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楷模
道德楷模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30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文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8篇;相关期刊232种,包括政工研究动态、瞭望、新安全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等;道德楷模的相关文献由26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濂、于坚、周凤婷等。
道德楷模
-研究学者
- 周濂
- 于坚
- 周凤婷
- 孙振军
- 庄德相
- 张剑鑫
- 张豆豆
- 本刊编辑部
- 朱柳笛
- 李灏
- 李艳华
- 毛志成
- 温建敏
- 白烁
- 程立涛
- 赵红强
- 郭威
- 阮直
- 韩承敏
- 一柽
- 丘佳纳
- 乔志峰
- 于开文
- 亢莲荷
- 何亮
- 何碧宝
- 佘宏明
- 佟性茹
- 傅维利
- 储昭海
- 冯春
- 刘丽娜
- 刘丽波
- 刘亚红
- 刘天童
- 刘文华
- 刘竞峰
- 刘薇
- 刘金英
- 刘长风
- 刘霞
- 刘颋
- 刘高潮
- 力竞
- 匡显桢
- 区伟轩
- 华东方
- 卓泽渊
- 卢希清
- 卢荻秋
-
-
-
-
摘要:
闫建璋在《教育科学》2021年第1期《新时代师德修养的三重境界》一文中提出,师德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道德,还是一种德性修养,更是一种人性的完善。师德修养是教师个人不断学习、体悟、实践、调整和建构的长期修炼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历经道德楷模、道德君子和道德圣贤三重境界。
-
-
闫建璋
-
-
摘要:
师德修养一直是学界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相关文件对师德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究竟如何提升新时代师德修养水平,使其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是亟待我们研究的课题.新时代师德修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提升,经历道德楷模、道德君子和道德圣贤三重境界.道德楷模阶段,师德表现在职业道德规范上,"社会"是教师的道德指向,教师在社会角色安排下遵守职业道德规约;道德君子阶段,师德表现在内在道德品质上,"自我"是教师的道德指向,教师在主体性意识的推动下获得内在道德品质;道德圣贤阶段,师德表现在高尚道德人格上,"他者"是教师的道德指向,教师在善良意志的驱使下实现人性完善.道德楷模、道德君子和道德圣贤三重境界必不可少,螺旋式上升,逐步达成师德修养提升目标.
-
-
-
-
陈小宁
-
-
摘要:
干祖望生于1912年,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医耳鼻喉学科的奠基人之一。2015年,干祖望在南京逝世,享年103岁。干祖望生前不仅是道德楷模,还因养生有道被世人称赞,其中著名的是其总结的修心养生十字妙法。
-
-
陈国清
-
-
摘要: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的期待存在着一种反差:非从教人士可能对教师有很高的期待,认为教师应该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应该是社会的道德楷模;教师却可能认为自己是普通人,需要养家糊口,难以做到无私奉献。是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太高了吗?还是教师的自我期待太低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烛"的比喻代表了对教师无私奉献乃至牺牲自我的高期待。这种观念甚至引发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2019年8月,某信访处接到一封投诉。
-
-
-
-
摘要:
从57年前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到2018年3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雷锋小学全体少先队员的勉励语,中国几代领导人都以雷锋为道德楷模,引导全国人民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各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有识之士更是注重从娃娃抓起,在学校传播雷锋精神。近年来,在教育部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支持下,人民出版社主管、主办的《雷锋》杂志协同中华慈善总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