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阳离子交换量

阳离子交换量

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58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5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338676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湖北工程学院学报、土壤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二十四届铁路地质路基年会、全国第二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等;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文献由855位作者贡献,包括邢廷铣、刘杰、彭艺等。

阳离子交换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5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38676 占比:99.93%

总计:338912篇

阳离子交换量—发文趋势图

阳离子交换量

-研究学者

  • 邢廷铣
  • 刘杰
  • 彭艺
  • 关继腾
  • 刘显
  • 刘美玲
  • 孙娟
  • 孟凡
  • 崔雪梅
  • 张佳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丽敏; 吴慧; 申立; 尚余风; 王炳航
    • 摘要: 为了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准确度,针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HJ 889—2017)标准的不足,对有机质、pH值、浸提时间、离心时间、浸提液过滤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酸性土壤在测试前调节pH值为6.0~8.0,振荡1 h,离心10 min,能够很好地解决测试结果偏低的问题。当有机质质量分数较高,且在380 nm处吸光度很高时,才需要在475 nm处进行吸光度校正。当实际样品基质复杂时,可采用针头过滤的方法,使得测试结果更准确。优化后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土壤的大批量测定。
    • 周峻宇; 李明德; 周旋; 唐珍琦; 谷雨; 吴海勇; 刘琼峰
    • 摘要: 明确我国南方典型母质发育水稻土的剖面酸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稻田土壤酸化有效防控及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湖南长株潭区域不同母质(板页岩、第四纪红土、花岗岩、河流冲积物、砂岩、石灰岩及紫色砂页岩)发育的潴育性水稻土剖面,分别测定耕作层(A)、犁底层(P)、潴育层(W)及母质层(C)各层次的土壤pH,利用A与C层间pH的变化差异来表征表层土壤是否酸化及其酸化程度,并分析A层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总氮及颗粒组成,探究影响耕作层土壤酸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南方典型母质发育的潴育性水稻土酸化特征表现为:石灰岩剖面土壤的pH最高,达6.39~6.92;其次为河流冲积物(6.24~6.66)及紫色砂页岩土壤(5.90~6.57),均呈微酸性至中性;再次是板页岩土壤(5.91~6.46),呈微酸性;最后依次为第四纪红土(5.45~6.12)、花岗岩(5.47~5.88)及砂岩土壤(5.47~5.85),均呈酸性至微酸性。不同母质发育的潴育性水稻土A与C层土壤pH存在明显差异,均表现出酸化现象,且酸化程度大小依次为:紫色砂页岩、第四纪红土>板页岩、石灰岩、花岗岩>河流冲积物、砂岩。对可能影响表层土壤酸化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表层水稻土酸化差值呈显著负相关。总体而言,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不同母质发育的潴育性水稻土表层酸化的主要因素。
    • 岳中慧; 龙寿坤; 郭子强; 周俊骅
    • 摘要: 当土壤样品pH≤7.5时,取2.00 g样品,用1 mol·L^(-1)乙酸铵溶液冲洗至土壤无结块,并定容至50 mL,超声交换6 min。当土壤样品pH>7.5时,取2.00 g样品,加入1 mol·L^(-1)氯化铵溶液50 mL,在电炉上煮沸,直至表面皿上蒸出的水的酸度达到pH 7(依此判断氨已煮尽),再加入1 mol·L^(-1)乙酸铵溶液,超声交换6 min。启动抽滤模式,将超声好的样品倒在布氏漏斗上,用40 mL乙醇洗涤沉淀,重复洗涤4次,直至无NH_(4)^(+)洗出(用纳氏试剂检测)。将沉淀、滤纸和约1 g预先高温灼烧好的固体氧化镁试剂置于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上,设置盐酸溶液浓度为0.05 mol·L^(-1)、20 g·L^(-1)硼酸吸收液(内含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用量为20 mL,蒸馏时间为5.0 min,自动完成消化、蒸馏和滴定操作,仪器输出结果即为测定值。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3.143s)为0.083 cmol·L^(-1);按照试验方法分析土壤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均小于5.0%,且测定值均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方法用于分析不同来源地不同类型的样品,所得测定值的RSD(n=5)小于标准(LY/T 1243-1999)方法的,相对误差为-1.5%~6.6%,t检验结果(0.0419)小于临界值(t;=2.228),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 岳中慧; 岳启建; 龙寿坤; 周俊骅; 范鹏飞; 桂婷婷
    • 摘要: 采用三氯化六氨合钴震荡提取,分光光度计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考虑pH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加入浸提液前所有土壤样品加固体NaOH改变土壤pH为碱性后,再进行分析;当样品阳离子交换量结果过高时采用减少称样量作为高含量样品的测定手段。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方法检出限为8 mmol/kg;用该方法测定不同阳离子含量的土壤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对样品平行测定5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4.9%。对该方法与乙酸铵交换法在准确度﹑精密度﹑实际样品分析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满足实验要求,但三氯化六氨合钴分光光度法在安全性﹑试剂耗材和分析效率方面更具优势,适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中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 袁方; 江映
