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踝部骨折

踝部骨折

踝部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2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78988篇;相关期刊205种,包括双足与保健、中国骨伤、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骨与关节疾病高峰论坛、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一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等;踝部骨折的相关文献由854位作者贡献,包括任晓芳、徐兵、于沂阳等。

踝部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0 占比:0.5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8988 占比:99.49%

总计:79396篇

踝部骨折—发文趋势图

踝部骨折

-研究学者

  • 任晓芳
  • 徐兵
  • 于沂阳
  • 常恒瑞
  • 张英泽
  • 张辉
  • 徐永清
  • 李军
  • 郑占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珍瑾; 蔡迎佳; 陈妹新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冰袋套联合弹性绷带加压冷敷护理在踝部骨折术前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20年1月—2021年7月入院的踝部骨折的病人82例,根据住院尾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病人在骨折后采用常规治疗和生物冰袋包裹治疗巾的方法敷于伤侧踝部,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冰袋存储于冰袋套固定伤侧踝部并联合弹性绷带加压冷敷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的患侧肢体肿胀程度、护理3 d后的疼痛程度、术前等待时间、统计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通过采用联合护理后,在护理后的1~3 d,踝围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病人,其消肿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病人,术前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联合冷敷护理后,第3天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的病人,采用改良冰袋套联合弹性绷带加压冷敷护理可以有效促进肿胀的消退,减轻病人的疼痛感,缩短术前等待时间,促进病人满意度的提升。
    • 李军
    • 摘要: 人体的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距骨体和腓骨远端组成,踝部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多由间接暴力引起,约占成人骨折的7.6%。对于涉及胫骨远端负重关节面和干骺端的垂直暴力骨折,其命名较为混乱,有称之为“Pilon骨折”,也有称之为“Pylon骨折”,近年来还出现了“后Pilon骨折”,和后踝骨折一样吗?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其实不管是Pilon还是Pylon,都是外文词汇,我们就去看看从哪里来的。
    • 李俊; 陈勇; 刘明; 黄路玺; 段超; 邓超; 车国良; 马强; 周细江
    • 摘要: 目的:观察冰酥肿痛酊外用治疗踝关节闭合性骨折早期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要求的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冰敷组予以肿胀处冰敷、患肢石膏固定制动、患肢抬高、功能锻炼等处理;雪上花搽剂组在冰敷组处理的基础上,在肿胀处外敷雪上花搽剂,每次5mL,每天3次;冰酥肿痛酊组在冰敷组处理的基础上,在肿胀处外敷冰酥肿痛酊,每次3~5mL,每天3次。3组均治疗至肿胀消退。比较3组患者的肿胀持续时间、消肿速度、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 cale,VAS)评分。结果:①肿胀持续时间。3组患者的肿胀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3±0.96)d,(8.03±0.91)d,(9.70±0.66)d,F=61.967,P=0.000];冰敷组的肿胀持续时间比雪上花搽剂组和冰酥肿痛酊组长(P=0.000;P=0.000);雪上花搽剂组和冰酥肿痛酊组的肿胀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②消肿速度。3组患者的消肿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5±0.09)cm·d^(-1),(0.44±0.08)cm·d^(-1),(0.50±0.10)cm·d^(-1),F=17.816,P=0.000];冰敷组的消肿速度比雪上花搽剂组和冰酥肿痛酊组慢(P=0.000;P=0.000);雪上花搽剂组和冰酥肿痛酊组的消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③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治疗前3组患者的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7±0.57)分,(8.10±0.54)分,(8.17±0.58)分,F=7.630,P=0.120]。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的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小(t=1.256,P=0.000;t=2.575,P=0.000;t=1.360,P=0.000)。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的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3±0.63)分,(1.90±0.47)分,(1.80±0.48)分,F=18.714,P=0.045];冰敷组与雪上花搽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冰敷组和雪上花搽剂组的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高于冰酥肿痛酊组(P=0.001;P=0.000)。结论:在冰敷的基础上采用冰酥肿痛酊外用治疗踝关节闭合性骨折早期肿痛,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单纯冰敷和冰敷联合雪上花搽剂外用。
    • 颜佳凤; 陈本宝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MRI在隐匿性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90例足踝部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8例,女42例。年龄20~70岁,中位数39岁。受伤至影像学检查时间(3.27±1.21)d。就诊时临床高度怀疑踝关节骨折,行多层螺旋CT及MRI检查;经手术确诊,踝关节骨折患者83例。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专业医师分3次查阅患者的影像资料,然后进行模拟诊断。第1次模拟诊断仅查阅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第2次模拟诊断仅查阅患者的MRI资料,第3次模拟诊断同时查阅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MRI资料,3次模拟诊断时间间隔1周。2名医师独立记录各自的诊断结果,意见不一致时经讨论达成一致意见。诊断过程中所有影像资料均隐藏临床资料和确诊结果。根据手术确诊结果,计算并比较多层螺旋CT、MRI及多层螺旋CT联合MRI 3种诊断方法诊断隐匿性踝关节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隐匿性踝关节骨折的灵敏度为87.95%(73/83)、特异度为14.29%(1/7)、准确度为82.22%(74/90);MRI诊断隐匿性踝关节骨折的灵敏度为92.77%(77/83)、特异度为42.86%(3/7)、准确度为88.89%(80/90);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隐匿性踝关节骨折的灵敏度为98.80%(82/83)、特异度为85.71%(6/7)、准确度为97.78%(88/90)。