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象山港

象山港

象山港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397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海洋学、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3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570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海洋学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海洋通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海洋学会第六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第七届青年海洋科学论坛、2010水产科技论坛、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分论坛等;象山港的相关文献由608位作者贡献,包括姜亚洲、焦海峰、曾江宁等。

象山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3 占比:19.47%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71%

专利文献>

论文:1570 占比:79.82%

总计:1967篇

象山港—发文趋势图

象山港

-研究学者

  • 姜亚洲
  • 焦海峰
  • 曾江宁
  • 蔡燕红
  • 林楠
  • 刘莲
  • 尤仲杰
  • 李圣法
  • 江志兵
  • 陈全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昌良; 王朝晖; 王文婷; 陈佳卓; 张宇宁; 郑虎; 柏瑶苹
    • 摘要: 目的:阐明浙江象山港海域甲藻赤潮发生潜势,为象山港的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7月采集象山港海域表层沉积物,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重点揭示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分布;同时测定了沉积物中生源要素质量分数,以揭示孢囊分布与生源要素的关系。结果:共鉴定甲藻孢囊26种,包括自养型18种和异养型8种,优势种为原多甲藻孢囊。孢囊的种类多样性指数(H′)偏低,为1.92~2.17之间;均匀度指数(J)为0.68~0.74。孢囊密度介于69.8~174.4 cysts/g D Wt,平均为100.2 cysts/g D Wt,呈现出港中大于港顶和港口的趋势。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异养型甲藻孢囊占比较高(67.6%~81.0%),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水体中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及富营养化水平。孢囊密度及主要类别孢囊密度均与生物硅(BSi)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硅藻生物量是决定孢囊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分析鉴定出10种有毒有害甲藻的孢囊,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原因种奥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ostenfeldii)和链状/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tamarense)孢囊复合体,虾夷扇贝毒素(YTX)原因种具刺膝沟藻(Gonyaulax spinifera)、多边舌甲藻(Lingulodinium polyedra)和网状原角藻(Protoceratium reticulatum),环胺藻毒素(AZP)潜在原因种环胺藻(Azadinium sp.),产生鱼毒素的哈曼多沟藻(Polykrikos hartmannii)以及赤潮藻类Barrufeta bravensis、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acuminata)和垂裂莱万藻(Levanderina fissa)。结论:浙江象山港有毒有害甲藻孢囊密度较低,但种类丰富且分布广泛,具有赤潮发生的潜在风险,需要引起关注。
    • 叶林安; 费岳军; 王琼; 朱志清; 刘莲; 李冬玲; 刘桂云
    • 摘要: 根据2010—2019年象山港主要入海污染物监测数据,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年变化、月变化,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入海通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污染物COD、TN和TP的入海污染物浓度年变化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均在2015年达到最大值;月变化较高值主要出现在冬季的1—3月,且主要集中在港底附近入海口。通过对主要污染物的入海通量估算,发现河流入海污染物以颜公河贡献最大,水闸入海污染物中COD以红胜海塘1号闸贡献最大,占比27.7%,其次为大嵩江水闸和红胜海塘3号闸;TN以三山大闸贡献最大,占入海总量的91.0%,其余均较低;TP以三山大闸贡献最大,占比25.1%,横江闸次之,但总体上均呈现一定的降低趋势。COD主要受水土流失和生活污染影响,TN和TP主要受农业和水土流失影响。最后,以宁海颜公河入海污染为例,分析了其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现入海污染物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建议加强陆源入海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 徐一凯; 胡松; 李阳东; 朱宇航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实地考察海岸类型的岸线遥感提取方法来对象山港区域岸线进行提取,根据研究区内实地考察获取的不同海岸类型特征,对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岸线提取:基岩海岸和人工海岸采取OTSU变换;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采取MNDWI,处理后采取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子进行水边线提取。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此方法提取出的岸线与真实岸线贴合程度较好。此外,对得到的象山港区域岸线进行分析后发现,2002—2017年其自然岸线占比呈下降趋势,而人工岸线占比呈上升趋势。
    • 郑丹凤; 钱冰洁
    • 摘要: 蒙顶山下产业高地,象山港畔秀美城镇,这里有市井烟火、山乡村野,有楼台轩榭、魅力海湾,有兴旺产业、和谐家园……行走在象山县西周镇的山水之间,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生态与发展相得益彰。如今的西周,镇域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千强镇第43位,相继入列全国重点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中心镇、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治理美”,一幅美美与共的多彩画卷正在西周徐徐展开。
    • 凌建忠; 姜亚洲; 孙鹏; 袁兴伟; 张辉; 唐保军
