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阈值
亚阈值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2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7884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电子技术应用、电子器件、电子世界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4四川省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专委会学术年会、2013‘全国半导体器件技术、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微纳电子技术交流与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交流会等;亚阈值的相关文献由545位作者贡献,包括柏娜、时龙兴、张波等。
亚阈值—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884篇
占比:99.71%
总计:27966篇
亚阈值
-研究学者
- 柏娜
- 时龙兴
- 张波
- 温亮
- 周泽坤
- 吴玉平
- 杨军
- 陈岚
- 王卓
- 袁甲
- 曾晓洋
- 朱贾峰
- 石跃
- 贺雅娟
- 陈军宁
- 代月花
- 吴秀龙
- 孟坚
- 徐超
- 李正平
- 李瑞兴
- 谭守标
- 陈黎明
- 黑勇
- 史兴荣
- 张九柏
- 李东哲
- 贾斯廷·霍利
- 黄凯
- 仇名强
- 何卫锋
- 布兰得利·L·赫尔歇
- 文海波
- 汪尧
- 王韵坤
- 程旭
- 金威
- 陈鑫
- 龚展立
- 丹尼斯·艾伦·范西科
- 乔迪·巴拉蒙
- 于增辉
- 何进
- 克里斯多夫·E·吉莱斯皮
- 凌康
- 吴维奇
- 奎·T·多恩
- 孙伟锋
- 张子骥
- 徐申
-
-
张跃军;
韩金亮;
张会红
-
-
摘要:
亚阈值电路是低功耗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电源电压降低,晶圆代工厂提供的标准单元电路性能容易受噪声和工艺偏差的影响,已经成为制约亚阈值芯片的瓶颈.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施密特触发(ST)与反向窄宽度效应(INWE)的亚阈值标准单元设计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ST的迟滞效应与反馈机制,在电路堆叠结点处添加施密特反馈管以优化逻辑门、减少漏电流、增强鲁棒性;然后,采用INWE最小宽度尺寸与分指版图设计方法,提高电路的开关阈值与MOS管的驱动电流;最后,在TSMC?65?nm工艺下构建标准单元的物理库、逻辑库和时序库,完成测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亚阈值标准单元与文献相比,功耗降低7.2%~15.6%,噪声容限提升11.5%~15.3%,ISCAS测试电路的平均功耗降低15.8%.
-
-
-
-
-
-
刘利辉
-
-
摘要: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芯片的低功耗设计技术对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而言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了深亚微米标准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小面积的带隙基准电路,该电路可以灵活地应用到多种低功耗SOC系统中.相比于传统的带隙基准电路,本文提出的新型超低功耗亚阈值型带隙基准电路只由MOS管和电阻构成.该电路总功耗约770nA,可以工作在宽电源电压范围(1.8—3.6V),输出参考的线性度为50.2ppm.
-
-
-
-
摘要:
设计了一种超低功耗全CMOS基准电路:既能产生1 nA的基准电流又能产生560 mV的基准电压.通过亚阈值设计方法有效降低了基准电路的功耗;采用工作在深线性区的MOS管取代了传统基准电路中的电阻,大大降低了面积;采用共源共栅电流镜提高了电源抑制比.利用SMIC 55 nm的工艺,使用Cadence Spectre对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40°C到110°C的温度范围内,基准电流的温漂系数为0.28%/°C,基准电压的温漂系数为24 ppm/°C;在0.9 V到2 V电源电压范围内,基准电流的电源电压调整率为2.6%/V,基准电压的电源电压调整率为0.48%/V;在100 Hz处,基准电流的PRSS为-34 dB,基准电压的PRSS为-50 dB.功耗为6 nW,芯片版图面积仅0.00042 mm2.
-
-
高云翔;
靳晓诗
-
-
摘要:
为顺应集成电路设计对器件提出更高性能要求的趋势,提出一种高性能折叠I型栅无结场效应晶体管,主要研究此类产品在不同栅极长度下的电学特性,讨论栅极的几何形状改变对器件性能产生的影响.通过与普通的双栅、三栅无结场效应晶体管的仿真结果的对比,突出FIG JL FET在电学性能上所具备的优势,并给出栅极设计参数的最佳优化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的栅型结构,折叠I型栅无结场效应晶体管具有更低的反向泄漏电流,Ion-Iof比也得到很大提升,而且几乎没有亚阈值的衰减.作为一款高性能器件,深具发展潜力.
-
-
史兴荣;
何进;
张九柏;
张子骥;
贺雅娟
-
-
摘要:
基于对0.18μm标准CMOS工艺的研究,本文设计了一套完备的电源电压为0.4 V的亚阈值数字标准单元库.设计流程包括工艺研究与方案设计、单元设计与物理实现、库文件的提取以及单元库验证.提出了传统沟道宽度调节与沟长偏置相结合的尺寸调整策略,有效增强PMOS管驱动并减小漏电流,提升库单元稳定性.利用ISCAS基准测试电路完成亚阈值标准单元库的验证,0.4 V电压下,相同设计,基于亚阈值数字标准单元库的设计的相比于基于商用库的设计,能耗减小20%以上,数据延时也有所减小,即亚阈值标准单元库性能明显优于商用库相比.
-
-
杨艺丹;
赵梦恋;
刘胜;
董阳涛;
吴晓波
-
-
摘要:
本文针对传统带隙基准功耗高、电源抑制比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能量采集、无线传感网络等的低功耗、高电源抑制比和宽电源电压范围的亚阈值基准电压源.该基准源通过采用非对称共栅极自级联电流镜结构结合负反馈提高了电压源的电源抑制比和线性调整率.电路采用Global Foundry 0.18μm BCD工艺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基准电压源的电源电压范围为2.7~5.5V,输出电压为1.2V,功耗最低可达446.2nW;在3.3V电源电压下、-40~125°C的温度范围内,温度系数为30.3ppm;室温下线性调整率低至0.013%/V;在100 Hz处电源抑制比为-7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