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3年全国经济学博士后学术论坛
2013年全国经济学博士后学术论坛

2013年全国经济学博士后学术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福建晋江
  • 出版时间: 2013-04

主办单位:晋江博士后工作站

会议文集:2013年全国经济学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用单位时间里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表示经济增长的加速度,分析了美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经验借鉴.实证结论显示,美国上市公司总市值增长率和经济增长加速度发展趋势稳定;美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与经济增长速度存在协整关系,总市值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加速度正向弱相关;总市值及其增长率分别对经济增长速度、加速度有一定的正向冲击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只在短期内有效,长期则消失.
  • 摘要: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民间借贷日渐火爆,由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引发的中小企业"倒闭"、知名企业家"跑路"事件相继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间借贷市场不断升温的诱因是什么?它的背后究竟是资金危机还是实业危机.本文以鄂尔多斯为例,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希冀能够为客观、科学地看待该现象提供启发;为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做好“加、减、乘、除”法,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外部发展环境,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动性,鼓励民营企业自立成长,打破“二元金融体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缩小民间市场与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差距,警惕民间金融的风险隐患,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
  • 摘要:本文以我国证券分析师网上对上证A股的评级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市场价格反应和股票推荐的羊群行为检测模型,结合不同市场态势,研究了我国分析师网上股票推荐的羊群行为.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分析师网上推荐的评级调高存在有信息含量的羊群效应,越不频繁修订的分析师越可能趋于羊群行为,越不可能是领头的分析师越容易趋于羊群行为.而且这种评级变动的羊群行为在市场盘整期不会对股价造成不稳定的影响.在市场下跌期,分析师群体趋于评级调高.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我国分析师网上股票推荐的羊群行为,同时也为监管部门如何进行有效地市场监管提供决策参考.
  • 摘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具有社会公共事务属性的系统性工程,而地方政府所具有的组织力、号召力和管理能力,决定了它应该在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珠江三角洲地区政府通过探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机制,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出完备的工作机制是地方政府主导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地方政府统筹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地方政府协调建立金融法治环境,防止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生态建设中的过分干预。
  •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的金融商业模式与盈利方式.目前有三种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网络小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公司.互联网金融的三个核心部分为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未来的三个重要发展趋势体现在:一是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二是P2P融资替代传统存贷款业务;三为众筹融资替代传统证券业务.
  • 摘要:金融抑制导致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分割,由此对经济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易得到金融资源的部门会受益于金融抑制政策,而难以得到金融资源部门的发展受到抑制.老龄化会提高要素成本,难以得到金融资源部门的发展将受到负面影响,提高了金融抑制的成本,加强了进行金融改革的动机.本文尝试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来分析金融抑制。首先,本文提出了金融最优条件,它取决于金融抑制产生的Stiglitz效应和McKinnon效应,如果一个国家的金融抑制程度偏离了金融最优条件,那么这个国家存在进行金融改革的动机,并且偏离程度越大,进行金融改革的动机越强烈。而老龄化会提高金融改革导致的McKinnon效应的边际增量,使得金融最优条件提高,金融改革的动机加强。其次,在该理论框架下,本文建立了计量模型,并使用1981-2005年的67个国家数据研究了老龄化对金融抑制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抚养比提高一个标准差,那么金融抑制程度将会下降0.046,与金融抑制指标的均值相比下降了10.34%。按照六普数据的预测,在中等死亡率方案下,2020年和2050年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将分别使金融抑制程度下降0.04和0.17。
  • 摘要:区域金融发展与地方法制建设二者间紧密关联,法治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之一,法制的健全完善将有力促进地方金融的发达繁荣.以贵州为案例,通过对近年来贵州地区的金融法制进程,即其金融发展与法制建构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在金融立法方面,加强金融组织、业务、市场各领域的规章制订,在金融行政方面,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提高社会服务观念,在金融司法方面,改进执法质量和效率,提升司法公信力。经过对近年来贵州地区金融法制进程的翔实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其地方法制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勾连,法制的健全完善将有力促进地区金融的发达繁荣。
