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
阳极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2504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电工技术、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3篇、会议论文100篇、专利文献23597篇;相关期刊546种,包括电池、电源技术、电镀与精饰等;
相关会议60种,包括第十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第二届国际铝用碳素技术会议、第五届铝电解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等;阳极的相关文献由37258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忠诚、邹建明、冯庆等。
阳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597篇
占比:94.24%
总计:25040篇
阳极
-研究学者
- 郭忠诚
- 邹建明
- 冯庆
- 赖延清
- 高德金
- 刘涛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伟
- 陈步明
- 高伟
- 黄惠
- 肖述兵
- 李刚
- 王勇
- 李勇
- 郭力
- 张伟
- 李劼
- 崔银河
- 李伟
- 刘伟
- 张凯
- 贾波
- 杨晓东
- 王磊
- 张雷
- 杨建红
- 王辉
- 陈开斌
- 李军
- 张勇
- 刘瑞
- 刘磊
- 周东方
- 张波
- 李俊
- 洪波
- 何成
- 李猛
- 佘建敏
- 王海涛
- 李志友
- 郝小军
- 刘宝
- 刘建华
- 张国义
- 王军
- 罗英涛
- 刘雅锋
- 李杰
-
-
-
-
摘要:
传统的微弧氧化反应,只发生在一个反应电极上?与传统的微弧氧化反应相比,双电极放电微弧氧化反应(简称双极反应),可以发生在两个电极上,其中一个反应试样接电源的正极做阳极,另一个反应试样接负极做阴极.
-
-
余琦;
刘伟军
-
-
摘要:
锥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除具传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优点外,分段套接串联式电堆结构使得外部连接简化,电流路径缩短,体积能量密度增加、轻巧便携。然而,在制备过程中,阳极、电解质和阴极的厚度选取与电池机械性能的优劣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各电极和电解质进行烧结时,材料间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通常会导致残余应力的产生,影响电池性能。运用COMSOL软件对主要两电极和电解质厚度变化情况下锥管SOFC的残余应力、损伤几率和实际安全系数进行分析,为提高电池的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
-
-
程新闯;
王挺
-
-
摘要:
目前闸门防腐广泛采用牺牲阳极块保护阴极的措施,但阳极块的消耗情况缺乏有效的监测模式,从而增加了阳极的制作和维修成本。闸门腐蚀度预警系统基于牺牲阳极电位差的原理,以曹娥江大闸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BIM、智能采集等技术对闸门腐蚀度监测的需求以及架构功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实现智能监测,以保证阴极保护系统正常运行,使闸门在涂层和牺牲阳极的双重保护下拥有更长的健康运行周期。系统经优化后将在曹娥江大闸投入试用。
-
-
李洪;
高岳;
郭阳;
张必良;
刘兵;
喻翔
-
-
摘要:
为解决步枪身管内膛镀厚铬质量难把控的难题,提出了流动镀铬新工艺,探讨了流速、阳极供电方式等工艺条件对流动镀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端电流强制均匀法的流动镀铬工艺能有效解决镀后锥差大、“腰鼓”等缺陷问题,镀后铬层尺寸的一致性较好,身管一次镀铬合格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了90%。
-
-
余俊雄;
黄永锋;
彭湘桂;
杨轶
-
-
摘要:
利用实验模拟舱室内的腐蚀环境来验证腐蚀情况,采用舱段温度场模拟风险舱壁变形原因,建立舱段有限元模型分析舱室维修过程结构的安全性,首次采用高分子材料冷焊接钢板的新工艺实现舱室临时维修,通过装配载、舱室功能调整、优化施工工序最终实现了舱室海上维修不压产、不停产。
-
-
罗乃瑞
-
-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日趋紧迫,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其高效、环保、燃料气体可选择性广泛等优势逐渐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传统Ni-YSZ陶瓷阳极材料存在易被硫毒害以及表面碳沉积的问题,出于对SOFC运行稳定性、发电成本以及电池反应界面老化等因素的考虑,研究者正在寻找可替代Ni-YSZ的阳极材料。近年来,La_(x)Sr_(1-x)TiO_(3)钙钛矿结构氧化物作为SOFC阳极,以其优异的氧化还原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备受青睐,文章综述La_(x)Sr_(1-x)TiO_(3)钙钛矿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对其不同的修饰方案。
-
-
田辉;
华栋;
曼茂立;
刘春哲;
李国君;
张兄文
-
-
摘要: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阳极积碳是制约其高效稳定运行的瓶颈问题,文中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实验领域对SOFC积碳问题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研究积碳产生速率数学模型的意义。搭建了由气路管道,气体流量控制器,开启式真空气氛管式电加热炉等仪器设备组成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积碳测试实验台;介绍了实验用片状阳极材料的制备,以及积碳实验的详细步骤。基于对镍/氧化钇稳定氧化锆(Ni/YSZ)金属陶瓷阳极上一氧化碳(CO)积碳特性的实验结果分析了: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O/CO_(2))混合气体组分对CO歧化反应积碳特性影响;②温度对CO歧化反应积碳特性影响;③甲烷(CH_(4))裂解与CO歧化对积碳特性的影响。本文最后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推导了不同温度下CO歧化反应积碳速率数学计算模型,并运用实验结果对其进行了验证。本文研究有助于探索SOFC积碳产生的机理,同时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SOFC运行参数最优化控制提供了依据。
-
-
田辉;
华栋;
曼茂立;
刘春哲;
李国君;
张兄文
-
-
