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首届全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博士后论坛
首届全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博士后论坛

首届全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博士后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6-10-25

主办单位: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社科院

会议文集:首届全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博士后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针对信贷过程中产生信贷配给失衡问题,本文通过数理推导证实了个人信用评分能有效优化调节信贷配给偏差问题,对个人信用评分的作用机理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对个人信用评分的效用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从信用评分体系角度论证了其对信贷配给的优化效用,并在微观层面,即信用评分指标与样本结构对信贷配给的优化进行分析.
  • 摘要:本文运用偏最小二乘方法构建企业财务指标对股票投资收益影响的模型,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企业财务及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投资收益的影响,比较分析发现财务指标对股票投资收益存在影响,而且在引入投资者情绪之后,财务指标及财务指标对股票投资收益的影响系数都发生了变化,最后根据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为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并且对于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及其长久发展和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 摘要:本文以襄阳市市民为例,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双隐含层神经网络模型、逐步回归模型探究P2P网络创新借贷中投资者投资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P2P创新网贷的三大类影响因素为:投资可靠性因素、投资便利性因素和投资风险因素;同时发现襄阳市P2P网络借贷普及度低,居民熟悉度不高;网贷平台业务处理效率、服务质量、操作规范、坏账率特别是风控措施受到襄阳市居民的高度重视.
  • 摘要:随着法治话语获得广泛认同,如何以指数评估衡量一国一地的法治发展水平,通过中立化技术方式促进法治发展,成为当今各国高度重视的课题.当前,法治指数在中国具有独特意义,各地兴起的地方法治实践中以量化指标方式推动法治发展已逐渐成为重要手段.量化法治有助于政府和法院对照既有的法治标准寻找差距,从而找到法治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法治政府指数和司法公正指数是量化法治的两项重要指数,但中国在这两种指数体系的设计思维上体现出同构性的缺点.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地方法治量化评估机制,需要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法治理论研究与评价指标设置的协调;二是地方法治评估的中立性;三是指标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四是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结合.
  • 摘要: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和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计划的对接,是中澳两国政府的合作热点,也是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经济合作.本文深入分析了设施联通、能源资源、农业、产业园区等"一带一路"和北部大开发对接的重点建设领域,详述了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计划的简化土地政策、开发水资源、促进跨境经贸投资合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加强共同治理结构等主要内容,探讨了开发性金融支持两大战略对接的思路建议.
  • 摘要:为考量中国能源农业的资源潜力,本研究在中国能源资源供需现状及能源农业生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综合预测方法,对中国能源农业的资源潜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2025年、2030年,中国能源需求缺口将分别达到88941万吨、108843万吨和128746万吨标准煤,能源农业预计能分别供给生物质能源75735万吨、82997万吨、90359万吨标准煤,分别能满足85%、76%、70%的能源需求缺口.最后,本文从大力发展种植业、充分利用林木生物质废弃物、加快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加快推进能源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加快培育生物质能源产业市场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摘要:企业出口持续性对于出口贸易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8位数产品编码出口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前后,金融市场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化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性.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前,金融市场化对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性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小;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金融市场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性的正向影响有所增强.基于子样本的估计结果表明,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金融市场化对于中国东部地区及中高技术行业企业出口持续性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强,也更为显著.本文的结论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GDP增长、低生育水平、老龄化程度、慢性病患病率、死亡疾病谱以及死因构成的变化趋势,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实证依据.基于时间序列分析视角,采用历史性纵贯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中国GDP增长率、总和生育率、老龄化比重、患病率、疾病死亡率等死因构成的发展变化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起国民经济增长进入下行通道,GDP保持7%左右中高速增长;2000年起中国开始进入世界超低生育国家行列,同时步入全球老龄化发展较快国家行列;城市居民是慢性病患病的主要群体,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成为慢性病高发病种;危害健康长寿的三大主要疾病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约为构成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65%左右;前五位重大慢性病构成死亡原因85%以上,2010年是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疾病谱发生显著变化的关键转折点.由此可见,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慢性病患病率高发与致死率高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慢性病综合治理刻不容缓.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状况,中国全面启动实施“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同时,积极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 摘要:拉弗曲线是研究税率与税收之间关系的经典工具.劳动、资本和消费是税收的三大"隐性税基",分别研究它们的拉弗最优税率,能够更好地研究税率与税收、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本文根据Mendoza公式,对中国劳动、资本和消费平均税率进行详细测算,结果说明资本、劳动和消费平均税率均呈上升趋势.而后,本文通过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的平衡增长路径,采用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地分析了中国的劳动所得税和资本收入税的拉弗曲线.最后求出中国的最优税率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劳动所得税同时降低资本收入税可以提高40%的总税收.