  • 摘要:随着村镇银行逐渐发展壮大,村镇银行管理模式及其法人治理结构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站在主发起行的视角,结合本行发起成立的村镇银行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与多位村镇银行董事长、行长的访谈中获得的一手资料,对村镇银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并为推动村镇银行科学发展提出实际建议,提出了村镇银行顺利发展的坚强后盾就是资源支持,激励约束机制是村镇银行良好经营的保障,村镇银行不宜过多的实行分支模式,妥善处理村镇银行董事长与行长的关系,充分利于民间资本本地化的优势,调动起民营企业与个人股东的积极性。
  • 摘要:为了如何提升民营企业员工满意度、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任用,降低自愿离职率、夯实组织基础与管理水平,我国民营企业也开始各种形式的"股改".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三种股改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影响,为民营企业规范化发展与管理创新提供借鉴.实施股改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不同规模公司绩效差异取决于股改过程中,员工参与程度以及感知程度,股改过程中,所实现员工参与度如果比较高,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就会提升。
  • 摘要:随着全球碳金融的迅速发展,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我国碳金融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不仅给我国民营金融机构碳金融业务创新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本文回顾了国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发展低碳金融业务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碳金融业务风险较大,民营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知识储备和经验不足,缺少专业的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我国低碳产业基础薄弱。这有利于全面认识我国民间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的外部环境、发展契机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 摘要:本文结合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运用HP滤波分析法以真实货币缺口测度了我国1998-2009年期间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变化趋势,进而通过建立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动效应开展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股价的变化是影响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因素,但流动性过剩并不一定导致股价的必然上涨;流动性过剩和房价的波动互为因果关系,流动性过剩对房价上涨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并且这种影响是跨期实现的.
  • 摘要:本文以2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上市公司的社会网络状况——网络密度、小团体、中心性及中介性.然后,以此为基础利用随机边界模型检验了社会网络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一级市场上,故意抑价是存在的.如果企业加入了某个"小团体"或者在网络中占据着"媒介"地位,则会更倾向于实施"故意抑价".如果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较高,则会较少采取"故意抑价".在二级市场上,尽管"价格虚高"是存在的,但是没有经验证据表明社会网络会对价格虚高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解释IPO抑价形成的原因做了一些新的、有益的尝试.
  • 摘要:海西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较发达区域,也是我国小企业集聚的主要地区之一.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在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和国际环境不明朗的形势下,海西地区的小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不良贷款新生成呈现上升趋势.通过分析海西地区小企业融资模式,从宏观形势、区域金融生态、企业主经营理念、银行内部管理等多个视角探讨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成因及规律,提出了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的措施和建议,持续加强对区域信贷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并建立、完善相关灵活调整机制,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强调抵押等信用风险缓释手段的运用,加强对授信企业实际控制人的监控调查。
  • 摘要:通货膨胀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分析影响很大,它可能导致一个原本可行的项目变得不可行,也可能导致企业在对互斥项目作选择时做出错误的决策.本文首先指正了对通货膨胀影响作用的一种错误观点,然后分析了在平衡通货膨胀条件下,通货膨胀对折旧税盾作用的影响,进而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 摘要:金融政策较强的顺周期性容易导致房地产市场在繁荣阶段滋生泡沫,在衰退阶段陷入萧条,而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及其高负债经营特征强化了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本文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对房地产金融加速器的传导途径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显著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且在信贷宽松环境下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大于信贷紧缩环境下的表现.因此,要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需要提高金融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转变房地产业经营融资模式.
