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亚热带地区

亚热带地区

亚热带地区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5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林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9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15438篇;相关期刊667种,包括致富天地、中国热带农业、世界热带农业信息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中国-东盟建筑空间设计教育高峰论坛、2014保健食品与医用食品技术审评、注册法规交流会等;亚热带地区的相关文献由2202位作者贡献,包括杨顺秋、代正福、吴晓芙等。

亚热带地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9 占比:7.14%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15438 占比:92.68%

总计:16657篇

亚热带地区—发文趋势图

亚热带地区

-研究学者

  • 杨顺秋
  • 代正福
  • 吴晓芙
  • 李若惠
  • 松华
  • 陈明利
  • 陈永华
  • 吴永汉
  • 周正邦
  • 徐晔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巾中; 张会波; 任鹏; 唐鸣放; 冯驰
    • 摘要: 我国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室内过潮湿问题。室内过潮湿不仅会影响健康,降低建筑围护结构耐久性,还会增加建筑能耗。使用调湿材料以被动调节室内湿度的方式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解常用调湿材料在亚热带地区的湿缓冲潜力,以上海、广州和昆明的办公建筑为例,以抹灰内饰面为对比,采用WUFI-Plus软件对杉木、石膏板和硅藻泥的湿缓冲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调湿材料能改善亚热带地区办公建筑的室内过潮湿情况并降低建筑负荷。其效果在昆明最明显,全年的过潮湿改善率可达8.6%,建筑负荷最多降低10 kW·h/m^(2);在上海和广州,调湿材料的效果较弱。此外,湿缓冲效果展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性。建议根据不同的城市气候特征和空调系统使用模式选择相应的内饰面材料。
    • 李爱博; 周本智; 李春友; 羊美娟; 汤丽萍; 王利仙
    • 摘要: 【目的】在人工气候室控制试验条件下,分析不同树种配置的空气负离子(NAI)效应以及叶片养分元素和NAI效应的关系,旨在探究森林的NAI作用机理,为未来康养森林的树种配置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18年6—9月在浙江钱江源森林生态站杭州虎山实验基地人工气候室内控制相同环境的条件下,对6种亚热带典型树种及其配置的NAI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同时,测定叶元素含量。采用单因素和LSD法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α=0.05),利用Person分析法对NAI浓度与叶养分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树叶中锰离子和钾离子含量与NAI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阔叶树叶中铁离子含量与NAI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针叶树叶中氮和铜离子含量与NAI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树木组成会导致NAI浓度差异显著,存在树种混合的交互作用。在混合树种为2种和4种时交互作用表现为正效应,且NAI的交互效应随叶面积和单种平均NAI浓度增加而增大。在混合树种为5种和6种时交互作用表现为负效应。在混合树种为2~6种时,交互效应与各树种混合处理的叶量呈紧密的非线性递增关系,回归方程y=-0.0631x^(2)+78.322x-23783。【结论】对提升植物周围的NAI浓度而言,树叶中锰离子和钾离子含量具有积极作用,阔叶树叶中铁离子含量和针叶树叶中氮和铜离子含量的作用更显著。不同树种的数量组成会导致NAI浓度的差异,交互作用效应受到叶生物量、叶面积、树高配置和单个树种NAI效应的影响。总体来说,树种配置的NAI浓度效应取决于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针叶树种时更利于提升NAI浓度,具有高NAI效应的树种处于配置最上层空间时更利于NAI浓度提升。开展树种配置和叶元素含量的NAI浓度效应研究将为高效康养森林的树种选择和结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 郭鑫炜; 刘世荣; 王晖; 陈志成; 聂秀青; 张京磊; 明安刚; 陈琳
    • 摘要: [目的]探究8 a干旱胁迫条件下树木叶片光合生理特征与叶片解剖结构的响应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南亚热带选取2种典型人工林(马尾松和红锥)设置林内穿透雨减少的模拟干旱实验,在穿透雨减少8 a后测定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解剖特征以及叶片养分(N、P)含量。[结果](1)穿透雨减少后,马尾松针叶上、下表皮、叶片厚度以及气孔密度显著增加,而红锥仅叶片上表皮厚度显著增加,海绵组织厚度显著降低。(2)马尾松和红锥的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荧光参数(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以及叶氮、磷含量在穿透雨减少8 a后均未发生显著变化。(3)与马尾松相比,红锥受到的气孔限制(Ls)更大,水分利用效率(WUE)更高,尤其在干季更明显。[结论]马尾松和红锥应对干旱胁迫的策略存在差异,马尾松通过调节叶片解剖结构产生更具耐旱的针叶来应对干旱,红锥则更倾向通过调节气孔(Ls)、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来适应干旱。
    • 裘骏军; 洪田芬
    • 摘要: 以亚热带地区(中国)热环境优化的节能社区构造方法研究为核心,以PMV-PPD居民热舒适度评价为研究基础,设计了自然通风的建筑和环境构造系统,提升居住人群舒适体感,降低暖通设备使用频率,达到了综合低碳节能的效果;应用"文丘里效应"原理,以设计社区风廊创造内循环对流为导向,形成建筑排布、架空结构、水景植被(蒸发冷却)、户型优化、辅助设备等5个子系统,构筑了社区全过程节能设计生态链,提升社区建筑集群通风效果,降低夏季热岛效应,并以实际项目的建设效果评价相佐证.
    • 郑霞; 吴端钦; 王延周; 侯振平