  • 摘要:进入2015年以来的中国经济运行,初步表现出新常态经济提质增效的实质特征.本文基于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探索新常态"这一经济发展的逻辑框架下,结合2015年以来的经济运行状况,从经济增长、自主创新、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区域协调、改善民生、混合所有制、金融发展、市场与政府的协同作用、搞好适度扩大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十个角度,对当前和近期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评论与展望.
  • 摘要:科技人力资源是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一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结构和利用效率,决定着国家科技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本文从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对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国已进入科技人力资源红利释放的黄金时期.结合国际经验,就如何解决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中国强化战略导向,突出国家重大战略对人才引进的迫切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体现学科交叉,加强部门协同,凝聚广泛共识,尽快制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顶尖人才引进目录,加紧引进世界一流人才。当然,在重视吸引世界一流人才的同时,更要重视留住、用好能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 摘要:本文分析区域科技和社会的协同性机理,建立区域科技发展指数、区域社会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建构区域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指数模型,并选择珠三角地区进行区域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九市可以分为三大主要协调组:深圳为高协调组,广州、佛山与东莞组成中协调组,中山、惠州、珠海、江门和肇庆为失调组.这表明珠三角地区的科技与社会发展有着明显的不均衡特征.通过对珠三角地区驱动因素分析,发现高协调区域的共有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科技发展水平,低协调区域社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从而导致科技与社会难以协调发展.最后,进一步提出促进珠三角地区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摘要:大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产,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每个行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在研究大数据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大数据的技术构成和实质,探寻了大数据对信息产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后,阐明了为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 摘要: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2015年中共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方案,目的是使中国经济可以持续稳定地发展,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经济基础.2016年中央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五大攻坚任务的项层设计,为改革的理论方法与路径厘清了思路.同时,中央提出中国供给侧改革不是照搬西方供给学派,而是结构性供给侧改革,要加强多维比较学,结合历史学,要善于把握改革工作的时度效.中国历次经济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改革的时机和力度如果把握不好,反而会产生较大的经济阵痛,会使新常态没有产生新经济,进而掉入改革陷阱.本文认为只有从多个维度进行时频管理的供给侧改革才可以避免改革过程中的失误,确保改革效用最大化.
  •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引发跨国资本在不同经济体流动的主要因素,选取2010年第1季度至2015年第4季度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18个发达国家作为样本.面板VAR实证结果显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短期跨国资本净流动而言,国外推动因素主要源自全球风险偏好的变化和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而国内拉动因素主要源自本国经济增长率和利率水平的变化;对发达国家短期跨国资本流动而言,拉动因素为汇率变动率,推动因素为美国GDP增长率和利率,全球风险指数只在净资本流动中起到推动作用.短期资本流动面板VAR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全球风险指数和汇率变动率解释能力均达到14%左右,而经济增长率的解释力不足2%.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沿线国家货币政策当局应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有效管理跨国资本流动,并加强与沿线其他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
  • 摘要:汇率持续波动在长期内必然对一国的行业生产率产生影响.本文根据汇率与生产率的理论关系,对中国工业制造业27个行业1998~2011年行业实际汇率进行测算,进而实证持续汇率波动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初步得出:近十多年来,中国行业实际汇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行业间分化明显;在汇率升值导致出口份额可能下降的同时,低效率企业的退出使生存下来的企业销售收入和市场规模扩大,规模经济效应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而影响各行业出口收入的因素主要是实际汇率、行业固定资产、国外市场需求、国内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工资;中国制造业销售收入对行业实际汇率的弹性较为显著,表明汇率升值背景下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得到增长;汇率升值对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总的影响系数更为显著,除销售规模外,资本劳动比例和外资流入间接对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应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降低企业融资的资金成本,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 摘要:工资收入是初次分配的基本构成,也是收入差距产生的重要因素,在谈判工资的理论中企业与雇佣工人之间根据谈判力决定企业剩余的分配.本文通过构建企业、工会以及工会内工人的分配权力函数,讨论了经济个体资源对谈判工资的影响.同时在分配权力函数中引入制度参数,通过可度量的参数表征差异化的分配制度对工人收入的影响.通过模拟分析可以看出,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强调分配的经济效率对于整体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更有效果.
  • 摘要: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升级的高度来定位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引领中国金融业新的发展轨迹.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核心在于提效率、降成本、减产能,而这些恰恰与互联网的去中介化、精准匹配等特性相融合.互联网金融可以同时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共同唤醒经济体系中"沉睡的资金",解决经济转型中供给侧的失衡,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盘活存量,刺激增量,有效助推供给侧结构改革取得新突破,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优势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未来行业要想继续发展,需要在规范合规的前提下,发挥其比较优势,专注传统金融难以满足的小微领域,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在为供给侧改革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