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实践
人类实践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1年内共计230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哲学理论、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专利文献4401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晋阳学刊等;
人类实践的相关文献由237位作者贡献,包括戴木才、衣俊卿、霍福广等。
人类实践
-研究学者
- 戴木才
- 衣俊卿
- 霍福广
- 崔自铎
- 杜东枝
- 王虎学
- 王雨辰
- 石雷先
- 薛永红
- 韩东屏
- 高湘泽
- D.K.希金斯
- 乔均
- 于忠
- 于炳贵
- 亢红道
- 仪文
- 仪洁
- 任平
- 任达远
- 余泓
- 侯光
- 侯淑芳
- 冯增俊
- 刘东
- 刘启扬
- 刘士林
- 刘宝三
- 刘家树
- 刘尧
- 刘晓英
- 刘晓虹
- 刘晖
- 刘歌德
- 刘琨(摄影)
- 刘纲纪
- 刘继岳
- 刘自身
- 包霄林
- 单少杰
- 叶力
- 叶平
- 叶桂珍
- 司晓莉
- 吉平
- 吳呂和
- 吴仁平
- 吴兰丽
- 吴学琴
- 吴德希
-
-
王虎学
-
-
摘要:
文明象征着进步、开化,它与落后、未开化相对立。文明也是一个专属于人类的历史范畴,在人类产生以前的洪荒世界,没有文明可言;人类产生以后,尚未进入人类实践领域的广大自然界,亦无文明可言。
-
-
王虎学
-
-
摘要:
文明是一个象征着进步、开化的字眼,它与落后、未开化相对立。文明也是一个专属于人类的历史范畴,在人类产生以前的洪荒世界,没有文明可言;人类产生以后,尚未进入人类实践领域的广大自然界,亦无文明可言。实际上,人类文明的生成、嬗变、延续与分工有着内在的相关性。可以说,没有分工,就没有人类文明可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将分工视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杠杆。
-
-
韩震
-
-
摘要:
话语体系深受历史进程和社会实践的影响,因此每个时代的话语体系都是基于酝酿其中的特殊历史时空体系中的人类实践而形成的,都有自己特殊的时代印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哲学话语,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改革开放之前与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几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哲学话语方式及其特征均有不同的表现,这些不同的话语反映了各个时期人们不同的关注点与时代特征。
-
-
阎孟伟
-
-
摘要:
实践哲学的理性之维是指不依赖于经验世界的“纯粹理性”,它与人类实践、特别是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须臾不可分离。休谟关于从“事实判断”不能推出“价值判断”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尽管某些事实与价值相互缠结,但价值判断的根据不是来自经验事实,而恰恰是来自人的纯粹理性。人们的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所遵循的规范或法则,也不是直接来自经验世界,而是出自人们对“自由”的理性设定。
-
-
-
程标
-
-
摘要: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历程。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3年后孙中山“以俄为师”着手改组国民党,希望从组织技术方面借鉴苏俄建党治党的经验。在其后的20多年里,国共两党在处理党对军队领导这一问题上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我党组织之严密与国民党组织之松散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
-
-
-
-
-
摘要:
《诗经》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古往今来,“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是联合国确立的发展目标,亦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描绘的美丽图景。2020年,美丽图景有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评价,这是规模宏大、意义重大的人类实践,将为提升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作出独特贡献。贡献何以“独特”?因其适合中国国情,基于中国自身文化传统、客观实际和社会主义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次成功创新。数以千万计的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和农村,“一对一”帮助当地人民摆脱贫困,这种“顶在前面、干在难处”的无私奉献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内核。
-
-
鲍传友
-
-
摘要: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灾害频仍,地域摩擦不断上升,人类社会在经历了物质、文化和交往的繁荣以后陷入了新的危机之中。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所言:“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威胁。”
-
-
唐爱军
-
-
摘要:
文明一词在中国很早就出现,比如,《周易·大有》就提到:“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观念进入中国,深受日本的影响。与立足于“精神”“文化”层面的界定不同,我们主要着眼于唯物史观视角理解文明,它是一个涉及人类实践方式及其社会形态(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诸要素)的总体概念。探讨中国道路的文明逻辑,就是揭示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实践,中国道路所包含的独特的生产方式、制度载体和价值取向,尤其是它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进步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