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药
保肝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4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95189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江苏卫生保健、中国药房、中国药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2010上海国际消化高峰论坛、2006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委会学术研讨会等;保肝药的相关文献由35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振坤、丁红梓、吴涓等。
保肝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5189篇
占比:99.79%
总计:95385篇
保肝药
-研究学者
- 王振坤
- 丁红梓
- 吴涓
- 王洁
- 赵永娜
- 顾健
- 丁晓霞
- 主鸿鹄
- 信川高宽
- 冯晶
- 况代武
- 刘立平
- 刘腾
- 宋艳丽
- 张灿杰
- 曹霞
- 李晓光1
- 杨谨成
- 王丹
- 王文华
- 王文娥
- 瞿瑶
- 程树元
- 许颖
- 赵汝钦
- 达朝亮
- 郝哲
- 门田重利
- 陈志磊
- 陈莲珍
- 高平
- Bachappa Manoj
- Bagepalli Srinivas Ashok Kumar
- Boreddy Shivanadppa Thippeswamy
- Evan Prince Sabina
- GU Jian
- Gollapalle Lakshminarayana Shastry Viswantha
- Kuruba Lakshman
- LIU Li-ping
- Mahaboobkhan Rasool
- Peresandra Avalakondarayppa Arun Kumar
- Samuel Joshua Pragasam
- Suresh Kumar
- Veeresh Prabhakar Veerapur
- WANG Wen-hua
- ZHU Hong-hu
- 万朝敏
- 严红艳
- 严靓
- 么玲
-
-
王丹
-
-
摘要:
目的探讨药师指导下应用保肝药对预防抗肿瘤药物肝损伤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参照组未给予药师干预,研究组给予药师干预,比较两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肝损伤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损伤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肝药预防抗肿瘤药物肝损伤收效甚微,需给予药师干预,提高用药合理性,可显著降低肝损伤发生率,提高用药满意度。
-
-
那丽萍;
刘佳
-
-
摘要:
目的分析保肝药预防抗肿瘤药物肝损伤用药的合理性。方法200例接受肿瘤化疗的患者,根据药学干预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加强药学干预服务,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服务。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率及肝损伤率。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为5.00%(5/100),低于对照组的25.00%(2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86,P<0.05)。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为6.00%(6/100)低于对照组的27.00%(2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4,P<0.05)。结论保肝药预防抗肿瘤药物肝损伤的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必要加强临床药学干预服务,以此降低不合理用药率,并使肝损伤率降低,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效果。
-
-
魏仙妮;
许惠溢;
黄宇虹;
谢根英
-
-
摘要:
目的分析厦门市海沧医院就诊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合理的药物选择与治疗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我院就诊发生DILI的100例患者及其用药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引起DILI药物种类主要有抗感染药物、中药、降血脂药、抗肿瘤药、解热镇痛药等。DILI发生时间在用药4周内的例数最多,共72例。男性患者51例的DILI发生率略高于女性49例;平均年龄为(51.0±17.7)岁,其中41~60岁的患者中DILI的发生率最高(38.00%);在并发症方面,82例有基础疾病,占总例数的82%。不同性别、年龄段及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的DILI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DILI后采取停药72例,继续用药23例,药物减量3例,未知2例。有39例使用1种保肝药治疗,36例联合使用2种保肝药治疗,16例联合使用3种保肝药治疗,未用4例,不详5例。91例使用保肝药治疗预后情况有23例治愈,45例好转,14例未愈,9例未知。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物,其次为中药。其中抗感染药物中抗真菌药、抗分枝杆菌药引起肝损伤的比率位居前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及时停用肝毒性药物和使用保肝药支持治疗;DILI预后情况总体良好,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临床使用相关药物应加强监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及减少DILI的发生。
-
-
杨勇
-
-
摘要:
2018年10月的一个夜晚,我在互联网医院药物咨询门诊上收到一例较为复杂的用药咨询。患者是一名31岁的孕妇,有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基础病史,现为"大三阳"状态。原发不孕,试孕8年未成功,中间做了2次输卵管疏通术,最后通过体外胚胎移植术终于成功妊娠,目前妊娠14^(+2)周。但在胚胎植入10^(+3)周时患者因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住院11天,其间做了胸部CT及X线检查各1次,使用了抗结核药、保肝药等,用结核药后出现了肝功能异常。
-
-
吴宁莉;
王丹;
段石顽;
樊清清
-
-
摘要:
目的 分析西安市第一医院2018—2020年保肝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西安市第一医院2018—2020年保肝药物的临床使用数据,对保肝药物品种、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0年保肝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熊去氧胆酸胶囊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DDC连续3年居前2位,水飞蓟素胶囊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的DDC 3年均0.5,同步性较好。结论 西安市第一医院保肝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仍需加强协作,规范使用。
-
-
张璐瑶;
袁振翔
-
-
摘要:
目的:制定以探究保肝药预防抗肿瘤药物肝损伤为主的研究任务,并分析该药物的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本次研究任务的开展以对照实验的方式进行,首先于院内选取76例已经被确诊为肿瘤且正在接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纳入至实验研究中,对其一般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确认符合本次研究的准入条件;其次,根据是否采用药师参与保肝管理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管理组,并以此来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结果: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结果调查来看,药师参与保肝管理后,用药安全性有明显提升,管理组内仅有2例不合理用药情况;反观常规组,则出现有9例用药不合理情况;同时在实验研究后也对两组患者是否出现肝损伤进行了统计,其中常规组的肝损伤情况明显逊色于管理组,(P<0.05).结论:经过加强对保肝药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抗肿瘤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同时在该过程中增加药师参与可以进一步提升用药合理性.