    • 摘要: 通过对象山港水域环境DNA(eDNA)样品的采集和高通量测序分析,并结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阐述象山港主要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探讨了环境DNA技术在典型海域鱼类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共从象山港水域环境DNA样品中检测到26个常见鱼类物种,隶属于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的7个目中的21个属.其中,丰度最高的两个目为鲱形目(Clupeiformes)、鲈形目(Perciformes),其相对丰度合计占到总鱼类物种丰度的92.5%.在所有鱼类中,象山港海域渔获物中资源量较高的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和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在环境DNA调查中序列丰度最大,分别占到鱼类总丰度的45.85%和17.69%,其次是髭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几个门类序列丰度与渔获物种资源量组成变化趋势相似.与传统调查方法相比,环境DNA测定灵敏性高、数据准确性高且成本低,适用于相关海域的鱼类多样性研究.本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象山港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信息,还可以为系统开展该水域海洋生态系统管理与修复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 高倩; 凌建忠; 唐保军; 孙鹏; 姜亚洲
    • 摘要: 选择象山港海域人工鱼礁、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与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浮筏式养殖区等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其与对照区浮游动物群落及栖息环境差异,探究典型海洋牧场营造设施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方式.结果 表明,人工鱼礁、海带与熊本牡蛎浮筏式养殖区和对照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不同海洋牧场营造设施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方式各异.与对照区相比,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较低,但总丰度较高,优势种腹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abdominalis)丰度为对照区的3.28倍,斑鲦(Konosirus punctatus)和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等渔业资源种类的鱼卵和仔稚鱼在人工鱼礁区密集分布,人工鱼礁显现出良好的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功效.海带养殖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较对照区显著降低,叶绿素a浓度明显增高,浮游动物总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钩虾(Gammaridae sp.)和麦秆虫(Caprellidae sp.)等端足类较为集聚,鱼类浮游生物分布较少.熊本牡蛎养殖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高于对照区,浮游动物总丰度较对照区有所降低,但麦秆虫和黑棘鲷鱼卵与仔稚鱼丰度明显高于对照区.
    • 刘建中
    • 摘要: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构建象山港旅游走廊的必要性.在探讨象山港旅游走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象山港区域旅游资源禀赋,提出构建"一心、二圈、五组团"的旅游走廊空间架构,并给出构建一体化发展格局、文旅融合、保护海岸地貌景观等象山旅游走廊发展提升的建议.
    • 朱志清; 叶林安; 章紫宁; 刘莲; 鲁水; 徐清
    • 摘要: 文章建立污染物动力扩散数值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象山港污染物扩散的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域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源强的实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基本小于15%;污染物动力扩散数值模型在总体上有效模拟了象山港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等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为该模型在其他海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 在东海之滨宁波,有山名曰福泉山,有港名曰象山港。山边港畔有个名曰“咸祥”的小镇,美丽富饶,也是享誉国际的大提琴家马友友的故乡。如果您春天来到这里,一定来看一看“百亩鲜花地毯”,感受由百日草、硫华菊、蓝香芥等组成的五彩斑斓的“花海”,并带上孩子一起来参加风筝盛会;如果您夏天来到这里。
    • 刘颖; 李进京; 陈晨; 刘懂; 焦海峰; 韩庆喜; 王一农; 尤仲杰
    • 摘要: 基于2015年4月(春季)和6月(夏季)象山港主要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生态调查数据,采用优势度、生物多样性指数、次级生产力、聚类、多维尺度排序及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等方法,分析了主要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特征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春、夏季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52种,其中底栖动物与底栖藻类各有45和7种,春、夏季共有物种数为34种,短滨螺、中间拟滨螺、齿纹蜒螺、青蚶等11种为春、夏季共有优势种;(2)夏季平均丰度(2074.85 g/m2)高于春季(1505.01 g/m2),春季平均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2373.75 ind./m2,16.31 g/(m2·a))高于夏季(2210.17 ind./m2,12.17 g/(m2·a));(3)春季 Shannon-Weiner 多样性指数和 Pielou's evenness 均匀度指数(2.742,1.679)高于夏季(2.580,1.623),夏季Margalef丰富度指数(0.716)高于春季(0.667);(4)熊本牡蛎、黑荞麦蛤、日本菊花螺等是引起春、夏季港口区(外干门岛、野龙山岛、大列山岛和小列山岛)和港中区(缸山岛、双德山岛、悬山岛、白石山岛和中央山岛)岛屿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贡献种;春、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所引起的中度扰动,且港口区岛屿所受的扰动程度高于港中区.本研究可为象山港潮间带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港中区白石山人工渔礁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