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
运河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9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4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77篇;相关期刊992种,包括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风景名胜、中国名城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运河与区域社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湖泊论坛、第五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等;运河的相关文献由1883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民德、胡梦飞、李德楠等。
运河
-研究学者
- 郑民德
- 胡梦飞
- 李德楠
- 邹逸麟
- 刘长玉
- 朱广伟
- 李义俊
- 柯平
- 王鹏
- 陈英旭
- 韩高勇
- 高元杰
- 万江龙
- 严新平
- 卞磊
- 向福贞
- 吴一飞
- 宋银平
- 尹奇志
- 左建明
- 张强
- 张晓东
- 徐则臣
- 怀臣子
- 景来红
- 朱年志
- 李永乐
- 杜杰伟
- 杨磊
- 杨纪
- 王小京(图)
- 王清平
- 袁裕鹏
- 袁飞
- 褚夫伟
- 鲁玉忠
- 黄毅
- P·H·马库施
- 丁云1
- 任元林
- 刘三明
- 刘宝文
- 刘怀玉
- 北方
- 周宇杰
- 周根娣
- 宋仕香
- 岳广燕
- 崔增录
- 庞培
-
-
侯建华
-
-
摘要:
2022年初,国家批准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公园,具体位置在北京通州区的运河两岸。北起宋庄,南到河北界,沿运河大面积展开,长约20余公里。据方案规划图显示,未来国家植物园内将有大片的各色植物,其间有各种景观、道路、科普基地、停车场等各种建筑设施,这将使用大量的天然石材。据悉,有关方面已在开展前期用料的调研。
-
-
骆冬青
-
-
摘要:
这是一部一个人历经20余年撰就的长河式的鸿篇巨制;这是一部具有博大眼界、宏观视野的河流史著作,西方历史学有关于地中海、莱茵河等以“水”的特定流道流域为主的著作,中国学术界终于有了可与华夏悠久历史相称的运河与漕运史巨著;这是一部别样的古代史著作,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地理、城市等重要领域,经由运河与漕运而获得了另一种审视,另一种解读;这是一部具有朴茂实在的学术开垦与恢廓灵动的理性谛视的著作。
-
-
-
-
摘要:
“太阳一出上树梢,周仓拿着关老爷的刀,你问扛刀做什么用,八里桥前挑战袍……”日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结合通州历史,精心策划的原创话剧《运河商道》成功首演。首演现场,学院师生被演员精湛的演艺和精彩的剧情深深吸引,大家时而掌声雷动,时而屏息凝神。
-
-
-
孙运婷;
李彦;
杨乐
-
-
摘要:
沧州城市林、沧州展园项目是雄安郊野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沧州城市林项目强调在大空间尺度上以植物塑造沧州地域特色景观,融入郊野公园绿色生态基底,并充分利用场地现状条件,形成雄安的绿色乡愁和沧州的文化印记;沧州展园项目突出沧州崇文尚武的文化底蕴,建设富有运河及沧州文化特色的武术馆,满足表演、住宿、餐饮等综合运营使用需求。
-
-
江南
-
-
摘要:
近日,《无锡运河丛书》编纂启动仪式举行,邀请国内历史、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出席参与研讨,并聘请一批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为丛书编纂提供智慧支持。运河孕育了无锡的文化特质,承载了无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她塑造了无锡的城市格局,勾勒出无锡老城“龟背城”的空间形态,刻画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千里运河独一环”的奇景.
