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输血指征

输血指征

输血指征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1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4830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分会2010年第四届输血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08全国心胸麻醉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国际华人心血管麻醉论坛、第一届中华麻醉学杂志学术论坛等;输血指征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邓硕曾、刘进、宋海波等。

输血指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0.4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4830 占比:99.58%

总计:24935篇

输血指征—发文趋势图

输血指征

-研究学者

  • 邓硕曾
  • 刘进
  • 宋海波
  • 王华
  • 丁素碧
  • 严敏
  • 佟力
  • 侯宝君
  • 冉启蓉
  • 刘丽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敏敏
    • 摘要: 目的 分析两种输血指征用于重症监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20年3月该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输血指征为Hb<100 g/L,观察组的输血指征为Hb<70 g/L,比较两组输血效果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输注红细胞前、输注红细胞后、从ICU出院时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2.43±12.38)、(56.78±12.29)、(79.82±15.42)g/L,均低于对照组(60.35±10.18)、(71.13±13.35)、(90.34±14.1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6、4.332、2.751,P<0.05);观察组ICU住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3、4.417、5.785,P<0.05);观察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心力衰竭、肺水肿以及重症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6.67%、33.33%、3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3.33%、60.00%、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4.286、5.406,P<0.05).结论 重症监护患者以Hb<70 g/L为输血指征接受输血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更高.
    • 宋敏敏
    • 摘要: 目的分析两种输血指征用于重症监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3月该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输血指征为Hb<100 g/L,观察组的输血指征为Hb<70 g/L,比较两组输血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输注红细胞前、输注红细胞后、从ICU出院时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2.43±12.38)、(56.78±12.29)、(79.82±15.42)g/L,均低于对照组(60.35±10.18)、(71.13±13.35)、(90.34±14.1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6、4.332、2.751,P<0.05);观察组ICU住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3、4.417、5.785,P<0.05);观察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心力衰竭、肺水肿以及重症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6.67%、33.33%、3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3.33%、60.00%、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4.286、5.406,P<0.05)。结论重症监护患者以Hb<70 g/L为输血指征接受输血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更高。
    • 陈国清; 宋景姿; 黄宏宇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的临床指征.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5月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在血红蛋白(Hb)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术期符合输血指征的条件下接受输血干预,能够较快促进其贫血体征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价值.
    • 郝雷
    • 摘要: 目的 探究小儿患儿输血指征与液体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液体治疗的小儿患儿92例,分析所有患儿输血指征与液体治疗情况.结果 92例患儿中,血小板输注指征患儿40例(43.48%),红细胞输注指征23例(25.00%),血浆输注指征18例(19.57%),冷沉淀输注指征11例(11.96%).接受液体治疗后,有6例患儿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6.52%,循环稳定时间为(128.94±78.21)min,住院时间为(3.67±1.29)d.结论 小儿患儿输血指征种类较多,液体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需关注低钠血症发生情况,以减少预后风险.
    • 赵清源; 胡强夫
    • 摘要: 目的探讨烟雾病血运重建期间优化输血指征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外科择期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78例,最终顺利实施搭桥54例。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输血与否分为A组(Hb 60~120 g/L,输血),B组(Hb>120 g/L,输血),C组(Hb>120 g/L,不输血)。选取旁路移植前(T1)、清醒拔管30 min(T2)、术后第3天(T3)、术后第7天(T4)为观察点。结果(1)T1~T3时点3组颞浅动脉(STA)主干血流最大速度(Vmax)、最小速度(Vmin)、平均速度(Vm)、阻力指数(RI)及内径(ID)有差别(F值分别为10.877、16.396、19.723、9.683及16.348,P值均为0.000);(2)3组间比较,Vmin有差别(F=3.237,P=0.047)、RI有差别(F=3.818,P=0.029),但组间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3)3组Vmax、Vmin、Vm、RI及ID变化趋势无差别(均P>0.05);(4)与T1时点相比,3组患者T4时点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增高(P <0.05),血清S100β蛋白含量降低(P <0.05);(5)3组T1、T4时点HCT、Hb均有差异(P <0.05)。T4时点B、C组患者HCT、Hb较T1时点降低(P <0.05);T4时点A、B组之间相比,B组患者HCT、Hb增高(P <0.05);T4时点B、C组之间相比,C组患者HCT、Hb增高(P <0.05)。结论烟雾病合并贫血患者血运重建期间,输血治疗对提高脑部血流量和改善脑氧供有促进作用;未合并贫血患者其输血指征取决于烟雾病病理解剖所致脑缺血损害程度。
    • 李静; 陈要朋; 尹晓林
    • 摘要: 长期反复输血的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患者易产生同种抗体.该文对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的定义、诊断标准、输血指征、反复输血致同种免疫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综述,总结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的特征及输血策略.
    • 李丽君; 蒋诚传
    • 摘要: 目的 分析大量输血患者中应用输血指征评分对其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20年1月收治的大量输血患者120例,随机分2组.给予对照组传统红细胞悬液输注标准为输血指导,观察组则以输血指征评分(POTTA)为指导.对比两组输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输血量及输血费用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引流管放置时间比对照组短,24h血红蛋白量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大量输血患者中,应用POTTS能使患者的血液输注量减少,减少临床血液资源浪费,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刘丽丽; 杨莉莉; 王兴
    • 摘要: 羊水栓塞发生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其发病急、病情凶险,产妇病死率高,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此病抢救成功的关键.术中及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临床用血,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有效预防产妇病情进一步恶化.
    • 郝一文
    • 摘要: 红细胞输注发挥供氧功能涉及外源氧的供给、红细胞与氧的结合、携带氧的红细胞在血液中的运输、氧从红细胞中被释放及组织细胞摄取氧的连续过程.影响上述过程的任何因素都将影响红细胞氧供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应以一种整体动态观围绕上述过程来进行红细胞输血指征及输血后疗效的评估及评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