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量输血

大量输血

大量输血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1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484篇;相关期刊241种,包括东方药膳、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6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学术年会等;大量输血的相关文献由96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江存、孙杨、曾德理等。

大量输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4 占比:8.5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484 占比:91.42%

总计:5999篇

大量输血—发文趋势图

大量输血

-研究学者

  • 杨江存
  • 孙杨
  • 曾德理
  • 李明明
  • 梁智
  • 陈方祥
  • 何静
  • 刘敏
  • 卢春生
  • 崔允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瑞
    • 摘要: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与凝血试验两种输血指导方案在择期手术患者大量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抽签法将2019年9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大量输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凝血试验指标检测和TEG检测指导输血。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Fib)的变化情况,记录比较两组治疗期间血制品使用情况,对观察组术前和术后TEG参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两组PT、APTT、TT水平均有所下降,Fib水平有所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PT、APTT、TT水平较低、Fib水平较高(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血浆、血小板、红悬液、冷沉淀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α角、MA均明显提升,且R、K明显降低(P<0.05)。结论使用TEG检测指导临床输血能有效改善择期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水平,在取得理想疗效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血制品的输注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 马红霞
    • 摘要: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45例需要输血的急性创伤患者,根据患者早期输血量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实施大量输血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少量输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蛋白C(PC)、纤溶系统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PT(18.4±4.3)s、APTT(42.0±7.0)s、TT(21.4±4.8)s均长于对照组的(14.8±1.9)、(36.1±5.4)、(17.2±3.3)s,FIB(2.8±0.8)g/L低于对照组的(3.4±1.0)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D和FD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LT及P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输血治疗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影响较大,所以必须随时监测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以防止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增加大量输血治疗方法的可靠性。
    • 孟书平; 蔡元元; 王影杰; 刘培璐; 朱贺来; 王青梅
    • 摘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手术患者大量输血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HCC手术期间大量输血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可能导致HCC手术患者大量输血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104例实施HCC手术大量输血患者中有15例发生低钙血症,占14.42%(15/104)。发生低钙血症的HCC手术大量输血患者输注CRCs量、输注FFP量、输血前AG值、输血前血清CO_(2)与未发生低钙血症的HCC手术大量输血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注悬浮红细胞(CRCs)量多、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量多、输血前阴离子间隙(AG)值高、输血前血清二氧化碳低是HCC手术大量输血患者低钙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输注CRCs以及FFP量多,输血前AG值高、输血前血清CO_(2)低是HCC手术大量输血患者低钙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要高度关注以上危险因素,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
    • 汪海华; 王瑜芬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浓度动态检测对大量输血患者的安全性评估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洪湖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就诊的106例大量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输血前(T0)、输血后1 d(T1)、输血后3 d(T2)采集患者静脉血5 ml和动脉血2 ml,检测各时段电解质浓度,包括K^(+)、Na^(+)、Cl^(-)、Ca^(2+)、Mg^(2+)及动脉二氧化碳总量(TCO_(2))。结果与T0比较,T1时Cl^(-)浓度较输血前明显升高(P0.05);按照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分为10~15 U组45例和16~20 U组61例,2组患者在T0、T1、T2时K^(+)、Na^(+)、Ca^(2+)、Cl^(-)、Mg^(2+)、TCO_(2)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10~15 U组Ca^(2+)浓度显著高于16~20 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发生低钾血症17例、低钙血症90例、酸血症79例。结论大量输血患者输注血液制剂时会导致机体电解质异常,可出现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应加强对患者血清电解质动态监测。
