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药物利用评价

药物利用评价

药物利用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508244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海峡药学、药学与临床研究、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2012全国药学发展与医院安全合理用药研讨会等;药物利用评价的相关文献由559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明、袁浩宇、朱裕林等。

药物利用评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08244 占比:99.96%

总计:508431篇

药物利用评价—发文趋势图

药物利用评价

-研究学者

  • 胡明
  • 袁浩宇
  • 朱裕林
  • 龙恩武
  • 刘东
  • 刘锐锋
  • 刘雁
  • 张程亮
  • 徐艳娇
  • 李伟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麦露丝; 常惠礼; 麦艳芬; 邓欣
    •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下一步规范该类药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符合某院实际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并以此对2019年第一季度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100份出院病历利用topsis法进行优劣评价。结果100份病例中,总Ci平均值为0.7214,用药基本合理。其中不合理病历(Ci<0.6)的病历占11%。按科室分层,使用前3位的分别是呼吸内科、泌尿外科和危重医学科,占76%,不合理病历分别占8.89%、10.3%、16.67%。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利用评价方法是可行的,评价结果直观、全面,可为建立碳青霉烯类药物一体化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 周宬玥; 蔡和平; 罗志红; 方辉
    • 摘要: 目的:建立儿童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利用评价(MUE)标准,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药品说明书为标准,参照相关书籍和指南,采用专家咨询法制定头孢哌酮舒巴坦MUE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该院2019年及2020年7—12月各200例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住院患儿病例,进行用药合理性综合评价。结果:根据建立的MUE标准,2019年和2020年7—12月400例患儿中,总体适应证符合率为92.2%(369例)(预期目标值为90%),微生物送检率为87.0%(348例)(预期目标值为50%),给药剂量和给药频次符合标准百分率为78.0%(312例)(预期目标值为90%),溶剂选择、给药途径、配伍禁忌和处方权限管理符合标准百分率为100%(400例)(预期目标值为100%),药物相互作用符合标准率为94.0%(376例)(预期目标值为100%),疗程符合标准百分率为88.5%(354例)(预期目标值为95%),联合用药合理率为83.6%(联合用药共73例,其中61例合理)(预期目标值为90%)。结论:建立的儿童头孢哌酮舒巴坦MUE标准,可用于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在临床中的使用,规范医师合理用药,提高患儿疗效。
    • 魏安华; 陈顺达; 李娟; 贡雪芃
    • 摘要: 目的:分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简称药品集采)政策对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利用评价指标的影响,探讨仿制药替代策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为进一步政策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简称我院)药品集采目录中涉及心血管系统的品种,以及相应同通用名的非中选品种的销售金额、销售数量、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动态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集采中选药品涉及心血管系统治疗用药共25个品规,药价降幅高达71.33%,未中选药品价格下降4.68%,整体而言,心血管疾病患者日治疗费用下降41.23%。同时我院集采中选药品DDDs值增加11.56%,DDC下降59.17%,呈现药品“降价”不“减量”现象。通过进一步分析,我院临床用药选择倾向与药品本身药理特性、指南推荐等因素密切相关,受药品集采政策影响相对较小,而大多数集采药品DDDs呈现的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可能与政策执行初期临床医生对集采药品存在不信任等因素有关。结论:药品集采政策的实施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费用有显著意义,而药物利用评价有利于分析临床用药倾向和发掘问题。
    • 彭玉凤; 柴芳; 邢孔浪; 陈晓君; 邓黎黎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理念自定义设置处方前置审核规则对氟比洛芬酯临床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以氟比洛芬酯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安徽省癌症疼痛诊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中国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2018版)》等诊疗规范与专家共识,建立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自定义设置处方前置审核规则,并运用于氟比洛芬酯住院医嘱审核。运用属性层次模型,基于自定义审查规则评价审核处方前置审核开展前(2021年1月至3月)、开展后(2021年4月至6月)各150例氟比洛芬酯归档病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用药合理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加权赋值后的病历得分(MRS)中位值为88.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分(P60分的分别有145例(96.67%)和121例(80.67%);观察组用法用量合理率(68.67%比36.67%)、疗程合理率(83.33%比66.00%)、联合用药合理率(84.00%比36.67%)和疗效评价合理率(95.33%比84.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建立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自定义规则进行处方前置审核,可有效促进氟比洛芬酯临床的合理使用;但该规则所需工作量大、对专业技术要求高,可选择性应用于重点监控药品及辅助用药。
    • 俞吉; 冉烁
