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导入
超声导入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20193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医疗卫生装备、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美容医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三届全国制药工程科技与教育研讨会、第六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2016全国结核病诊疗与防控暨首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新进展研讨会等;超声导入的相关文献由273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志平、张淑芳、江浩波等。
超声导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0193篇
占比:99.93%
总计:120276篇
超声导入
-研究学者
- 孙志平
- 张淑芳
- 江浩波
- 石文植
- 侯旭
- 刘伟
- 刘永强
- 刘腾鸿
- 卜平元
- 向艺
- 吴小霞
- 吴琨
- 孙传涛
- 宋玲
- 张丽
- 张海波
- 张莉
- 戚飞鹏
- 朱岳群
- 李丹
- 李博
- 李宝柱
- 杜丽娜
- 林燕云
- 梁文康
- 游纯秋
- 王琳
- 石莉
- 罗建彬
- 翟启杰
- 蒋擎
- 许东航
- 金义光
- 闫淳
- 阳萍
- 陈少明
- 陈斌
- 黄铭锋
- 龚永勇
- 丁昱
- 万丽霞
- 万德芝
- 万荣
- 严谨
- 于海霞
- 任郭侠
- 伍文聪
- 何斌
- 何爽
- 何辉莹
-
-
张少伟;
罗银利
-
-
摘要:
脱发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还会对患者的个体心理和自尊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可导致患者焦虑、自尊心受挫等。脱发治疗的目标是防止脱发并促进再生。目前脱发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但疗效并非总是理想,需要新的给药方式来最大化药效和减少副作用。近年来,许多治疗脱发的新型给药方式被开发出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增强药物在头皮中渗透的给药方式,并讨论了纳米颗粒给药方式的优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在脱发治疗时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提供参考。
-
-
梁衍祥;
张帅;
颜林飞
-
-
摘要:
目的:探究膝骨性关节炎(KOA)采用关节镜关节腔清理术后活血化瘀药物超声导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KOA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开展关节镜关节腔清理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未采用其他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活血化瘀药物超声导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机体功能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机体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机体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OA患者采用关节镜关节腔清理术后活血化瘀药物超声导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
-
历虎;
张明珠;
齐长春
-
-
摘要:
目的:观察曲尼司特联合硅酮凝胶超声导入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治疗的烧伤及外伤所致增生性瘢痕患者136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医用硅酮凝胶超声导入治疗,观察组68例采用曲尼司特联合医用硅酮凝胶超声导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学效果、胶原纤维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略高于对照组的86.8%,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V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V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以上各项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Ⅰ型胶原纤维含量及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Ⅲ型胶原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血清MMP-2、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尼司特联合医用硅酮凝胶超声导入治疗烧伤及外伤所致增生性瘢痕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瘢痕情况,具有更佳的美学效果,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胶原纤维指标,具有良好的MMPs调节效应,并且安全可靠。
-
-
刘腾鸿;
游纯秋;
蒋擎;
林燕云;
谢超春
-
-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超声导入法与传统中药外敷法治疗气血瘀滞型肩周炎患者的疗效,验证超声导入法是否能够提高中药的经皮透过吸收效果,从而增强中医临床外治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福州市中医院骨科的120例气血瘀滞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中药膏剂超声导入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膏剂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后,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超声导入技术治疗气血瘀滞型肩周炎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肩周炎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
-
张美花;
马富斌;
刘宏业
-
-
摘要:
目的:对比双氯芬酸二乙胺超声波导入法和深度温热灸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治疗组(简称治疗1组)和深度温热灸法治疗组(简称治疗2组),每组各30例;用运动疗法之组为对照,治疗1组在运动疗法基础上予双氯芬酸二乙胺超声导入治疗,治疗2组则在运动疗法基础上予深度温热灸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相较,治疗两组皆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VAS和FMA方面治疗后好于治疗前、且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组间在总有效率和VAS与FMA的比较方面均无差异.结论:双氯芬酸二乙胺超声导入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有一定的效果,但此两种疗法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
-
胡太平;
陶剑光;
李大鹏;
周丽娟;
刘菲菲
-
