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垂直专业化

垂直专业化

垂直专业化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23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11161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暨“国际经济新变化与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理论研讨会、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等;垂直专业化的相关文献由274位作者贡献,包括戴魁早、李宏、李宏艳等。

垂直专业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0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11161 占比:99.96%

总计:611384篇

垂直专业化—发文趋势图

垂直专业化

-研究学者

  • 戴魁早
  • 李宏
  • 李宏艳
  • 殷宝庆
  • 王中华
  • 蔡小勇
  • 黄晶
  • 唐春晖
  • 梁俊伟
  • 梁碧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洁
    • 摘要: 文章构建了区分贸易方式的投入产出模型,基于价值链参与度和增加值贸易的双重角度测度了上海市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嵌入位置及分工收益。研究发现,上海市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参与度较高,但分工收益并不高。通信电子设备等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嵌入程度较深,但易陷入“低端锁定”风险。加强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的融入是应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与内向化、提高价值链分工收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 张少辉
    • 摘要: 文章从生产和消费两个角度分析了贸易保护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中国经济整体上对国际依赖度不高,中国经济整体对美国依赖度较低且呈下降趋势;中国部分细分行业受国际影响较大,10个中国细分行业比较依赖国际,美国对中国各细分行业的生产影响有限,但对10个细分行业的消费有较大影响;部分行业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依赖程度不同,需要针对性出台保护措施。为此,需要坚定贯彻落实“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
    • 张彦彦; 胡善成
    • 摘要: 在促进国内外贸易一体化现实背景下,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否促进了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首先详细阐释了垂直专业化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并利用2003—2016年我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①垂直专业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存在显著的创新中介效应。②污染程度提高会降低垂直专业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③垂直专业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了行业规模异质性。
    • 霍经纬; 田成诗
    • 摘要: 本文从进口中间品的角度探究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增加值率的影响机制,并深入分析了进口中间品对增加值率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和进口来源地异质性。结果表明,第一,进口中间品种类增加提高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出口依存度较低、垂直专业化较高行业进口中间品种类的促进作用显著,来源于发达经济体进口中间品种类具有倒“U”型影响。第二,进口中间品数量的增加同样提高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天花板效应”,且在垂直专业化较低行业中不显著。第三,垂直专业化加深将通过进口中间品数量的增加所产生的“学习效应”促进增加值率的提升,而当进口中间品数量无限扩张时,垂直专业化又将通过“竞争效应”的负向影响抑制增加值率的上升。而垂直专业化分工并未有效利用进口中间品种类效应对增加值率的积极影响,因此在未来垂直专业化分工路径选择中要提升进口贸易的扩展边际,适当推动进口贸易从数量型扩张向种类型扩张转变,推进贸易转型升级,摆脱“低端锁定”效应,提升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受益。
    • 霍经纬; 田成诗
    • 摘要: 本文从进口中间品的角度探究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增加值率的影响机制,并深入分析了进口中间品对增加值率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和进口来源地异质性.结果 表明,第一,进口中间品种类增加提高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出口依存度较低、垂直专业化较高行业进口中间品种类的促进作用显著,来源于发达经济体进口中间品种类具有倒“U”型影响.第二,进口中间品数量的增加同样提高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天花板效应”,且在垂直专业化较低行业中不显著.第三,垂直专业化加深将通过进口中间品数量的增加所产生的“学习效应”促进增加值率的提升,而当进口中间品数量无限扩张时,垂直专业化又将通过“竞争效应”的负向影响抑制增加值率的上升.而垂直专业化分工并未有效利用进口中间品种类效应对增加值率的积极影响,因此在未来垂直专业化分工路径选择中要提升进口贸易的扩展边际,适当推动进口贸易从数量型扩张向种类型扩张转变,推进贸易转型升级,摆脱“低端锁定”效应,提升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受益.
    • 段敏芳; 左爽
    • 摘要: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计算垂直专业化水平,测量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地位,找出与其他国家存在的差距,确定制造业各行业的市场领导者和市场竞争者。结果显示:我国中高技术制造业要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避免与印度尼西亚、巴西、印度等国在低端环节恶性竞争;低技术制造业要转变竞争策略,不再与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比拼资源优势,压低生产成本,而是学习土耳其、法国、墨西哥的品牌营销与创新设计经验,获取更多附加值。识别制造业国际竞争者对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加快制造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水平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 胡善成; 张彦彦; 周京奎
    • 摘要: 在发达国家依靠技术垄断优势长期占据全球价值链分工高端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中低端锁定风险加剧,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垂直分工是否有助于跨越"功能分工陷阱"?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将垂直专业化、研发效率和垄断势力纳入统一框架,分析垂直专业化影响研发效率和垄断势力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制造业行业的整体垂直专业化水平和研发效率有明显提升,但只有少部分行业的垄断势力获得明显提高;(2)垂直专业化能够提高研发效率和垄断势力,但对研发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时滞效应;(3)将研发效率分解成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发现垂直专业化仅对技术进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发效率正向调节垂直专业化对垄断势力的影响,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的发挥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 徐秀军
    • 摘要: 在全球化条件下,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中间品生产与组装、成品销售与服务等所有环节都在全球范围内分工,国际分工日益呈现垂直专业化的特点。国家间分工优势因此更多表现为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各国在供应链和生产网中相互协作、相得益彰、休戚与共。然而,在一系列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下,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生产、运输、交换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都受到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危机愈演愈烈,“断供”“脱钩”“制裁”“涨价”等乱象丛生,使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雪上加霜。
    • 王静
    • 摘要: 我国的产业发展正面临国内供需不相适配和国外价值链重构的双重困局.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2000-2014年间43个国家56个产业的数据,构建产业层面的供需匹配程度与产业升级指标,使用固定效应估计、动态面板工具变量估计和系统GMM估计方法,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考察供需匹配程度提高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其具体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供需匹配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影响,供需匹配程度提高1%,产业升级水平将提高1.874%;供需匹配主要通过垂直专业化程度加深、产业链分工位置改善两个正向机制和研发投入减少的负向机制影响产业升级.鉴此,我国应大力推广反向定制模式以继续提升供需匹配程度,同时应鼓励企业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增加研发投入等,以充分发挥供需匹配改善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 刘玉涛
    • 摘要: 我国是对外贸易大国,明确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对未来产业、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VS指标对中国贸易结构和垂直专业化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中仍处于低端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结论,但有沿价值链攀升的趋势。据此,要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应加快重点出口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