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权利意识
公民权利意识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法律、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73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公安研究、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2年山东社科论坛:“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学术研讨会等;公民权利意识的相关文献由12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育谋、周碧海、夏韦等。
公民权利意识
-研究学者
- 杨育谋
- 周碧海
- 夏韦
- 张英英
- 张阔海
- 徐迅雷
- 朔风
- 李淑娟
- 檀传宝
- 程荣刚
- 许灿荣
- 陈铮伟
- 魏安彬
- 乔宇
- 于建嵘
- 付冬梅
- 付印芳
- 任孟山
- 傅丽珍
- 刘利民
- 刘志洲
- 刘玲
- 刘茂盛
- 单大维
- 吴晓林
- 吴楠
- 周书焕
- 周光辉
- 周宾
- 和杰
- 唐晶
- 国忠
- 夔麟龙
- 孙心阳
- 安华
- 宋文
- 寇存学
- 崔松涛
- 左卫民
- 庄仕文
- 张先科
- 张少朋
- 张平
- 张念
- 张敏
- 张璁
- 张科
- 张遇哲
- 彦中
- 彭靖雯
-
-
乔宇
-
-
摘要:
缺陷出生的相关案例在实践中呈缓慢上升趋势,这一类案件不仅涉及单纯的法律问题,还涉及伦理道德、公序良俗、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情况等因素,较为复杂。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于权利保护的范围也在扩大,程度也在增强。该法典虽未明确规定生育权这一概念,但在实践中、理论界对于先天性缺陷儿起诉主体已达成一致意见,对其父母的保护确在逐步加强。
-
-
熊秋红
-
-
摘要:
“无讼”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其中包含的和谱与大同思想弥足珍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行和市场经济的勃兴,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并且日益强化,“无讼”观念逐步被“健讼”所取代,并成为“诉讼爆炸”的重要根源。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楓桥经验”,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
-
彭靖雯
-
-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格权涉及的外延不断扩大,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自身价值、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保护需求日益强烈。不论是社会对人格权热点问题关注度的持续增长,还是司法审判中人格权纠纷的不断增多,以财产法为主导的民法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的司法需求。我国首部民法典在大陆法系法典体系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对人格权进行了系统化的整合,改变了既往法律较为零散的规定。
-
-
-
-
-
-
-
吴楠
-
-
摘要:
公民权利意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源泉,培育完善公民权利意识,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尚不够成熟,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够显著,因此需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公民权利意识,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
-
张璁
-
-
摘要:
最近记者在一个老工业区采访,偶然听当地养老院院长谈起一件让人十分心寒的事。原来,这个老工业区居住的大多是当年的企业职工,如今该地已经出现了深度老龄化,老人越来越多,导致养老院"一床难求"。然而,当政府计划在社区新建养老设施时,谁料想这引来了小区居民的强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