  • 摘要:在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政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政府的这一角色可以看成是其在优化金融生态中的作用.本文以金融生态优化及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金融生态优化和金融发展的关系,以及金融生态优化的路径和意义.通过分析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论证政府在金融生态优化中的重要性和主导性.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对其总体规划和具体策略的阐释,本文对区域金融生态优化中政府的作用加以思考和分析,对其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包容性金融生态的概念,并对地方政府在包容性金融生态构建中的职能和作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摘要:近年来,小额信贷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日益兴起,也成为民间融资的主要方式.本文首先对小额信贷的发展渊源进行了梳理,进而归纳了国内外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重点讨论了目前兴起的互联网信贷模式,并以两家互联网信贷企业为代表进行了案例研究,从而来分析和探讨现阶段小额信贷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明确小额信贷的金融地位,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增加客户信息的联网程度和透明度,推进信用体系建立,大力发展P2P互联网信贷。
  •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关于存款保险制度和村镇银行的理论争鸣和实践探索,在村镇银行纳入存款保险制度的预期下,从村镇银行的现实状况出发,分析了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政策建议.放宽“发起人”制度限制,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放宽行业监管政策,强化联席会议制度。
  • 摘要:民间非正规金融在我国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民间非正规金融是指企业之间、个人之间、个人和企业之间发生的以生产性用途为主的资金拆借行为.其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重要渠道.但是,规模庞大的民间非正规金融游离于国家金融体系之外,将为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稳定带来隐患,必须加以规范.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形成,足以表明规范我国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对此,文章分析了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内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演变逻辑,文章认为,信贷配给是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内生基础,民间非正规金融将历经由内生金融向外生金融的演变过程,最终实现从需求主导型的市场引致性内生金融制度到供应主导型的政府强制性外生金融制度的转变,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规范我国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该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 摘要:朱镕基金融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酝酿(1992年之前)、形成(1993年至1998年3月)、完善(1998年3月之后)三个阶段.朱镕基认为:金融体制改革应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目标是建立起符合国际规则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应处理好四大关系;重要保证是加强监管和内部管理并严控金融风险;要始终注意加强人才建设.朱镕基金融体制改革思想对于推进金融创新的启示是:要以勇于改革的精神积极大胆推进金融创新;要设计好金融创新的步骤和策略;要加强金融监管和内控制度建设,严防金融风险;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招揽和储备金融人才工作.
  • 摘要:民间金融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无数企业得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只能选择民间借贷活动解决资金需求.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开拓这个市场,既推动了民营小微企业的发展,自身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行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政府进一步开放扶植,规范发展.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多层次基层金融服务体系。打破条条框框,推动政策制度适当突破,健全小额贷款监管机制,加强基层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加强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创新,加强和保险企业的合作,分散基层企业金融风险,建立整体信用体系,不断降低经营风险。
  • 摘要:中小企业对市场感知灵敏、机制灵活,在技术进步、机制创新、创造就业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是一系列负面因素叠加效应的结果.国际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导致外部需求萎缩;国内方面,从紧的货币政策、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都压缩了企业的生存盈利空间.论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财务管理状况,发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确定科学、明确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健全和完善财务组织机构,正确处理财务权责关系,规范财务管理过程。
  • 摘要: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小微金融机构欠发达导致了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要想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小微金融机构及服务体系,小微金融机构要想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必须拓展服务范围、创新工作思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第三类金融中心的协同演进过程,经历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和高级协调共生四个阶段.二者的协同演进,实质上是产业互补和利益共享的结果.所以,构筑双群之间的利益协同机制并促进双群的本地嵌入,对推动双群协同至关重要.本文认为,双群之间的交叉投资和近距离投资机制,产业链完善和产品创新对接机制,创新扩散、激励与分享机制等是促进双群利益协同的重要机制.杨浦知识创新区"双轮驱动"模式启示,在集群发展和协同初期,地方政府也应起到协调各方利益并推进双群联动的主导作用.当前,政府应利用适宜的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手段,有效解决双群协同发展初期互相脱节的结构性缺陷.