-
-
邱新野
-
-
摘要:
无论是肝病患者,还是常喝酒应酬、经常熬夜的人,很多都会拿保肝药当做“护肝神器”。其实,保肝药如今在医学界仍存在争议,使用不当反而可能更伤肝。
-
-
-
-
樊文岑
-
-
摘要:
35岁的张先生平时应酬较多,少不了喝酒、吃肉、熬夜,体检时被查出轻度脂肪肝。张先生以为是小事,待到右上腹出现隐隐作痛时,才发现已转为中度脂肪肝。张先生说,起初感觉有些腹痛,以为只是消化不良,没太在意。直到再次体检后被发现为中度脂肪肝,他才开始重视,求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消化科脂肪肝专病门诊。医生建议他低脂饮食,加上适当的运动,同时开了一些保肝药。张先生有些纳闷,自己明明是个瘦子,怎么会得脂肪肝呢?
-
-
智多;
董梅
- 《2017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我国胃癌患者数占全世界总数的41%,胃癌高居我国居恶性肿瘤死亡第3位,据统计有 2/3 的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 ,术后病理分期为 Ⅱ 期及以上者应给予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方案推荐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铂类的两药联合方案.本文中患者术后出现了疾病进展,故应用了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肝脏是肿瘤药物聚集、转化、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肿瘤药物毒性的靶向器官.肿瘤药物性肝损伤是抗肿瘤药物治疗剂量的限制性毒性.也是抗肿瘤药物失败的常见病因.本文结合一病例,探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的胃癌患者保肝药的选择,为临床药师提供参考.
-
-
-
WANG Wen-hua;
王文华;
LIU Li-ping;
刘立平;
ZHU Hong-hu;
主鸿鹄;
GU Jian;
顾健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究保肝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中预防肝损伤发生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血液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IA方案治疗的128例初诊AML患者使用肝病辅助治疗药(保肝药)预防肝损伤发生的情况.128例病例中使用保肝药物预防的试验组99例,未使用保肝药物预防的对照组29例,试验组又包含谷胱甘肽预防组、异甘草酸镁预防组、谷胱甘肽合并异甘草酸镁预防组以及其他组.试验组在初次诱导化疗的同时使用保肝药物;对照组仅接受化疗,并记录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肝功能生化指标. 结果:试验组肝损伤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保肝药之间的预防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Cox回归对肝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预防性使用保肝药物并未减少接受IA方案化疗的初治AML患者的肝损伤的发生.
-
-
刘腾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我国6城市84家医院2010~2014年保肝药用药情况分析的现状,作出客观评估.方法:对参与《医院处方分析》课题组研究的我国6城市84家医院保肝药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并计算DDDs、DDDc、和B/A值、销售金额增长率等,分析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各地保肝药使用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抗炎保肝药占比最高,各地排名前五品种占比达60%以上.各地区DDDc排名靠前品种基本相似,且都为常用品种.结论:各地保肝药使用具体用药结构差异极大,但用量整体以较高幅度增长,合理使用保肝药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
-
王文娥
- 《2016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药师周》
| 2016年
-
摘要:
肝脏功能紊乱不只发生在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肝病患者,许多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通常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肝脏功能异常,保肝药在各种肝病以及肝功能紊乱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主要从药理作用主要适应症常见不良反应等方面介绍了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6类保肝药物同.时,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详细总结了保肝作用新成分最新的研究热点内容以及保肝新药研究开发的方向,依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归类了天然药物提取物保肝活性成分的最新研究结果.对保肝药物的最新研究做一系统性的综述.
-
-
方圣博;
张强
- 《2015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对1例癫痫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用的保肝药进行用药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1例癫痫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用药情况,对保肝药的使用进行用药分析,提出合理建议.结果:在临床药师参与和医生共同努力下,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肝功能有明显改善,治疗药物安全、有效.结论:防治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尤其是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保肝药的选用至关重要.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保障合理、规范用药.
-
-
-
-
饶佩琳;
麻皓琪;
袁洪斌;
曾水生
- 《2006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委会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应用可予宁与其他保肝药在预防抗结核药物中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进行比较分析.方法:2004年龙岩市部分县(市、区)用可予宁保肝药对30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将303例分3组,1组为观察组,2组为对照组.均用项目治疗方案2HREZ/4HR,观察组95例全疗程用可予宁,对照(Ⅰ)组102例强化期用可予宁,继续期用护肝片,对照(Ⅱ)组106例全疗程用联苯双脂.结果:服用抗结核药物同时加服可予宁和其他保肝药,服用可予宁组,发生肝损伤明显少于用其他保肝药.结论:用可予宁保肝药明显降低因服用抗结核病药物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大大提高病人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