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全球生产网络

全球生产网络

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6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245094篇;相关期刊181种,包括生产力研究、现代经济探讨、国际贸易问题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暨“国际经济新变化与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理论研讨会、“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与区域治理”学术研讨会、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等;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文献由33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德学、张珺、李健等。

全球生产网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45094 占比:99.98%

总计:1245361篇

全球生产网络—发文趋势图

全球生产网络

-研究学者

  • 刘德学
  • 张珺
  • 李健
  • 刘卫东
  • 李国学
  • 林季红
  • 刘春生
  • 卜国琴
  • 宁越敏
  • 苏桂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申玉铭; 许欣
    • 摘要: 工业区位选择及其变化规律历来是经济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等传统因素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等新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化,矿产资源、水资源、劳动力等传统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弱化,全球化、资本、技术、信息等新因素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强.在当今全球生产网络视角下,工业区位选择不再局限于一国的地理范围,而是依据产品内不同生产环节的区位需求,综合权衡成本节约、市场、现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安全和供应链韧性等区位因素,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区位.
    • 纪捷韩; 刘逸; 梅慕容; 朱晓玲
    • 摘要: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理论框架,利用战略耦合,分析大湾区各城市的战略耦合模式发展及其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与分工的差异,以深入认识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研究发现:1)粤港澳三地的战略耦合模式和演变过程均存在本质差异,从属于不同的全球生产网络。香港在发展本土制造业及后来的“前店后厂”的过程中,经历了2次依附耦合到解耦的过程,在金融业上形成互惠耦合模式;而澳门在制造业上经历了2次从依附耦合到解耦的过程,在博彩业上形成了吸收耦合模式。2)珠三角各个城市战略耦合模式也存在显著差异,各城市通过不同的主导产业嵌入到不同的全球生产网络之中。3)在上述2个尺度的战略耦合差异的影响下,大湾区的区域经济没有逐步走向协同,而是出现了起伏的发展过程:各个城市早期由于耦合模式不同而协同较弱,中期由于战略耦合嵌入相同的GPN中而走向协同,后期由于解耦的出现而协同趋势衰减。文章的核心论点认为战略耦合的模式差异,导致各个城市嵌入到经济周期、生产系统、技术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全球生产网络之中,因此难以实现区域整体协同。
    • 李铁成; 刘力; 吴娜妹
    • 摘要: 基于会展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属性、平台型产业的性质和循环型、模块化产业链的特点等认识角度,对会展产业全球化和区域化展开研究。首先,作为生产服务活动,会展具有基本经济活动的属性和广泛性、全域性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的功能。其次,将会展产业全球化与区域化置于以“行为者-网络”理论为思想基础,吸收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全球商品链理论的“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的视阈下加以认识并得出如下结论:会展产业是服务于所有产业及服务于全产业链的全球性价值链网络、会展产业是一个既自成体系又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复杂平台网络,会展产业以多重契约的外部协调方式保障产业链的稳定运行,会展产业同样具有多尺度空间叠加的特征,会展产业深度嵌入地方制度和文化之中等。最后,基于区域性与全球化特征提出我国会展产业发展策略建议,包括“横向(平行)专业化”扩张策略、生态化发展策略和全产业链优先发展策略等。
    • 张继彤; 宋超杰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生产网络(GPN)结构造成一定冲击,在此背景下研究GPN演变和影响因素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一定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梳理近来GPN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GVC和GPN的研究对象均为国际分工地位,且GPN日益成为当下研究热点;第二,GPN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案例研究法、基于贸易数据的测算研究法、基于投入产出数据的测算研究法及网络分析法四类,研究对象大致分为GPN整体结构和一国在GPN的分工地位两类;第三,影响GPN的经济因素主要有要素禀赋、外贸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特征、特定事件和其他类型。通过梳理文献,文章发现对重要行业GPN的研究还不足且忽略了一些影响GPN的重要因素。
    • 孙晓涛
    • 摘要: 中日韩生产网络是我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在逆全球化和疫情的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区域化、近岸化、本地化趋势,日韩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与北美和欧洲生产网络相比,中日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我国在中日韩生产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也还不突出。当前,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着美国因素的挑战,日韩自身也更关注维持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链自主可控。同时,中日韩产业合作面临新机遇,包括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大量高技术人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RCEP等经贸合作协议的推进等。未来,要积极寻找中日韩利益共同点,构建优势互补、协同高效、开拓创新、利益相容的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
