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武
马君武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5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8篇、专利文献7857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广西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马君武的相关文献由217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冬林、叶观澜、黄牡丽等。
马君武
-研究学者
- 胡冬林
- 叶观澜
- 黄牡丽
- 伍立杨
- 全守杰
- 杨雄琨
- 邹振环
- 唐宝民
- 张俊杰
- 张晓溪
- 曾德珪
- 林天宏
- 符家钦
- 袁斌业
- 谭行
- 郭长海
- 陈启源
- 丘振声
- 何开粹
- 余意梦婷
- 叶隽
- 夏晓虹
- 张壮年
- 张新科
- 张爱红
- 张颖震
- 李小文
- 李琴
- 李高南
- 王德明
- 王绍辉
- 董增刚
- 蔡定国
- 覃哲
- 谭肇毅
- 邢建榕
- 金梅
- 陈欣德
- 韦启良
- 万兵12
- 万竟君
- 三干
- 东方小四
- 乔现荣
- 于洋(整理)
- 于继增
- 仁
- 何俊
- 何岸
- 余酉德
-
-
陈辉
-
-
摘要:
韩念龙原名蔡仁元,1910年5月出生,贵州省遵义市仁怀中枢街人。1927年在遵义三中读书期间,深受校长黄齐生的影响,立志追求革命真理,报效祖国。1929年毕业后,前往上海进入了广西名流马君武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公学,主攻美国经济。
-
-
孙艳
-
-
摘要:
《马君武年谱》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现代意义上有关马君武的常谱体例年谱。除了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著名学者和诗人的身份,谱主马君武还是一位译作颇丰的杰出翻译家。年谱的编者从事翻译史研究近三十年,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该年谱的撰写在翻译历史的文本化和翻译文本的历史化方面对翻译史研究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并为其他人文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全面详实的史料参考。
-
-
贺祖斌
-
-
摘要:
在广西大学办学过程中,马君武怀揣民主革命救国的梦想,最终在高等教育这一领域找到了救亡图存和科技兴国的最佳契合点,提倡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广西的教育、文化和经济。虽然多次到梧州,却一直没有能兑现很早的一个想法,就是拜谒广西高等教育的源头——广西大学办学旧址。2020年底参加在梧州学院召开的广西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才趁机了了这桩心愿。
-
-
陈学璞
-
-
摘要:
彭剑啸所著的传记《马君武》(上下部),皇皇85万字,用翔实丰厚的史料,真实生动地描绘了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马君武爱国为民的一生。马君武先生祖籍湖北蒲圻,出生于广西桂林恭城,启蒙教育、少年读书和主要工作均离不开广西,是个地地道道的广西籍人士。他懂得英法德日四国文字,精通数理化工农生,是中国近代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第一人,先后担任大夏大学、国立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公学、国立广西大学等院校校长,特别是三次担任广西大学校长。
-
-
蔺永钧;
李晟
-
-
摘要:
时间:1938年—1946年地点:桂林、南宁人物:欧阳予倩——男,1889年生人,剧中49~57岁,戏剧家,广西省立艺术馆馆长。刘韵秋——女,50多岁,欧阳予倩的妻子。马君武——男,1881年生人,剧中57~60岁,广西大学校长。
-
-
宋菁;
徐惟诚
-
-
摘要:
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翻译家群体通过输入西学理念和思想,参与了中国现代性的阐释与发展。研究以近代翻译家马君武个案为中心,复原翻译在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轨辙,挖掘马君武翻译序跋和西学译介的现代性表征,从其在进化论、女权思想、民主思想、民族独立思想等方面的译介,探究近代中国通过翻译实践救世醒民的现代化之路。马君武的翻译实践启蒙了新思想,拓展了国人的现代性视野,也促进了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与发展。
-
-
肖嵘;
秦川
-
-
摘要:
马君武作为对中国近代诗歌翻译有重要贡献的译者,其译诗被人批评存在讹误。这类批评主要集中于其译本在语言层面意义上的“讹”,而未考虑译诗在深层次的精神或意境上是否存在“讹”。本文从语言批评转向文化批评,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马君武英诗汉译本在语言意义和精神意境层面上是否存在“讹”。研究发现其译本在文字层面确有讹误,但在精神意境层面,并未有讹。
-
-
-
-
-
-
摘要:
广西大学的艺术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马君武先生1928年担任广西大学首任校长的时候,就鼎力提倡和弘扬实施"真善美",并身体力行创作大量著作诗文,至今镌刻于学校的雕塑园中。早在1936年的桂林雁山园校区,先后聘请焦菊隐、欧阳予倩、丁西林等一大批戏剧名家担任教授和指导学生的艺术活动,从此形成重视艺术创作和审美教育的宝贵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