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置换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58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9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53343篇;相关期刊536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全科护理、创伤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髋关节置换的相关文献由567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波、李强、李涛等。

髋关节置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69 占比:4.08%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3343 占比:95.87%

总计:55639篇

髋关节置换—发文趋势图

髋关节置换

-研究学者

  • 王波
  • 李强
  • 李涛
  • 何友武
  • 张隽
  • 林忠
  • 王盛强
  • 耿芳
  • 赵建宁
  • 季卫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宇; 阴鑫哲
    • 摘要: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纤溶相关指标、血栓弹力图(TEG)指标变化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关系.方法 以7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象,根据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DVT组(n=19)和非DVT组(n=51).检测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及TEG参数,分析其与DVT的关系.结果 两组术后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均升高,DVT组高于非DVT组(P<0.05).两组术后反应时间、凝集时间降低,凝集块形成速度、最大振幅水平升高,DVT组反应时间、凝集时间低于非DVT组,凝集块形成速度、最大振幅水平高于非DVT组(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及TEG参数,有助于监测机体的凝血功能,为下肢DVT的预防提供参考.
    • 郭红烨; 陈龙; 周海燕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年 6 月本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 64 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根据数字表法将 64 例患者分为 2 组,其中观察组 32 例,行 0.5μg/kg·h 右美托咪定联合 0.5μg/kg 瑞芬太尼麻醉 ,对照组 32 例,行 1.0μg/kg·h 右美托咪定联合 0.5μg/kg 瑞芬太尼麻醉。 结果 2 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各时间点的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2 组患者在 T_(0)时的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在 T_(1)-T_(4)时的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_(1)-T_(4)各时间点的脑电双频谱系数均略大于对照组,但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 1.0ug/kg 浓度的右美托咪定相比,0.5ug/kg 浓度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可以达到手术要求的镇痛及镇静效果,同时在抑制应激反应方面作用更好,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 周建敏; 汪文玉; 付晓玲; 双鸥
    • 摘要: 目的分析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在初次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翻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且需进行假体翻修术的76例患者,其中在术前未接受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者为对照组(38例);而术前接受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者为研究组(38例)。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下地活动时间)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1 w外展角、前倾角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关节脱位、髋部疼痛、神经损伤、感染复发、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下地活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 w外展角、前倾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翻修术前应用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能改善患者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情况,明显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
    • 李文舒; 刘小曼; 孙蓉蓉
    • 摘要: 目的:探讨疲劳评估模型动态立位平衡功能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79例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实施疲劳评估模型动态立位平衡功能训练。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动态立位平衡情况。结果:研究组Harris、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倾斜方向动态姿势调节标准偏差值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疲劳评估模型动态立位平衡功能训练,能增强髋关节功能,有助于恢复肢体动态姿势调节能力。
    • 李敏; 祝艳红; 崔玉洁; 张筝; 陈洁; 邓翩
    • 摘要: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术后3 d凝血相关指标、压疮评分表(Braden)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9.76,P<0.01),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3,P=0.04),术后3 d凝血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2 d、4 d、1周,观察组Brade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前1 d、术后1 d、术后1周,观察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协同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患者康复。
    • 张泽丞; 邱红明
    • 摘要: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对于误诊型髋脊柱综合征(hip-spine syndrome,H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骨科住院,既往接受过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误诊型HSS患者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50~78岁,平均(64.40±8.17)岁。其中单侧股骨头坏死6例,双侧股骨头坏死1例,单侧髋关节骨关节炎7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15例HSS患者均行THA治疗。通过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椎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s,HHS)及影像学改变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时间0.5~2.0年,平均(1.42±0.55)年。15例患者中有13例获得完整随访,2例于术后1年失访,随访期间无假体脱位、感染、松动等并发症。15例患者VAS、腰椎JOA评分术后6个月内有持续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患者术后1年腰痛VAS及HHS有持续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对于误诊型HSS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下肢疼痛症状,改善脊柱与髋关节功能。通过详细问诊、仔细查体、影像检查、综合分析来避免漏诊及误诊,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 杨曦仑; 孙雪晨; 孔繁一; 马铃
    •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方法选取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01例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n=57)和非POD组(n=144)。收集并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合并疾病、睡眠时间、是否有抑郁/焦虑症、手术方式、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低氧血症。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明确影响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回归方程。结果同非POD组相比,POD组年龄更大、睡眠时间300 ml及术后低氧血症比例更高(均P70岁(OR=6.29)、睡眠时间<6 h(OR=14.30)、麻醉时间≥2 h(OR=3.07)、术中出血量≥300 ml(OR=4.17)是影响全麻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POD发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本研究所构建的风险模型鉴别患者是否发生POD的曲线下面积为0.8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2%和75.4%。结论增加睡眠时间、缩短麻醉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可能有助于减少POD。所构建的风险模型具有一定效能,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李静; 李俊; 张千龙
    • 摘要: 目的:研究核心肌群强化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恢复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4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肌群强化训练,训练两个月后比较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观察组HHS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患者行核心肌群强化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郭东辉; 李晓明; 马世强; 赵云超; 郭彬芳; 王旭洋; 陈建业; 韩广普
    • 摘要: 目的:分析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晚期股骨头坏死病人84例(88髋),其中观察组42例(45髋),采用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对照组42例(43髋),采用自体血回吸收系统,记录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吸收量、术后引流量、术中输血情况及术后血常规的变化。结果:2组病人手术时间和自体血回吸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可以明显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促进病人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姚杰
    • 摘要: 目的:为分析手术室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影响。 方法:将 2019 和 2020 这两年我院的 100 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案例,采取对比法对其中的病患进行研究分析,将 100 例病患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在护理时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将患者的手术期疼痛、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作为对比的内容。 结果:在手术后,对照组样本患者中有 5 例出现并发症,而观察组患者没有一例出现并发症的现象,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疼痛这方面相比较,也处于低概率的状态,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中也觉得更加的舒适,整体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文章的研究对象都是年龄相对较高的患者,且手术操作难度大,通过优质的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水平,促进手术完成,降低手术时间,同时避免诱发多种术后并发症,有利于老年患者缩短病程,早日康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