庄亮亮
    • 摘要: 六言诗源及其衰微原因自六言诗体研究之始就成为六言诗研究的两大公案.有研究者先顺五言诗、七言诗的源起,继而认为六言诗体的源头也当如此,或从前人著述中摘得一两句结论来作为六言诗歌的源头,或以现今尚存的六言诗作为诗源.而这些论述大都沦于偏颇.正如萧涤非所言:"一切诗体皆从乐府出也"[1],六言诗歌的起源也必然出于乐府民歌.
    • 庄亮亮1
    • 摘要: 六言诗源及其衰微原因自六言诗体研究之始就成为六言诗研究的两大公案。有研究者先顺五言诗、七言诗的源起,继而认为六言诗体的源头也当如此,或从前人著述中摘得一两句结论来作为六言诗歌的源头,或以现今尚存的六言诗作为诗源。而这些论述大都沦于偏颇。正如萧涤非所言:"一切诗体皆从乐府出也"[1],六言诗歌的起源也必然出于乐府民歌。
    • 徐月蓉
    • 摘要: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存诗近万首,其中大部分为抒写感时忧国的爱国诗。陆游的诗文集在其晚年已开始着手编辑,并由其长子子虡、幼子子遹继刊刻传播,因此南宋时期已经有学者对其诗歌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针对诗歌艺术特点及诗人地位,如:姜特立称赞陆游诗歌"淡中有味枯中膏,有时奇险不可迫"(1)(《应致远谒放翁》);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说:"诗为中兴之冠"(2)。此后,一直到清代都是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研究陆游诗歌。陆游的六言诗共有37首,下面就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来论述。
    • 徐月蓉
    • 摘要: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存诗近万首,其中大部分为抒写感时忧国的爱国诗.陆游的诗文集在其晚年已开始着手编辑,并由其长子子虡、幼子子遹继刊刻传播,因此南宋时期已经有学者对其诗歌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针对诗歌艺术特点及诗人地位,如:姜特立称赞陆游诗歌"淡中有味枯中膏,有时奇险不可迫"①(《应致远谒放翁》);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说:"诗为中兴之冠"②.此后,一直到清代都是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研究陆游诗歌.陆游的六言诗共有37首,下面就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来论述.
    • 张慧颖
    • 摘要: 六言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滥觞于先秦,发生于西汉,发展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在盛唐时期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一些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皆创作了六言诗,而他们笔下的六言诗篇大多呈现出"风趣"的艺术风貌,即风神俊逸、趣味非凡,这与盛唐的社会气象以及这一阶段六言诗自身特点密切相关.这一艺术风貌对宋代及以后的六言诗题材范围与表现手法有着深远影响.
    • 傅国平
    • 摘要: 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主席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大家都耳熟能详,其背后的故事却鲜有人知。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过艰苦跋涉,进入了陕北吴起镇。红军立足未稳,宁夏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部队就追过来了。
    • 叶当前
    • 摘要: 嵇康《六言诗》颂扬上古尧舜的大公无私、一心为人,东方朔的守内贱外、知足无营,楚子文及柳下惠的不以爵禄为重,老莱妻的高节不倾,原宪的安贫乐道,引用《老子》批判后世社会重名、夺利、贪腐、伪诈等不正之风,属于一组咏史诗.比较《六言诗》吟咏人物与《文选》诗“咏史”类和嵇康《圣贤高士传赞》所及历史人物,不难见出诗人渴望铲除贪腐奢靡、回归醇厚的社会理想.
    • 王同山
    • 摘要: 鉴赏此幅书法中锋、藏锋为主运笔,通篇气势磅礴,流畅瑰丽,圆润宏伟,刚柔相济,字体形质极为舒展,挥洒自如,无拘无束,仿佛写出了彭大将军的大将风度。如"大军纵横驰奔"六个字,如奔马腾骥,纵横驰骋,不正是彭大将军指挥千军万马勇敢杀敌的艺术表叙吗?"谁敢横刀"的"刀"字一撇向左冲出,力敌万钧,最后彭大将军的"军"字,顶天立地,这是书家用书法艺术语言对彭德怀同志的赞扬。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