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功耗
超低功耗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2164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6915篇;相关期刊299种,包括电子产品世界、电子技术应用、电子世界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3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2009年全国电器附件行业技术交流大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会议等;超低功耗的相关文献由275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樟明、李聪、杨银堂等。
超低功耗—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6915篇
占比:96.84%
总计:38118篇
超低功耗
-研究学者
- 朱樟明
- 李聪
- 杨银堂
- 丁瑞雪
- 李文晓
- 谢桂辉
- 张波
- 刘宏
- 刘术彬
- 尚靖
- 易俊
- 曾祥华
- 李建成
- 王震
- 吴南健
- 周泽坤
- 王磊
- 田彤
- 蔡红涛
- 陈石平
- 黄如
- 丁榕
- 丁磊
- 侯宏伟
- 刘慧
- 刘洋
- 卢文娟
- 吴秀龙
- 孟凡振
- 张瑞智
- 张鸿
- 彭春雨
- 彭进双
- 徐彬雄
- 李琛
- 沈海桥
- 牟晨杰
- 王伟
- 王宏义
- 胡建国
- 胡轶斯
- 蔺智挺
- 谈书才
- 郑黎明
- 陈军宁
- 不公告发明人
- 凌云
- 刘伟
- 刘军华
- 刘磊
-
-
-
-
摘要:
Quick Logic日前宣布其Polar Pro?3系列低功耗、基于SRAM的FPGA可用于解决半导体供应可用性挑战。这个高度灵活的系列具有低至55u A的功耗,具有小尺寸封装并支持裸Die选项。超低功耗非常适合手持、可穿戴及移动应用。小尺寸封装可实现更小的PCB面积。不光适用于产品的原型设计,同时也支持量产。产品多达2,000个基于SRAM的FPGA架构的有效逻辑单元、64Kbits SRAM和多达46个可配置I/O。高灵活性、低功耗和小尺寸使该系列非常适合手持、可穿戴、移动、物联网和其他电池供电应用中的各种功能,包括接口、电平转换、小型CPU内核、低速串行协议和GPIO复用。
-
-
-
-
摘要:
现在有许多智能家居产品都在采用自发电技术,但自发电技术所转换成的电能往往很小,只有微J(焦耳)级别,如果用这么小的能量去发射信号,则对射频芯片的低功耗要求很高。一直以来,自发电技术应用并不广泛,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无线射频芯片的功耗,进而也影响了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Atmosic专注于设计和提供超低功耗无线技术与能量收集解决方案,旨在减少和消除设备对电池的依赖性。
-
-
徐慧文;
竺臻楠;
胡令祥;
李俊;
俞家欢;
卢焕明;
张莉;
王敬蕊;
诸葛飞
-
-
摘要:
短程突触可塑性保证了对神经形态计算系统中神经信息处理和短程记忆的动态调节。短程易化特性(STF)在多种人工突触器件中被广泛报道,与之相比短程抑制特性(STD)的研究则进展缓慢,仅有为数不多的器件表现出STD特性,并且其单个刺激下的功耗比生物突触(1~10 fJ)高出许多。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室温下通过溶液法制备的新型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石墨烯(G/GO/G)质子突触器件,该器件在几十毫伏的连续脉冲电压刺激下表现出电导逐渐下降的特性,这种特性源于质子在GO/G界面处连续积累导致的逐渐增强的反向质子电流。G/GO/G器件可以很好地模拟STD突触特性。由于操作电压和电流极小,器件单个刺激下的最低功耗可低至几十阿焦,此超低功耗特性有助于解决散热问题从而实现高度集成的神经形态电路。因此,全碳结构器件在脑内植入神经假体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杨刚;
冯鹏博;
史玉希;
王超
-
-
摘要:
针对目前老人健康监护系统传感器节点功耗大、组网灵活性差等问题,采用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Networks,WBAN)架构,设计了一种基于超低功耗ANT无线协议的老人健康监护系统。ANT协议简单高效,协议栈十分紧凑,使用较少的外部资源就可稳定运行,进而可有效降低系统功耗和节约设计成本。系统利用ANT协议将老人两脚踝处的传感器节点和腰部的中心节点连接起来,组成无线体域网采集人体的血氧、心率和运动状态,通过手机端实现用户生理信息的实时监控、短期历史数据存储及位置查询,后台服务端实现多用户信息管理、用户状态信息监测及预警。结果表明:系统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同时节点的平均工作电流约为880μA,与传统Zigbee节点相比,更适合于人体体征监测应用。
-
-
-
-
摘要: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与ST授权合作伙伴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简称AWS)合作开发出一款获得AWS FreeRTOS认证的基于TF-M的物联网设备上云参考设计,让物联网设备轻松、安全地连接到AWS云端。双方合作开发的物联网设备上云解决方案整合了意法半导体的STM32U5超低功耗微控制器(MCU)、FreeRTOS开源实时操作系统和Arm嵌入式系统可信固件(TF M)。该参考设计是在意法半导体的B U585I IOT02A物联网节点开发套件上实现的。这款开发套件板装载了一颗功能丰富的STM32U5微控制器,功能包括USB、Wi Fi和Bluetooth Low Energy连接,以及多个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参考设计新增对STSAFE A110安全模块的支持,并在模块中预装了物联网设备证书,这有助于保护和简化物联网设备与AWS云端的连接。