  • 摘要:本论文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及其面临的融资困境,并就新型城镇化融资提出了几点建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更多收入,积极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完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积极推进地方债券发行,加强与各类银行合作,创新银行贷款融资服务,整合地方政府存量资产,引导多元化投融资,激活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积极发展其他融资渠道。
  • 摘要:本文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功能、特点,阐述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提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路.同时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分析,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互联网金融立法迫在眉睫,同时加强互联网金融机构自我管理与规范,统一监管、非现场监管和信息披露,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
  • 摘要:利用国内某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违约数据,采用随机效应logistic模型对非上市中小企业货款违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上市中小企业的财务指标特别是营运资金比率、负债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对违约风险有较大影响;非财务指标中的企业特征特别是企业在人行的信用记录、经营稳定性、水电税费变化趋势对违约风险有显著影响;非上市中小企业企业主的个人特征,例如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业经验、持股比例对违约风险具有较大影响.研究还发现,基于非财务指标建立的贷款违约模型,其预测效果高于基于财务指标建立的模型,而使用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建立模型能进一步提升预测能力,这种预测能力的提升在使用随机效应logistic模型对系数进行修正时表现的更加突出.研究结论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和信贷风险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 摘要:P2P信贷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兴起的一种新的金融中介模式,将出借人和借款人通过网络进行撮合实现了交易的成本最小化、高效率、自主性.从2007年我国引入了这一贷款模式以来,P2P信贷在国内有了蓬勃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通过对国内该行业的分类与梳理,结合中国多样的P2P信贷现状,分析了P2P信贷行业借款人、出借人和平台本身的风险所在与当前的监管现状.文章的最后部分给出了政府对这一行业的监管建议.建立和完善规范P2P信贷业务的法律体系,将P2P信贷业务纳入到的监管之中,强调自律监管,建立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行业组织,完善我国征信体系。
  • 摘要:与过往对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大多构造一个既有微观指标又有宏观指标的混合系统不同,本研究的创新主要有:通过数据挖掘分别使用主变量筛选法和综合判别法构造了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微观和宏观指标体系,同时对这两种系统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进行了研究和对比.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客户信用风险评级实证过程得到结论:微观指标系统反映了小企业的反映企业当前经营状况;而宏观指标系统反应的是企业经营的前景,它与地区和行业的特征密切相关.将微观指标系统和宏观指标系统加以对比或者联合使用不但能找到风险小的客户,还能找到风险小的行业,更重要的是能明确在哪个时间段内客户风险比较小,使得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增加了时间维度.银行也能够根据预测到的客户信用风险变化过程改善银行自身经营战略和机制.该联合评级系统也有助于政府判断该地区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和信贷执行情况,采取相应金融措施促进地方产业升级.
  • 摘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选择,构建新型的产融结合机制将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本文从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出发,深入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需求特点和金融资本供给特征,创新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融结合机制.研究得出:适合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融结合机制应以市场化模式为其定位,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发展和完善独立的中介机构和投资银行,构建面向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尤其是场外交易市场,以金融资产证券化为产融结合的有力工具和纽带.
  • 摘要:碳金融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日益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碳金融的概念界定及演化入手,系统分析了碳金融利于多层次的区域综合体成长、碳金融促进各利益体区域内协同性发展及区域外战略性博弈、碳金融益于区域内各种机构组织趋向国际化和开放性转型等区域效应,并研究了碳金融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不同区域尺度的空间格局.
  • 摘要: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推进,商业银行正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创新是商业银行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出发,构建了金融产品创新的分析模型.在市场引导和政府规制下,商业银行通过三个层次实现产品创新,三个层次的产品创新通过产品功能扩展的方式分别在企业内部,同业间(混业经营),产业间(产业边界模糊)得以实现,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也发生在不同层次间.价值网模型中,商业银行整体价值由各个产品价值组合而成,商业银行依托产品功能拓展实现产品创新,并最终带来整个价值网价值的提升.本文构建了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价值网模型,并应用于广州农村商业银行.
  • 摘要:市政债券是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拓宽地方政府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和信用风险控制的实践,并借鉴美国市政债券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有效的地方债券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以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当前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呈现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新景象为背景,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面临的新挑战,一是小企业数量巨大与小企业客户难寻的矛盾并存,二是粗放式开发小企业客户方式遇到了瓶颈,在梳理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模式的已有探索的基础上,归纳了小企业金融业务部的源起、兴盛与消失的规律,也为未来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模式的改革目标奠定依据,最后指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调整的目标以及小企业金融业务部的演化情况.