    • 摘要: 阳离子交换量体现了土壤的保肥能力,是改良土壤和合理耕作的重要依据。准确定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乙酸铵作为交换液,将土壤中的可交换性阳离子交换出来,以氯化钾溶液为浸提剂,浸提出全部铵离子,利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阳离子交换量的值。该方法免去逐一蒸馏的过程,实现样品的批量测定。通过对三种标准物质进行分析,发现该方法切实可行,精密度RSD小于3%,相对误差RE小于2%,具有很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土壤样品阳离子交换量的检测要求。
    • 黄奇波; 吴华英; 程瑞瑞; 李腾芳; 罗飞; 赵光帅; 李小盼
    • 摘要: 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硫酸、硝酸等外源酸会参与碳酸盐岩溶蚀,但酸雨在碳酸盐岩溶蚀中的作用与碳循环的关系并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我国岩溶碳汇效应的准确评估。本研究选择在酸雨强度大、频率高、岩溶发育典型的桂林丫吉岩溶泉野外科研实验场开展研究,对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和丰水期(4月)、平水期(9月)降雨后土壤水进行分层取样测试。结果显示:土壤的pH范围为5.55~7.81,平均值为6.76±0.61,变异系数为9.11%,土壤水的pH范围为6.69~7.89,平均值为7.21±0.31,变异系数为4.43%,两者均接近中性和中性以上,并呈现出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增大的趋势性变化规律,土壤pH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分解产酸的控制,土壤水pH主要受石灰土富钙偏碱的地球化学背景影响,酸雨对两者的影响较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范围为302~423 mmol(+)/kg,位于酸沉降不敏感区的土壤范围内,土壤对酸雨来源的H+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土壤水中碱性离子(Ca^(2+)+Mg^(2+))所占比例范围为23.66%~25.0%,平均值为24.25%±0.33%,变异系数为1.36%,含量稳定;酸性离子(SO_(4)^(2–)+NO_(3)^(-))所占比例范围为2.47%~18.94%,平均值为7.69%±5.09%,变异系数为66.28%,随着深度增加,土壤水中酸性离子浓度逐渐降低;土壤pH值呈碱性,可以认为,酸雨成分并没有穿透土壤层进入岩溶含水层,没有产生减碳汇效应。前期的研究由于没有考虑石灰土壤层对酸雨的缓冲作用,高估了酸雨的减汇效应。
    • 曲东芳; 陈秀娜; 姜娜; 李静; 孟静静
    • 摘要: 本文通过测定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HJ 889-2017)进行了方法的验证,得出了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值。结果显示,以不同浓度梯度的三氯化六氨合钴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为r=0.9999。通过实验测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检出限为0.7cmol+/kg,测定下限为3.09cmol+/kg,小于方法要求的检出限0.8cmol+/kg,小于方法的检出下限3.2cmol+/kg。同时,对方法的空白和震荡时间进行了优化,延长了震荡时间,在此条件下,对土壤标准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试,得出的阳离子交换量测定值更接近标准样品结果。本方法效率高、准确率高、易操作。
    • 刘哲; 曹石榴
    • 摘要: 为沙地土壤改良以及土地侵蚀沙化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设置不同砒砂岩与风沙土的复配比例(1∶1、1∶2、1∶5、0∶1),监测不同复配比例下复配土团聚体破碎强度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砒砂岩与风沙土配比为1∶2(T_(2))、1∶5(T_(3))处理的团聚体破碎释放<10μm的微团聚体含量分别为7.78%、9.29%,分别较砒砂岩与风沙土配比为1∶0(CK)处理低25.0%和10.4%;T_(2)、T_(3)处理的团聚体破碎释放<5μm的微团聚体含量分别为4.37%、5.59%,分别较CK低31.4%和12.1%,适量砒砂岩的添加,复配土团聚体遇水破碎释放小颗粒的比例明显减小,降低了团聚体遇水破坏的强度,增强了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T_(2)及T_(3)处理下阳离子交换量分别为7.2 cmol/kg和6.9 cmol/kg,分别较CK高56.2%和49.6%,砒砂岩加入风沙土后复配土阳离子交换量明显增加,土壤胶体颗粒吸附能力增强。综合考虑,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比例为1∶2和1∶5时对沙地土壤结构稳定性和保肥能力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 庞春燕; 蔡伊莎; 夏亮; 陈巧; 林波
    • 摘要: 对分光光度法和乙酸钙交换法测定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精密度、准确度等方面均能满足阳离子交换量的分析测定和质量控制要求。分光光度法因实验操作简单,分析准确度、精密度均高于乙酸钙交换法,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分析效率,更适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的分析测试。同时,对三氯化六铵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浸提实验进行了相关探讨,结果显示:实验试剂、浸提温度、振荡条件的选择均对分析准确度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 陈怀红
    • 摘要: 为了解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分布状况,探明耕地保肥供肥能力,以期为西秀区耕地土壤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对西秀区2020年采集的108个耕层土壤样品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秀区土壤的CEC平均值为21.49 cmol/kg,其中,土壤CEC为一级的耕地面积为40 893.41 hm~2,占比66.02%,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中东部、西南部的大部分乡镇;土壤CEC为二级的耕地面积为18 143.79 hm~2,占比29.29%,主要分布在东屯乡、杨武乡、鸡场乡和双堡镇中西部;土壤CEC为三级的耕地面积为2 902.80 hm~2,占比4.68%,主要分布在双堡镇东部及东屯乡和杨武乡小部分区域。土壤CEC为一级的耕地以水稻土面积最大;其次为黄壤;第3为石灰土。西秀区耕地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整体处于较强水平,但针对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不同的耕地,施肥上应有区别,制定作物配方施肥方案,对保肥供肥能力强的耕地可以减少施肥次数,减轻劳动力投入;对保肥供肥能力差的耕地施肥应少量多次,以免一次用量过多引起养分流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