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创伤

骨创伤

骨创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1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1514篇;相关期刊214种,包括医药前沿、医学信息、中国实用医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3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第四届全国糖尿病足及慢性创面修复论坛、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骨创伤的相关文献由108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杰、李良业、沈超等。

骨创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0 占比:1.5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1514 占比:98.45%

总计:32010篇

骨创伤—发文趋势图

骨创伤

-研究学者

  • 刘杰
  • 李良业
  • 沈超
  • 王峻
  • 伊恕嵘
  • 吴剑锋
  • 周树帅
  • 唐佩福
  • 孙卫朝
  • 张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谭丹; 徐伟
    • 摘要: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在多发性骨创伤手术后的镇静镇痛疗效。方法对照组纳入36例多发性骨创伤手术患者,采用标准麻醉诱导方案,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地佐辛镇痛;观察组纳入38例多发性骨创伤手术患者,采用标准麻醉诱导方案,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地佐辛镇痛并加用右美托咪定。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及心率,记录2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观察2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的镇静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手术结束时2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结束时比较,2组患者术后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多发性骨创伤手术后的镇静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患者术后血压及心率影响较小,不易产生深度镇静镇痛后遗症。
    • 阿依帕下·买托合提; 艾克热木·奥塔里甫
    • 摘要: 目的:评估疼痛护理管理应用在急诊骨创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纳入 2021 年 1 月 ~ 2022年 1 月的 92 例急诊骨创伤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 46 例,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 46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管理),评价组间简明健康调查表( SF-36)、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情绪状态评分、并发症情况。 结果:(1)护理前,组间 SF-36、VAS、情绪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 SF-36、VAS、情绪状态评分更佳,P<0.05;(2)经症状观察及数据统计,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4.35% )低于对照组(21.74% ),P<0.05。 结论:对急诊骨创伤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管理,能够减轻疼痛感,改善情绪状态,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高静; 牟少华; 魏丽
    • 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骨创伤患者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以VSD治疗的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组(50例,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针对性组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费用少于常规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长短于常规组(P<0.05)。针对性组的伤口开裂、感染、严重血栓、骨髓炎及皮肤坏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针对性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针对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常规组的82.00%(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VSD治疗的骨创伤患者中,可有效保障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孟庆峰; 于峰; 王希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清热健脾方联合美罗培南对骨创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健脾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水平、创面愈合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腐肉及脓水、创面红肿、疼痛、肉芽形态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RP、WBC、N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和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P<0.05)。结论清热健脾方联合美罗培南可有效减轻骨创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 来伟; 胡平; 程乐; 李志琴; 梁桂金; 孟海兵
    • 摘要: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创伤疾病,98%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需要早期手术治疗,这类患者骨折后24~48 h内实施手术已成共识^([1])。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髋部骨折创伤及疼痛刺激,可加重基础疾病的症状,影响术前身体状况的调整。手术时机的延后可增加该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2])。
    • 赵丽娟; 陆景华; 吴玉怀
    • 摘要: 目的:探讨骨创伤患者术后康复中运用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骨创伤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将运用常规护理的100例患者分成参照组,运用康复功能锻炼及骨科专科护理的10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疗效.结果:护理工作实施3个月后,实验组的关节功能评分为(89.5±4.2)分,常规组的关节功能评分为(79.6±3.2)分,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创伤患者术后实施功能锻炼及专科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促进康复速度加快,值得推广.
    • 王海波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骨创伤后疼痛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对84例急性骨创伤后疼痛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了两组,治疗组42例使用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使用西医治疗.对两组的各项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轻度疼痛比对照组多,重度疼痛比对照组少,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PSQIO低于8分患者比对照多,超过15分患者比对照组少,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的康复优良率是92.86%,对照的康复优良率是73.81%,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治疗,两组VAS均降低,治疗3天,治疗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满意度是95.24%,对照组是69.0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骨创伤后疼痛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理想,可以推广使用.
    • 曾珊; 杨谊; 罗亚琴
    • 摘要: 针对急诊骨创伤患者的疼痛问题,本文阐述了急诊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的护理方法,以及完善骨创伤患者疼痛护理对策.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对策,能够提高患者救治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杨庆渤
    • 摘要: 目的 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骨创伤创面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由计算机系统乱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分别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植皮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Ⅱ期手术处理时间为(9.03±1.42)d,换药次数为(1.74±0.35)次,治疗后创伤面积(10.23±1.52)cm2,住院时间(17.24±0.97)d,优于对照组患者的Ⅱ期手术处理时间(14.58±3.28)d,换药次数为(9.33±1.27)次,治疗后创伤面积为(14.18±1.79)cm2,住院时间为(29.47±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20、36.439、10.638、41.720、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在骨创伤创面损伤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Ⅱ期手术处理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杨庆渤
    • 摘要: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骨创伤创面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由计算机系统乱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分别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植皮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Ⅱ期手术处理时间为(9.03±1.42)d,换药次数为(1.74±0.35)次,治疗后创伤面积(10.23±1.52)cm2,住院时间(17.24±0.97)d,优于对照组患者的Ⅱ期手术处理时间(14.58±3.28)d,换药次数为(9.33±1.27)次,治疗后创伤面积为(14.18±1.79)cm2,住院时间为(29.47±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20、36.439、10.638、41.720、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在骨创伤创面损伤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Ⅱ期手术处理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