-
-
胡梦飞
-
-
摘要:
大运河江苏段全长600余公里,沿线地区经济文化发达,文物古迹众多。《奉使录》是权近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出使明朝时的见闻记录,收录了其沿途所作的诗文,是研究明初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以及中朝关系史的重要史料。权近在前往南京途中,从通州沿运河南下至扬州,由此渡江到达南京。回程时,亦由南京乘船至扬州,再由扬州沿运河至淮安。在其《奉使录》中,留下了众多有关江苏运河风物的记载和描述,对于我们研究元末明初江苏运河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
-
申旻玙;
翟付顺
-
-
摘要:
针对当前大运河和周边城市用地关系进行剖析,揭示出运河与城市发展割裂分离的问题,以城河一体化为切入点,以大运河聊城城区段为研究对象,从“点线面”三个空间维度剖析,总结沿岸用地活力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倡导周边用地向“拥河发展”的模式转变,引入整体化发展思路,提出了在宏观层面对沿岸用地整合、主题区域构建、弹性纳入资源相关建议;在中微观层面对运河区域构建高度融合的血管状城市结构,并从游憩路线、文化遗迹、绿地网络多层次提出了优化提升策略。旨在寻找激活运河沿岸用地活力的方法,为促进运河沿岸用地空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
-
邰小侠
-
-
摘要:
一、传统任务中的体验式学习任务的提出:在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无锡申遗成功,有了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运河绝版地”。以清明桥为龙头,弄堂为体,运河为脉,是世界运河发祥地和近代工商文明繁荣地。古史悠悠三千年,这条黄金水道孕育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无锡儿女,孕育了古吴文化,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的遗址。
-
-
张磊
-
-
摘要:
当前,运河沿岸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应从整个文旅融合发展、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挖掘运河沿岸各地的文化亮点和独有特色,注重临场感和视听体验。一方面积极开拓静态民俗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开发具有视听优势的文化产品。民俗文化与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对整个运河文化发展来说,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
-
-
-
-
刘传松
- 《第二届中国湖泊论坛》
| 2012年
-
摘要:
京杭运河邳州段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为了解其水质状况,利用2005年至2009年度例行监测数据,采用单项指标超标率统计和综合染指数计算两种方法,对该段水质进行分析评价,并对造成水质污染内外部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水质污染主要是由工业企业、船舶、城市生活污水等造成。提出尽早完善流域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尾水导流工程建设进度,完善建成区截污管网,实现清水廊道污水零排入。对影响到流域水环境的污染企业,制定实施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档升级、节能减排等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并组织实施古运河、“十里长沟”、彭河等主要支流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制定整条航道的污染控制联动机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严禁在沿线支流附近进行规模化畜禽养殖。
-
-
李冬林;
张文豹;
金雅琴;
周军;
许波
- 《第二届中国湖泊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本文对京杭运河淮安段天然芦苇群落的消风减噪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结构群落在功能上的差异,为河岸带植物护坡的设计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无植物对照地相比,有芦苇分布的背风面风速变小,噪音降低,日变化也呈现一定变异.不同芦苇群落由于宽度及密度等结构特征的差异,其作用强度明显不同.密集芦苇群落和中密芦苇群落的消风减噪效应明显好于稀疏芦苇群落,日平均消风率(Q)分别为63.95%和66.25%;日平均减噪率(R)分别为9.81%和6.13%.气流与声波穿越苇群后,在苇群内部形成明显的低风弱噪区,但越过苇群后二者呈现不同的变化曲线.通过苇群的风速变化的拟合方程为:y1=-0.0005x3+0.0336x2-0.5428x+2.7416(R2=0.8216);通过苇群声级变化的拟合方程为:y2=-0.0012x3+0.0806x2-1.5362x+65.09(R2=0.8452).芦苇群落对航道行船具有明显的抵风消浪与消音降噪功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河岸带生态护坡模式.
-
-
ZHANG Yazhuo;
张雅卓;
LI Shaowu;
李绍武
- 《第五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
| 2011年
-
摘要:
在深入调研京杭大运河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对北运河北京通州北关闸至天津北辰屈家店枢纽段的通航及综合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北运河通航的主要技术难点,针对V级和VI级航道两个航道等级,进行了两船闸和四船闸的通航技术方案对比;并从水资源综合利用、防洪工程、航道整治、闸坝和桥梁改造、码头布置、景观营建及水质修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提出对北运河通航开发应该综合治理,除了考虑通航本身的技术要求,还应注重传承和延续运河千年漕运文化,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
-
周焱
- 《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0年
-
摘要:
沧州市运河沿岸地带的景观规划设计,在传统景观设计系统之外进行了一些积极尝试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首先景观设计是多层次的,不仅仅是空间的塑造,还包括对城市特点的深刻理解、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细致解读、通过设计主题和目标对方案进行引导、协调局部景观与整体城市在用地和空间上的关系、景观体系的组织和节点的设计等不同层次的内容.其次景观设计是多学科综合应用的过程,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在每个阶段都需要一种甚至多种特殊类型知识的介入,如经济学、社会学、植物学、水力学、历史学等;最后通过多层次的景观设计、多学科的综合应用,使景观设计的体系可以得到优化和完善.
-
-
-
-
-
沈长松;
孙学智
- 《第五届中国水论坛》
| 2007年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建成8.5万多座水库,3万多座水闸,各类堤防27.7万km,1万~30万亩的中型灌区5198处,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144处,现有港口150余个。水文化系列丛书《100座水工程》从中选出73座著名水工程。反映了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收集了国外水利建设方面的著名水工程27座。本文介绍编写此书的目的、内容选择的原则、排列的顺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