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信贷配给

信贷配给

信贷配给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675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5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408篇;相关期刊345种,包括当代经济、合作经济与科技、南方经济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 、2013年全国经济学博士后学术论坛、第一届中国公司金融论坛等;信贷配给的相关文献由894位作者贡献,包括顾海峰、刘艳华、王健等。

信贷配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5 占比:31.45%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96%

专利文献>

论文:1408 占比:67.59%

总计:2083篇

信贷配给—发文趋势图

信贷配给

-研究学者

  • 顾海峰
  • 刘艳华
  • 王健
  • 王静
  • 王征
  • 丁丹
  • 刘明
  • 穆争社
  • 邹春胜
  • 郑振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宁; 何贵; 喻晓芬
    • 摘要: 从试验区信用评级机制出发,通过分析评级对农户正规信贷交易成本、时滞、利率,以及对银行信息成本等的影响,考察评级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及可获性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讨论了不同评级机制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信用评级可以缓解农户的自我信贷配给,以及低收入农户的银行信贷配给,从而提高了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及可获性;进一步地,对于村两委参与程度较高,以及评定等级绑定利率优惠的试验村农户,信用评级的影响更为显著。提出: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户信用评级,同时,提高村两委的参与程度,并考虑将评定等级绑定利率优惠。
    • 郭连强; 祝国平; 付琼
    • 摘要: 本文在构建信贷配给道德风险模型基础上,深度讨论了土地流转价格对规模经营主体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流转价格水平下,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主体信贷配给的关系曲线是不同的,甚至会产生分化:价格低于临界值的土地流转有利于规模经营主体获取信贷资源,但存在边际递减趋向;价格高出临界值一定范围内的土地流转会让规模经营主体信贷配给先缓解后恶化,单纯地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并不能有效解决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配给问题。为此,要克服土地流转价格越高农民利益越能得到保障的传统思维,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的价格指导、流转期限、风险防范、信息畅通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防止过低流转价格损害农民利益,同时,也重视通过合理流转价格推进土地有序流转,让小农户在分享规模经营效益、产业链延伸效益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可持续化,逐步形成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的内生动力。
    • 辛兵海; 窦以智
    • 摘要: 如何在宏观可控范围内“去杠杆”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A股企业2012-2020年半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非标资产业务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标资产业务会对企业杠杆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机制检验显示,企业融资约束是非标资产业务影响企业杠杆率的重要中介机制,非标资产业务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提升企业杠杆率。异质性分析表明,非标资产业务对企业杠杆率的正向影响在高信贷配给失衡的企业组内以及低成长性的企业组内尤为明显。本文研究对于推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 张学涛
    • 摘要: 基于2001~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行业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Shapley分解回归研究了信贷配给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配给显著负向影响行业收入水平,进而扩大了我国行业收入差距,虽然信贷配给对行业收入的影响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但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仍然达到了12.4%。控制变量中,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和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对行业收入差距贡献都最大的是劳动生产率,然后依次是行政垄断、信贷配给和人力资本。本研究对降低信贷配给,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邓文祥; 杨晨; 蒋泽
    • 摘要: 农发行亟需在富民乡村产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重点区域等方面优化信贷配给结构,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继2020年中国实现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共同富裕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课题。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
    • 王雁飞; 周茂清
    • 摘要: 为探究小微企业信贷配给问题的成因,基于微观主体的博弈视角,构建银企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博弈树中的均衡解,阐释银企双方行为相互作用而导致小微企业信贷配给,通过分析每个子博弈中决策主体改变决策所需的条件,探寻法律制度、担保体系、信用环境、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自身经营模式等对决策行为的影响,使小微企业和银行分别选择“不申请”“不放贷”的决策,根据动态博弈分析情况提出缓解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的政策建议。
    • 夏志禹
    • 摘要: 数字科技的迭代赋予了农村金融新的思路,为缓解农村金融排斥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健的解决方案。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4-2019年面板数据,就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机构农贷供给的影响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高了金融机构农贷供给比例,其中,覆盖广度这一指标影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于金融排斥的降低主要体现在消费信贷配给的缓解上,且更多表现为覆盖广度的提升与使用深度的增加所致。由此相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实践;稳步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度应用和数字化拓展;优化监管体制,净化发展环境。
    • 邵泉成; 张学涛
    • 摘要: 信贷资源配置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核心,银行要在满足流动性、安全性条件下追求最大盈利能力,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行业在缺少抵押担保的情况下,银行就对其进行信贷配给,导致这些行业内企业有效信贷需求无法满足,制约了这些行业的发展。本文测度了我国2010-2019年行业信贷配给情况,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以期为缓解行业信贷配给提供一定的参考。
    • 张超; 唐杰
    • 摘要: 抵押物缺乏和信息不对称是引致我国众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成因。专利权质押融资使得中小企业有效运用专利设定担保物权和解决信息不对称,缓解资金压力。本文通过设计信贷配给模型发现,在信用贷款条件下由于风险-收益不对称产生信贷市场逆向选择现象,从而出现信贷配给;质押物在信贷市场上对逆向选择起到了抑制作用,且质押物的属性信息降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在缓解信贷配给上呈现重要作用。基于上述推论,本文运用欧拉方程投资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出质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以及专利权质押的融资效应及信号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出质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约束,专利权质押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专利特征信息在质押融资过程中发挥积极信号作用。上述结论为我们理解专利权质押融资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提供客观证据。
    • 刘俊杰; 顾庆康
    • 摘要: 农垦国有农用地是我国国有农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利用形式。开展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试点,对做大做强农垦经济、增强农垦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试点推进过程中,各试点垦区因地制宜探索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方法路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表现出明显的“三低”实践困境,与政策预期相距较远。基于现实困境的成因,论文指出,政策层面应该创新多元激励政策,优化抵押办理流程,以增强农垦主体抵押意愿;加快确权颁证工作,完善抵押物处置、风险分担等机制设计,以消除金融机构顾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