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格
逸格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绘画、艺术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专利文献15994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甘肃高师学报、美术等;
逸格的相关文献由117位作者贡献,包括娄宇、王一红、王毅霖等。
逸格—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994篇
占比:99.28%
总计:16110篇
逸格
-研究学者
- 娄宇
- 王一红
- 王毅霖
- 王沐萱
- 万毅锋
- 严善錞
- 严青
- 乔念祖
- 云紫
- 何岳
- 冯志
- 刘墨
- 刘新华
- 刘菊亭
- 刘赦
- 劳承万
- 卢葳
- 叶强
- 吉
- 吉春阳
- 吕子青
- 吕少卿
- 吴玉田
- 吴锦川
- 周桢普
- 周正亮1
- 唐跃
- 夏小双
- 姚梦琪
- 姚鹏
- 姜伏虎
- 孙学堂
- 孙欣
- 孙金韬
- 安然
- 安祥祥
- 宋扬
- 宫海婷
- 崔子庆
- 张吉伟
- 张建军
- 张晶
- 张楠
- 张泽鸿
- 张玉霞
- 张繁文
- 张青敏
- 张首映
- 张骏翚
- 彭泽云
-
-
姚鹏
-
-
摘要:
中国古代艺术批评思想中有“师心”“师古”“师造化”等艺术创造方法,为历代艺术品评过程中提供艺术创造的参考对象。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艺术创造的“师法”对象也不尽相同,反映出当下艺术和艺术家的价值审美取向,成为同时期艺术创作的标杆和参照。通过梳理历代对“师法”的艺术批评文献,结合特定历史时期时代背景分析其“师法”对象的变化,分析其在“法”的背离与回归中所产生的“逸”的艺术范畴,研究“师法”美学内涵中主客体间的“双向”式互动,总结中国历代艺术批评思想中关于“师法”的演进和对“法”的背离与回归。
-
-
周桢普
-
-
摘要:
在明末清初,是否遵循“传统”成为当时衡量一幅作品好坏的标准,而画家是否“师古人”也成为一幅作品是否具有“文人气”的标准。恽南田虽为“正统派”画家,却异于其他正统画家的因循守旧,在画学思想上无不透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时至今日,恽南田对艺术的锲而不舍以及画跋中鲜明的艺术见解仍影响着当下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其“优于法度”“酌论古今”“不落畦径”“不入时趋”的画学思想对当代中国画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
-
-
唐跃
-
-
摘要: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在新安地域,以渐江为领袖、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绘画流派。他们师承元代倪云林一脉,尤为推崇倪云林的生活态度、人格魅力、艺术思想和绘画风范,把高逸、绝俗的文人画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把一度沉寂的文人画典型风貌发扬光大,对中国画的历史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忠诚于心灵表达,敬畏于自然造化,并把忠诚和敬畏镌刻到笔端,渗透到纸绢上的每一处笔迹里,形成非我莫属的个性画风和崇高境界,为当代画坛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
-
宫海婷
-
-
摘要:
2019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白蛇:缘起》从传统诗画品评的"立象尽意、情景相生"出发,通过塑造角色"意象"和山水"意境",将"动画民族化"从艺术形式到哲学思想由外而内地加以贯通,呈现了蕴含中国古典艺术"逸"格之美的视觉语言,展示了"雄奇刚健""意气洒脱"和"自然清丽"的美学特征.其"形""神"合一的创作理念,用"立象以尽意、情与景相生"的意境升华了这部动画电影的艺术性.该片对"逸"的表现和追求不仅体现出现代国人对古代中国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向往,也是对当下自我现实生存的一种别样关注.
-
-
夏小双
-
-
摘要:
作为中国古代画史上极具特质的倪瓒,可谓是文人画家所最为推崇的典范。其早年初学画时自谓“物皆画似”,及至中年与晚年则又有“草草未工”与“逸笔草草”之论。本文即从其不同时期的绘画论见着手,探讨倪瓒绘画“逸气”与“逸笔”观念,以及其绘画实践对于“逸格”画风的促成。
-
-
杨勇
-
-
摘要:
赵冷月在艺术创作上对『拙』的合理把握与生发,使其书法风格独树一帜.赵冷月书法追求的是『拙』与『逸』,其书法最为可贵之处在于:一是删繁就简的创作手法;二是领异标新的创作理念;三是不为名累的创作态度;四是作品蕴含的郁勃之气.入古而能出新意,以及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创作状态,即是赵冷月成功的缘由,也是其对当下书法界关于『风格』生成的贡献所在.
-
-
-
-
蒋纪玲
-
-
摘要:
在中国画品评中,"逸"受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影响,反映在绘画中,多指作品风格放逸.其后,谢赫、姚最等理论家虽提出不同的绘画品评体系,但都未将"逸格"纳入他们的品评系统中.唐代朱景玄在著作《唐朝名画录》中虽增设"逸品",但没有揭示出"逸品"的真正内涵.直到宋代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逸格"置于"四格"之首,并给予准确解释.在理清"逸格"的发展、"神格""妙格""能格"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孙位的绘画特点,探讨"逸格""最难其俦"的原因以及"逸格"的影响与意义.
-
-
李佳文1
-
-
摘要:
本文通过对逸格的理解和解读探讨逸格在元代山水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元代文人绘画重视笔墨情趣,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借助描绘自然山水抒发自己心中隐逸之情。逸格精神在元代山水绘画中通过笔墨技法被很好地加以阐释,得到空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