-
-
陈科
-
-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和最具创新活力的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在性能和功耗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通常性能更好的集成电路所消耗的功耗相对较高。所以,对超低功耗集成电路技术的探究是当前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首先对集成电路与超低功耗集成电路进行简要概述,其次对超低能耗集成电路的机理及结构原理进行分析,再次提出了超低能耗集成电路技术的优点和应用,最后对超低功耗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
-
史良俊;
袁敏民
-
-
摘要:
提出了一种超低功耗复位电路结构,以微电流源提供偏置,利用器件自身的开启电压为触发点,并通过正反馈进行加速,实现了上电和下电复位功能,3.3 V电源供电时电流小于1μA,在NMOS和PMOS管阈值电压之和附近产生可靠的复位信号。以华润微电子0.25μm 5 V工艺实现电路版图并流片,面积小于0.001 mm^(2),典型复位电压为1.95 V。解决了常用复位电路可靠性低、没有低压复位功能、成本高等问题。
-
-
唐菲
-
-
摘要:
针对现有水质监控系统成本高、功耗大、传输距离短等不足,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水质在线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LoRa技术和NB-IoT技术搭建了一种具有三层网络拓扑的系统架构,并建立通信链路传输模型与节点功耗评估模型;以此为基础采用全新一代LoRa调制解调器和具备业界更低静态电流的电源管理芯片构建硬件平台,同时设计了一种包含定时唤醒和空中唤醒的双唤醒软件机制,解决了传统水质监控系统无法同时兼顾远距离传输和低功耗运行的两难问题。通过设计合理的容错机制,消除了无线通信固有的通信误码问题对系统的影响。实地组网试验表明,终端节点电池消耗量仅为15.95 mAH/天,网关节点与终端节点最远传输距离达到10 km,通信误码率小于3%,且通过超时重发机制实现所有数据的成功传输,具有较强的网络鲁棒性。
-
-
Dan Clement
-
-
摘要:
2019年之前,大多数物联网系统由超低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通常由电池供电,提供传感能力。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将遥测数据发送到云端进行大数据处理。随着物联网成为新的流行语和市场趋势,几乎每家公司都在这样做以实现概念验证(PoC)。云服务提供商有漂亮的仪表板,以有吸引力的图表呈现数据,以帮助支持PoC。PoC的主要原因是说服利益相关者投资物联网并证明投资回报,以便为更大的项目提供资金。随着这个生态系统的扩大,很明显有可能通过云来回发送太多数据。这可能会阻塞带宽管道,并使数据难以足够快地进出云。
-
-
余立;
韩鑫;
帅能;
伏晓燕;
马莉
-
-
摘要:
针对阀塔结构特征及监控需求,设计了一种无线阀塔漏水传感器。该传感器由低功耗高精度漏水检测电路、超低功耗微控制器和LoRaWAN低功耗通信模块构成。同时基于中断触发、定时唤醒及低功耗通信等低功耗思路设计了低功耗漏水检测及通信机制,实现了检测漏水报警功能、超低功耗、超远距离无线通信、定时发送心跳功能、无触发保持休眠功能和漏水自动唤醒功能。较传统有线及其他通信方式的漏水检测手段具有部署快捷、维护便捷等优点;克服了因通信功耗大导致的传感器待机时间不足、维护成本高、传输距离短、费用高昂和安全性不足等种种难点。可快速有效地实施无人化远程监控报警。经检测及测试,传感器测试灵敏,最低运行功耗低至21μA实现7 km有效传输。
-
-
唐明瑜;
陶建科;
胡永青
- 《中国水协设备材料委第二届调度监测、自动控制设备技术应用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实时采集的供水管网运行的状态数据是评价供水管网运行状况,进行供水系统科学调度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文中首先提出了开发供水管网超低功耗远程数据采集终端的开发目标,接着阐述了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相关内容,进行了产品整体设计及测试,成功地完成了供水管网超低功耗远程智能数据采集仪应用开发。该数据采集仪的应用必将为我国供水管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漏水控制、经济调度、事故报警、管网维护及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帮助,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
-
梅宇浩;
唐盛
- 《2016年广西气象学会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项目开发的分析器能够对能见度仪出现的软件故障进行现场故障分析、指令操控,帮助维护人员在现场能及时对能见度仪的故障做出准确的判断,更好更准确的对能见度仪进行连接与操控,分析器具有显示模块,能反馈当前能见度仪工作的实时状态,电路处理器选用低功耗处理芯片(STM32单片机),利用Cortex-M3内核和频率介于32kHz至32MHz的CPU时钟扩展了超低功耗理念,且不降低性能,为野外维护提供方便.
-
-
-
黎辉
- 《2009年全国电器附件行业技术交流大会》
| 2009年
-
摘要:
本文讨论了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概况,并分析了目前影响智能家居发展的5个问题.文章介绍了ZigBee技术的超低功耗、大网络容量、可靠的传输数据,时延短、安全性和低成本等优势,并阐述了ZigBee技术在中国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情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