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1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98281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现代诊断与治疗、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福州市科协2011年学术年会、四川省第六次呼吸病学与重症医学学术会议、第八届东北地区呼吸疾病学术会议暨吉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等;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相关文献由30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春涛、陈萍、凤建军等。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98281 占比:99.98%

总计:998449篇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发文趋势图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研究学者

  • 刘春涛
  • 陈萍
  • 凤建军
  • 刘四清
  • 刘承平
  • 吴茵
  • 周新
  • 姜磊
  • 康清宏
  • 张灵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若语
    • 摘要: 目的: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与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 年 6 月所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88 例进行相关研究,借助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 2 组,各 44 例。期间,参照组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 合茶碱治疗的方法,实验组则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的方法,进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 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该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吸入糖皮 质激素联合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因而,该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玛迪娜; 白玲
    • 摘要: 目的 分析哮喘患儿肺功能改善效果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为改善哮喘患儿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40例哮喘患儿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儿童1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TaqMan-PCR法测定受试儿童β2-AR基因的Arg16Gly位点基因多态性.病例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治疗3个月,比较2组受试儿童β2-AR基因分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比较病例组不同基因分型患儿肺功能、临床疗效.结果 病例组AA型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GG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等位基因A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疗效满意组AA型比例显著高于疗效差组,GG型比例显著低于疗效差组,等位基因A频率显著高于疗效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型、AG型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GG型,AA型患儿FEV1、FEV1/FVC、PEF均显著高于AG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AA型为哮喘患儿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疗效的保护因素(P<0.05);GG型、变应性鼻炎、缓解期停药为哮喘患儿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β2-AR基因的Arg16Gly位点可能与哮喘发病存在相关性,该位点变异可能造成患儿肺功能改善效果降低.
    • 刘四清; 张齐武; 杨龙江
    •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COPD患者为对象,采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患者21例为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患者24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情况,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的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的sICAM-1、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老年COPD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强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雷娇; 倪丹红
    • 摘要: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接诊的8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单一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两组患儿均于治疗1周后评估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白细胞介素-4(IL?4)]、气道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39%),(P0.05).结论 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孟鲁司特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气道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 刘四清; 张齐武; 杨龙江
    • 摘要: 目的探讨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COPD患者为对象,采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患者21例为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患者24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情况,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的FVC、FEV_(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的sICAM-1、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老年COPD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强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刘波
    • 摘要: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与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山东省单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诊的7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研究组接受糖皮质激素与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差异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FEV1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3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35%),差异显著(P0.05),治疗15d及治疗30d后,研究组肺功能FEV1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糖皮质激素与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可有效控制患儿气道炎症,达到支气管扩张作用,抑制哮喘,且具有操作简单,患儿配合度高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高.
    • 田静
    • 摘要: 目的:观察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2019年1-1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理想,可明显提高肺功能,增加6 min步行距离.
    • 林莉莉; 姚囡囡; 吴珏; 刘志宏; 宋洪涛
    • 摘要: 目的 比较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复方剂(FF/VI)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单药或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患者的疗效与耐受性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10个研究,共9811例患者.在疗效上,FF/VI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患者的1秒用力呼气量谷值[WMD=0.09,95%CI(0.05,0.13),P=0.000]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WMD=0.63,95%CI(0.24,1.03),P=0.002].在耐受性方面,FF/VI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增加患者发生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事件风险[RR=1.15,95%CI(0.98,1.36),P=0.000].结论 用FF/VI治疗哮喘在疗效方面具有优势,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其每日1次的用药频次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荐使用.
    • 董健; 刘珊珊
    •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COPD患者7705例,每个病人有1年的回顾周期来确定开始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或者LAB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治疗是否发生CVD.随访观察90 d内急性CVD.基于存在的CVD病人被分为四组.结果 CVD接受心血管药物治疗(组1,4594例),CVD患者没有接受心血管药物治疗(组2,906例),没有CVD,但接受心血管药物治疗(组3,589例);没有CVD也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组4,1616例).4组90 d内住院治疗CVD或者在急诊科接受治疗发生率分别为5.44%、2.98%、1.52%和0.99%,组1、2、3接受CVD治疗概率分别为3.50(95%CI,2.89~4.24),2.15(95%CI,1.71~2.70)和1.36(95%CI,1.01~1.82).结论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开始后,心血管事件危险程度最高存在于先前已存在CVD的COPD患者,并且不能通过CVD药物得到改善.患者已存在CVD或者已经使用心血管药物,临床医生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时需谨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