    • 摘要: 01书名:《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角色变迁与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者:唐海燕等著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2月图书简介: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正处在新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而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每一个国家都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书立足新时代新发展环境,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客观评判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角色变迁和地位变化;深入探讨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和成效,以及可能面临的产业空洞化、就业压力上升、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风险,对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提出了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 梁经伟; 钟世川; 毛艳华
    • 摘要: 全球生产网络是现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特征,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经济体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利用2000—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和世界银行数据,在测算各国全球生产网络节点中心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全球生产网络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全球生产网络的节点中心度、资本强度和贸易强度均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主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资本化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高强度节点与低强度节点国家,处于中间层次的国家更能发挥FDI带来的增长效应;相较于轮轴国家,与其他国家连接较少的辐条国家更能发挥贸易带来的增长效应;另外,以轮轴国家为核心的子群,更具FDI增强效应。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经济体而言,一方面应积极参与全球生产分工,提升自身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中心度,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和资本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应积极融入以轮轴国家为核心的子群,通过集聚效应发挥FDI的作用,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 李健; 宁越敏
    • 摘要: 城市和区域空间组织及其形态是经济社会发展活动的空间投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形成全球经济的核心框架,而基于产品内分工、模块化组织的低成本生产制造和服务全球外包,推动资本、商品、人口、信息等全球流动和地方镶嵌,催生卡斯特尔提出的“流的空间”,并由此推动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的诞生。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生产组织上基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地方镶嵌,推动地方(城市和区域)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联系并建构全球生产网络,由此形成大都市区、全球城市—区域、都市圈、城市群、城市网络等新的城市和区域空间形态。
    • 曾可昕; 邹玉珏; 周鑫培
    • 摘要: 以跨国公司为主导构建的全球生产网络正日益成为我国获得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攀升的关键路径。全球生产网络的构建可引致跨国企业网络效应提升与网络位势的跃迁,由此促进企业家获得要素配置才能获得更快提升,这将推动企业家加大对外直接投资、拓展全球生产网络,创造更具竞争力的网络优势,由此形成网络优势与企业家才能间呈螺旋上升态势的动态成长机制。两者的协同共演使企业家创新的能力与动力不断提升,这正是民营跨国公司创新绩效优化的重要前提。通过建立全球生产网络测度体系后发现,近年来浙江民营跨国公司构建的全球生产网络在广度、强度和差异度方面均有显著提高。浙江民营企业OFDI目的地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但其构建的全球营销与制造网络广度和强度却显著高于研发网络。实证表明,全球生产网络主要通过“网络广度”与“网络差异度”优化而显著提升浙江民营企业的创新绩效,而要使上述“提升”更显著,关键是要重视企业家才能的激活与发挥。
    • 张莹
    • 摘要: 结合全球生产网络(GPN)框架的三大核心要素(价值、权力、嵌入)和两大维度(制度和网络),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演化、影响因素、绩效评价和政策设计进行梳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演化过程中因不同时期发展目标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导致差异化的价值生产,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顺序和关联要素组合的差异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环境条件三大方面。区域协调发展的绩效评价标准各异,但集中关注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以及经济与社会、生态等不同维度之间协调度的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设计主要包括制度设计和网络设计。未来应加强对不同行为主体参与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力度、省际边界地区协调发展模式的研究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评价机制的研究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