    • 平旭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失血患者输注大量不同比例血浆与红细胞救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231例创伤性大量失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24 h内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的比例分为1组、2组及3组,每组77例。1组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比例为2.5∶1,2组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比例为1∶1,3组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比例为1∶1.5。比较三组输血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及血红蛋白(Hb),入院24 h输注血制品情况(输注悬浮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及红细胞输注总量),输血前后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结果 输血前,三组PLT、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24 h,2组PLT、Hb水平均明显高于1组和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24 h红细胞输注总量(17.98±5.46)U显著少于1组的(24.02±7.12)U和3组的(22.16±6.24)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2组APTT短于1组和3组,PT-INR和低于1组和3组,Fg高于1组和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创伤性大量失血患者输注比例1∶1血浆与悬浮红细胞可有效预防大量失血后凝血功能障碍,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红细胞输注总量,节约血液资源。
    • 邓杰
    • 摘要: 产后出血是自然分娩常见的并发症,出血发生较迅速,短时间内产妇大量失血,需要及时进行救治[1,2]。产后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本研究为血栓弹力图技术指导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治疗对产后出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80例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患者纳入研究,年龄25~41岁,平均年龄(37.39±5.05)岁.
    • 季红霞; 韩红玲; 季永梅; 吕正干
    • 摘要: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术中快速大量输血骨折患者应激反应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射阳县中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术中快速大量输血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预见性护理者纳入观察组(37例),将接受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43例)。对比2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30 min及术后30 min,2组的心率均较同组术前更快(P均<0.05),但观察组均慢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的收缩压均低于术前(P均<0.05)。麻醉后30 min,观察组的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舒张压低于术前(P<0.05);术后30 min,观察组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舒张压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在麻醉后30 min、术后30 min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术前上升(P均<0.05),多巴胺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均<0.05)。观察组在术后30 min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较术前上升,多巴胺水平较术前下降(P均<0.05)。观察组在麻醉后30 min、术后30 min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多巴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减轻术中快速大量输血骨折患者的生理、生化应激反应,且对于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有着积极意义。
    • 鲁潇; 史芳瑜; 李雅钦
    • 摘要: 目的:比较血浆、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应用于大量输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大量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1例。A组采用血浆、浓缩红细胞1∶1输注,B组采用血浆、浓缩红细胞1∶2输注,C组采用血浆、浓缩红细胞1∶3输注,比较三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输血后,A组APTT、PT水平低于B组和C组,且B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L-10、TNF-α水平低于B组和C组,且B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C组,且B组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浓缩红细胞1∶1输注应用于大量输血患者可降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血浆、浓缩红细胞1∶2输注和血浆、浓缩红细胞1∶3输注效果,且血浆、浓缩红细胞1∶2输注效果优于血浆、浓缩红细胞1∶3输注效果。
    • 刘敏; 赵新惠; 吴文哲; 刘朝阳
    • 摘要: 目的 探究大量输血后患者血清电解质、凝血功能及酸碱平衡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1月在院接受大量输血治疗的1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输血前后电解质(Na^(+)、K^(+)、Ca^(2+)、Cl^(-))、凝血功能(PT、APTT、TT、FIB、PLT)、血气分析(pH值、Lac、BE)、TCO_(2)、肝功能(AST、ALT、TBil)、肾功能(BUN、Cr、UA)变化情况。结果 输血后K^(+)、Ca^(2+)、FIB、PLT、pH值、静脉血TCO_(2)水平低于输血前,PT、APTT、TT、BE、Lac、ALT、AST、TBil高于输血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量输血后会对机体电解质水平、凝血功能、酸碱指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输血患者,应密切监测电解质、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
    • 鲍洪茹
    • 摘要: 目的:探析产后大出血产妇应用大量输血干预前后其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抽取本院分娩并出现产后大出血的产妇,例数为4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接受大量输血,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输血前后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结果:产妇治疗前与治疗后5d的凝血功能指标与纤溶系统功能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前与治疗5d后两个时间段凝血功能指标和纤溶系统功能指标与治疗1d的指标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妇发生产后大量出血应用大量输血方式,短时间内会引起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并出现纤溶亢进的情况,但输血5d后其临床指标恢复至输血前状态,因此,实施大量输血方案时应考虑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应用输血方案,避免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