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联合变性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5970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上海针灸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6年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等;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相关文献由36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海鹏、刘明、孙雅迪等。
亚急性联合变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5970篇
占比:99.82%
总计:66092篇
亚急性联合变性
-研究学者
- 张海鹏
- 刘明
- 孙雅迪
- 王志湖
- 王涛
- 许贤豪
- 韩超
- 黄旭升
- 刘彩霞
- 刘晓红
- 史宝和
- 周晓羽
- 姜龙
- 孙丰
- 孙维
- 张受涛
- 张拥波
- 徐岩
- 徐桂芝
- 曾伏虎
- 李国忠
- 李昊
- 李玉清
- 李素梅
- 杜长生
- 杨子军
- 洪霞
- 熊念
- 王慕一
- 王文超
- 白彩琴
- 盛旻
- 臧显华
- 蒋云
- 蒋景文
- 蔡定芳
- 郭晓玲
- 郭玉璞
- 陈根生
- 陈生弟
- 鲁明
- 黄金莎
- Hu jiyuan
- JIANG Jiwei
- LI Meixin
- Sun changlong
- TAO Dongxia
- Wang jiasheng
- Xiang shang
- 丁红
-
-
鲁明;
朱翠婷;
郭洪亮;
秦伟;
胡文立
-
-
摘要:
患者青年男性,入院前1个月自觉行走不稳、踩棉感,夜间更重,伴双足麻木。症状进行性加重,入院时发展至行走困难。发病前后体质量明显减轻。查体:贫血貌,皮肤干燥;双下肢肌力4级,下肢末梢型针刺觉减退,深感觉障碍,双下肢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征(+)。血红蛋白66 g/L,同型半胱氨酸9μmol/L,血清叶酸、维生素B12、铜蓝蛋白等均正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CD4阳性T细胞绝对值27个/μL、相对值3.6%。最终诊断:HIV感染;HIV相关空泡样脊髓病。遂转入专科医院治疗。本例患者提示,对于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脊髓后索、侧索损害的患者,除了要考虑亚急性联合变性、一氧化二氮中毒以及铜缺乏性脊髓病外,也要考虑到HIV相关空泡样脊髓病的可能。
-
-
-
-
李佳;
左益璇;
昌雪琴;
迟海涛
-
-
摘要:
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PMR)是炎症性风湿病的一种,累及肌肉、肌腱、滑膜、滑囊、筋膜、韧带、骨与关节等,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老年人的慢性免疫类疾病[1],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女性,老年人发病率约为2.4%,女性约为男性的2~3倍,属于排除性诊断的疾病。现报道1例51岁男性风湿性多肌痛患者并文献复习。
-
-
-
-
-
-
于博;
刘悦;
许洁;
佟阳
-
-
摘要: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疗效,探究其可能的疗效机制.方法 选择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及中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神经肌电图检测、血清维生素B12(VB12)、甲基丙二酸(MM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神经系统损伤(步态,对温、痛、振动、关节位置等感觉障碍,锥体束受累)评估.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电生理异常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针药并用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更利于患者神经系统损伤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针药并用更利于患者血清VB12、MMA、Hcy恢复正常水平有关.
-
-
毛伦林;
季莉莉;
马爱金;
王利惠;
黄婷婷;
陈文亚
-
-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 、神经影像学表现以及预后.方法 收集54例SCD患者,均已给予不少于6个月的维生素B12治疗.采用功能障碍评定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和6个月后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营养状况、血液检查结果 和脊髓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肢体麻木是SCD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发生早于运动症状(P0.05).营养不良组入院及6个月后随访时的功能障碍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营养不良组(P<0.05).短病程组入院6个月后随访时的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低于长病程组(P<0.05).结论 SCD患者的感觉症状发生早于运动症状.营养状况和病程与SCD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相关.病程越短、非营养不良的SCD患者短期预后可能越好.
-
-
Xiang shang;
项尚;
Wang jiasheng;
汪加胜;
Sun changlong;
孙长龙;
Hu jiyuan;
胡纪源
- 《2016年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对既往在本院诊断为SCD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8例SCD患者病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周围神经、脊髓后索、侧索损伤表现,1例患者病程中出现记忆力减退.8例患者血常规提示中度贫血且均为恶性贫血,12例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测定低于正常水平,7例患者行影像学检查,仅1例患者提示c2-c5节段异常信号.对18例患者进行维生素B12补充治疗,6个月后对其中10名患者进行随访,3例临床症状消失,其余7例症状均改善. 结论:SCD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导致误诊漏诊,诊断时应结合既往史,典型临床表现,明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测定及影像学检查有助诊断,大剂量维生素B12补充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