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雷珠单抗

雷珠单抗

雷珠单抗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5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6512篇;相关期刊330种,包括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眼科分会2017年学术交流会等;雷珠单抗的相关文献由2907位作者贡献,包括万光明、周琼、彭立等。

雷珠单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1 占比:4.57%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6512 占比:95.37%

总计:27798篇

雷珠单抗—发文趋势图

雷珠单抗

-研究学者

  • 万光明
  • 周琼
  • 彭立
  • 王爽
  • 陈梦平
  • 喻晓兵
  • 宋爽
  • 戴虹
  • 王敏
  • 谢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戚德峰; 张笃贞
    • 摘要: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联合577 nm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9年9月期间50例(50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激光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的25例设为实验组,将同时间段单纯接受视网膜光凝的2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1、2、4月黄斑中心厚度(CMT)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2、4月最佳矫正视(BCVA)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雷珠单抗联合577 nm激光视网膜光凝能降低黄斑水肿,提高视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庞久彦; 寇姣姣; 康平; 王冬梅; 李满
    • 摘要: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两种给药方案对病理性近视(PM)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CNV)的疗效。方法:按照给药方案不同将96例(96眼)PM-CNV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48眼)。两组均予以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组采取“1+PRN”法(首次注射后按需注射),对照组采取“3+PRN”(1次/月,连续注射3个月后,按需注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CNV面积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分析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散光度变化,统计两组总注射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3、6、12个月,两组BCVA logMAR值、CMT、CNV面积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83.33%、89.57%,对照组分别为75.00%、87.50%、95.83%,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散光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内,观察组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较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能有效治疗PM+CNV,且“1+PRN”方案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注射次数,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 陈娟红; 冯燕兵; 朱君华; 翁文庆
    • 摘要: 目的:观察眼络通方治疗痰瘀互结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9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治疗的RVO-ME病人共72例(72只眼),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6例)。对照组患者施以雷珠单抗眼内注射;观察组除了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外予眼络通方水煎内服,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中文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25(CVRQoL-25)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记录雷珠单抗注射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显著提高及CMT显著减少,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CVRQoL-25评分都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初始治疗至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注射次数分别为(3.49±0.46)次、(4.91±0.5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眼络通方可进一步提高痰瘀互结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改善黄斑水肿和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雷珠单抗的注射次数。
    • 储海; 马凯; 郑纯
    • 摘要: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对黄斑区微血管结构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用LogMAR表示)、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区微血管结构[浅层毛细血管层密度(SCP)、深层毛细血管层密度(DCP)、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BCVA、CMT、FAZ及TNF-α、IL-6、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光凝治疗CRVO继发黄斑水肿疗效好,可增加患者黄斑区血流密度,减少黄斑区非灌注面积及炎症因子的表达。
    • 黄盛梅; 黄晓菁
    • 摘要: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治疗效果,并对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渗出型AMD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1次/月,连续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按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荧光素渗漏面积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Spearman、Pearson分析方法对BCVA提高值与基线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BCVA为(41±4)个字母数,治疗后1、2、3、6、12、18、24个月BCVA分别为(50±5)、(53±6)、(55±7)、(56±7)、(58±7)、(59±7)、(59±6)个字母数,治疗后不同时间段BCVA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CFT为(416±66)μm,治疗1、2、3、6、12、18、24个月后CFT分别为(304±49)、(287±45)、(264±40)、(250±38)、(247±38)、(233±36)、(210±31)μm,治疗后不同时间段CFT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CNV荧光素渗漏面积为(9.0±1.8)mm^(2),治疗后3、6、12、18、24个月CNV荧光素渗漏面积分别为(7.1±1.6)、(5.9±1.2)、(5.1±1.1)、(4.4±1.1)、(4.1±1.0)mm^(2),治疗后不同时间段CNV荧光素渗漏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治疗前BCVA、CNV荧光素渗漏面积与BCVA提高值呈负相关性(r=-0.505、-0.592、-0.652,P均<0.05);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AMD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视力,降低CFT及CNV荧光素渗漏面积,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年龄、治疗前BCVA和CNV荧光素渗漏面积是患者长期视力预后的预测因素。
