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以物观物

以物观物

以物观物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篇、专利文献912694篇;相关期刊150种,包括东方论坛、江汉论坛、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以物观物的相关文献由167位作者贡献,包括任义、佛雏、刘康德等。

以物观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12694 占比:99.98%

总计:912870篇

以物观物—发文趋势图

以物观物

-研究学者

  • 任义
  • 佛雏
  • 刘康德
  • 姜春
  • 孙景阳
  • 孙维城
  • 徐炼
  • 朱良志
  • 王凯
  • 王文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 胡远远
    • 摘要: “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要素。庄子的“象”本体观,指以道生万物、万物复归于道的哲学观为基础,以“象”为万物之所“出”和万物之所“入”的本然存在。庄子的“象”方法论,表现在它通过“三言”立象尽意,寓思辨于形象,言抽象以具体,使哲学理念得以感性呈现的过程。在构象方式上,庄子以物观物的审美观照法、纯粹直觉的感知方式和譬喻象征的具体手法,实现了超越现象世界本身,达到透视“道”这一本体的认知和审美的目的,使其美学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同时,庄子以审美内在超越为旨归,提出“言象之表”和“无竟”的概念,二者以虚通、物我两化为主要特征,在意义传达上具有无限性和超越性,是“境”“意境”观发生的滥觞。概言之,庄子“象”观念的本体性和方法论意义,及其相关的“道”“形”“言”“意”“境”等问题,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向美学转向的路径,是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发生的重要源头。
    • 胡远远
    • 摘要: 当代意象研究认为,美感以意象生成为根本,意象生成的要义即在于物我两化、情景交融,超象显现而进入自由的审美之境。如是观之,先秦时期审美思想对感通、立象、象罔、观物方式的阐述与意象发生、构成、特征及心理条件的当下研究深刻一致,已初具意象生成理论体系。即,“感通”说奠定了意象物我、情景两端融合的哲学基础;“法象”“立象”等以“象”作为媒介体道、尽意的理性自觉行为,是意象生成不可或缺的过程和方式;“象罔”超越作为媒介的“象”,显现象外之意,充实了“境”观念的理论内核。同时,“道”运动变化的特征,决定了主体以物观物的感知方式才能于游心于“道”及其幻化的万象之中,是“审美自由”发生的心理基础。
    • 郭媛
    • 摘要: 两宋理学家咏物赋共计36篇,与“格物致知”“以物观物”等理学观点和思维模式密切联系。朱熹等人在“格物致知”等理学观点影响下,能够在其咏物赋中通过情景交融的细腻描写,体现其对“心道合一”心态的向往和对“孔颜乐处”“曾点之境”美好道德境界的追求;在“以物观物”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杨万里、陈傅良、薛季宣能够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他们的济世热情,在辞赋“体物写志”“劝百讽一”的辞赋功能中抒发其入世情怀,践行其事功理念。两宋理学家咏物赋较文学家而言,能够凸显理趣韵致,更加呈现平易自然的文风。
    • 张金
    • 摘要: 北宋郭熙以“林泉之心”规定创作与鉴赏状态,为在朝为官的士大夫“不下堂筵”便能获得“林泉之心”提供了可能。该文将“林泉之心”与同时期的理学思想放在一起讨论,以期对其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具体内容包括:“林泉之心”与邵雍“以物观物”说的比较;“易直子谅”式的美善兼顾分析;“林泉之心”的学养功夫解析。
    • 张曼
    • 摘要: 她欣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她在少先队工作中努力做到了“有我一拥有敢于担当的气魄”“无我一乐在其中、心无旁骛”,并以此衡量自己对红领巾事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她就是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姬旭红。
    • 周建琼
    • 摘要: 以西方胡塞尔现象学为理论参照,对《老子》中所提出的"以物观物"的悟"道"方法路径进行分析阐释.老子根据形而上之"道"的无形、恍惚等不稳定性特征,提出了指向本质直观的"以物观物"的方法.通过具有"道"与"物"双重张力的"象"这一媒介,将直观从感性直观延伸至本质直观;提出"致虚守静",通过悬置认知主体的意识活动,消除主客体二元对立,为"以物观物"以悟"道"提出了主体精神诉求.
    • 吴海伦
    • 摘要: 旅游审美之"物"是旅游主体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所"经验"之"物",此"物"可以是具体之物也可以是抽象之物,旅游审美之"物"是融合了文化内涵之"物",也是主体倾注情感之"物".探讨旅游审美的内在逻辑,需要在人们的旅游生活中展开,其内在逻辑可以概括为"观物""体物""感物",这三者并非相互独立、界限分明,而是交互融通,共同存在于旅游审美过程中,并在旅游审美境界的生成上获得了统一.基于旅游审美的内在生发逻辑,其实现路径可以概括为:以物观物、借怡于物以及超然物外.旅游客体("物")在旅游主体的"以物观物"而非"以我观物"、"借怡于物"而非"留意于物"、"超然物外"而非"知诱物化"中显现自身之存在的美学意义,旅游主体也在"观生意"、"与物有宜"和"神与物游"中体悟到精神自由与生命本真的审美境界.旅游审美之"物"及其意义生成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回应人们的时代关切,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价值虚无主义,为我们建立正确的对待"物"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原则具有启示意义.
    • 姜吉安
    • 摘要: 中国的传统艺术具有"以物观物""感通""应物"等日常性艺术观念.这种日常性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倾力于个体的内心修养和知性提升.同时,这也是一种艺术作品的方法论.
    • 张其成
    • 摘要: 养生,应以正确的生命观为前提,加之正确的养生观念和方法,"理性"养生。某种"非理性"养生可能存在狂热甚至执拗。养生不外于生命,出入其间南宋朱熹等人概括出了一个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以物观物",并将其视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根本方法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