    • 摘要: 目的评价实施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用药情况及合理性。方法收集和整理安徽省淮南市朝阳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实施CP的STEMI患者相关资料,采用药物利用评价(drug use review,DUR)和药物利用评估法(drug use evaluation,DUE),对STEMI临床路径患者的药物利用指数、评价指标和诊断、治疗药物监测及临床诊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76例患者所用主要治疗药物共38种,其中5种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1,20种药物DUI<1,13种药物DUI=1。用药强度居前列的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替格瑞洛片、泮托拉唑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盐酸曲美他嗪片。76例患者入院后均首次接受了心肌损伤标志、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及血脂水平等指标的监测;治疗期间再次接受心肌损伤标志、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和血脂水平的监测及异常再监测的比例分别为100.00%、40.78%、22.36%、9.21%和3.94%。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共发生9例次。经过治疗后,76例(100.00%)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联合应用DUR和DUE可全面评估实施CP的STEMI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药物合理使用。
    • 黄磊; 张亚明; 尹存林; 缪阳; 祁旺; 王阿明
    • 摘要: 目的构建卡泊芬净合理用药评价细则,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筛选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归档使用卡泊芬净病例,并采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进行点评。结果共筛选出合格病例93例,其中合理用药病例(Ci≥0.8)23例,占比24.73%;基本合理用药病例(0.8>Ci≥0.6)51例,占比54.84%;不合理用药病例(Ci<0.6)19例,占比(20.43%)。结论采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卡泊芬净使用评价是切实可行的,评价结果显示该院卡泊芬净使用存在问题,应加强整改。
    • 宋敏; 杨帆; 余靓平; 余兴华; 张长泽
    • 摘要: 目的建立西妥昔单抗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评价我院西妥昔单抗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借鉴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参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西妥昔单抗药品说明书,NCCN、CSCO相关指南,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建立西妥昔单抗DUE标准,评价我院150例患者的西妥昔单抗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西妥昔单抗不合理用药体现在以下方面:适应证不适宜(15例,10.00%),用法用量不适宜(8例,5.93%),预处理不适宜(20例,13.33%),治疗类型与治疗方案不适宜(8例,5.93%)。结论我院建立的西妥昔单抗DUE标准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周珊; 杜帆; 黄海花; 范秀珍; 周千一
    •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利用评价(DUR)和药物利用评估(DUE)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药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回顾性分析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出院好转的102例CHF患者的资料,观察其DUR和DUE指标。结果:根据DUR分析结果,在治疗CHF的14种药物中,临床医师更倾向使用的药物为利尿及扩血管制剂;仅氢氯噻嗪片、托伐普坦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3种药物用药合理,有一半的CHF药物存在超量用药问题;托伐普坦、沙库巴曲缬沙坦、米力农这3种药物的价格偏贵,患者接受程度偏低。根据DUE分析结果,临床医师为控制症状常联用3种或4种的药物,过多联用血管扩张剂;患者均缺少对患者体质量的监测;临床均对患者进行了用药教育,有助于合理用药。结论:采用DUR和DUE分析CHF患者用药情况,有助于CHF治疗药物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并指导临床医师更恰当地选择药物,促进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水平。
    • 伍蓉霜; 马安翠; 沈磊
    • 摘要: 目的:评价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2020年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用药情况及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药物利用评价(DUR)和药物利用评估(DUE)评价患者使用药物种类、频次及合理性。结果:75例患者使用药物共13类61种,含西药48种和中药注射剂13种,其中调血脂药使用比例最高,达98.7%。DUR结果显示有11种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24种药物的DUI=1;26种药物的DUI1的西药主要是抑酸药和降压药,DUI<1的药物种类广,多为联合用药减量所致。DUE结果显示,与药物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监测率偏低,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经药物治疗后,74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结论:该院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药物种类选择合理,但须加强抑酸药和降压药使用管理,同时加强治疗过程中对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的监测。
    • 程小荣; 廖础欣; 王桂凤; 刘锐锋; 欧倩莹
    • 摘要: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注射用两性霉素B。方法从医院住院系统中提取2019年至2020年使用该药的住院病历,利用Excel软件随机抽取100份。根据相关原则、指南及文献,选取26个评价指标并分为一级指标(9个)和二级指标(17个),结合药品说明书评价用药合理性,并分别赋分;构建属性层次模型,采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计算各病例与最优方案的接近度(Ci),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100份病历的Ci多介于0.5~0.8,其中0.4~<0.5,0.5~<0.6,0.6~<0.7,0.7~<0.8,0.8~<0.9,0.9~1.0的分别有1,15,50,30,4,0例(占比分别为1.00%,15.00%,50.00%,30.00%,4.00%,0)。结论该院两性霉素B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较明显,医院应加强其使用管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