3种方法诊断隐匿性踝关节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02,P=0.021;χ^(2)=7.255,P=0.027;χ^(2)=10.432,P=0.001);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隐匿性踝关节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多层螺旋CT(χ^(2)=6.231,P=0.013;P=0.008;χ^(2)=10.432,P=0.001),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隐匿性踝关节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MRI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86,P=0.122;P=0.266;χ^(2)=4.375,P=0.036),多层螺旋CT诊断隐匿性踝关节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MRI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07,P=0.431;P=0.559;χ^(2)=1.618,P=0.203)。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隐匿性踝关节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多层螺旋CT,但与MRI相当。
    • 刘晨; 李兴勇; 孙茹
    • 摘要: Pilon骨折为累及胫距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虽发病率不高,但治疗复杂、致残率较高。随着创伤骨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目前学界对于Pilon骨折的分型以及手术时机、手术分期、手术入路、固定方式的选择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对Pilon骨折的分型和手术时机、手术分期、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选择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Pilon骨折提供参考。
    • 袁秋文
    •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70例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治疗时间分组,将2018年9月—2019年8月入院治疗的患者纳入参照组(35例),将2019年9月—2020年9月入院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35例),2组分别实施手术切开复位治疗、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复位优良率、踝部疼痛缓解时间、踝部肿胀缓解时间和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复位优良率94.28%(33/35)高于参照组77.14%(27/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踝部疼痛缓解时间、踝部肿胀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可有效提高复位优良率,还能促进患者复位后踝关节功能的改善,缩短患者踝部疼痛缓解时间和肿胀缓解时间。
    • 李桂峰; 罗志雄; 田华茜
    •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效果。方法: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手法复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行走、关节疼痛、踝关节稳定性评分均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疗效较好。
    • 宋德为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闭合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洗对踝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踝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id-Jackson踝关节评分和患者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Barid-Jackson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arid-Jackson踝关节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9、6.749、12.162,P均=0.0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消肿时间、骨痂生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2、10.888、6.503,P均=0.000).结论 中医闭合手法复位与中药熏洗联合治疗踝部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踝部功能,缩短恢复时间.
    • 宋天胜; 刘喜莹
    • 摘要: 目的 探究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罗哌卡因行经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踝部骨折患者患肢肌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登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行经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的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行经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中所用罗哌卡因质量浓度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A、B、C组患者分别注入3.3、3.75、4 g·L-1的罗哌卡因20 mL,观察3组治疗后的Bromage评分与血流动力学的差异.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术后6、12、18、24 h,Bromage评分A组0.05);术中15 min 3组MAP比较,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方面:B组、C组术中HR均升高,A组、B组、C组术中与B组、C组术后MA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踝部骨折患者手术,安全性高,镇痛、阻滞效果明显,但不同质量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患者术后肌力恢复速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同,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浓度.
    • 武小俊
    • 摘要: 目的:探讨将手法复位与石膏固定的方法应用于踝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踝部骨折的患者在选择5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处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之间,使用随机数表法将踝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择手术切开复位以及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与石膏固定相配合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之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方式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手法复位与石膏固定相配合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踝部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而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