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216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6篇、会议论文246篇、专利文献3889470篇;相关期刊551种,包括自动化仪表、电子产品世界、今日电子等; 相关会议182种,包括第1届研祥杯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讨会、第五届全国高校嵌入式系统教学研讨会、2006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委会学术年会等;实时操作系统的相关文献由381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朝晖、李红、王宜怀等。

实时操作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6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4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889470 占比:99.95%

总计:3891352篇

实时操作系统—发文趋势图

实时操作系统

-研究学者

  • 吴朝晖
  • 李红
  • 王宜怀
  • 熊光泽
  • 杨国青
  • 赵民德
  • 张军
  • 缪敬
  • 芦东昕
  • 韩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任晓宇; 周霆; 朱晓宁; 王立
    • 摘要: 目前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模式已无法满足嵌入式软件的快速发展,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将容器技术应用于嵌入式领域,充分利用容器技术简部署、快启动、易迁移等优点。目前主流的容器主要是基于Linux系列操作系统创建的,依赖其提供的资源隔离与资源限制功能,但无法满足嵌入式平台的实时性与确定性要求。所以有必要研究面向嵌入式平台的资源控制组机制,使得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具有资源限制的功能,从而支撑容器的创建、运行与管理。详细分析了资源限制机制的研究现状,针对容器技术对操作系统资源限制的需求,根据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自有功能,自主设计并实现了嵌入式资源控制组机制的CPU与内存部分,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许明宇; 王宜怀; 汪恒
    • 摘要: 为了提高实时操作系统下应用程序的简捷性和可移植性并缩短编译时间,文中以RT⁃Thread为例,研究实时操作系统在通用嵌入式计算机架构下的驻留问题,提出BIOS与User程序的功能分离机制以及FLASH、RAM空间划分原则,并设计一种RT⁃Thread系统服务接口的映射方法,以ARM Cortex⁃M系列的STM32L431微控制器为蓝本,实现RT⁃Thread的驻留与User程序的编译。实验结果表明,将RT⁃Thread驻留于BIOS中的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实时操作系统与User程序的物理隔离,缩短了微控制器应用开发的编译时间,降低了编程难度,可为RT⁃Thread的应用开发提供一种高效途径。
    • 刘冰; 夏传东
    • 摘要: 由于STM32F407的SRAM地址不连续,造成动态内存分配存在问题,不能利用全部的片内192 KB SRAM资源。因此,本文介绍了使用多块不连续内存空间实现堆的软件方法,以及在STM32F407单片机上的软件实例。该方法可作为类似的单片机软件开发项目的参考。
    • 陈瑞雪; 王宜怀; 王庭琛
    • 摘要: 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具有实时性高、芯片适用广泛等特点,在环境、农业等方面应用较多。了解RT-Thread的内部原理有助于更好地设计应用系统,但目前对该部分的研究较少。为此,文中在给出STM32L431芯片的上电启动过程后,针对板级硬件资源、定时器和调度器等内核资源进行初始化过程分析;再辅以主线程和空闲线程创建流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联合调度器的启动机制剖析,详细解析驻留RT-Thread后系统的启动流程;最后,分析启动过程中FLASH使用情况以及各线程创建前后RAM的分配情况。针对RT-Thread的启动流程研究可为其在不同微控制器上的移植和应用提供技术基础,也能够对分析其他实时操作系统的启动起到参考作用。
    • 蔡治华; 周东旭; 赵明辉
    • 摘要: 针对传统煤矿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多采用裸机程序进行控制,导致实时性差、数据易丢失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QT和RT-Thread的煤矿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为上位机-人机交互控制台和下位机-微控制器2个部分。利用QT软件开发了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上位机,为用户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完成对巡检机器人的远程控制,显示传感器数据与报警记录,提升了人机交互性能;利用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开发了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下位机,通过线程调度器以时间片轮转方式调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太网通信、雷达信号处理、指示灯报警等线程任务,实现了机器人自动巡检过程中多线程任务之间的宏观并行,提高了控制系统实时性;在控制系统中设计环形队列数据缓冲区,解决上下位机之间运行时钟不同步引起的数据丢失问题,并通过引入内核对象信号量对环形队列数据缓冲区进行优化,解决线程任务间的资源互斥问题,实现上下位机之间数据长时间稳定、可靠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线程切换延迟时间平均值为1.08μs,在数据传输周期为100 ms时的数据丢失率仅为0.06%,具有很高的实时性,且线程切换过程稳定性好,保证了大量数据快速传输时的可靠性。
    • 仲伟; 王仲; 陶保震; 严洪峰; 王宏宇
    • 摘要: 为满足智能变电站不断提升的海量高速数据处理要求,采用多核SoC+FPGA硬件方案,基于Sylix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研究分布式、多板卡结构的保护装置平台技术。提出FPGA高速前置数据处理设计,讨论多板卡互联的LVDS高速总线和CAN实时通信技术,并给出多板卡精确时钟同步和采样同步方案。基于异构多处理软件模型,研究了多核多任务并行处理架构,提出利用多板卡数据相互校核进一步提高装置可靠性的技术方案。最后基于软硬件平台技术,采用全国产化器件,完成了一系列继电保护装置的研制和测试。通过现场试运行检验,验证了该自主可控技术方案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 李浩; 赵晨希; 关冰
    • 摘要: UDP是一种开销小、效率高的以太网传输层协议,由于其非面向连接的固有特性,在工程应用中会发生丢帧、错帧和乱帧等问题。针对UDP通信不可靠问题开展研究,在保证其开销小、效率高等优势的前提下,设计了基于四度冗余拓扑的以太网总线结构,实现了基于多重校验的以太网通信协议,提出了两种基于超时重传的UDP可靠通信方法。经建模分析,该方案相较传统单通道UDP通信,可靠度由0.9提升到0.9999。经试验测试,基于该方案的嵌入式软件可以在通信链路出现一度、二度和三度故障时,实时、可靠地完成UDP数据通信,为UDP通信提供了新的高可靠性工程应用方法。
    • 邓庆绪
    • 摘要: 工业生产的跃迁和产业升级紧紧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这其中的关键技术,就是嵌入式技术,即通过向工业产品或工业制造流程中嵌入计算机系统,给工业装备和生产系统增加智慧的大脑,有效提高装备及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满足工业生产对高效、可靠、实时、绿色等诸多方面的苛刻要求,最终实现产品或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 杨渊; 邹祖伟
    • 摘要: 为提升操作系统的实时性,对PPC460处理器进行硬件加速处理。采用FPGA对PPC460处理器架构进行核心代码移植,修改原有SRAM空间为DPRAM并进行加固处理,增加任务控制块(task control block,TCB)模块精准定位和监控任务状态及堆栈信息,在操作系统发生任务调度时,将原有串行压栈出栈模式修改为并行同时进出栈模式。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实现了针对PPC460处理器的任务切换亚微秒设计,处理复杂应用的实时性与抗干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 鲍建波; 张道
    • 摘要: 为解决地铁综合监控系统(ISCS)项目中不同厂商的协议转换、网络隔离及通信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在ISCS上层应用软件与现场各子系统之间配置通信前置处理器(FEP)的设计方案。首先,分析地铁ISCS的复杂性,从而引出设置通信FEP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FEP可实现的主要功能,重点论述了FEP软硬件设计方案、系统冗余设计等关键技术要点。通信FEP的使用,有效地提升了ISCS通信的可靠性和数据转发的及时性。目前,该设计方案已经在国内多条城市地铁ISCS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设计方案也可用在对数据实时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其他系统集成应用场合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