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婚礼
鄂尔多斯婚礼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0年内共计86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舞蹈、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专利文献8768篇;相关期刊21种,包括现代交际、北方经济、东北之窗等;
鄂尔多斯婚礼的相关文献由58位作者贡献,包括旺楚格、包崇明、包青玉等。
鄂尔多斯婚礼
-研究学者
- 旺楚格
- 包崇明
- 包青玉
- 吴民
- 本刊编辑部
- 白霞
- 祁恒峰
- 苏建军
- 赵新民
- 邹龙汉
- 陈宇红
- 丁贵亮
- 乔明
- 全秉荣
- 冯峰
- 冯春生
- 冯珺
- 刘启帆
- 刘志刚
- 刘耀中
- 包红岗
- 包长青
- 吕华鲜
- 奇星星
- 尚烨
- 尹铎
- 张弥
- 张鑫
- 斯庆巴拉
- 李伊
- 李春雷
- 李浩
- 李润梅
- 杨勇
- 杨咏
- 杨毅劼
- 段丽敏
- 毅腾
- 温华
- 玉兰
- 王志浩
- 甄达真
- 申建宏
- 白马
- 石开
- 群书
- 苏婷
- 苏建荣
- 言明
- 谢东平
-
-
郝丽
-
-
摘要:
一、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困境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民族音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涌现了包括音乐剧《鄂尔多斯婚礼》、声乐作品《大漠咏叹》、歌曲《天边》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优秀音乐作品。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工作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民族音乐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将传统的民族音乐融进时代的文化内核,此外,还需要不断拓展融资渠道,为民族音乐的开发提供有力的资本支撑。
-
-
陈乐
-
-
摘要:
鄂尔多斯婚礼源于古代蒙古族婚礼仪式,元朝时完全形成.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在人与自然和人与神的互动中呈现出来.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冲击着草原人民的生态意识,只有持续优化发展畜牧业以及积极看待传统信仰的回归,才能保存鄂尔多斯婚礼中的生态意识,最终实现人、畜、草三者和谐的美好夙愿.
-
-
杨咏;
苏婷
-
-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种形式.信息视觉化是一种以视觉表现形式,将复杂的信息简单化把信息数据通过艺术的手段重新展现.经过视觉可视化的美观设计,让它更具有艺术形式呈现给受众,应用信息视觉化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鄂尔多斯婚礼成为此次研究的非遗项目.本文以信息视觉化为基础,对非遗鄂尔多斯婚礼项目信息视觉化呈现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对非遗项鄂尔多斯婚礼项目进行研究,并以信息视觉化四种呈现方式尝试将非遗鄂尔多斯婚礼项目呈现给受众;例如,使鄂尔多斯婚礼人物形象贴切年轻受众,制作Q版人物形象,让鄂尔多斯婚礼项目年轻化等.将这四种呈现方式作为受众认识非遗鄂尔多斯婚礼项目的途径之一,也使非遗鄂尔多斯婚礼项目得到推广.
-
-
-
-
-
-
韩雪
-
-
摘要:
文章首先介绍题目中有关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的观念和方法,即五观、三法.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出的方法就是在考察前所做德案头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采风内容的完整性.因此,案头工作是重中之重.这是了解和进入所研究对象的第一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为例,在民族音乐学的视角下,结合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的方法,简述鄂尔多斯婚礼的演出过程.最后,我们要以局内人的身份进入所研究事项之中.在这期间,不管是与当地人们交往还是采风工具的齐全,都是完成一份好的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必不可少的部分.以下就是我通过对鄂尔多斯婚礼采风后,所得到的有关民族音乐学实际调查的方法和观念.
-
-
-
-
-
摘要:
正2月25日~2月28日,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主题活动在呼和浩特举行。本次主题活动为期4天,内容包括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论坛、文化与旅游发展项目签约以及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产品展览暨大赛。鄂尔多斯市文化局从2013年12月下旬开始认真筹备,精选工艺美术品、文物复仿品、动漫产品等创作制造11家企事业单位代表鄂尔多斯市参加了本次展览暨大赛活动。同时选送了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乌审旗马头琴艺术团等10家文艺团体排演的精品剧目及剧照参展。25日下午,鄂尔多斯市副市长李国俭陪同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等领导参观了鄂尔多斯市文化产品展区。鄂尔多斯市参展的文化产品得到了领导及前来参观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