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普
赞普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1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宗教、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篇、专利文献5839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法音、时代潮、中国藏学等;
赞普的相关文献由164位作者贡献,包括黄颢、巴卧·祖拉陈哇、保罗等。
赞普
-研究学者
- 黄颢
- 巴卧·祖拉陈哇
- 保罗
- 林冠群
- 次仁央宗
- 耿昇
- 陈庆英
- 叶远飘
- 吴逢箴
- 张云
- 张虎生
- 斯雄
- 格桑达吉
- 汤开建
- 王望生
- 端智嘉
- 赤烈曲扎
- 郭元兴
- 一明
- 东嘎·洛桑赤列
- 乔万才
- 乔虹1
- 于非
- 亚东·达瓦次仁
- 任小波
- 任新建
- 任树民
- 佐戈·卡尔
- 佐藤长
- 佚名
- 侯光
- 俄军
- 俞观型
- 冯智
- 切吉卓玛
- 刘中
- 刘征2
- 刘美崧
- 刘艺伟1
- 单菲菲
- 卢素文1
- 叶玉林
- 吴德军
- 周一行
- 周炜
- 哒哒的马蹄1
- 喜饶尼玛
-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1
- 夏曦
- 姚兆麟
-
-
黄博
-
-
摘要:
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以后,"赞普"作为最高君主称号在藏文史籍中日渐消减.13世纪前期成书的 《第吴宗教源流》 中记载了吐蕃王室后裔建立的众多地方割据政权,其君主仍然被称为赞普,但14世纪中后期成书的 《雅隆尊者教法史》 《西藏王统记》 等著作则基本上以国王或国主名号指称这些割据政权的君主,到了晚期如 《拉达克王统记》 《安多政教史》 的写作中,对吐蕃时代的赞普都不再使用"赞普"的称号,而是以"国王"或"法王"的称号替代.虽然都是早期藏族社会中的君主称号,但"赞普"拥有普通"国王"所不具有的神圣性——天神降世与权势煊赫,然而赞普的神圣性随着统一王朝的崩溃与君主制在后吐蕃王朝时代的式微而日益衰减.赞普称号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反映的是吐蕃分治割据时代新的权力结构与权力关系的来临.
-
-
扎西当知
-
-
摘要:
达磨赞普是吐蕃王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也是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文章分析了史料记载中达磨赞普的不同名号,将其归纳为继位前的名字、继位后的尊号和后人添造的绰号三类,进而对各种名号的缘由、含义及时代背景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
-
哒哒的马蹄1
-
-
摘要:
吐蕃王朝第八位赞普——止贡赞普生来就是个倒霉孩子,他刚出生时,父亲派人去祖母那里占卜吉凶,想让老太太帮孙子起个霸气的名字。当时老太太问了三个问题:“魂附之草地和玛定是否被火燃烧?蓝神湖是否干枯?白神岩是否倒塌?”来人回答:“魂附之草地和玛定未被火燃烧,蓝神湖未干枯,白神岩未倒塌。”
-
-
-
知否(图)1
-
-
摘要:
山南古称“雅砻”,又名“洛卡”,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西藏历史上诸多“第一”诞生于此: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位赞普——聂赤赞普、第一块青棵地一一萨日索当、第一座佛堂一一昌珠寺、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院——桑耶寺等。山南,被更多的人认为是“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
-
-
罗洪忠(文/图)1
-
-
摘要:
第一代藏王的种种传说藏族的一些历史典籍记载,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生于波密。波密人认定的详细地点在倾多镇巴康村甲姆卡自然村,他的父亲叫恰·喇达珠。林芝市巴宜区玉荣增石碑中刻写为“恰曜喇达珠”.即“喇达珠”。聂赤赞普母亲叫“姆尊”,一些文献中写为“甲姆尊”.
-
-
-
齐德舜
-
-
摘要:
唃厮啰家族自宋朝初年进入西北地区之后,历经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其政治身份随朝代的更迭不断嬗变,从宋朝初年的河湟吐蕃赞普一步步转变为明清时期“五土之首”的赵土司.唃厮啰家族政治身份的嬗交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变迁的大背景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国家、民族、家族三方互动的必然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