  • 摘要:在对创业板市场波动的机理分析后,运用了VaR模型对创业板市场波动性风险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参数法能较好地估计创业板市场波动风险VaR值,三种分布下的VaR值相差不大;由于考虑了创业板指数收益率波动的非对称性,EGARCH模型的估计效果要好;历史模拟法估计VaR值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大样本情况下,该方法在低置信水平下是无效的.
  • 摘要:金融消费的交易过程中,存在对金融消费者的各种掠夺,并且这些带有掠夺性的交易带有很大的隐蔽性,难以监管,危害极大.本文将对金融消费中的掠夺性交易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掠夺性金融的特征,并选取掠夺性金融交易比较盛行的抵押贷款市场为例,通过对相关业务交易特征的抽象,构建理论模型,探讨掠夺性金融交易的发生机理及其如何损害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并对如何减轻掠夺性金融交易的危害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体,对于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硅谷银行把握了全球新技术革命的趋势,专注于服务科技型成长企业,探索和创新风险收益平衡机制,通过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相结合、传统银行业务与创新银行业务相结合、与PE/VC机构深度合作等独到业务模式,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快速成长.研究硅谷银行模式目的在于拓展商业银行业务的业务思路,分析创新型企业信贷标准,完善成长型企业银行产品体系,把握与PE/VC行业的合作及参与途径,以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市场化经营做好准备.
  • 摘要:近些年来,村镇银行在改善金融支农缺失、提升金融服务"三农"水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剖析了当前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并逻辑演绎出相应的解决思路,这无疑对保障村镇银行安全稳健运行、发挥可持续支农功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加强金融监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经营水平,优化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树立品牌意识,构建区域金融发展圈。
  • 摘要: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取资金主要以内部融资为主,但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而由于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模式脱离农村现状、农业担保公司对合作社融资的服务不足、政府功能缺失等原因,又致使合作社外部融资难度较大.对此,报告提出健全和完善合作社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金融机构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强化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合作社的信贷支持职能等对策建议.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制度建设,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创新金融机构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金融的多样化需求。
  • 摘要:风险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表现在实际的行为可能与目标有差距.这种差距可能不仅表现在最后结果的差距,还有可能表现在发展路径的差距,即如何实现最后的结果,同样是不确定性的影响.实施基于银行控制权搭建企业风险管理平台的创新做法将有利于降低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不确定性,也符合普通大众及企业家们的期望与要求.本文从基于银行控制权搭建企业风险管理平台的角度,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有限的影响变量、及影响变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进行梳理,对基于银行控制权搭建企业风险管理平台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提供了风险管理平台的制定流程及实施基于银行控制权的企业风险管理平台的风险监督措施,这些内容以期为银行与受资企业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思路。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丹东化纤近10年来资产重组及控制权转移历程的分析,揭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中——壳收购存在的问题.壳公司的价值在本质上是一种租,各利益主体的寻租活动在上市公司壳收购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特别是能进不能出的"退市"政策,是将社会资源引向无效寻租活动的直接原因,壳收购的本质不是公司收购,是资本市场对经济资源的错配.