-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导入曲安奈德联合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对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瘢痕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医学美容科和烧伤整形科收治的9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予以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超声导入曲安奈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疼痛及瘙痒症状、瘢痕恢复情况、心理状况、疗效、不良反应及瘢痕组织学特征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温哥华瘢痕评分量化表(VSS)、疼痛、瘙痒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的基础上予以超声导入曲安奈德可有效修复增生性瘢痕患者瘢痕状态,改善瘢痕组织学特征,减轻患者疼痛瘙痒症状,进而改善其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张倩;
杨艳清
-
-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超声导入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治疗扩张皮肤变薄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对38例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水扩张过程中局部皮肤变薄的患者,采用超声导入bFGF治疗,1次/d,连续14 d.结果 38例患者中,治疗后35例皮肤变薄者明显改善,肉眼观皮肤厚度与周边正常皮肤基本一致;3例颈部扩张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 对早期小范围的扩张皮肤变薄者,超声导入bFGF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
董王明;
江昌照;
叶金翠;
杨根生
-
-
摘要:
经皮给药相较口服给药、皮下注射等给药方式具有减缓注射疼痛、避免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可控、患者顺应性好等优势.为解决经皮给药受限于药物的分子量、油水分配系数的问题,药物经皮促透方法是最重要的手段.本文将对现阶段经皮给药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药剂学三方面的促透技术进行综述,以各方面研究进展为基础,从新技术的特点、机制加以阐述和总结,并对各方法的联合应用进行介绍.将来经皮给药制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更需要研究者从促透方法上着手,开发新的促透手段,解决现有问题.
-
-
顾伟;
陈明海;
文和领;
徐渊
-
-
摘要: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超声导入马栗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病人行推拿治疗,观察组40例病人每天进行1次推拿结合超声导入马栗膏治疗,共治疗4周,于4周治疗前后对2组病人进行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障碍指数评分(ODI)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SF-36).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对照组病人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4周的治疗后,2组病人的VAS评分、ODI评分、SF-3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结合超声导入马栗膏治疗可以减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的疼痛程度,对病人腰部功能改善及整体生活质量提高显著.
-
-
刘芳;
孔鹏飞;
郑和平
-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UC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超声导入参苓白术散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反应递质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6.49%)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腹泻、黏膜脓血便症状积分及Southerland DAI、Baron评分降低,除腹泻积分外,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腹痛、黏膜脓血便重度及腹泻中度患者比例降低,轻度患者比例升高;且治疗后2组腹痛轻、重度患者,腹泻及黏膜脓血便轻度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IL-17、IL-23及TNF-α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超声导入治疗UC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性反应递质水平,减轻肠道黏膜损伤,且较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
-
毋永锋;
张锦博;
任郭侠;
赵琳;
张熙祎;
李卫星;
张修成;
弓显凤
- 《2016全国结核病诊疗与防控暨首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新进展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通过穴位超声导入治疗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9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45例.治疗组根据中医辩证施治分为肺脾两虚型、肺肾两虚型、脾肾两虚型.治疗组方案为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初治肺结核:HRZE,复治肺结核:HRZEV)的基础上加经穴位超声导入药物.对照组方案为单纯西医方案.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痰菌检测结果、胸部CT及空洞的改变,作为判断指标.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经穴位超声电导入辅助化疗治疗肺结核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
-
许东航;
张丽
- 《第三届全国制药工程科技与教育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药物经皮给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药物与载体相互作用(药物或前药的选择、化学能的控制、离子对、集聚和共融系统)、脂质体及其类似物(包括转运体、醇质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质体)、改变皮肤角质层(包括水合作用、化学促进剂),绕过/除去皮肤角质层(包括微针法、角质层脱离技术、毛囊途径)、电辅助方法(超声导入、离子导入、电穿孔、磁促渗、光机械波促渗).并介绍了化学促进剂、超声导入、离子导入和电穿孔之间的协同作用.
-
-
许东航;
张丽;
胡巧红;
梁文权
- 《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药物经皮给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药物与载体相互作用(药物或前药的选择、化学能的控制、离子对、集聚和共融系统)、脂质体及其类似物(包括转运体、醇质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质体)、改变皮肤角质层(包括水合作用、化学促进剂),绕过/除去皮肤角质层(包括微针法、角质层脱离技术、毛囊途径)、电辅助方法(超声导入、离子导入、电穿孔、磁促渗、光机械波促渗).并介绍了化学促进剂、超声导入、离子导入和电穿孔之间的协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