    • 李忠庆; 张风禄; 王真真
    • 摘要: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疗效,并分析对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7-01/2020-01我院收治的渗出型ARMD患者60例60眼临床资料,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30眼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组30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3mo时患者BCVA、CRT、脉络膜新生血管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3mo,两组患者BCVA(LogMAR)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ARMD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二者在改善视力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ARMD在降低CRT方面更具有明显优势。
    • 单俊杰; 缪丽萍; 叶军; 曹国平
    •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抗VEGF治疗前后血清14种炎症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并比较RVO-M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细胞因子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眼科2021年1月到6月临床确诊的RVO-ME患者20例20眼,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检测RVO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2周、1月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IL-5、IL-6、IL-8、IL-10、IL-17A、IL-1β、IL-12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IFN-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紧张素II(ANG-II)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黄斑厚度(CMT)等指标的变化,对照组为体检者中健康人群。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VO患者组血清IL-2、IL-4、IL-6、IL-10、TNF-a、IL-17A、IL-1b、IL-5、IL-12p70、IFNa、IL-8、VEGF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L-8(OR=1.30,95%CI:1.01-1.68)和VEGF(OR=1.16,95%CI:1.00-1.35)是RV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VO组在雷珠单抗治疗后视力有明显的提高,CMT也有了明显下降,IL-6、IL-8表达增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RVO-ME患者血清中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TNF-α、IFN-α、VEGF等炎症细胞因子明显增高。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可明显降低血清中VEGF水平,并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力,但对血清中细胞因子无明显作用。抗VEGF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6、IL-8增高,提示球内注射雷珠单抗可能通过诱导炎反应,增加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
    • 刘立波
    • 摘要: 目的评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采取眼底激光+雷珠单抗治疗的优势。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7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治疗,对照组行单一治疗(眼底激光),观察组行联合治疗(眼底激光+雷珠单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恢复时间、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力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12);观察组前房炎症反应、视网膜脱落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3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渗出以及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00%较对照组7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较治疗前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优势,促进患者症状恢复、视力改善,满足患者治疗需求。
    • 宋华; 李景波
    • 摘要: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RVO-ME)的效果,分析影响患者视力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1/2019-06在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RVO-ME患者106例106眼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0.05mL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患眼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根据治疗3mo后患者的视力恢复程度将其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视力恢复的因素。结果:治疗后1d,1wk,1、3mo时的患眼BCVA(LogMAR)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均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眼内炎、眼压升高、晶状体混浊、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区毛细血管无灌注、黄斑中心凹区外界膜不完整、内丛状层结构不完整是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RVO-ME能有效减轻患眼ME,改善视力,治疗后眼压正常,而且具有操作方便、可重复进行、对组织损伤小、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区毛细血管无灌注、黄斑中心凹区外界膜不完整、内丛状层结构不完整是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
    • 周朋义; 潘萌; 许友美; 郭菊; 刘珍慧; 杜利平; 金学民
    • 摘要: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或雷珠单抗联合Ahmed引流阀(AGV)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08至我院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或雷珠单抗联合AGV植入术治疗的NVG闭角型青光眼期患者33例33眼的临床资料,其中阿柏西普组18眼,雷珠单抗组15眼。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新生血管消退及复发、玻璃体腔注射次数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两组玻璃体腔首次注药术前与注药术后1wk眼压、BCVA均无差异(P>0.05);AGV植入术后1wk,1、3、6mo眼压、BCVA与玻璃体腔首次注药术前均有差异(P0.05)。随访期间,阿柏西普组平均注药次数(1.61±0.98次)与雷珠单抗组(1.80±0.86次)无差异(P>0.05),且两组间新生血管复发率、术后早期及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疗效均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或雷珠单抗联合AGV植入术是治疗NVG的有效方法,二者临床疗效基本一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