  • 摘要:随着团购网站的大量兴起,一种线上购买线下消费的电子商务新模式——O2O模式正逐步被人们所认知.该种模式具有传统电子商务不具备的许多优势,并且特别适合应用在移动电子商务.这两者的结合,给线下消费规模巨大的生活服务类项目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市场潜力巨大.此外,移动O2O的进一步发展,将再一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摘要:在2006年初ABX指数引入市场之后,ABX指数提供了看空和对冲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信用风险的工具.ABX指数在2007年之后价格下降,市场开始认识到次贷有关债券的价值被高估,很多金融机构爆出亏损,对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的担心迫使金融机构提高了回购的扣减率,在回购融资中甚至一度不接受任何结构化产品.回购市场发生挤兑,流动性减少乃至枯竭,于是金融机构大规模的去杠杆化开始,次贷危机爆发.本文从更加微观的角度来探讨次贷危机的起因,介绍银行业近年来的变化趋势与结构化产品盛行的原因,介绍ABX指数的构成及作用;阐述了2007年8月及之后一段时间货币市场上利差异常走高的原因是交易商对交易对手风险的担忧;介绍了回购市场,分析了回购市场的挤兑危机通过哪些机制放大了这种冲击,进而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
  • 摘要: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区域金融生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本文根据金融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区域金融生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梳理出近年来地方政府与区域金融发展的新特点以及在优化区域金融生态工作中的难点.根据分析,提出优化区域金融生态工作应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建议地方政府将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作为自身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制定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实际的区域金融发展规划,并对各级各部门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的工作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营造有利于保障合法金融活动的法制环境。统筹协调各部门,建立科学有效、层次分明的社会征信体系,进一步健全中介服务体系。
  • 摘要:近年来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迅猛发展,目前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对缓解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三农"融资难,具有一定作用.但也存在法律地位不明确、融资渠道窄成本高、单笔贷款额度偏大、贷款集中度高、支农贷款比例低、税费负担重、股权更换较频繁、贷款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尚未接入征信系统、改制村镇银行难度大等问题.为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应明确其金融组织的法律地位;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支农"、"支小";有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减轻税费负担;尽快将其纳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促进其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完善转制为村镇银行的相关政策.
  • 摘要: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经济失衡中的高储蓄和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形成?本文从融资约束和企业储蓄这一视角重新对这一失衡现象加以认识,发现这一现象皆由企业部门所致的影响机制.本文所发展的观点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得非国有企业更倾向于用储蓄"挤占"劳动者报酬来进行内源性融资,这使得高储蓄和持续下降的劳动收入份额的发生.利用中国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初步证实了这一逻辑.最后,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经济转型的理论模型,通过校准,定量模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加快和结束,中国的高储蓄将会下降且呈倒U形,劳动收入份额将会上升且呈U形.
  • 摘要:本文借助成本效率DEA模型和成本Malmquist指数模型,研究了中国证券公司2005~2007年成本效率与成本全要素生产率,并将成本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为生产效率、配置效率、生产技术和配置技术等的变动,最后对成本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证券公司成本效率偏低主要是因为生产效率偏低;生产效率变动与配置效率变动共同作用成本效率变动,且由2005~2006年共同阻碍作用转变为在2006~2007年的共同促进作用,且生产效率变动的作用始终较大;生产技术进步与配置技术进步始终共同促进成本技术进步,生产技术进步较大,是成本技术进步与成本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源泉,配置技术进步较小但逐年提高.
  • 摘要:制度竞争在吸引国际资本和人才的国际金融竞争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企业对澳大利亚的投资不断增加,很多大型项目尤其是在能源开发和利用领域的工程为中澳经济的合作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对于外来投资的政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比较稳定、透明可预见和成熟的体系.澳大利亚的外来投资审查机制很好的平衡了国家利益和引进外资的矛盾.在我国对外来投资的监管体系和管理外来"热钱"中,建立和完善外来投资审查机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应对国际制度竞争的重要举措.
  • 摘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需要金融支持,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尤为重要.政企合一体制下的资源型城市金融生态的优化既需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更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有限市场化.文章通过对资源型城市(以伊春市为例)金融发展特殊性的分析,提出构建"绿色、立体化金融生态"的构想,并从发展地方经济,不断完善符合生态要求的产业体系;创新金融服务,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优化金融生态的配套措施;实现体制突破,完善森林资源金融交易市场体系;适时推进政企分开,完善社会信用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投资方式,母基金(FOF)具有杠杆投资、组合投资、分散投资、专业投资等特点,是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领域重要的投资方式.发展FOF对于我国开辟民间投资渠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发达国家以FOF方式管理的资本规模已经占到全球私募资产总额近四成,而我国FOF尚处于起步阶段,民间资本进入私募股权FOF还比较少.未来,需要在资金来源渠道、财政税收政策、基金管理人才和组织制度安排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FOF发展.