摘要: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阳极积碳的发生是制约其高效稳定运行的瓶颈问题,文中介绍了阳极积碳对SOFC的影响,回顾了国内外研究此问题的三个典型方向及其进展;在此基础上,利用用户自定义子程序(UDF)与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建立的SOFC完整极化数值模型,对一板式SOFC的反应特性与积碳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文中首先给出了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极化模型及积碳模型,介绍了边界条件及方程离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国际能源协会(IEA)的标准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最后对板式SOFC定常积碳特性的数值研究结果显示:在燃料入口处SOFC积碳产生速率较大,沿燃料气体流动方向积碳速率迅速减小;积碳的产生受CH_(4)含量的影响较大,而受温度、H_(2)、H_(2)O以及CO气体浓度因素影响较小。本文研究有助于探索SOFC积碳产生的机理,同时为以天然气作燃料的SOFC运行参数最优化控制提供了依据。
-
-
熊岳城;
于飞;
马杰
-
-
摘要:
电容去离子技术(Capacitive deionization,CDI)是一种新兴的脱盐技术,通过在电极两端施加较低的外加电场除去水中的带电离子和分子,由于其较低的能耗和可持续性而备受关注。基于储能电池领域近年来的迅猛发展,CDI电极材料实现了从以双电层作用机理为代表的碳材料到法拉第电极材料的跨越,使得脱盐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Na^(+)的去除与Cl^(+)的去除同等重要,然而,CDI中针对氯离子高效去除的电极材料研究关注较少。本文从CDI装置的构型演变发展出发,系统地归纳与梳理了CDI中关于脱氯电极材料的分类,对比了不同类型脱氯电极材料的特点,并总结了Cl^(+)去除的机理,分别为基于双电层的电吸附、转化反应、离子插层和氧化还原反应。本文是首篇关于CDI阳极材料的进展综述和展望,为CDI除氯电极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
-
-
孙晓旭;
孙毅;
刘朝东
- 《全国炭素制品信息网第31届炭素技术信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随着石油焦中硫含量的增加,硫元素生产过程中转化为SO2所形成的环境污染日趋受到关注.本文以铝用阳极生产过程中的硫元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原料、煅烧、焙烧及电解过程中硫元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迁移行为.当煅烧温度加热到1330°C以上,稳定的噻吩结构中的硫碳键分解,脱硫效果迅速增加,硫元素生成SO2.焙烧温度为1100~1200°C时,在长时间高温状态下存在极少量的脱硫.硫元素在电解槽中初始会生成COS、CS2以及SO2等气体,大部分气体会被氧化成SO2气体。
-
-
-
-
张纲治;
温铁军
- 《第二届全国延长铝电解槽使用寿命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河南豫港龙泉铝业有限公司通过加大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力度,有效地保证了电解生产平稳运行,使电流效率等生产技术指标大幅提高,特别是保证了阳极使用周期跨入30天的先进技术行列,为公司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
-
马素红;
曾水平
- 《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大会暨2007年年会》
| 2007年
-
摘要:
首先利用Ansys分析软件,建立了160 kA预焙铝电解槽单块阳极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模型电、热场仿真的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然后从减少阳极散热量、降低阳极压降的角度,对阳极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得出的几种可行性优化方案.最后分别对比分析了最优方案和优化前的导杆、钢爪、炭块的温度分布、电压分布,为电解槽的节能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
-
黄永昌;
徐文新
- 《2007年上海市电子电镀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在电镀行业中大量使用酸性电解溶液,阳极上发生析氧反应。二氧化铱具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添加Sn、Pd等元素组成三元的IrO-SnO-Pd涂层是酸性电解溶液中优良的不溶性阳极。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IrO-SnO-P/Ti电极,通过电极电位和极化曲线测量,阳极寿命加速试验研究了该电极在1MHSO和30%HSO中的阳极特性,还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对涂层表面形貌和剖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rO-SnO-P涂层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电解耐久性,在酸性电解溶液中使用时具有稳定性好,电流大,工作寿命长等优点。因此,该类阳极已在钢板镀锌、酸性镀铜、三价铬电镀和贵金属电镀中找到应用。展望未来,二氧化铱涂层钛阳极在电镀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韩海玲;
李德元;
董晓强
- 《第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以非转移弧等离子体炬为研究对象,对等离子体电孤和阳极进行了数值模拟,求解了质量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电势方程和磁场方程,获得了等离子炬的温度、速度和电流密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阳极内壁面并不是一个等温面.等离子体发生器出口处温度和速度分布符合抛物线型分布.提高进气速度或减小电弧电流,都会使得电孤阳极弧根向下游移动.
-
-
-
刘茜;
刘慧勇
- 《第十四次全国电化学会议》
| 2007年
-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MoO胶体,通过活性炭负载制备炭载钼氧化物电催化剂。利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技术(EIS)等测试手段研究苯酚在MoO-C/Ti电极上的氧化降解。测试结果表明:MoO-C/Ti对苯酚的氧化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苯酚在电极表面的氧化是受扩散控制的;苯酚在电极表面氧化时形成疏松的钝化膜,使电极表面仍然维持活性;电极施加的电位越高,苯酚氧化的阻力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