    • 摘要: 本试验以3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越夏率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探讨引进紫花苜蓿品种在长沙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为我国北亚热带地区紫花苜蓿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劲能5010"的越夏率最高,"热浪"的越夏率次之,"甘农5号"的平均越夏率最低;(2)品种对2016年鲜产量有影响的趋势(P=0.070),对2017年的鲜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茬次对鲜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品种与茬次的交互作用对株高无显著影响(P>0.05),对干鲜比和叶茎比有显著影响(P<0.05);(4)茬次对紫花苜蓿叶茎中的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劲能5010"表现出较好的越夏率和生产性能,更适应南方亚热带的气候条件.
    • 方志良; 陈奇; 任引; 王艳军
    • 摘要: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研究和分析适合亚热带地区福建省龙岩市的森林生物量估算模型及其差异性.对比分析4种异速生长方程的树木生物量估算结果,结合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提取的15个特征变量(包括高度均值、方差、峰度、分位数、偏度和垂直高度百分比),构建了基于逐步回归、支持向量回归、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的森林生物量估算模型,分析不同的异速生长方程对森林生物量估算结果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分省分树种的异速生长方程在样地尺度的生物量估算结果较准确,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森林生物量估算模型中,随机森林方法精度较高.在整个森林生物量估算中,简单分析生物量估算模型误差的大小并不能说明生物量估计的准确程度,异速生长方程的误差需要更多地被考虑到森林生物量估算中.
    • 王塑天; 孟繁明; 胡斌; 辛海云; 李宝红; 杜宗亮; 李剑豪
    • 摘要: 为了探究藏猪在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及其杂交利用效果,本研究根据藏猪、杜洛克猪和广东小耳花猪开展不同组合的杂交试验结果分析比较在广州亚热带环境条件下藏猪及杂交猪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胴体特性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在亚热带环境下,藏猪、杜藏猪、藏杜花猪的窝均产仔数在各杂交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杜藏二元杂仔猪初生体质量和35日龄断奶体质量显著高于纯种藏猪.在生长试验中,藏猪、杜藏猪、藏杜花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01.43±25.41)、(469.67±41.13)和(425.54±58.37)g,杜藏二元杂交猪和杜藏花三元杂交猪生长速度显著高于纯种藏猪,生长速度的杂交优势明显.杜藏二元杂交猪和杜藏花三元杂交猪胴体质量显著高于藏猪,杜藏二元杂交猪皮率显著低于纯种藏猪.肉质分析结果显示,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以杜藏猪最高,嫩度以纯种藏猪最佳.综上所述,将高原藏猪迁至亚热带地区饲养后,其窝均产仔数和仔猪断奶成活率较原产地藏猪有所提高,表明藏猪适合在广州地区生长;在亚热带环境条件下,通过将藏猪与杜洛克、广东小耳花猪进行杂交可以显著提高后代生长速度同时提升了猪肉质品质、养殖效益,缩短了饲养周期,同时本研究也为藏猪的杂交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 庞贞武; 黄汉宁; 孙雪阳; 吕华丽; 周惠琼; 沈云; 吴兵; 陈德文
    • 摘要: 为探讨北方寒带树种樟子松在亚热带地区进行育苗的可行性,于2017年4月在广西南宁进行了樟子松育苗试验,并进行种子发芽率、芽苗移植成活率、苗高、地径生长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使用40°C温水浸种至自然冷却,并继续浸种至24 h后播种到发芽床,樟子松种子14 d发芽率达45%;采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以苗龄12个月计,樟子松芽苗移植成活率达67%,苗平均地径达0.5 cm,平均苗高达13 cm.
    • 杨满元; 杨宁; 吴磊; 姜琳; 万丽; 陈璟; 范适
    • 摘要: [目的]为了研究亚热带地区5种土地利用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以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退化机理.[方法]以撂荒地(Abandoned land,AL)、纯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CLF)、纯樟树林(Cinnamomum camphora forest,CCF)、杉木樟树混交林(C.lanceolata-C.camphora,forest,CLCCF)及次生阔叶林(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SBF)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5种土地利用模式0~10、10~20、20~3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的变化.[结果]相同土层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大小顺序为:次生阔叶林>纯樟树林(≈杉木樟树混交林)>纯杉木林>撂荒地(P<0.05),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P<0.05);土壤微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且在5种土地利用模式中差异显著(P<0.05);纯杉木林、纯樟树林、杉木樟树混交林与次生阔叶林的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撂荒地的相关性最低(P<0.05).[结论]在亚热带地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微生物量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可采用改变土地利用模式的手段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发育、改良土壤特征以促进亚热带地区土地质量的改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