  • 摘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融合了资本和管理等要素的先进金融工具,它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它对于泉州市在促进流动性有效进入实体经济、创建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泉州市政府应加强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关知识的宣传,加强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发展泉州市本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电子支付,电子商务以及未来线下市场的发展潜力,提供了针对中小型投融资企业的发展策略建议.其中在电子支付领域重点探讨,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行业格局;电子支付领域的发展态势以及市场格局;目前正在快速发展的移动支付领域市场格局.在电子商务领域重点探讨O2O市场的发展前景对于线下金融行业的整体影响.在电子商务对于金融行业影响方面,通过使用阿里金融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的方法,重点提出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几个重要的模式:针对商户的信用贷款类业务;针对普通互联网消费者的消费金融类业务;依托于类似平台电商,金融信用体系的金融产品销售模式以及未来可能的平台数据共享条件下中小资金支持企业的业务模式发展可行性.
  • 摘要:资产证券化和供应链融资是两项重要的金融创新.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模式,即借助供应链上集成的大批优质中小企业,利用供应链融资模式所特有的对中小企业信用提升能力,提高证券化产品的评级,为重新开闸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提供切实操作可行的产品设计方案.
  • 摘要:中国金融资源区域差异化分布的研究与分析,对研究商业银行的发展、改革与转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伴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不断提升,即金融脱媒的加剧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如何依据区域差异性的经营策略的构建稳步推进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是实现长期稳步增长的核心所在.本文对金融结构金融资源的区域差异化分布进行分析,选取核心的指标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结构加以描述,分析商业银行的区域差异化经营策略的制定是战略转型的核心要义之一.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经营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充分考虑区域金融资源涵盖的整体功能效应,并通过预判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理的转型路径和机制,以增强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 摘要:促进民间金融与小微企业共生共荣是泉州金融改革的重点和创新点.本文在对民间资本与小微企业共生关系和对泉州、温州两地民间资本与小微企业共生相似性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泉州金融改革可借鉴温州经验,民间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着手于推进与小微企业相匹配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的市场准入,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于民间金融与小微企业的对接配套服务,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着眼于构建民间资本与小微企业共生共荣的金融生态环境,化"两多两难"为共生共荣.
  • 摘要:本文利用福建省居民消费和资产数据,建立VAR模型对福建省居民资产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目前福建省居民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居民资产总量少,金融资产尤其是股票资产的比重过低.因此,要通过资产的财富效应刺激消费从而拉动福建省的经济增长,一是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居民金融资产的占比;二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居民资产保值增值;三是确实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 摘要:泉州金改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历史机遇,但与此同时泉州金融人才的短缺也给该措施的顺利推进带来挑战.本文在对我国金融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充分借鉴北京、上海地区人才集聚特征的基础上,从如何通过提升生活环境质量、完善服务及强化本土培养等角度对泉州的金融人才集聚提出了对策建议.加强城市名片建设,提升区域吸引力,制定人才吸引优惠政策,引进高端金融人才,完善金融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本土人才培养质量。
  • 摘要: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以经营小额贷款(不吸收公众存款)为主营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是解决城乡金融资源二元化现状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当地的中小企业发展、三农服务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持.本文以泉州"金改"为背景,通过阐述小额贷款公司基本商业模式及现实经营中所遇到的问题等相关情况,尝试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完善其监管机制,解决资金问题,不断壮大资本金,取消利率限制,避免小贷公司重新步入“地下银行”经营模式,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创新经营模式。
  • 摘要:泉州正在推进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适时推出再担保制度,可以响应和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担保功能的发挥,从而更好地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推动泉州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了"政策性导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分工"的再担保机制的设计理念,并对再担保的组织结构、交易流程、交易条件等进行设计,提出了初步的构建思路,同时还探索了再担保的风险管控手段,以保证再担保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 摘要:新时期,要抓住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的发展契机,实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形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合力,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促进金融发展,首要任务就是优化区域金融生态,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培育区域金融多元化的增长极,充分发挥政府在金融增长极建设中的作用.本文简述了地方政府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金融生态的负面影响以及区域金融生态与金融增长极关系评价,提出了地方政府优化区域金融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金融生态宣传,促进金融市场协调健康发展,完善金融法律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