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安画派

新安画派

新安画派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6篇、专利文献110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黄山学院学报、美术、美术教育研究等; 新安画派的相关文献由25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传席、汪超国、马起来等。

新安画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6 占比:74.77%

专利文献>

论文:110 占比:25.23%

总计:436篇

新安画派—发文趋势图

新安画派

-研究学者

  • 陈传席
  • 汪超国
  • 马起来
  • 丁晓青
  • 刘继潮
  • 孙国良
  • 张飞莺
  • 朱万章
  • 李度一
  • 李艳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宝英
    • 摘要: 古代以农业文明为主,通信落后,交通不便,限制了社会成员的交往互动,所以古代的各种画派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金陵八家』『新安画派』『松江画派』等。一般说来,一画派中画家艺术思想、审美倾向以至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有相同或近似之处,形成某种『潮流』,但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创作的雷同与贫乏,尤其成员之间多为师徒、弟子或朋友关系。书画史中的福建地区却是特殊的存在。宋代以降,闽籍书画明星璀璨,名家辈出。在宋代,流传下的有林藻、蔡襄、蔡京、惠崇、陈容和郑思肖等名家大师,出现闽籍第一个高峰。
    • 胡思依
    • 摘要: 徽州文化中融入了先民的智慧,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新安画派更是对中国近现代画坛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美术课堂中引入新安画派的相关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徽州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地方文化、传承本地区艺术的意识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因此,为了让学生感受徽州文化的魅力,该文作者以新安画派为例,为地方传统文化结合美术教学提供建议。
    • 何国伟
    • 摘要: 作为“新安画派”中一位主要代表,查士标在绘画和书法两方面均取得极高的成就。在绘画方面,他在画中完美地融入了倪云林、董其昌的笔意,以惜墨如金的简略笔法,形成了时而荒寒简淡、时而萧疏静幽、时而旷达明快的查士标风格。在书法方面,其功力极其深厚。他从董其昌入手,上习米芾,并融入欧柳之意,以行草见长。其前期书法,有董书特征。其中年后书法,特别是《行书白居易〈草堂记〉》,全篇连贯一气,以疏朗为主,行笔自然,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字字珠玑,功力深厚,美不胜收。其不愧为清早期影响深远的书画名家。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将查士标绘画的审美特征总结为“荒寒简淡、萧疏静幽”,并将其书法的审美特征总结为“俊逸流畅、神韵深邃”。
    • 于洋洋; 肖鑫
    • 摘要: 倪瓒的绘画笔墨简淡、古朴萧散、清新自然,绘画风格独树一帜,画品与人品并重,被历代文人所推崇,是中国文人画中最高的形式典范。倪瓒对明清时期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重点梳理从倪瓒到新安画派的中国绘画史,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程嘉燧为新安画派的先驱,弘仁则为新安画派的领军人物,二者在延续倪瓒绘画风格的同时又受到所处朝代社会背景和个人的经历的影响,在前人的基础上演绎出新的风格。
    • 王杰
    • 摘要: 清人张庚正式提出“新安画派”概念。徽州古称新安,该地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资财巨万的徽商为这里注入了雄厚的消费资金,提供了文化生产发展的前提,刻书业、版画业、古玩业,以及古书画收藏、文具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新安画派便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本文主要通过意和象、简和枯、冷和逸三个方面来分析新安画派的艺术风格及风格成因。
    • 鲁珊珊
    • 摘要: [本刊讯]2021年12月-2022年6月,“画坛正统‘四王’天下--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四王’绘画展(下)”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举办。本次展览甄选“四王”精品名作,以传统的笔墨、严谨的法度、深厚的底蕴,彰显清初正统画派的艺术风貌。清代山水画派系纷呈,名家众多,数量不但超越明代,而且可以媲美宋元。但是,清代山水画的主要流派和成就仅限于清初,这一时期,有风格寒荒疏离、造境冷寂清旷的“新安画派”;有鼎新革后、别出新意的“四僧画家”;也有密笔短皴、注重渲染的“金陵八家”;再有循规蹈矩、严守法度的“四王吴恽”。他们在风格上各具个性,诸此群英荟萃、百家争鸣的盛况在中国绘画史上是空前的。
    • 唐跃
    • 摘要: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在新安地域,以渐江为领袖、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绘画流派。他们师承元代倪云林一脉,尤为推崇倪云林的生活态度、人格魅力、艺术思想和绘画风范,把高逸、绝俗的文人画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把一度沉寂的文人画典型风貌发扬光大,对中国画的历史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忠诚于心灵表达,敬畏于自然造化,并把忠诚和敬畏镌刻到笔端,渗透到纸绢上的每一处笔迹里,形成非我莫属的个性画风和崇高境界,为当代画坛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 摘要: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生活在徽州地区及寓居外地的重要徽籍画家组成的绘画团体。画家们多受徽州地域文化及传统文人画(“元四家”为代表)的熏陶,用枯淡疏简的笔墨,貌写家山,借景抒情,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开创了明末清初师法自然的绘画新风。“新安画派”书画作品是安徽博物院的特色收藏之一。围绕着“新安画派”作品,安徽博物院在保护、研究及展示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为传承安徽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公众高质量文化生活需求,发挥着博物馆的特殊作用。
    • 韩耀凌
    • 摘要: “虚静”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特有的观念,既是创作主体进入审美创造的心理态度,也是创作客体与自然对象之间建立的一种高层次的审美观照。明末清初的新安画派在“虚静”观的影响下,以“虚静之心”作为察道观物的创作心理,将黄山实景与自我心境相结合,以“虚静”的审美意象展现了遗民画家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隐逸理想,在当前浮躁喧嚣的时代值得山水画家学习与借鉴。
    • 摘要: 四、该文特点广泛寻阅博物馆、图书馆、民间收藏者和拍卖市场的画幅、手卷、扇面、地方志、黄山志、名山图等原始媒材,文人和画家的私家文集及《中国古代画派大图范本·黄山画派》《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中国古今题画诗词全璧》《中国历代画家山水题画诗类选》《历代名人咏黄山》《黄山古今诗词选》《明清黄山学人诗选》等各类与黄山相关的书册,笔者所录,皆悉心参校,一一而辨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